当前位置 首页 清穿之四爷皇妃 第3111章 以死相逼

《清穿之四爷皇妃》第3111章 以死相逼

作者:倪思瑶 字数:873 书籍:清穿之四爷皇妃

  张家这个手电筒显然经常擦拭,甚至比周主任那把还要新,除了些许凹陷,几乎没有生锈的地方。

  翠萍在原身的记忆中为人不错,叶秋莹也就没有拒绝。

  她接过手电筒,照例试了下灯泡,小灯泡已经老化损坏,扫了眼内部零件倒是没有太大问题,就是绝缘层卡片松动易断,翻新一下就行。

  叶秋莹扫了一眼满脸期待的翠萍,将手电筒还了回去。

  “要换灯泡,几个小配件也要换,我没有材料,你还是找别人修吧。”

  翠萍一听,叶秋莹不是不能修,而是没有材料!

  她心里不由盘算着——换几个小零件,再加上修理费,起码要一块多钱,车票来回也要五毛钱。一把新手电笼统也不过五块钱,为了修个旧的,将近要花费两块钱,还要专门跑一趟县城,实在划不来。

  翠萍看向叶秋莹,圆圆的脸蛋带了些祈求。

  “秋莹,你帮我修吧,一块钱买零件够不?”

  此话一出,原本歇了心思的叶秋莹,登时眼神一亮。

  她正发愁没有车费去城里,一块钱足够她跑一趟县城,出门找工作的时候,再顺手淘几个小灯泡一举两得。

  至于小灯泡,顶天也就一两毛钱。

  这笔生意,她接!

  “行,这事包在我身上。”

  见她答应,翠萍别提多高兴,生怕她不答应,急忙将一块钱塞进叶秋莹手里。

  修一个是修,修两个也是修,叶秋莹立马看向另外几个人。

  “你们也要修东西?”

  门外六七人过半都是看热闹的,只想看看叶秋莹是不是真有本事,一个木头还转性了不成?

  要说有什么急着要修的东西,还真没有。

  不过耐不住热闹,六人七嘴八舌。

  “秋莹,你会修碗吗?”

  “秋莹,你会打家具吗?”

  “我家铁盆和铁壶坏了,能修不?”

  “挂钟咧?要是能修,中午管你一顿饭。”

  叶秋莹哭笑不得,她不是木工,也不是专业维修工,不过做家具应该和机械制图、零件机器制造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或许能试试?

  “我不会修碗,家具也不擅长,挂钟我能修,铁具得先看看受损程度。你们要是想修,可以带我先去看看。”

  前往县城的班车已经赶不上,干脆先帮村里人修修东西,攒个生活费。

  她现在身无分文,能挣一分是一分。

  叶秋莹转身回屋,二话不说,背上她爹的工具箱就出门揽活!

  几人面面相觑,按照叶秋莹以往内向孤僻的性子,铁定得闭门谢客,哪里愿意和别人打交道?

  现在为了修个东西,竟然愿意串门?

  看来是穷得没办法,只能靠手艺混口饭吃。

  几人也不客气,轮流领着叶秋莹上门。

  这会儿正是大家出门干活的时候,正巧看见叶秋莹一群人凑在一起热热闹闹,纷纷纳闷起来——这几个婆娘不干活,开早会呢?

  结果一打听,是叶家孤女上门替人修东西?

  八卦哪个年代都有,众人顿时议论纷纷,一致认为叶秋莹是没了妈之后,才转了性子——没妈的孩子得当家,管你性子孤不孤僻,一日三餐都得出门挣钱!

  至于叶秋莹会不会修理东西,谁在意这个呀?

  叶秋莹她爹叶淮生当年可是有名的手艺人,子承父业,有两把刷子也不奇怪。

  闲言碎语对叶秋莹没有任何影响,此时的她背着工具箱,奔走在乡间小路上。

  她兜里还装着五个土鸡蛋,心里美滋滋,五个鸡蛋是修挂钟和转轴加固的报酬。

  八十年代初,一个鸡蛋两毛左右,五个鸡蛋少说也要一块钱,再加上她修补零件、打磨床板换来半斤红糖,省着点放,还能喝上五碗红糖炖蛋!

  她现在极度需要补血!

  忙了一下午分文不挣,好在补品有了着落,红糖鸡蛋在这个年代,还是值钱的东西。

  />

  叶秋莹不得不停止揽活,一步一步艰难挪着步子朝家中走去。

  此时的她整个人虚脱躺在床上,浑身冒着冷汗,大口喘着粗气,休息了好一会儿,人才缓过来。这副身子实在太弱,似乎长期营养不良,干瘪瘦成一团,与前世的自己相比,简直天差地别。

  作为一名高级机电工程师,连一线都要参与,哪能没有体力?

  营养不良以后补补就行,关键她现在是个病患,失血过多动不动就气虚晕厥,伤口撞得有些深,容易感染发炎。

  哪怕不缝合,起码也得找些药。

  问题兜兜转转又回来了——她没钱。

  叶秋莹叹了口气,不过也知道急不来,现在才穿越第一天,没钱看病也正常,可饿死就不正常了。

  叶家所剩的粮食不多,顶多再吃个十天半个月。

  有了上午的经验,生火已经快了不少。

  至于厨艺……熟了就行。

  为了补偿这副身子,叶秋莹当机立断给自己加餐,中午奢侈吃了一碗红糖炖蛋,甜滋滋的红糖水加上新鲜的土鸡蛋,滋味竟然意外地不错!

  忙了一日,浑身累得瘫软,叶秋莹几乎一沾枕头就睡。

  等她再次醒来,已是天明。

  为了生存,叶秋莹不得不上山砍柴,迎着清晨的霜露,砍了些细小的柴火,沿路采了些她认识的野菜。

  可惜大多都不认识,在她眼中如同野草,生怕摘错了毒死自己。

  回到家中,劈完柴火,她已经吃不消瘫坐在板凳上,本想给自己做个面片补补身子,谁料愣是做成了面疙瘩汤?

  叶秋莹仰天长叹——唉,饿不死就行。

  休养生息片刻,恢复了少许元气的叶秋莹,打算去镇上逛逛。

  八十年代的农村,基本没有什么大型家用电器,她不擅长木工活,所以光在柳桥村当修理工,她很可能会饿死。叶家后院倒是有一亩荒地,可惜她不会种地,等她学会了,黄花菜都凉了。

  术业有专攻,还不如留给她盖间工作室。

  五月末,天气已经变暖。

  漫山翠绿,山路两旁长了不少

  野花。

  前世她是个技术宅,除了工作的时间,基本和原身差不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吃饭全靠外卖。

  难得近距离接触乡间美景,叶秋莹感叹不已,没有失真的高清晰画面,真实且富有生命力,远不是相机能够呈现的。

  当然,这种感叹只持续了不到半个小时。

  走了半个多小时的山路,叶秋莹已是脸色发青唇色泛白,不得不中途停下来休息。

  这副身体太弱,养好伤以后,锻炼身体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还得准备一辆代步工具,买不起汽车、没有配件组装不了电动车,拼装一辆自行车也不错呀!

  走走停停,耗费近两个小时,叶秋莹终于赶到青源镇。

  青源镇和柳桥村相比,人多了不少,除了两三间小商铺,还有些许小摊贩。镇上还有卫生院和小学,面积不大,可几乎整个乡镇的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都在这里。

  听说镇上刚通电,她还能听见乡镇政府广播传来的年代金曲。

  没有遇上赶集,能逛的东西也不多。

  叶秋莹问了一圈,镇上都是家庭式经营,没有招工需求,她只能去县城看看。

  幸运的是,她在小商铺找到了卖小灯泡的商家。

  青源镇刚通电,灯泡正热销,几家小商店都备了不少灯泡。

  叶秋莹花了两毛钱,买了两个小灯泡,一个留着备用,一个用来修理翠萍嫂子的手电筒,临走前又买两包火柴。

  东西买齐,叶秋莹也不再耽搁,返程回家。

  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又渴又累的叶秋莹,狠狠灌了一大口凉白开,濒死一线的她,才终于感觉自己活了过来。

  转瞬,她又屁颠屁颠跑去修手电筒。

  趁天还没黑,她直接将修好的手电筒送了回去,今日事今日毕。

  经历了下午险些晕厥事件,叶秋莹决定还是好好休息几天,再去城里找工作,正常失血过多导致濒死的伤患,一般都会待在床上静养。

  她倒好,刚醒来就东奔西跑,元气大伤。

  叶秋莹不敢再作死,乖乖宅在家里,玩原身爹爹留下来的工具箱。

  准确地

  说,现在是她的了。

  叶秋莹乐呵呵拿着工具,在家中四处游走,墙面地面门窗查漏补缺,哪里损坏补哪里。她一向喜欢干净宽敞、简约风的房子,索性拆解了无用的木板和布料,整个房间顿时通透不少,看起来也更加明亮宽敞。

  唯一遗憾的是——没有电!

  没有电,意味着她得劈柴做饭。

  叶秋莹欲哭无泪,一个伤患没有充沛的体力,难以完成一日三餐。

  值得一提的是,养病期间也有乡亲来找她翻新家具,因为需要重新锯木头修补缺损,还得凿木刨花打磨,工作量大工钱少,也就被她婉拒了。

  一连休息三日,昏厥的现象才有所减缓,看着为数不多的口粮,叶秋莹不得不踏上前往县城的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