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华缘到 第697章 希望

《华缘到》第697章 希望

作者:顾念 字数:1954 书籍:华缘到

  既已明了被囚禁的原因,黄药师、欧阳锋等人的心中,渐渐有了心结。

  或多或少,有了些隔阂,心中阴霾渐起。

  不知不觉间,又十日已过。

  黄药师等人早已饥肠辘辘,饿得面黄肌瘦。

  这一次,番役和爪牙送来的饭菜,便只有二份了!

  六个人,原本还有三份饭菜,稍稍忍一忍,减少一些不必要运动,节省有限的体力,也还能将将就就活下去。

  可是,如今仅有二份的饭菜,那就相当困难了。

  经六人商定,几人依旧平分这二份饭菜。

  只是,天生饥饿感,岂是人力可以忍受。

  这日,天色已晚,众人皆静坐入定,节省体力。

  六人之中,裘千仞的真气内力,终究稍逊于黄药师、欧阳锋等其余五人。

  所以,即便一向以来平分食物,但其余五人有以往积蓄的真气内力作支撑,内力稍高,硬抗饥饿的时间,也就稍稍久一些。

  裘千仞的武功,以铁掌和水上漂轻功名传今世,那铁掌更偏向于外功,相较于其余五人,他的真气内力也是最弱。更何况,他左臂已断,虽然在最初受困的数月时间,他的伤势已经渐渐稳定。但是,因病养伤,他修练九阴真经、先天功等武功的进境,却慢了不少。

  所以,六人之中,如今最难熬的,便是裘千仞。

  夜已深,灯火忽明忽灭。

  此刻,裘千仞已有些撑不住了,昏昏欲睡。

  这时,欧阳锋轻轻站起身来,寂静无声地来到裘千仞的身后,忽地,欧阳锋悄无声息的一掌,拍向裘千仞的天灵盖。

  “嗤!”

  一道指力,从一丈之外奔来,击向欧阳锋的眉心。

  这一指,正是赫赫有名的一阳指。

  大理段氏的武学,渊深广博,近二百年以来,自神圣文武皇帝段思平始,高手层出不穷。这一阳指,便是段家的三大绝学之一。

  一灯大师的一阳指,威力惊人,又身怀先天功。

  这数月来,他更以自家绝学和先天功,与墙壁上的九阴真经等武学一一印证。六人之中,便属他所获最多。

  这一指,足以克制欧阳锋的一生所学。

  欧阳锋顿时以蛇行狸翻的轻功,在地上打了几个滚,避开了这一指。

  “阿弥陀佛!”

  一灯大师宣了一声佛号后,说道:“欧阳施主,你又何必暗下杀手!”

  眼见自己差点就死于欧阳锋的偷袭之下,裘千仞终于清醒了过来,他手提厚背刀,提起残余的真气内力,喝道:“欧阳锋!我与你无冤无仇,你竟要下此毒手!”

  欧阳锋嘿嘿笑了两声,说道:“那姓尹的小子说得不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古以来,老虎、豹子等猛兽,便是以肉为食,方可活下去!这便是弱肉强食的道理!

  倘若人与人之间,无冤无仇,那便天下太平了吗?嘿嘿,这大金和大宋,原本便是无冤无仇,那为何又数次兵戎相见?

  我诛了他,便少了一个人来分食物!于诸位也是有利无害!”

  裘千仞冷哼一声,说道:“我和你拼了!”说罢,便提了厚背刀,要与欧阳锋拼命。

  一灯大师叹道:“裘帮主,冤冤相报何时了!更何况,你未必便是他的对手!”

  裘千仞经一灯劝解,心道:“原本,我的铁掌水上漂功夫,加上那七杀刀法,未必逊色于这西毒,甚至犹有过之。可我左臂已失,这些时日来,耗费了不少时间养伤。同时,我精通外功,于这九阴真经和先天功,倒是一知半解,所得的也没有他多。这一灯大师说得对,我不是他的对手……”

  一念至此,裘千仞便收了厚背刀,说道:“欧阳锋,那些江湖中人怕了你的名头,我却不惧,今日这件事,我以后再找你算账!”

  六人又陷入了沉默之中,均不再言语。可是,每一个人,从此皆留了一个心眼,唯恐其余的人,暗下死手。

  如此寂寂无声,惟有狱舍之外,不时传来蝉鸣虫叫之声。

  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听到一灯大师说道:“这些年来,贫僧虽入佛门,然贪嗔痴慢疑并未完全放下,至少,依旧醉心于武学一道,更是勤修先天功,日夜不辍。这些时日来,将九阴真经、先天功等武学,一一对照,心有所得。”

  黄药师等人心道:“一灯佛理精湛,又通道学,一生之中,还曾为帝,经历之丰富,远胜我等。所学所知所见,已近乎神而明之。他说他有所得,一定便是高深至理了!”

  却听一灯大师闭目缓缓说道:“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著《淮南子》,其中有云:凡地形,东西为纬,南北为经,山为积德,川为积刑,高者为生,下者为死,丘陵为牡,为牝。水圆折者有珠,方折者有玉。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土地各以其类生,是故山气多男,泽气多女,障气多喑,风气多聋,林气多癃,木气多伛,岸下气多肿,石气多力,险阻气多瘿,暑气多夭,寒气多寿,谷气多痹,丘气多狂,衍气多仁,陵气多贪。轻土多利,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湍水人轻,迟水人重,中土多圣人。皆象其气,皆应其类。故南方有不死之草,北方有不释之冰,东方有君子之国,西方有形残之尸。寝居直梦,人死为鬼,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蛤蟹珠龟,与月盛衰,是故坚土人刚,弱土人肥,垆土人大,沙土人细,息土人美,毛土人丑。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慧,食木者多力而,食草者善走而愚,食叶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气者神明而寿,食谷者智慧而夭。不食者不死而神。

  《大戴礼记·易本命》云: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道家认为,人食五谷杂粮,在肠中积结成粪,秽气遂生,因此而生病,难以长寿。

  《黄庭内景经》云:“百谷之食土地精,五味外羙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反老得还婴?”同时,人体中有三虫,又名三尸,专靠得此谷气而生存,使人产生邪欲而无法自持。因此,为了清除秽气,让三尸虫无谷气而生,必须辟谷。

  《庄子·逍遥游》云:不食五谷,吸风饮露。昔日春秋时鲁国人单豹避世居深山,喝溪水,不衣丝麻,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颜色,为史籍所载最早之辟谷者。

  《汉武帝外传》载,东汉方士王真断谷二百余年,肉色光美,徐行及马,力兼数人。

  《后汉书·方术传》载:郝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

  曹植《辩道论》载郗俭善辟谷事,谓曾躬与之寝处以试之,绝谷百日,……行步起居自若也。

  曹操招致的方士群中,甘始、左慈、封君达、鲁女生等皆行辟谷术。

  《抱朴子内篇·杂应》中,葛洪云:余数见断谷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轻色好。三国吴道士石春,在行气为人治病时,常一月或百日不食,吴景帝闻而疑之,乃召取鏁闭,令人备守之。春但求三二升水,如此一年余,春颜色更鲜悦,气力如故。又有冯生者,但单吞气,断谷已三年,观其步陟登山,担一斛许重,终日不倦。

  《魏书·释老志》载,北魏道士寇谦之托言太上老君授以导引辟谷口诀,弟子十余人皆得其术。又谓东莱道士王道翼隐居韩信山,断谷四十余年。

  《云笈七签》卷五载,孙游岳茹术却粒,服谷仙丸六十七年,颜彩轻润,精爽秀洁。

  《南史·隐逸传》载,南岳道士邓郁断谷三十余载,唯以涧水服云母屑,日夜诵大洞经。陶弘景善辟谷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

  《北史·隐逸传》称陈道士徐则绝粒养性,所资唯松术而已,虽隆冬冱寒,不服棉絮。

  《旧唐书·隐逸传》载,唐道士潘师正居嵩山二十余年,但服松叶饮水而已。其徒司马承祯亦传其辟谷导引服饵之术。

  史书记载辟谷之人如此之多,辟谷时间或几月、几年甚至几十年,其中难免有夸大不实之处,但恐非纯属子虚。”

  接着,一灯又将这些文字的道理,一一说给众人听。

  当然,黄药师所学广博,不在一灯之下,自是明白这段话的其中道理。

  一灯又道:“汉时的《去谷食气篇》有云:去谷者食石韦……首重、足轻、体轸,则昫炊吹之,视利止。其意为:初行辟谷时,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须用吹呴食气法加以克服。这便是将辟谷与行气,联在了一起。成仙或不可期,但健身延年,抗击饥饿,却是可行。

  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气者神明而寿,食谷者智慧而夭,不食者不死而神。这些年来,贫僧一直素食,且食量甚少,虽不敢说自己是食谷者智慧而夭,却于辟谷一道,颇有心得!

  这数月以来,为外力所迫,再与九阴真经等武功一一对照,倒也寻出了食气之法,或许,可以少用食物而存活!”

  此时,一道身影闪动,作了手势,让一众番役和爪牙后退,却是赵秋来到此地,偷听一灯讲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