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23岁美女总裁 第1256章 神奇的幻术 (月票)

《我的23岁美女总裁》第1256章 神奇的幻术 (月票)

作者:花不弃 字数:0 书籍:我的23岁美女总裁

  西跨院,卧房中。

  李宁正包着头巾倚在枕头上,和曹氏说着话。

  门外的丫鬟通传道:“王姨娘来了。”

  话刚落,王氏已经掀起帘子,牵着林从,提着大包小包进来。

  李宁看到王氏,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就要坐直,“姨娘来了。”

  王氏连忙过来按住她:“快躺着,我这一早听你生了就过来了,怎么样,身体可还撑的住?”

  李宁不甚在意地说:“这都是生第四个了,又不是头一个,习惯了。”

  李宁这胎生的很快,快天亮时发动的,从羊水破到生出来都没用一个时辰,石敬瑭只来得及去叫了稳婆,到了李宁生完,石敬瑭才有空通知府里其他人。

  王氏看得很是羡慕:“还是你这身子骨好,生孩子都没吃多大苦,我当初生林儿折腾了大半夜。”

  “你那是第一次生,自然难些,我生我家老大,也折腾了大半夜。”李宁笑着说。

  “不过,不管怎么着,还是得月子好好养养,”王氏笑着把手里的礼物递给李宁的丫鬟,“我带了些上好地燕窝给你,月子里每天吃一盅,好好把身子补回来。”

  李宁听了点点头,“多谢姨娘,又让姨娘破费了。”

  “哎,这算几个钱,你身子吃好了比什么都强!来,让我看看姐姐的小外孙女。”

  王氏走到曹夫人身边,曹夫人就把抱着的小抱被掀开,笑着说:“长得可像她娘小时候了。”

  王氏和林从凑上头一看,只见小抱被中,一个红彤彤的小婴儿。

  林从眨眨眼,这像小猴子一样的小婴儿,哪点看出像李宁了。

  王氏却仔细看看,对曹夫人说:“这小嘴,真像宁儿,这鼻子,反倒像石郎。”

  曹夫人仔细看看,“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还是妹妹眼尖。”

  李宁也忍不住凑过头来,看着点点头,“嘴长得有点像我,鼻子有点像他爹,至于这眼睛,没睁眼还看不出来,说不定像我爹呢!”

  听得旁边林从满头暴汗,这三个大人,在这里凑拼盘的么?

  三个大人在一起围绕着孩子五官像谁谈论了一阵,就说起这次生了个小闺女的事,李宁感慨地说:“我还以为这次又是个小子,想不到真让林儿算准了,是个闺女。”

  曹夫人抱着小外孙女,一脸稀罕,“是啊,你之前肚子尖尖的,我还当又来个外孙呢!还是林儿算的准,果然学没白上。”

  林从在旁边听得面上不显,心里却很得意,今天有曹夫人李宁两位女主人给他宣传,他在府里会卜卦一事想必更深入人心。

  就在林从想开口说两句,再凸一下人设时,外面石敬瑭走了进来。

  而一进来,石敬瑭就给众人带来个大消息。

  “刚刚去兵部点卯,听说岳父的大军马上就要班师回朝了,岳父已经上书陛下请求上交兵权归藩,陛下同意了。”

  “陛下同意归藩了!”这是曹夫人李宁王氏惊喜地声音。

  “咱现在就要走?!”这是林从震惊地声音。

  好在曹夫人李宁王氏都沉浸在马上要归藩的喜悦,丝毫没有注意林从的异样,李宁更是拽着石敬瑭的手问:“陛下怎么突然同意爹归藩了呢?朝廷各地的叛乱都平了?”

  石敬瑭本来也正沉浸在归藩的喜悦,听到李宁问的,却有些沉默,不过还是说:“这两年先是河北大旱,后是河南大水,再加上黄河泛滥,山东也不行了,如今朝廷国库空虚,军队都快发不起军饷了,现在陛下让岳父班师回朝,倒不是各地叛乱没了,而是实在支撑不起各地平叛的消耗,同时朝廷让让在京的各大节度使带兵回藩镇,减轻京城的国库压力。”

  “朝中竟然已经如此艰难了?”曹夫人在旁边听得心惊。

  石敬瑭点点头,“听说国库已经见底,下个月朝中大臣的俸禄可能都发不起了,朝廷现在正在纠结要不要向百姓提前预支半年的赋税,过了今年冬天。”

  “预支赋税!这怎么使得!”几个人惊呼出声,这预支赋税,不就是强征赋税么,现在百姓已经因为旱灾水灾黄河泛滥快没饭吃了,这个时候再加征赋税,这不是要人命么!

  “可不加税怎么办,朝廷要吃饭,军队要吃饭,朝廷官员的俸禄还能欠着,可军中将士的军饷,怎么欠,那是真会造成军心动荡,激起兵变的!”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

  良久,曹夫人叹了一口气,“老天作孽啊,从去年到现在,天下不是旱就是涝,一点不给老百姓活路啊!”

  曹夫人转头对王氏说:“妹妹,开始收拾起来吧,等将军回来,咱们就去就藩吧!”

  “是!”王氏应下,算是结束了这个沉重的话题。

  ……

  屋里,林从坐在小桌子上,手里的毛笔在纸上写着什么,外面,他娘正忙着指挥着一群丫鬟婆子收拾东西。

  林从在纸上写着一个个人名,脑中开始梳理他原来看过的历史。

  李存勖登基后,先是河北发生大旱,然后河南大涝,朝廷本来就刚建国,国库没什么积蓄,这两地又是主要产粮地,因此国库迅速赤字。

  为了解决国库赤字,李存勖和朝廷只好加征赋税,解决国库问题,而此举也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国内矛盾迅速加剧。

  为了缓解国内矛盾,李存勖和朝廷在内政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只好向外,瞄上西边的蜀国,蜀中后主王衍幼年继位,荒淫无道,口碑一直不好。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蜀国成都是天府之国,盛产粮食和丝绸,蜀国国

  库更是金银财宝堆成山,李存勖的朝廷缺粮食缺钱,自然不敢放过兵力不强却富得流油的蜀国。

  随后李存勖借口蜀王不敬,不来京城朝贡,任命郭崇韬和自己长子和哥儿魏王为统帅,发兵攻打蜀国,因为去的是李存勖麾下的精锐,郭崇韬自己领兵能力也不错,郭崇韬很快打下蜀国,拿下了蜀国的国库。

  本来到这里事情就该结束了,下面就该往好的地方,毕竟钱财有了,粮食有了,不用继续加税百姓了,国库也解决了。

  可偏偏这时郭崇韬却和李存勖长子身边的宦官起了矛盾,并且说出那句经典名言“马骟了都不能乘,何况太监”,太监因此恨死了郭崇韬,就派人联络京中的太监,让在京城宫里散步谣言说郭崇韬灭了蜀国,自觉功大,打算自立成蜀王,并且打算杀了李存勖长子和哥儿,占据蜀地。

  李存勖自然不会相信这个,可后宫的刘皇后(原来的刘妃),却信了,她能当皇后全指望这个儿子,如今儿子有难,刘皇后怎么会不急,于是便在宦官挑拨下,下了皇后教谕,太监拿着教谕到了军中,诛杀郭崇韬。郭崇韬因此含冤而死。(皇帝下的叫圣旨,皇后下的叫教谕)

  郭崇韬一死,整个征蜀大军震荡,所有人惶恐不安,李存勖事后知道皇后冤杀了郭崇韬虽然好几天气得吃不下饭,可为了儿子也不得不给刘皇后擦屁股,开始清洗郭崇韬在军中的势力,以降低郭崇韬一事的影响,防止军中动荡。

  如此一来,征蜀大军回程就变慢,而这时候魏博正好发生叛乱,李存勖手下将领不足,就起复了李嗣源,给了李嗣源自己手下剩下的精兵,让李嗣源去魏博平乱,结果李嗣源带着李存勖给的兵去了魏博,刚到城下,就被自己带的兵反了,原来李存勖给的这批精兵正好是银枪效节军,而这批兵原是魏博本地人,人家帮亲不帮主。

  李嗣源被叛军劫持后,叛军因为担心造反头目会诛九族,反而打算拥立李嗣源为主,让李嗣源做叛军头目,李嗣源自然不愿意,带着手下从城中逃出,打算投奔最近晋军大营,结果此时晋军大营中的将领元行钦却觉得李嗣源被叛军劫持,能活着出来,定然已经和叛军成为一伙,来肯定是要诈营,反而驱逐了李嗣源。

  李嗣源被逼无奈,有嘴说不清,最后只好真反了。

  而另一边宫中,李存勖清洗军中郭崇韬的手下,导致郭崇韬一系的恐慌,宫中掌管宫防的是郭崇韬的养子郭从谦,郭从谦因为担心自己也被清洗,提前下手,带兵造反,因为他本身就是宫中守备,突然发动兵变,李存勖猝不及防,只好带领护卫抵御,最终李存勖意外被流箭射到头,一代英雄就此落幕,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兴教门之变。

  而李存勖死后,李嗣源成功捡漏成了皇帝。

  林从看着纸上的人物关系,叹了一口气,李存勖能走到最后灭亡,其实真和他宠信伶人没多大关系,虽然那可能是个污点,可也无关痛痒,真正坑死他的,是他的皇后,他的太监,他的臣子。

  这些人仿佛组团在轮流坑他。

  林从挠头,难道是因为他前半生打仗时太开挂了,老天看不下去了,才在最后的三年使劲给他上猪队友?

  林从摇摇头,不再去想这事,所以从如今的时间线看,已经到了朝廷加赋税,很快李存勖就要筹集军队征蜀国了,而征蜀结束后,就是郭崇韬被冤杀,他后爹被劫持造反,兴教门之变。

  从现在开始到最后兴教门之变结束,也不过就是几个月的事了。

  而林从现在也明白了,为什么李嗣源和李存勖最后对峙,李嗣源所有家眷只有李从审出事。

  因为其他家眷这次都跟着李嗣源去了藩镇,李嗣源兵变后,除了李从审,其他都不在京城。

  想到这,林从眼睛一亮,所以只要让李从审也跟着他们去藩镇,就能避开历史上的必死之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