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超级捡漏王 正文_第609章拿下

《超级捡漏王》正文_第609章拿下

作者:天齐 字数:2949 书籍:超级捡漏王

  每次吴氏给银票时,都是当着几个儿子儿媳的面的,这次也是如此。

  林大柱和林二柱,还有周氏刘氏,几人自然没有二话。

  他们可都是知道的,虽府学给免了束脩,且吃住都不要银钱,可平时那些笔墨书册才是真正的大头,加上同窗之间还需人情往来,所以这一年十两银子的花销是肯定不够的,想来相差的那部分,定又是小侄子靠抄书贴补了。

  看到大房二房都这般通晓事理,老林头自然倍感欣慰,一个家最忌讳的就是人心不齐,这样哪怕再是富裕鼎实,也经不起折腾。

  现下看来,自家几个孩子都是好的。

  这次依旧提前一日去镇上雇了马车,是以第二日一早,车夫就驾车过来了。

  林远秋叮嘱爷奶多顾着身子,干活时别太累着了。

  老林头和吴氏一个劲的点头,让林远秋尽管放心就是,如今他俩可都知晓该如何照顾好自己呢。

  老夫妻俩说得可是实话,不说现下的好日子他们俩还没过够,就是为了小孙子,他俩都得好好保重身体。不然他们若是过世了,远秋还得像先前周小子那般守孝,这不是耽搁了小孙子的举业嘛。

  所以他俩可得好好活着。

  林远秋自是不知爷奶心里的想法,在他看来,五十多岁的年纪在现代还谈不上老呢,只要保养得当,再活个二、三十年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见堂哥们已把行李搬上了车,林远秋便没再耽搁,他们还得在关城门之前赶到府城呢。见客人已上车坐好,车夫一甩鞭子,马儿慢慢跑了起来。

  林远秋正准备拉上车帘坐好,就听得马车外传来“哇”的一声啼哭,等他掀开帘子望去,就见小清儿正拉着她爹的裤腿要过来追马车。

  经过这些时日的相处,小丫头对这个最小的叔叔又熟悉了起来。

  特别是这两日,清儿与小叔叔可有话聊了,这不,光是弟弟这个话题,就能说上一大堆。什么宣儿不乖,又把尿片子尿湿了,什么宣儿还不会说话只知晓哭鼻子,那叭叭不停的小嘴简直能说上小半天。

  所以,这会儿看到爱听自己说话的亲亲小叔坐马车走了,小丫头自然哭得稀里哗啦。

  林远枫无法,只得抱起女儿哄,高翠也在边上安慰,她手里抱着的,正是清儿每日念叨的弟弟,一个叫林墨宣的小胖娃儿。

  “宣”寓意着明理、积极、快乐。正是林远秋给小侄儿起这个名字时的期许。

  ......

  林三柱只在府城住了一晚就回家去了,家里柿饼才做了一小半,余下的还得快些做好,这样等到了时候,就可以拉到县城去卖了。

  还有儿子新画的书签花样也要做起来,除去柿饼,家里最大的营生就是卖绣品了,不亲自张罗好,林三柱实在不太放心。

  另外,前几日他爹提出想在自家山上盖两间小屋的事。说是冬日草棚子挡不住寒风,远秋又是个爱去山上看书的,不如咱们直接盖上两间小屋,到时再往屋里盘个炕,如此,哪怕大雪天,都不用再担心会冻着了人。

  何况家里还有去年盖房子时多下的砖瓦呢,再盖两间小屋的话想来也费不了多少银钱。

  这可是为儿子好的事,林三柱哪会有意见啊,再说山上有了房子后,家里人也多了一个歇脚的地方。何况山里凉快,到了大夏日时,还可以让爹娘去住上一住,这样咱娘就不怕苦夏了。

  林大柱和林二柱一听,也是连连点头,心里想着,还是三弟孝顺,他俩咋就没想到呢。

  而吴氏,早就乐得合不拢嘴了,她就知道,自己没白疼三娃。

  既然有长期住人的打算,那么两间小屋肯定是不够的。

  老林头和三个儿子考虑了好几天,最后决定盖三间正房和东西两间厢房,外加一间厨房,另外还得把围墙打上。

  原来父子四人同时想到了做柿饼的事,眼看明年山上的几十棵柿子树就到了盛果期,到时肯定要一趟趟的往山下运柿子。

  与其让村里人瞧出不对劲的地方,还不如直接摘了柿子就在山上把柿饼做得了。

  再说若山上有了房子,那么他们再去后山摘野柿子时,就可以直接抄后山的近道转去自家山上。如此,就不用再担心会时不时遇到村里的人了。

  至于想多盖的几间厢房,还是吴氏开的口,因为她想起了清儿和莹儿大热天后背长满了痱子的事。

  另外,还有大孙媳妇这回生宣儿正是八月最热的时候,坐月子时连吃顿饭都是满头满脸的汗,可若是山上有了可住的屋子,那往后不管是小娃儿怕热,还是孙媳妇生孩子坐月子,都可以让她们去山上住一段时间了。

  当时林远秋也在场,对盖房子的主意,他也是相当认同的。

  因为摘野柿子方便了,那么柿饼的产量肯定会有所增加。

  说实话,若柿饼买卖做得好,不出一年,造房子的银钱就全挣回来了。

  不过,对于那间草棚子去留,林远秋还是让爷爷别给拆了。

  毕竟像这种茅室蓬户,庭草芜径,唯有书数卷的感觉,林远秋还是挺喜欢的。

  ......

  这次府学共有两名秀才中了举,分别是第三十二名和四十七名,另外还有一人列副榜第二。

  上了副榜就有去京城国子监念书的资格,是以,那名学子没过几日就离开府学前往京城去了。

  而中举的两位学子,比以往更用功了些,再过几个月就是春闱,都说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接下来的会试他俩自然要去参试的。

  对其他人来说,不管是那个去国子监的同窗,还是这两个马上就要参加春闱的同学,都是非常让人羡慕的。

  毕竟国子监中不乏大儒,若有幸能被收入门下,受益自然匪浅。

  而两位即将参加春闱的同窗,届时不管中榜与否,能迈至举人这步,已然超过他们太多了。

  林远秋没啥想法,心里羡慕是绝对的。不过他也知道,如若自己不在学习上多花上心思,那么国子监还有春闱啥的,这辈子都将与他无缘。

  说到花心思,这几日林远秋还真想了一个法子出来,那就是从自己所看到的闱墨和策文中,收集出有用的时政资料,然后分类记录下来,如经济与民事、军事与外邦、用人与职官。

  而后林远秋又把它们分为许多小类,比如防洪、排涝、通航、灌溉,屯田等等等等。

  最后林远秋准备把它们都一一背诵进脑海里,好让这些时政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虽不知这法子到底有没有用,可不试试怎么能知道呢。

  吃了中饭,林远秋去了一趟跑马场,给郑马夫送了一包柿饼的同时,顺便告诉他,从明早开始,自己又要开始练骑射了。

  在贡院的九天,林远秋看到有好多个考生因为体力不支,或是中暑晕厥,而放弃考试的事。

  所以科举考试,有个好的身体与有丰富的学识同样重要。

  等周子旭过来府学时,差不多十月中旬了。

  让林远秋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是,这次除了周兴陪着过来,一起跟来的还有一个小书童,名叫书砚。

  周子旭悄声告诉他,这书童是家里特地买来侍候他的,否则爹娘可不放心让他一人出门在外。

  说是小书童,其实今年已有十二,只是外表看着格外瘦小而已。且像这种瘦小,一看就是饥饿所致,想来正是因为家中艰难,吃不饱饭,才会被卖的吧。

  说实话,穿到这里后,林远秋才明白前世有多美好。

  不像现在,虽太平盛世没有战火侵扰,可这里的百姓们基本靠天吃饭,最怕的就是洪涝和干旱,若不幸遇上几回,等待他们的很可能就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了。

  想到这里,林远秋不得不庆幸自己的好运,林家虽清苦,却还不至于卖儿卖女。

  若自己先前不小心穿到了一个被卖人的身上,那么这辈子哪怕他有再大的本事,恐怕都翻不了身了。

  周子旭果真如先前说的那样报了六艺中的“射”和“御”,且每天早晨也跟着林远秋学起了骑射。

  虽两人的骑马射箭很难有中靶的时候,可张弓搭箭的热情却未减少半分。

  这次新进府学的秀才有十来个,不过报射箭的人依旧没有多少。

  不过等林远秋……看到与自己一起练射箭的几名学子,都在二十上下的年纪时,才立马恍然,府学里的秀才大半数都是三十往上的年纪呢,人家哪里还会喜欢这种过于活跃的运动。

  ......

  教谕们每日依旧给学生们上半天的课,剩下的半日,还和先前一样,让大家自行安排。

  而林远秋,则一改先前只一个人待在房里画画或者看书的做法。

  如今的他,时常会往同窗们聚集聊天的凉亭里去,虽插不上话,可林远秋的目的就是为了听他们谈天说地去的。也的确从中听到了不少自己从未知晓的事,从而也证实了自己先前的认知,那就是有个好老师的重要性。

  就比如这次的解元何志成,正是大儒方之瑾的得意门生,还有亚元,也是师出名门。

  林远秋能看出同窗们说起此事时的眼里的羡慕和向往,他何尝不是如此,可拜名师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就拿如今府学里的所有学子来说,除去七八个被府学教谕收到名下的外,其他人跟他一样,都是学无常师之人。

  ......

  这日,吃过中饭后,林远秋和周子旭又和前几日一样,与同窗们聚到了凉亭里。

  才坐下来没多久,两人就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那就是十日之后,乌静先生可能会来府学讲课。

  按照大家的猜测,此次乌静先生来讲学,若碰到合他心意的学子,说不定会当场收下做徒弟也不一定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