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超级捡漏王 正文_第2451章 公然挖墙角

《超级捡漏王》正文_第2451章 公然挖墙角

作者:天齐 字数:64 书籍:超级捡漏王

  纯文学太高大上了,严肃文学不适合普通人阅读,不过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前世也想做个兼职作家,可惜没有那个实力。

  写之前满脑子灵感,写之后枯坐两小时,憋出两千字,简直急死个人。

  这个年代写小说,最好还是写一些古典武侠,他也想过照搬前世经典,但又感觉不妥。

  金、古、温、梁、黄,五位武侠小说大师当中,古龙、温瑞安和黄易首先被排除,这三位的作品太过新潮,放在民国恐怕读者很难一下子接受。

  梁羽生的作品局限性有点大,最后剩下金大侠的小说,可要是照抄出来,就有些太过不地道,自己好歹也是化神大修士啊。

  最后,赵炆凭借修为附带的超强记忆力,回忆脑子里的武侠情节,决定写一套自己的武侠三部曲。

  首先第一本《明武风华录》

  【星火万丈光,茅山永流传。三山符箓正一盟,天机府内道家仙。天庭至高大尊者,天地玉柱五老仙……】

  提笔开篇,习惯性写了一首赞词。

  【长江浩浩之水,日日夜夜无穷无休的从苏州流过,丹阳县畔,阳湖山上,株乌柏树,叶子似火烧般红。

  正是八月天时,茅草屋在清风之下簌簌作响,一抹斜阳映照之下,更增了几分萧索,苍劲大松树下坐着一个孩童,正自聚精会神的听着一个中年道士说话。

  那说话人看着三十来岁年纪,一件青白长袍飘逸潇洒,然其实际年龄,已是七十有六。】

  茅山传承久远,以此为引,可为日后写三部曲追溯大宋背景埋下伏笔。

  他下笔如有神,思如泉涌,讲述了一个大明正统年间,时局动荡,乡野少年偶遇老道,得以拜入茅山,习武修身,对抗外敌的故事。

  几天下来,纸张用了厚厚一摞,写了一百多万字。

  赵炆的书法还不错,写的是楷书简体字,这大大减少了繁体字的麻烦。

  事实上,简体字从古至今都存在,汉字书写就是一个由繁入简的过程,即便中间出现了康熙这个大奇葩,让繁体字复兴,但他内务府腰牌上的刻字还是简体,因为使用更加方便。

  所以这些作品就算拿去报社也毫无问题,全部写繁体字,反倒会显得和如今的时代格格不入。

  傍晚时分,潘舒馨来到门外敲门:“赵炆,吃饭啦!”

  “来了!”

  赵炆应了一声,顺手接过鬼仆递过来的食材,还有十万字的小说稿,打算给潘舒馨看看,找时间发表。

  一路走下楼,潘舒馨看到他手里的稿纸,好奇的问道:“赵炆,这是你写的文章?。”

  “不算是文章吧,消遣读物。”赵炆知道,这个年代的武侠小说还登不得大雅之堂,别说现在了,就算是二十一世纪网文时代,一样有不少人看不上网文。

  “一会我帮你看看,要是在我们报社发表的话,我帮你多争取点稿费。”

  潘舒馨回到家,把稿纸拿到手里翻了翻,发现字都是用钢笔写的,字迹飘逸,灵动而不放肆,比自己好多了。

  赵炆把食材放进厨房,出来的时候,潘舒馨已经放下书稿盛饭。

  “吃完饭再拜读大作。”

  “不急,我一个月之后才会南下游历,你要是觉得可以,我就尽快把后续内容写出来。”

  潘舒馨动作一顿,“你要走?”

  “嗯,我这次下山游历,是为了增长见识,不多走些地方,可能以后都懒得再到处游荡了。”

  赵炆说的是实话,在津门这段时间,他住的很舒服,什么也不用干,只要每天修炼就行,比赶路安逸多了。

  “好吧。”潘舒馨有些失落,自己最近这么明显的示好,都没让赵炆喜欢上自己,她也有些气馁。

  “你以后还会回来么?”

  赵炆微笑道:“会吧,你是我的第一个女性朋友,这里还有我的房子,以后不忙的话,肯定要回来看看。

  而且书稿都给你了,我总要来拿稿费吧?”

  “那,祝你旅途愉快。”

  “说什么呢,时间还早。”

  饭后赵炆回到楼上,潘舒馨则捧着书稿读起来,她想着要是真的在报纸上刊登,也算是赵炆的一个念想,以后终有再见他的时候。

  赵炆那十万字,只写了主角小时候的经历,以及上山学艺的过程,但一个武侠世界已经缓缓展露,读完稿子,潘舒馨感觉挺有意思,和现有的小说有很大区别。

  并且字里行间有股道意侠风,和他自己的身份很贴切。

  这个年代,平江不肖生(向恺然)的《江湖奇侠传》还未问世,如果赵炆的小说发表成功,必然能成为一代武侠宗师,风靡大江南北是迟早的事。

  在潘舒馨的编辑眼光看来,《明武风华录》应该会有很多人喜欢,在报纸上连载肯定没问题,现在已经有十万字,可以拿去报社找主编了。

  第二天早晨,潘舒馨上班前拿着几张稿子找到赵炆,“我昨天把十万字都看完了,很不错。”

  “辛苦你了,谈稿费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潘舒馨见赵炆这么信任自己,心里不免有些窃喜,当即保证道:“放心吧,没问题。”新笔趣阁

  “对了,你打算用什么笔名?发表的时候我们好标注出来。”

  “嗯……我写故事是为了给人消遣,创造快乐,恰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就叫予香吧。”

  “予香,予香。”念叨两句,潘舒馨好似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微笑,“我明白了,赵炆,我先去上班了。”

  来到报社,她径直去找主编:“梁主编,你看看这篇小说。”

  梁成栋戴着眼镜,他知道眼前的女编辑是治安局长的女儿,把稿子拿到手里认真看起来,看了三万多字,觉得很不错,高兴地问:“文笔新颖,文风飘逸,区别于传统三侠五义,这是哪位大师的作品?。”

  潘舒馨与有荣焉:“我一个朋友写的,他学识很渊博,对道学比较有研究。”

  梁成栋道:“刚好《五岳大侠》就快连载完了,这部《明武风华录》正好接上。”

  “稿酬方面怎么定?”潘舒馨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