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凉州辞 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筹备(下)

《凉州辞》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筹备(下)

作者:子夜镇魂曲 字数:3906 书籍:凉州辞

  在嘱咐了李良一番,请他安排人手,多打造一些如同方才所见的巨弩之后,李延炤便带着刘、曹二人离开了工坊。

  此番出征,李延炤心中亦是没底。他先前与刘赵之间大战数场,也不过皆是小打小闹,所统率军队最多的时候,也不过就是去岁据守令居时的那三千弃卒。此番出征非同小可,而且麾下兵将各种来历,诸多派系等等,也是令他颇感头痛的所在。

  之前不管所带兵将多寡,总是如臂指使。毕竟怎么算来,麾下也皆是自己兵将。而此番大大不同。不仅有自己麾下武嵬军,还有先前使君便派驻于此的州治宿卫、日后定然还有各个高门豪族自行募集的部曲家兵。即将组成的这支军团,成分之复杂,实在是李延炤生平所仅见。而这等复杂情势,也使得他不由得有种未战先败之感。

  如何派遣和调配这些成分不同的军队,便是李延炤当下所应面对的首要问题。而较这个问题更为急迫和紧要的事务,便是军队的粮饷问题。

  去岁屡番征战,州中各郡县所积存皆不宽裕,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而在现在这个即将出兵的当口。这问题无疑更显严重。仗需要打多久,怎么打,任谁心中也没数。而粮饷这东西,便是多多益善。只是当下不论是县府府库,还是州中积存,委实都是有限得很。若这一仗旷日持久,打他个半年一年的,军需粮饷从何而来,却还是真不好说。

  那些州中高门虽然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言道,粮饷与部曲兵员,皆由他们自相筹集。然而被这些豪族屡番拖后退的李延炤,能够相信他们的鬼话才是怪事。阴元言及其愿捐出过半家财,但在李延炤眼中,这位老狐狸能够捐个四分之一,他已是谢天谢地烧高香了。

  既然这些猪队友靠不住,这不得不解决的严峻问题,便唯有自行想办法了。李延炤思来想去,县府府库中尚不宽裕,便唯有趁着各处都在筹备之机,再加把劲,倒倒牛羊马等牲畜,顺便连带着卖卖铁器、兵器等物,好歹将这半年左右的军需凑齐再说。在他看来,刘赵仍是一个庞然大物。而吃下陇西这片地方,不用个半年左右的光景,他倒还真是不信。

  思虑间,李延炤脑海中蓦地灵光一闪,随即便转身往回走。令居工坊中的武器装备等物皆是质量上乘,何不将这些军械卖给州中那些高门豪族。这样一来可以间接性地提升各部的战力,而且又能够通过交易,来为大军募集粮饷,一举两得,又是何乐而不为。

  刘季武见李延炤转身又向工坊中返回而去,登时一愣,随即便快步上前,扯住李延炤的衣袖,问道:“昭武为何又返回而去?可是有何要紧之事需要传达?若有,不妨告知属下,属下前往传达便可。”

  李延炤一把扯住刘季武,随后向呆立在另一旁的曹建招了招手。待得曹建行来,李延炤便又将二人引至街角一个僻静处,随后望望四周,见无人注意方对二人道:“使君命我转任司马,授将军号,假节。出兵陇西之意已昭然若揭。而此时府库中粮饷若充为军资,炤则唯恐不足,方才想到一个妙招,便与二位兄弟一同计议一番。”

  “昭武所言妙招,又是如何而行?”曹建听到这里,心底也是泛起疑惑,便问道。李延炤指了指就在不远处的工坊:“我县中工坊所产武器盔甲,皆是上乘。我方才一念及此,心想不妨将这些武备卖与州中诸多高门豪族。既提升了各部战力,亦可募集到不少财货,充为粮饷。”

  李延炤提出此议,二人却皱眉细思片刻。随后刘季武问道:“既是如此,长史打算如何去买卖这些武备?”他们将要出售的对象都是州中高门豪族,断不可能像寻常街边小贩一般叫卖吆喝。两人在与他们长久以来的交道之中,对此也是摸出了一些门道。

  “此番为帅,正得益于武兴辛府君的举荐。虽然我知他也怀着一番别样心思,不过此事已尘埃落定,使君任我为帅,对于辛府君,也总须略表感谢为好……”

  “不妨便从武库中已打造完成的库存之中,调出五十领铁甲,一百柄诸刃长刀,遣人去往武兴,赠与辛府君。而其见得这些兵刃盔甲,定是要武装自己家中精锐部曲,在旁人面前显摆一番。旁人见这些兵刃盔甲锋锐坚固,也多半会生出相求的心思……”

  李延炤微微一笑:“而这些东西,不敢说别无分号,然我县工坊中出产之物,却是最为精良。这些高门豪族急于武装自己麾下部曲,多半也舍得些钱财。到时这些物事卖出去多少钱,还不由我等说了算?”

  “此法确实不错。”曹建在一旁已是听得连连点头。随后又问道:“将军返回工坊,可是要匠人们多造些盔甲军器?”

  “曹督懂我。”李延炤哈哈一笑:“如今既要李匠头督造巨弩,又需令其差人打造盔甲军器,人手必然也是不足,稍后我便与匠头商议一番,着其招揽人手,务必在出兵之前,打制足够这些豪族所需之量。”

  三人返回工坊,李良见到他们离开又返回,便连忙再次迎了上去:“长史可还有事吩咐?”

  李延炤拉住李良,向屋内行去。李良在工坊中辟了一间屋子,充作存放配方以及各项账目、簿子之处。平时不在时都上着锁,而此时尚在工坊之中,大门便是敞开着。李延炤与李良一同行入其中,随后两人分别坐定。李延炤率先开口道:“现今工坊之中,在赶制巨弩之时,可还能抽出人手打制军器、盔甲?”

  李良闻言顿时有些疑惑,便道:“赶制巨弩所用匠人,多为木匠。然制弩箭者却皆是铁匠。长史令我等尽快赶制,我等便不敢怠慢,惟尽力将之制出。此时长史若言及打制军器、盔甲,恐是难为……”

  “况之前不是已打制了近千副甲具,千余柄长刀,长枪环刀等更是不计其数屯于武库之中,按说已足够全军士卒支用,长史为何又突然言及打造军器盔甲?”

  李良的疑惑不是没有道理。之前数年之间,工坊陆续打制的军器盔甲等等,莫说武装武嵬军这支不足三千人的部队,便是武装五千人也是绰绰有余。而此时李延炤提出打制军器盔甲的提议,却着实令他有些惊讶。

  “此番使君欲征讨陇西虏贼,已命我为帅,总领各军事务,而粮饷筹集却尤为作难。匠头也知,去岁以来,流民蜂拥而入,县府中存粮本就不多,如何能够供应大军开销?万般无奈之下,炤只得以转卖军器盔甲之法,来募集军资粮饷了……”

  李良闻言,也是深知李延炤心中苦楚,去岁他们这些工匠外出避祸,也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战乱之后民众相继归乡。随后便是流民涌入,发放战死士卒的抚恤等等一系列耗费钱财的事务,李良也皆是看在眼中。因此对于李延炤的这种处境,可以说是感同身受。

  然而李良虽有心遵循李延炤所指办妥此事,不过现下工坊中人手不足,确实是个极其困扰他的问题。他思虑片刻,终究还是对李延炤道:“长史,如今并非我等不愿再行打造军器盔甲,实乃工坊之中人手不足,制造巨弩尚觉吃力,完全无力再造其余军器……”

  李延炤闻言微微一笑:“这倒也好办,稍后我便请辛明府在县中良家子弟之中,征募工匠学徒。想必将会有不少人家前来应征。这些学徒给予基层工匠三成待遇,由李匠头安排上岗。仍抽调熟练工匠前去打造盔甲、铁坯等。而灌钢制刀等等,便由几名工匠带领学徒们来做吧。”

  李良闻言却是显得有些忧心,他仰起头看向李延炤道:“这灌钢,打制刀坯等仍是技术活。这些学徒初入工坊之中,如何做得?”

  李延炤想了想,随即对李良道:“李匠头,招来这些学徒之后,你不妨直接告诉他们,令他们看着其余工匠做活。若他们自己能看懂,做得与其余工匠一般好,便直接提为匠人。待遇比照其余匠人。而教授学徒的工匠,每教出一个可达标准的学徒,便奖五百钱。”

  是人就都会有私心,更何况还是在这个讲求技术封锁与垄断的年代。李延炤如此让李良去做,也正是想用利来诱使这些工匠倾囊相授,毕竟在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前,肯定会有人愿意如此去做。

  “良已明白,敬请长史放心。”李良微笑着拱手。

  “两日后,我将征募而来的学徒带给李匠头教授,还望李匠头慎重以待。此番举兵,实乃全州大事。使君以炤为将,炤实是不容有失。”

  告别李良之后,李延炤离开工坊,随即便叫上刘、曹二人,出了工坊便向营中武库而去。李延炤打算打开清查一番,看看武库之中有多少能够用于买卖的武备兵甲。

  别部司马刘信领着司库前来打开大门,将李延炤等迎入武库之内。营中的这间武库早在建兴十三、十四年中,便分别进行过扩建。如今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偏居营中一隅的小小武库了。而是变成一个占地足有近两三亩,建有数间库房的大型武库。

  刘信与司库将数间库房一个个打开。李延炤与曹建、刘季武当先行入首间最大的库房,只见库房之中支着成百上千的甲架。而这些年中工坊出产的全身铁甲,连同配套的头盔、披膊、护手、铁靴等便皆是整整齐齐地摆在这些甲架之上。

  偌大的库房之中,甲架以三为一行,数十为列,中间空出一个容纳两人并行的通道,而通道另一侧,便是又一个铁甲组成的长长队列。李延炤行在其中,顺手摸上了一侧一领铁甲,却只觉那铁甲之上只有薄薄一层灰。而他俯下身来细细查看那铁甲的状况之时,见缀满全身的甲叶之上,竟然看不到一点生锈痕迹。

  李延炤扭头对身后刘信道:“这甲库之中铁甲,保存得很好嘛……”刘信见李延炤微笑着如此满意地言道,不由得一时有些发愣,不知该回答些什么。然而李延炤随后已是摸出一袋钱,将司库喊了过去。那司库先是见李延炤夸赞,后又见要他上前,不知自己是否是哪里出现纰漏,招致这位新晋护羌司马不悦。一时心中忐忑,却也不敢怠慢,赶忙上前听命。

  当李延炤将手中那个颇有些沉重的钱袋交到那司库手中之时,那司库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发呆在原地,竟忘记致谢,直到身旁曹建提醒,他才慌忙抱拳叩地,表示感谢。

  李延炤与诸人巡视了一番,看过去,在这库中摆放整齐的铁甲皆是保存完好。而在甲库后方,一个个码放整齐的木箱又吸引了李延炤的目光,他上前揭开一只箱子,却见那箱子之中放着一领领叠放好的皮甲。

  令居工坊中制造的皮甲与别处不同。别处皮甲便就是用硬化皮革经缝制而成。但令居工坊中所作皮甲,在皮甲前胸、腹等要害处仍是缀着数个大块铁片。经工坊中工匠的试验,这样一来,虽然并未增加多少重量,不过那皮甲的防护力已是大大加强,最起码以乱箭射之,箭皆止于胸腹之外,不得而入。

  李延炤盖上箱子,随即又走向外间,最后在入门处调看这间甲库的出入记录。每一笔都是记得清清楚楚。如今武嵬军中诸多负责后勤粮饷的文吏司库等,皆知李延炤当初方才到任令居司马之时,斩杀贪墨倒卖军粮的军中将佐与文吏之事。并纷纷引以为戒,倒是基本上再也无人敢于触这个霉头。

  李延炤看着账簿,粗粗估略一番,这间甲库之中,大约存了铁甲千领。皮甲则不下三千。得益于这些年头令居县广泛开展对外贸易,皮货的来源颇为丰富,所以这些武备之中,皮甲远远多于制造工时长,且麻烦不已的铁甲。

  巡视完甲库,李延炤又唤过诸人,一同前往一侧的另一间库房。进去之后,李延炤便只觉仿佛要被晃花了眼。另一间库房之中,正是堆叠存放诸刃长刀的库房。里面摆满了刀架,而刀架与刀架之间所留的空隙,几乎只能容得一人通过。

  同甲库中一样,这间刀库中的刀也是保存较为完好。李延炤顺手从刀架上抽出一把刀,用拇指轻轻抚了抚刃口,只觉这刃口仍是寒光照人,锋利无比。、

  “刘督,稍后且选你营中士卒二百,前来武库中,领铁甲五十领,长刀百把,随后各自组织车队等,将这些武备置于车上,准备出发,押送前往武兴郡。予辛府君的书信,我稍后自会给你。”李延炤话音方落,刘季武已是郑重抱拳,应答道:“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