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凉州辞 第三百五十八章 略阳苻氏

《凉州辞》第三百五十八章 略阳苻氏

作者:子夜镇魂曲 字数:3648 书籍:凉州辞

  骤然从后方出现的那些伏兵手中的火把,立时将战场照得透亮。伏兵见李部已与虏骑绞杀在一处,两侧埋伏的弓弩手等,在向虏骑密集处射出几轮箭矢之后,亦是纷纷弃了手中弓弩,随即拔出刀剑,向着谷中战场冲杀而来。

  而在李部与虏骑互相厮杀的对面,宽阔的谷口出现向阵线的另一端冲击的大队骑兵。这些伏兵士卒也是埋伏良久,此时见虏贼现身,正是同仇敌忾。而与之接阵的虏骑所部仓促应战之下,连连损兵折将。不过十几息的功夫,已有数十人转眼之间落于马下。

  而在最内一圈,守卫车驾的那些部曲,却仍是在原地奋战着。内圈的虏骑仍是抱定想要将车内之人击杀的心思。而这些忠心部曲们的奋战,却使得虏贼的这番心思屡屡化为泡影。双方又僵持着厮杀了约莫一刻左右的功夫,随着虏贼骑兵的相继倒毙,内圈的压力已是大为减轻。

  李延炤带着一队骑卒,时不时自虏贼仓促围起来的阵线边缘擦过,手中马槊上下翻飞,往往一个照面便能取敌性命。而窦通则带着几名精干部下,忠心耿耿寸步不离地护持在李延炤左右。李延炤与这些精锐骑卒一同打着边鼓,每次与虏骑的照面,都能够斩杀数人。而窦通此时也展现出他勇猛的一面。与李延炤稍有不同,窦通在马上挥舞双刀,忽而直刺,忽而斜劈,而对面的虏骑与之对阵,竟也少有一合之将。

  李延炤胯下战马喘着粗气,显然倍感疲累。而窦通与其余那十来名骑卒冲杀一阵,亦是觉得体力不支。诸人见对面的友军骑卒已将虏骑阵线冲破,便纷纷拨转马头,暂时撤出战斗。而仍在与敌骑搏杀的武嵬军骑卒们,见虏骑力有不支,便纷纷举刀再战。

  在己方节节胜利的鼓舞之下,两侧山头上冲下来的步卒与弓弩手们,也是纷纷挺起长枪,结成一个个紧密队形,向着敌阵杀去。随着两侧这些步卒的加入,被包围的敌骑活动空间与范围再一次被压缩。而如林刺来的长枪阵,也让那些被围在当中的虏骑无从招架。

  在这样密集的包围和联合剿杀之下,圈中虏骑的数量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圈内虏骑来回走动的马蹄之下,已倒下了近百匈奴骑卒。那些马蹄毫不留情地践踏在倒下的那些仍未死透的虏骑身上,在令他们的骨骼发出阵阵令人牙酸的脆响之时,那些倒下骑卒拼尽全力的凄厉哀嚎,也在瞬间便被四周的喊杀声与刀剑相击声无情淹没。

  随着对面那些友军骑卒突入虏骑阵中,肆意绞杀,这些虏骑便几乎再无还手之力,对面骑卒如同潮水一般冲击着,撼动着虏骑的阵线。而这些往日中不可一世的虏骑,在此时绝对优势的凉州兵威压之下,竟然也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脆弱不已。

  在李延炤的授意下,一旁的陶恒吹响了稍稍后撤的竹哨。仍在与虏骑奋力纠缠的武嵬军骑卒听闻这竹哨声,便纷纷丢下敌骑,相继返回,渐渐聚拢在李延炤周遭。之前李延炤不明就里,首个投入对虏骑阵线的冲击之中,伤亡也是不小。此刻虽令所部撤回,却也封锁了敌骑向他们所处的方向奔逃的道路。

  又过了不到半个时辰的光景,面前这支敌骑几乎已被尽歼。李延炤望着包围圈中倒毙一地的虏骑人马尸体,一言不发。而溃散后向此处逃来的虏骑残部,几乎也尽皆倒毙在武嵬军骑卒的刀枪之下。

  直到漫山遍野之中,再无任何仍骑在马上的虏骑,那些来历尚不明确的友军方才相继组织打扫战场。而自稍退之后,便一直率部封锁谷中通路的李延炤,却在那些打扫战场的友军将卒之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一队十余人的友军骑卒各自乘马,向武嵬军骑卒这边奔来。当先一名将领,望去不过三十来岁,红麾配上鲜亮的银甲,铁盔下的面容让李延炤看上去便觉熟悉,然而匆忙之间,却想不起自己与此人之间曾经有过什么样的交道。

  “西平郡骑营营将魏云见过诸位。却不知诸位是从何来此?所为何事?”

  李延炤细细端详着眼前这名骑将,在记忆中苦苦思索着,梳理着往昔与西平之间为数不多的交道,直到一个身影蓦然划过脑海。李延炤将记忆中的模样与面前此人对照了一下,果是相差无几。

  “魏都尉!”乍然听闻面前人唤自己,魏云一时尚未反应过来,待得他在身旁士卒举着的火把映照之下,看清楚眼前人的面貌之时,皱眉沉思片刻,随即反应过来,笑道:“不意竟与当初的‘李别部’在此相遇,本将倒是意外得很。”

  “哈哈,魏都尉别来无恙。”李延炤一阵爽朗大笑,却是令左右士卒颇感疑惑:“我部先前追踪深入州境的敌骑,追至此处,便率先向敌发起攻杀,竟能在此遇到故人,巧,当真是巧。”

  李延炤匆匆一拱手:“先前不知都尉在此设伏,炤麾下哨骑探得此处有车驾遇袭,便引军来援,至此,见情势紧急,便率先向敌发起冲击。若因而打乱都尉之计,还望都尉勿怪。”

  魏云淡淡一笑道:“长史也不必介怀,在此设谋伏敌,乃是我郡宋司马之计。宋司马此番亲率郡兵为战,方才见长史所部至为勇武,便遣末将前来,请长史见面一叙。”

  李延炤躬身抱拳:“既然如此,便恭敬不如从命了。”言罢,李延炤领着陶恒,带了十来名亲卫驱马向前,跟随魏云向着阵后而去。路上所见西平军卒正在倒毙的尸首之中寻找己方阵亡士卒的尸首。间或有数名军卒提刀在其中逡巡,将敌首砍下以为军功。此战俘获的七八十名俘虏,此时也俱是在周遭西平军士卒驱赶之下,向阵后而去。

  不多会,李延炤便在山脚下见到了魏云所说的那位宋司马。与李延炤所想不同,这位宋司马看上去倒颇为年轻,不过三十来岁的模样。而此时,那宋司马一侧,还有一名妙龄女子坐在胡床上。魏云引李延炤上前,还未待那宋司马开口,李延炤已是规规矩矩一抱拳,道:“护羌校尉长史李延炤,见过宋司马。”

  宋司马见状,亦是抱拳道:“西平郡司马宋混,见过长史。此番长史阻截虏骑后路,麾下奋勇冲杀,功不可没。稍后我便传令下去,将所部军卒割取首级,分与长史一部……”

  李延炤拱拱手,而后指向被西平军卒押走的那些俘虏,问宋混道:“首级军功,非炤所欲。只是不知,宋司马打算如何处置那部虏骑俘虏?”

  宋混闻言,诧异地看了一眼麾下军卒将虏贼俘虏押走的方向,随即哈哈笑了两声,道:“这些俘虏,留着也是无用,我正打算令麾下审问一番。审问完毕,便打算将这些俘虏带去湟水边上,一刀一个,结果了事。”

  “若司马欲如此处置,不若将这些俘虏交予炤。炤在他们身上,还可略施小计……至于先前所提首级,炤不要也罢。”

  “哦?”宋混闻言却有些诧异。这些虏骑之前横行乡里,屠戮乡民,早已令所部士卒深恶痛绝,此时听李延炤言及尚且还有用,便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不知长史要这些俘虏,所图为何?”

  “炤先前在郡中,曾大破虏骑。突审虏骑俘虏之后,便知此番前来袭扰的虏骑并非皆是匈奴。陇西各部氐羌,亦是出人参与其中。”顿了顿,李延炤又道:“炤所想,正是将俘虏中氐羌好生相待,而后放回。至于匈奴,则极尽虐待拷问,随后制造机会,让其逃回。如此一来,陇西氐羌与匈奴势必不睦,我等无论袭扰,还是兴兵,皆有利而无害。”

  “长史深谋远虑,不知是社稷之福,还是社稷之祸?”一个温婉女声乍然响起,令李延炤吃了一惊。那声调虽然温婉,然而所说词句,却是冷冰冰的。

  见李延炤望向一旁女子,面目中颇有不豫之色,宋混忙出言圆场:“这小娘子正是舍妹。口无遮拦,还望长史勿要见怪。”

  李延炤静静地盯着那女子,惊觉她赫然便是之前使君薨逝之时,李延炤在姑臧端门前力阻,使其不得入城的宋氏宋越。他依稀记得,自己所部与这小娘子的部下起了冲突,还是自己接连发矢,射中对方数名护卫,凭此硬生生将一干飞扬跋扈的对方护卫压制下去。

  当时李延炤对这位小娘子也并无恶感。甚至觉得她沉稳之风,倒也颇有几分宋配昔日风度。但听她方才所言,显然是意有所指。如是,虽然他屡屡向一旁的宋混拱手道无事,然而心中却依然在反复思量着那小娘子方才的话语。

  宋混见面前情形陷入尴尬,赶忙道:“舍妹此番以身试险,亲为诱饵诱得敌骑上钩,她所以生气,乃是气我这做长兄的。李长史不必挂怀。方才言及俘虏,宋某便专断一回,将这些俘虏交由长史处置。”

  “如此,便多谢了。”李延炤微笑着,伸出两手郑重其事地向着宋混一礼。随即抬头道:“此番追击虏骑,任务繁重,还望宋司马体谅。稍后我等便要踏上征途,就此别过。倘若他日有缘再会,再与宋司马把酒言欢。”

  “长史请便。”宋混拱手回礼,随即便唤过一名将佐,令其将先前押走的那些俘虏再押送回来,交给李延炤。李延炤等了不一会,便见先前那些俘虏已押回,便向宋混连声称谢,随即便引陶恒与部下自去。

  “回府吧!”眼见麾下骑卒已将战场基本清理出来,宋混淡淡道:“魏云留待此处,将战场清扫完毕,再率部返回。”

  魏云躬身抱拳:“喏。”

  李延炤率部行出十余里,天色已是微明。几近一夜未眠的部属们皆是有了几分困顿之意。而陶恒则驱马近前,用手肘捅了捅李延炤。李延炤一脸疑惑地扭头,却见陶恒用下巴指了指那些押送在队中的俘虏,问道:“长史,这些俘虏,又待如何是好?”

  李延炤略做思索,随即便回道:“匈奴人,与氐羌人,甄别出来了么?”

  陶恒闻言,却现出几分迟疑:“还不曾甄别。”

  李延炤摆摆手:“既然如此,便去甄别一番,甄别之后,搞清楚这些氐羌人,又是哪个部分的。”话音方落,陶恒便已躬身领命,随即便自去一旁寻找雷融,要将这些俘虏的身份甄别清楚。

  不一会儿,雷融的审问已是有了初步结果。七十六名俘虏之中,尚有四十一名氐羌民,而其余三十五人,皆为匈奴族人。

  “属下已问清,这些氐羌人来自于陇西略阳氐,其部首领苻洪。此番由其弟苻安率两百部众,归入匈奴人军中,前来州内。”

  “苻……洪?”李延炤轻声念着这名字,脑海不由得一阵错乱。他虽然对这时期的历史不算了解。然而大名鼎鼎的前秦政权,他却是知晓一二的。

  而苻洪,可以说正是在本来历史上名噪一时的人物。他是前秦政权的奠基人,曾统一北方,后在淝水之战中败北国灭的前秦天王苻坚,便是他的孙子。

  这一横生的枝节,却令李延炤倍感哭笑不得。他感叹道:“先前既言道放氐羌,留匈奴,便将这些氐羌也放了吧。”

  他想了想,又问道:“方才言及那苻洪之弟苻安,可还生还否?”

  雷融抱拳躬身:“那苻安只是受了些伤,性命却是无虞,长史大可放心。”

  “将他带来,我且看看。”李延炤招呼雷融道。雷融抱拳领命,随即对一旁押送俘虏的部下们招了招手:“将那苻安带上前来。”

  言罢,部下们将苻安带上前来。李延炤望望苻安,见其一脸惶恐,便连忙令雷融用胡语对他道:“尔等从刘胤之恶,本长史不与尔等计较。稍后便发给干粮,纵尔等离去返乡。若今后再度擒得尔等,必不轻饶!”

  李延炤言罢,只见苻安跪地叩首,却连连用汉话道:“将军仁义,苻安必不敢负将军,归乡之后,便谏族长,从此不再应征为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