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凉州辞 第二百二十六章 抚恤之事(五)

《凉州辞》第二百二十六章 抚恤之事(五)

作者:子夜镇魂曲 字数:2206 书籍:凉州辞

  强自压抑着心中悲痛之意,李延炤将此间村落中的阵亡士卒分别查访了一遍,又反复向窦里长之子确认此间并无遗漏,方才与他告别,而后心情沉重地率领众人踏上了返回郡府的道路。

  各家之中贫寒的现状,以及失去丁口之后的生计问题,使得他忧心忡忡。如今县府府库难开,那抚恤所需的钱粮等物尚还不知从哪得来,如何落实此事,倒都还需从长计议。只是各家穷困的现状,又使得这件事情在李延炤心中变得前所未有的急迫。此间阵亡士卒的家属不过二三十户。然而倘若这笔抚恤要先由他自己垫付的话,这二三十户人家,已经足以将他现今积攒下来的所有私财赔个底儿掉了。

  好在今日早些时候,李延炤已是写了一封奏陈送往郡府。辛太守若是看到这封奏陈,无论是正式发出公文将令居县治权暂时交给李延炤,还是给令居县新委任一个靠谱的县令,都是目前的李延炤可以接受的结果。

  回到县府后,李延炤等着去往各处的将卒差役们陆续归来,而后将各队补充的遗漏,以及查访结果汇总起来。期间,他让刘季武带着十多个人去县城中的集市之上,又购置了一大批吃食水酒,准备犒劳这些辛苦了一整天的差役军卒们。

  一些差役们本欲归家,然而听李延炤挽留了一番,并言道要为众人摆酒设宴,以慰众人辛劳一日。那些差役先前心中纵有不满,此时看着刘季武率领军卒们提回来的酒食,那些不满也早就烟消云散了。

  见刘季武等,将那些酒食送至伙房,不多时,道道佳肴便相继出锅。伙房传出来的香味飘满了整个院子,令在院中歇息的那些差役兵卒们垂涎不已。有耐不住性子的,早就奔至伙房内先下手为强,外间其余人见之,心中甚是不平,纷纷起身便要向伙房中冲去,刘季武见状,飞奔至院中,厉声喝止一番,那些军卒才在各自将佐的约束下安定下来。刘季武又冲至伙房内,将几个猴急的差役撵了出来,那些美味才免于被提前一扫而空的尴尬。

  见酒食皆已准备完毕,军卒差役们又个个都是一副猴急相,李延炤便也放下手中事务,将登记的卷宗等物放置在一旁。而后令军卒们将酒食纷纷端到后院去,在后院之中又拼凑了十来张几案,这一票人马便各自寻来胡凳蒲团等物,席地而坐,倒上酒开始大快朵颐。

  李延炤令营中兵卒每人只能饮三碗。其余人倒不做限制。那些兵卒们心知他便是调任而来的上官,倒也不敢违拗,便各自依言而行。见天色已不早,李延炤唤过赵大,令其约束部属,吃完之后便归营。赵大便应承下来。与自己队中的军卒们又吃喝了小半个时辰,便起身与李延炤告别,而后自带着所部军卒返回营中去了。

  剩下的军卒与差役们倒也没了诸多限制,众人直将刘季武买回来的酒食一扫而空,方才带着醉意各回房中歇息。

  次日上午,李延炤先前派往郡府的那名士卒便返回县中,一并带来了辛太守对李延炤陈奏的回复。他表示自己已知令居县当下的情形,并正式发出令李延炤代管县府事务的文书。并表示张县令缺席之事,他已上表向州治张使君陈奏。至于今后是等到张县令回来继任,还是张使君另行委派人选,便由张使君定夺。

  如今太守一级的官员,在县级官员缺额之时,可临时指代人选代管县府事务,却无权直接任命罢免县令。于是当县级官员出现权力真空的时候,作为县一级顶头上司的太守,便只能临时委任人手代管了。

  有了这张手令,李延炤已能凭借县府中县令留下来的官印,以及太守签发的令他代管县府事务的公文,前去府库要求文吏开库点验。事实上接到这道手令之后,李延炤便立即起身,从后堂中找出了县令的官印,而后怀揣着府君签发的手令,便唤上陶恒带着手下军卒,往府库而去。

  刘季武之前连日奔波,本是劳累。昨日夜间觥筹交错,又喝到很晚。此时仍是未醒。李延炤便也没有喊他起床。刘季武性格本来沉稳冷静,经过先前军中的磨炼,此时已足堪任事。然而个人精力毕竟有限,在县府这种基层中任事,便难免连日奔波,疲累不堪。倒也一时是没有办法改变。令居如今事务繁杂,正是处理事务得需跑断腿的时候。加之张明府又不知去向,令居县这副千钧重的担子,便压在了李延炤的肩头。

  好死不死,非得自己找罪受。李延炤在去往府库的途中,也开始在内心悄然自嘲起来。初来乍到之时,根本不知这些堆积的县务办起来有多么复杂。此时方才发觉,如今的令居县,简直就是颗雷。也难怪张县令会突然之间不知所踪。聪明人见势不妙,都这样选择早早避开。而像他这种笨人,往往就是顶雷的那个。

  虽然如此自嘲一番,不过李延炤心中也是深知,要想实现自己东征的夙愿,一支能战敢战的强军几乎必不可少。而要打造一支强军,便务必先从经济入手,为这支强军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如今自己虽然顶了颗雷,然而事物却总是有两面性,既是顶雷,也是争取了一段难得的发展契机。

  若是能在新县令到来之前,凭借自己的努力将县府一应事务扶上正轨,特别是生产方面。相信即使新县令到任,也不太可能执意更改。

  胡思乱想之间,一众将卒已是到达了郡府府库。此番向看守府库的那名文吏出示了太守亲自签发的文书,与县令的官印之后,那名文吏终于是松了口,而后打开了府库大门。

  李延炤遵照文吏的要求,让自己手下这些人都唤上单衣短衫,以防夹带偷窃。而后方才在几名胥吏的引导下相继步入府库。今次前来的陶恒也不通文墨,因此李延炤便只能令他带着兵卒们去到库中盘点,而他则在旁手持书册毛笔,用以记录。

  如今虽然现成的铅笔用着也方便。然而李延炤即使在外,用于记录账目这些永备性文书之时,依然是用毛笔。毕竟毛笔使用虽是繁琐,不过却不易篡改。保存性好,也方便随时调阅。

  一帮人费了一整日的功夫,清算出来如今令居府库之中,有粟米小麦等粮食三千两百余石。在胥吏们的帮助下,又清点了钱库,计有制钱两万余钱。另有大豆百余石。

  这么点东西也实在出乎李延昭的意料。他在心中暗自核算了一下,就这么点东西,若是作为抚恤平摊发给那些忠烈人家,恐怕连撑到明年都悬。更不用提还得预留军粮,以及随时准备应付安置可能前来的流民,处处都是窟窿,都需要钱粮。不过看令居县府库的这番穷酸样,却是哪个窟窿都补不上。

  李延炤右手拿着毛笔,在账册上勾出了最后一划。而后喟叹一声,合上账册,便招呼着手下人向库外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