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凉州辞 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何能战

《凉州辞》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何能战

作者:子夜镇魂曲 字数:2098 书籍:凉州辞

  当韩宁看到这支数千人的军队的组成部分时,他的神经一下松垮,又一下紧绷起来。连番血战,已使得据守金城南北两岸的凉州军苦不堪言。血战旬日之后,如今金城郡兵、广武郡兵加上州治精兵,能战之人较之当初,剩余已不足七成。

  而且正是因为倚仗着浮桥的便利,使得两岸调度从容,方才能经过旬日苦战支撑到现在。不然,军械箭矢的短缺,会更加严重地打击和削弱因为减员严重而日渐低迷的士气。如今的金城大营中,到处都是由金城郡通过浮桥输送过来的伤兵。这些伤兵皆是伤势较为严重者,说是后送到大营医治。然而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挺到痊愈的那一天。他们在大营中,也不过就是敷些伤药,然后躺着等死罢了。

  营地各处之中,无不遍布着哀嚎,呻吟以及低泣。往往沿着帐篷行路的时候,不知什么时候便会被帐篷中伸出的人腿绊一跤。然而起身查看,那腿的主人,多半已是死去多时了。而就在死去之人旁边,往往还聚集着三五成群的伤兵。他们的伤口包裹上一次之后,便再也无人过问。时日一长,包缠伤口的布条往往都松松垮垮地吊着,露出或涌出脓水,或呈现出不健康的紫红颜色伤口。漫步在这座军营中,会使人生出宛如在鬼蜮一般的不真切感。

  然而,那些惨号和呻吟,却又如此真切地一声声在人耳边炸响,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身处其中的人,这是怎样一番惨绝人寰的景象。

  更让韩宁为之苦恼的,是军中将佐们的伤亡。据统计,仅五天前,赵军攻势最为猛烈的一天当中,据守金城的三军之中,便有一百六十余名伍长以上的将佐伤亡。阵亡者中级别最高的,赫然便是广武军中千人督杜杰。另外,广武军步都尉赵程志身负重伤,也在战后便被运过河,然后送回郡中医治去了。

  如今,光是一支广武军便缺额严重。只得由庞曦暂代广武军千人督。本欲让孙建雄代任别部司马。然而孙建雄固辞不受,便只能让李延昭暂代别部司马一职。

  李延昭很清楚,孙建雄乃是一个守成之人,并无太过强烈的积极进取之心,而且并不愿意担负太大的责任。因此韩宁使其代任别部司马,他固辞不受。李延昭也并不感到意外。只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接过这么一副担子,却实在使得李延昭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

  从掌管三百余人的骑卒百人将,晋升成为相当于副军主的别部司马,大抵是升了半级。战时这种火线升官并不鲜见。然而更高的职位,却通常意味着掌握了更多人的生杀大权,也是一副更为沉重的责任。五日前那一战,据守在金城城头的步卒之中,别说提升一级的,就是从伍长直接提到队率的也有两人。然而那两个队中,所剩的士卒,皆不足一什。

  由此也可见,如今的金城一线战事,进行到了何等艰难而无以为继的地步。因而,韩宁见到自己苦苦期盼的援军竟是这样一支刚放下锄头不久的农人们所组成,心中顿时凉了半截。

  “令居县司马高泽,见过将军。我部援军计五千一百余人,此处到达四千三百余人,其余八百余人押运军械物资。稍晚时候便至。”高司马心知自己这些人,之后便要归于这位年轻将领麾下,因此一俟见到韩宁,便也不顾对方看上去完全就是个年轻人,赶忙上前来见礼。

  韩宁摆摆手,示意高泽不必多礼。他悠悠叹道:“高司马,派三千人渡河去支援金城郡吧。留两千人由你,或你指定一人带领,随我协防大营。”韩宁再也不想拖,金城郡守军就剩下了最后一口气。然而城外虎视眈眈的赵军,仍有数万之多。

  赵军强攻金城的结果,便是现今金城城下的那累累尸骨。

  刘岳所率领的那些匈奴骑兵,自始至终游离在东侧城外。这十日之间,他们冷眼旁观了赵军炮灰般的步卒无数次的惨败。金城郡东侧城头的赵军尸首,也是越堆越高。头几批被滚油浇泼和烈火焚烧而呈现焦黑的萎缩尸体,如今业已被后来者埋在底下,不复再见。然而在这个仍然略显炎热的中秋季节,在城下堆积数日乃至十日的尸体,便逐渐随着时间的推移,散发出剧烈的恶臭。

  这种由堆积在城下的敌军死尸所散发出来的那种恶臭,不仅愈发使得进攻的赵军兵卒畏首畏尾,同时也强烈摧残着城头守军的士气。这些日子赵军攻势愈急,守军甚至都不再下城。吃住都在城墙上的守军,天天面对着这股冲天的浓烈恶臭,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人人都是一副萎靡神色,然而当每个黎明来临,他们依然还得手握钢刀,继续着他们守土御敌的职责,直到他们也一个个地倒下。

  决定好大方略之后,高泽便在韩宁的将令之下开始分兵。这些刚刚放下农具不久的农夫们,也唯有畏首畏脚地听凭这些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他们未来生死的上官所摆布。

  高泽分出了三千人,交给了与自己同来的副牙将所统率,即刻驰援金城郡。他自己则率领两千人留了下来。准备听从韩宁的安排,随韩宁一同坚守北岸大营。北岸本来只有守军一千余人,如今有了这些赴援县兵,兵力已达三千人。

  两部分兵完毕,副牙将带领着略多的那队人马,在数位韩宁身边亲卫的带领之下,缓缓向西南侧浮桥处行去。正当韩宁准备将这些新近赴援的县兵带回大营之时,远远却是看到数十骑飞奔而来。韩宁定睛一看,却知是如今广武军的代司马李延昭率部侦哨归来。

  李延昭部数十骑疾奔而至,驰至近前,李延昭也看到了这支县兵。于是下马走到韩宁身边,悄声问道:“敢问都护,前来赴援的,是哪一部的援兵?”

  韩宁见李延昭相问,面上现出一副颇为无奈之色。然而战事紧急,有些事实在是不得不为。他伸出右手,护住嘴,在李延昭耳边悄声答道:“来赴援的,乃是令居县兵。”

  李延昭又抬头望了一眼熙熙攘攘的县兵们,心中不由得泛起几分疑惑来。他皱眉问道:“一县兵力,缘何如此之多?又观其部伍,散漫且颓然。援兵怎至如此不济?”

  韩宁闻言,却是哭笑不得。想必李延昭长时间在外侦哨,也可能对使君发布的动员令并不知情。于是他悄声向李延昭解释了一番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县兵来历。

  李延昭听得韩宁的一番解释,眉头又是紧皱了起来。他侧过头去,神色凝重地盯着正在往营中行去的乱糟糟的援军队伍,口中喃喃道:“这等援军,如何能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