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转世为僧 第八十八章 霹雳弹

《转世为僧》第八十八章 霹雳弹

作者:916人 字数:1873 书籍:转世为僧

  且说,不休打发张士诚和沈万三去采购物资之后,便穿过角门,来到张大叔的家里,向他请教火药配制的方法。

  按理说,除非是亲骨肉,不然张大叔绝不会将这门手艺传授给别人,就算是跟了他几年的徒弟也没窥探到一点门道。

  但是不休不一样,他可是神僧,断然不会掌握火药术之后跟自己抢饭碗。更为重要的是,他很愿意和不休多加亲近,好为侄子的未来铺一条路,到时候,他们老两口也能跟着沾光享福,因此自然是毫无保留,倾囊而授。

  张大叔打发了徒弟回家,说今日家中有客,就不开门做生意了,然后就领着不休去了东厢房。这厢房不大,乃是张大叔存贮原料的工作间,里面有一架钟摆式的木质车床,据介绍是用来卷纸筒的,只要调节钟摆手臂的长度,便能控制纸筒的粗细。除了这车窗之外,其余的筛子,簸箕,纸刀,桌椅一应俱全。

  对不休来说,火药这东西再熟悉不过,前世他主演、客串过很多的部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大片小片不计其数,怎么说也算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过的真汉子,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的场景也都经历过!

  但是,他对火药的了解,也仅限于表面,除了闻一闻硝烟的味道,感受一下热浪摧残之外,最多就是亲手打过几发空包弹、放过几个二踢脚而已。

  至于火药的配制方法,他除了那句“一硫二硝三炭”的民间传说之外,狗屁都不懂。

  及至此时,他才有了机会,真真正正的参与到配制火药的工作中。

  不休很兴奋,自认为掌握了“一硫二硝三炭”的口诀,便是拿到了元代科学界的“九阴真经”,还没等张大叔张嘴,就急不可耐的动起手来,神情专注,煞有其事。

  张大叔略微吃惊一下后,便释然了,他心想:小师父乃是神僧,天文地理五行技艺,必然是精通的,土硝化冰都能玩的那么溜,这火药,还算个什么事?

  可当不休配制完成之后,张大叔才发现,小神僧原来也有不懂的事情。

  不休取了一小勺硫磺,两小勺土硝和三小勺木炭混合在一起,做了一小撮“火药”,等他拿到天井中点燃的时候,发现这玩意根本不能剧烈燃烧。

  他很丧气的骂了一句:妈的蛋,努力半天,还不如个屁的动静大!

  张大叔笑了笑:“小师父这比例错了。”

  不休说:“没错啊!‘一硫二硝三炭’我是严格按照口诀执行的?”

  张大叔疑惑问道:“这是哪里的配法,小老儿却从没听过。”

  不休说:“是....”他想说是‘高中老师教的’,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为了解释一个问题将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太没必要,便托词道:“是在路上听说的。”

  张大叔说:“这话说之人,太过误人了。”他只怪别人,却给不休留了几分面子。

  不休尴尬的笑了笑,心想:“奶奶的,老师也太坑了!”他哪里知道,人家说的‘一硫二硝三炭’指的是化学式,而不是数量比。

  最终,张大叔亲手配制了一小份火药,不休注意到,张大叔的配制方式与自己的认知大有不同。按照张大叔的方式,土硝和硫的比例将近是一比三,土硝几乎占到整体的四分之三,而炭只使用了极小的一部分。

  火药被点燃,燃烧的速度十分迅猛,单从这点上,就能想象的到这火药的威力!

  不休激动不已,由衷的夸奖道:“张施主厉害,小僧佩服!”

  张大叔略微客气了一下,便问道:“不知小师父配制火药,有何用途?”

  不休道:“自保!”

  张大叔关切道:“可是有人要伤害小师父不成?”

  不休解释道:“这倒没有,不过未雨绸缪,总不会错。实不相瞒,小僧马上就要离开宣镇闯荡江湖去了!你也知道,江湖太过险恶,人心难测,小僧又是那么的善良、淳朴、厚道,万一碰到了坏人,小僧手无缚鸡之力,只能仰仗武器自保,而这武器,非火器不可。”

  张大叔听完,深以为然。他祖上为军器局的工匠,自幼耳濡目染,火器之利,非刀枪弓弩可比。他对火器很感兴趣,今天听说不休要做火器,便也来了精神,问道:“小师父要做何种火器?若有用我之处,必定全力而为!”

  不休想了想:手榴弹?手雷?不行,名字都不够霸气。于是,他将两者换一个古典范儿的表达方式,引用了《唐伯虎点秋香》里的一句台词,说道:“这武器,叫霹雳雷弹!会爆炸,能伤人性命!”

  张大叔对这霹雳雷弹很有兴趣,便向不休求教。

  不休在地上画了一个手榴弹的形状,并解释了哪里添药,哪里是握柄,哪里是引线。

  张大叔总觉得这东西眼熟,脑子里忽然闪出一本书“《武经总要》”:“了不起,了不起,小师父这般年纪,居然精通《武经总要》,果然厉害!”

  不休问:“这《武经总要》是什么秘籍?”

  张大叔惊奇:“小师父居然没听过,若是如此,能想出这霹雳火球,更加不容易!”

  接着,他便将这本书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这《武经总要》那是前朝的兵书,内有各类兵器详解,乃是一本旷世兵书。我也是听老人讲过,却并未真正见过,小师父所说的霹雳雷弹,便于其中的霹雳火球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休也是吃惊,便说:“是嘛?古人的智慧果然厉害!”

  张大叔骄傲的说:“是啊!我汉人的智慧旷古绝今,举世无双!“转而悲切道,”奈何元人当道,处处压制,难见青天啊!”这话说的何等的反叛,若不是亲近之人,断然是不敢说的。

  不休拍了拍他的肩膀,劝慰道:“张施主放心,重振我汉家威风,便是小僧的责任!”

  张大叔豁然抬头,他看着小师父的眼神更多了几分敬佩和期待!“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的脑海里闪出陆放翁的名句。

  大叔重重的点了点头,他莫名的相信,眼前这个小和尚一定有这个能力。

  “小师父要怎样做?只管吩咐!”张大叔极是干脆,帮小师父,便是帮助整个中原百姓!

  不休说:“别着急,等张士诚!”

  正说间,门外有人高喊:“叔叔,小师父,我回来了。”

  二人看时,却正是张士诚与沈万三抱着纸张、芥辣和颜料回来。

  不休大喜:“真是及时雨啊!就等你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