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昭昭大明 第四百五十二章 难舍难分

《昭昭大明》第四百五十二章 难舍难分

作者:骠骑尉 字数:1776 书籍:昭昭大明

  片刻功夫之后,王大人的亲卫营终于走出城门。王瑞一身戎装,骑马走在队列中间,如果不是和他特别熟悉的人,根本就无法认出他是谁。

  作来一个后世做过军官、开过公司的穿越者,王瑞的思想观念已经非常的沉稳。他可不会打马走在队首去装逼!

  虽说装逼未必会被雷劈,但被刺杀暗算却是有可能的。

  “伯爷呢?”、“我好象看到伯爷了!”介川的老百姓拼命地瞪大着眼睛,仔细地扫视着这些英武的骑士,想要从中找出他们最敬爱的忠贞伯王瑞。

  可是,这些骑士都穿着相同的衣甲,戴着相同的头盔,看起来似乎就是一样的。根本就认不出谁是谁。

  看到大军越走越远,这些淳朴的介川百姓终于明白,登州军和忠贞伯是真的离开了!

  “呜呜呜……”一个泪腺浅的女人首先哭了起来。

  她叫孙美珍,老公死了有三年了,一直带着两个十四、十七岁的儿子为生。

  她家以前租种的是李清哲家的田地。每年交完租子后,常常就所剩无几了。一年中,能吃个半饱的时候,也就是刚收了粮食的两三个月。

  加之两个儿子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没办法!孙美珍只得带着两个儿子一年到头辛勤地劳作,天天得去山里采些野菜、寻点野物充饥。

  孙美珍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一个头,她只想着能让两个儿子活下来。她早已经忘记了吃饱饭是什么样的一个感觉。

  但是,自从十多天前登州军到来后,她的生活就彻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听说有大明的军队前来时,她开初还有些害怕。其实她自己也不知道在害怕些什么。作为一个家徒四壁的女人,她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

  不过,出乎她意料的事很快出现了,这支远来的大明军队居然在城里施起了粥。只要去学说一下汉话,就可以饱饱地吃上一碗浓粥。

  这可不是一般的浓粥,和普通人家煮的干稀饭也差不多了,筷子插上去后都可以不倒。这么多年了,孙美珍第一次有了吃饭饭的感觉。

  于是,这些天只要一有时间,她就和两个儿子一边干活,一边学着说登州军教给大家的汉话。

  一种能让大家吃饱饭的语言,实在是让她觉得无比的美妙。有好几次,都因为她的汉话讲得最好,打粥的士兵都忍不住给她多打了一些。

  就在她和两个儿子天天幸福地去领粥吃时,又一个好运从天而降,这次登州军竟然要给她这样的贫穷人家分田地分东西了。

  她和两个儿子一共分得了二十亩。虽说不是什么好田地,但是从此以后总算有了自己的土地。

  走在自己的土地里时,她东摸摸田里的泥土,西拔拔地里的野草,流着幸福的热泪对两个儿子说道:“儿呀,咱们终于有自己的田地了!”

  “是呀!”、“是呀,娘亲!”两个儿子也是满脸幸福和兴奋之色,在田地里走来走去。

  “原来,这什么大明登州军收拾那些地主老财,是为了咱们这些贫苦百姓啊!这个忠贞伯真是咱们贫苦百姓的救命恩人呀!”孙美珍的大儿子李根大说道。

  “是呀,是呀!哥,这登州军可威风了!人家那军服、那队列,真是太漂亮太俊了。”二儿子李根二也附和道。

  “娘,你说咱去参加这登州军咋样?咱去当兵保卫自家的田地!”李根大突然说道。

  “当兵?”孙美珍有点突然。这个时代有句俗话,叫做“好男不当兵,当兵的全烂丁”,就是当兵不是个啥好事。

  “娘,我去当了兵,可以为家里省下一份口粮呢。再说了,这登州军可不是想去就能去得成的吧?想去的人多着呢。”李根大劝着孙美珍。

  “哦!”孙美珍不置可否,不过却也带上了这份心思。如果让她的儿子去其他军队当兵,她肯定是不愿意。

  不过,要是能参加这登州军嘛,也还是可以考虑的。

  于是,登州军征兵时,李根大立即就去报名应征了。经过一系的考核问话后,没想到居然幸运地被选中了。

  孙美珍在登州军的队列中搜寻着,想要找到自己的儿子。可是,这些穿着相同军服的士兵就象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根本无法认出人。

  好吧,儿子找不到就找不到,孙美珍对李根大是放心的。毕竟这些新兵应征报名后,是穿着军服回过家的,李根大还拿回了二两安家银子呢。

  想到这里后,孙美珍又想再看一眼自己心中的神--忠贞伯王大人。可是,这位伯爷仿佛就象消失了一样,根本就找不出他的身影。

  找着、望着,不断地期待着、失望着,孙美珍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第一个大声地哭了起来。

  在她的带动后,其他一些妇人女子也跟着哭了起来,场面十分难舍难分。

  “哥!这些女人哭着好伤心。”王瑞身旁的秦小靖眼汪汪地说道。

  “哎!相见时难别时难呀!大弟!传令亲卫营,唱一首林思德写的《上战场》吧!”王瑞感叹道。

  “娘子送郎上战场,眼泪汪汪情意长。嗨,情意长哟!

  一送送到五里墩,送了一程又一程。嘿,又一程呢!

  叫声娘子莫心伤,郎随将军去拓疆。嗨,去拓疆哟!

  娘子回去孝爹娘,待我立功归故乡。嘿,归故乡呢!”

  很快,登州军士兵们浑厚粗旷的歌声又一次响起,唱的正是这首每次离开浮山湾去征战时必唱的歌曲。

  介川百姓都听不太懂这首歌曲的意思,但歌曲中的依恋、进取、安慰的情感,却是真实地慰藉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三娃儿!早点回来!”、“大牛哥,我等着你!”介川百姓现在再看登州军时,已经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子弟兵。

  他们大呼小叫着,跟着大军一起前行,不知不觉之间,已然走出了十里开外。说是十里相送,也不为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