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水浒求生之王族霸业 第九十章 马走背运,焉知非福

《水浒求生之王族霸业》第九十章 马走背运,焉知非福

作者:爱在心醉 字数:3458 书籍:水浒求生之王族霸业

  郑义对此见怪不怪,看着孙良才短暂失神的模样,心中生出一种诡异的平衡感。

  趁着这个空当,孙良才带郑义和师雁行去隔壁说话。

  师雁行就问起老太太的日常饮食习惯、喜好,有无忌讳等等。

  经过刚才那一出,孙良才也不像之前那般看轻她,果然细细想了一回才说:

  “她老人家年纪大了,略有两颗后槽牙松动,吃不得难嚼的食物。对了,她不大能吃太甜的……”

  师雁行心里一咯噔,脱口而出,“糖尿病!”

  “什么病?”郑义和孙良才异口同声道。

  “恕民女冒昧,孙大人,”师雁行行了一礼才继续说,“老夫人可是经常口渴又频频如厕,偶尔身上有了伤口,也是容易溃烂,很久都无法痊愈?”

  孙良才频频点头,很是惊讶的模样,“对,你怎么知道?”

  “民女老家那边也常有人得此病,”师雁行缓缓吐了口气,“才刚见老夫人精神虽好,可看东西却好像有些吃力的模样,说了那么会儿话,就续了两盏茶,就留了心。”

  上辈子她就有几位贵客是糖尿病患者,所以需要格外精心准备食谱,她的印象很深。

  刚才一看孙母,就下意识往这上面想,然后又听孙良才这么一说,没错了。

  她都看出来了,孙良才也不瞒着。

  “师姑娘心细如发,很好。数年前,她老人家就被诊出得了消渴症,大夫开了方子,如今正服六味地黄丸,只是容易复发,不能去根,饮食中也颇多不便。”

  师雁行点头,“确实。”

  那她今天准备的菜也还凑合。

  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吃糖,那卤肉的卤汁里虽加了一点糖,但平均到每块肉上面就微乎其微了。

  饶是这么着,她还是提醒孙良才,“卤肉里用了糖,老夫人最多用两块,略尝个味儿就成了。”

  回去的路上,见师雁行头一回没了笑意,郑义下意识问:“这病,有些麻烦?”

  “麻烦。”师雁行幽幽道,“很麻烦。”

  糖尿病人饮食本就大受局限,可偏偏菜品味道要鲜美,基本都要加糖!

  这就要了命了。

  前世依托高度发达的科技,她尚且可以用各种有甜味却不含糖的食材取代,可现在去哪儿找?

  果然大腿也不是那么好抱的。

  第41章 油炸糕

  甜也分很多种。

  日常烹饪中经常会用到的就有白糖、红糖、冰糖、麦芽糖, 以及蜂蜜,每种糖的味道都有细微的区别。

  正常情况下,厨师会根据菜品的特性搭配不同的糖,但对糖尿病人来说, 能用的很有限。

  师雁行能考虑到的, 并且方便入手的只有甘草、甜叶菊和罗汉果三样。

  用这三种熬水, 确实可以获取甜味,但甜跟甜不一样, 未必适合入菜。

  好在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可以慢慢琢磨,一点点比对。

  这就是提前准备的好处了, 如果今天没有去孙家询问仔细, 到了那天才突然得知老太太有糖尿病, 能直接把人打懵了。

  不过那还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莫过于根本就不知道对方有病,做完之后人家病发, 那可就真完了。

  郑义也没想到孙家老太太会有这样棘手的毛病,便主动说:“看有没有什么我能帮得上的?”

  这事说到底他是引荐的中间人, 做好了对双方都好,做不好了大家一起遭殃。

  师雁行没矫情, “有甜味,又不至于使消渴症病人病发的东西统共那么几种, 甘草、罗汉果、甜叶菊, 但我之前并没有正经用它们入过菜,需要大量的样本来试。”

  郑义闻弦知意,敲了敲车壁, 立刻让人掉头去了大药铺。

  他有钱话不多, 张口就每种要了十斤, 还扭头问师雁行够不够。

  师雁行:“……够了够了。”

  药铺里的都是干货,并不压秤,这十斤估计能把孙家老太太送走还有余。

  就这一趟,把这家药铺的库存都薅光了。

  药材易坏,谁家一口气屯那许多!

  买完了东西,师雁行又说:“对了,郑爷,其实我们这趟来县里还有另一件事……”

  “女护院?”郑义略一沉吟,缓缓点头,“这倒是。”

  她们母女几人手无缚鸡之力,如今买卖走上正轨,钱财日益积累,少不得就有那起子居心不良的动歪心邪念。

  师雁行说:“这段时间我把买卖的方式换了换,暂时不用自己天天抛头露面,倒是可以把这风头收一收。

  况且村子里的人多忠厚,又有老村长镇着,等闲不会出事。

  不过若无意外,年后我就会来县城开铺子,到那个时候,人生地不熟,又只有几个大小女人,必须有个能打的。”

  她跟郑义现在已经是初步的合作关系,又没有利益冲突,这 些打算就不瞒他。

  以前她们母女几人当街买卖真的太惹眼了,有心人只要盯着看一会儿就能大体推算出利润,隐患太多太高。

  这一点也是师雁行迅速推出“加盟”模式的重要原因。

  而雇护院是早晚的事,只是面临一个问题:

  一般护院都是男的,即便有合同文书约束,天长日久,他对着几个孤儿寡母的,会不会起歹心?

  就算他没有歹意,外面会不会有风言风语?

  所以还是女人好。

  只是这女护院去哪里找,师雁行还真是没个抓处。

  听说她要来县城开店,郑义也是高兴。

  “这样好,日后若有急事也有个去处。铺面找好了么?”

  郭张村和五公县相距太远,每次有事来回跑,快则三天慢则无上限,确实耽误事儿。

  而且往返奔波风险也高。

  师雁行笑笑,“还没呢,但适合卖吃食的统共就那么几条街,上回来我大略看了下,明天再仔细问问租金和租期,进去看看店铺实际情况。”

  年前后是出租高峰期,许多铺面也差不多在这个时候到期,正是下手的时候。

  若真等到年根儿再去问,好点的铺面早给人抢光了。

  见她有主意,郑义点头。

  “也罢,你慢慢看,若没有定下来找谁,可以去东街小莲花巷的牙行找周开,他为人还算厚道。你只说是我叫你去的,必不敢蒙你。

  若有什么磕绊,直接打发人来家里传话就是,或是告诉老二,都是一样的。”

  师雁行再没想到他替自己打算到这一步,连声道谢。

  郑义搭在膝盖上的手指轻轻点了几下,又仔细想了一回,“照你们这个情况,倒还真有合适的护院。”

  师雁行没想到他张口就能说出来,不由喜出望外,“谁?”

  郑义并没有固定的人选,只是向她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女相扑手。

  原来时下相扑风靡全国,便是五公县这等县城也多有场馆,定期举办比赛。

  而这比赛中,不光有男相扑手,也有女相扑手。

  此时的相扑并不完全等同于后世日本推崇的那种运动,更多的还带有武术技巧,观赏和实战性都非常强。

  而相扑一定程度上是吃青春饭的,长期比赛的相扑手很容易积累伤痛和疾病,不能继续征战赛场,只得另谋生路,绝大部分人都会去给人当护院和贴身长随。

  像是女相扑手们就颇受大家小姐和太太们的欢迎。

  听郑义说完,师雁行顿觉豁然开朗。

  这可不正是自己要找的人才吗?

  师雁行忙问:“只是不知道那相扑馆在哪里?”

  郑义笑道:“你这么个人,怎么也急躁起来?本地的女相扑手不多,这两日又没有女子比赛,你便是去了也是扑空。”

  见师雁行面露失望之色,他就说:“左右你也不是这几日就来,若等得了,我打发人多方问问,即便本地没有,或许有外地的好手正找路子呢。”

  师雁行感激不尽,说了许多好话。

  若眼下立刻找到,还真尴尬。

  马上把人请回家去吧,暂时用不着,浪费且鸡肋,甚至就连屋子都没收拾出来。

  不马上定下吧,又恐被人抢走了……

  郑义平时就很乐善好施,没少帮大家的忙,对此倒不在意。

  去了心头大石,师雁行也跟着松了口气。

  郑义的路子和话语权自然要比自己高不知多少倍,况且有他做中人,外人就不敢因自己年小而轻视了。

  回到郑家天已黑透了,有管事提前在内门迎接,又告诉师雁行说,二太太带着侄子侄女并江茴母女在西花园荡秋千,若要找人,只管往那里去。

  二太太就是柳芬,郑义听罢,笑着摇头,“还是孩子性儿。”

  他与柳芬之父也是老相识,可以说看着柳芬长大,简直算半个自家娃娃,故而语气十分亲昵。

  师雁行与郑义道别,自有人替她将买的甘草等物送回小院,她自己则请人带着往西花园去。

  院子里早就亮了灯,还没到呢,远远就听见有大人孩子的笑声传来,其中就有鱼阵的。

  师雁行下意识加快脚步,连着转过两道月亮洞门,绕过一篷矮松,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果然好大一处花园,四周栽满四时花卉,中间搭着老高一个秋千架,角落里还有小木马什么的。

  周围见缝插针立着十多只石灯笼,里面俱都点着明晃晃牛油大蜡,将此处照得纤毫毕现。

  地上没有刻意铺砖,却远比铺砖更费工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