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米亚诺狂想 第一百六十一章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米亚诺狂想》第一百六十一章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作者:朝暮春歌 字数:3096 书籍:米亚诺狂想

  大家中秋节快乐!!!

  ----------------------------

  乔峰又在赵翊的书房中坐了一会,二人聊了一下关于如何突破先天,冲击养神的见解。

  先天可以按部就班修炼,但能够成就养神的,都是一代人杰,从养神开始就要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了。

  乔峰分享了自己无咎真气的刚猛无铸、攻伐无双,而赵翊也分享了自己春秋真气的生死轮转、源源不绝。

  这两人的真气目前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或者说是两个极端。

  二人交流之时,乔峰提出了一个困扰他自己很久的困惑,那就是究竟要阴阳调和、刚柔并济步入养神,还是走至刚至强的路子。

  降龙十八掌取自《易经·干篇》,虽说是外家功法,但是也是一门刚柔并济的掌法,但在乔峰手中,刚远胜于柔,这也和乔峰的性子有关,汪剑通在世时就和乔峰说,“极刚易折”。

  赵翊想了想,开口说道,“我师父在我十五岁那年就游历天下了,他倒是没有对我有什么约束,让我随心而动,随缘而行。对我而言,养神,养的是武道意志,不论是内功心法,还是武功招式,都是服务于武道意志的。所以,以我的看法,此事要看乔兄的内心,而不应该受到功法的影响。”

  乔峰若有所思,默默运转无咎真气,感受真气流动在周身经脉之中自己的感觉,虽然无咎真气走的是纯阳刚猛的路子,但流淌在自己的经脉之中却格外的舒适。

  “多谢赵兄弟”,乔峰起身抱拳行礼,“成道之恩,没齿难忘。”

  “乔兄客气了,你我交流本就是互相学习,互相进步,若是乔兄早一日突破先天、步入养神,那我皇城司便多了一分底气。”

  乔峰与赵翊又闲聊了一阵,然后起身告辞。

  赵翊亲自将乔峰送出齐侯府外,这不仅仅是对乔峰和丐帮的尊重,同样也是给辽国和西夏看的。

  从皇城司携手怀德军灭掉一品堂之后,齐侯便入了大辽和西夏朝堂的眼中。

  齐侯府也附近来了不少大辽和西夏的探子,清也清不掉。

  赵翊索性把知道身份的都留下来,起码是在控制中,如果端掉窝点,反而来了新人更麻烦。

  关于赵翊灭掉了西夏一品堂的事情,西夏有心讨个说法,但苦于全军覆没,半点证据也没有,只能吃一个哑巴亏,李秋水也不敢亲自出手,因为赵家皇室中,至少有一个老怪物,她自认为也敌不过。

  等乔峰走后,赵翊等赵佶和章惇睡醒,派人送章惇回府,然后亲自送赵佶回宫,然后自己去了皇城司,派人把阿紫送到大理镇南王府,给段正淳“平淡的生活”,又增添了几分乐趣。

  就这样,每日赵翊去皇城司按时上班打卡,以章惇为首的枢密院定下了完整的“养狼计划”,通过皇城司联系曾头市,再和完颜阿骨打接触。

  三个月一晃而过,期间赵翊和赵佶、章惇时常在齐侯府会晤,赵翊又从济州“征辟”了两名在他眼中算得上梁山特种人才的两名文人。

  两人分别是,“圣手书生”萧让和“玉臂匠”金大坚。

  这三个月中,以乔峰为首的江湖群雄,由于在渭州大捷中立下了功劳,皇城司代天子赏赐,江湖群雄也是名利双收,一时间江湖中人以打击契丹和西夏为容,抗击外敌蔚然成风。

  在这些江湖群雄之中,功劳最显著的还是乔峰带领的丐帮弟子,北出雁门关,西守玉门关,契丹人和西夏人听到乔峰之名,皆是闻风丧胆。

  赵佶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十分高兴,自己看得上的酒友乔峰,为大宋立下如此功劳,在枢密使章惇和皇城使齐侯赵翊的建议下,赵佶给乔峰打造了一枚金牌,亲笔题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眼看着春日将逝,天气也逐渐热了起来,赵翊这天忙里偷闲,在自己的小院里面和青鸟一起乘凉,突然管家来报,“乔峰,乔帮主求见。”

  赵翊从躺椅上站了起来,“快请”,然后冲着青鸟使了个颜色,青鸟心领神会,离开了小院,也不知去做什么了。

  乔峰风风火火地从外面走了进来,见到赵翊,拱了拱手,“赵兄弟,乔某前来请辞。”

  赵翊一愣,拉这乔峰走到自己的书房,屏退小厮,“乔兄这是何故?可是赵某对乔兄、对丐帮不厚?”

  乔峰叹了口气,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赵翊,“赵兄弟,非君之过,那是乔某身家不清白,若是仍然做丐帮帮主和皇城司亲事官,怕是赵兄弟难以服众啊。”

  赵翊看了一眼信封,上面写着六个大字,“吾徒乔峰亲启”,问道,“这是尊师,剑髥汪前辈留给乔兄的?”

  乔峰自顾自的喝水,“赵兄弟,打开信一看便知。”

  赵翊展开这封“熟悉”的信件,看着上面“汪剑通”留给乔峰的遗书。

  “

  吾徒乔峰:

  峰儿,见字如晤,料汝观此信时,为师已归西数载。

  汝能见此信,为师欣慰,此信乃为师遗(wei)马大元,嘱言非汝成国之栋梁,不可见此信。

  为师一生扶弱济困,行侠仗义,自感无愧于国,无愧于民,无愧于天下,但唯有一念,困吾久矣。

  廿三年前,为师得一挚友通秉,言契丹武士意图寇边,名为探亲,实则图谋中原武林秘籍,先诛少林,后灭丐帮。

  得此信后,为师坐立难安,惶惶不可终日,遂欲先下手为强,广邀好友,意在雁门关外,围剿契丹武士。

  然天不遂人愿,为师率众友人阻敌于雁门关外,奈何契丹武士武艺高强,为竟全功,为师出下策,奇袭契丹武士妻子。

  偷袭得手,契丹武士果心灰意灭,于雁门关绝壁,以血为墨,刻下血书,抱子跳崖。

  然天命不绝,其子竟未死,契丹武士掷其子,恰落为师之手,其人坠崖,死无全尸。

  为师心感不妙,命人拓写绝壁之契丹文。

  寻通晓契丹文者译之,观后如五雷轰顶。

  传与雁门关一役残存友人观览,众人皆存疑。

  遂又寻数十通晓契丹文者,译文别无二致。

  为师恍然,竟受奸人挑拨,以假讯向传。

  吾疑传信之友,方欲询问,谁料挚友暴病身故。

  契丹武士之子,吾等深念愧对其家人,遂将其托于少室山下一善信家中。

  善信多年无子,乔姓,名三槐。

  后事,汝皆知。

  若汝愿为父母报仇,怨念皆系于为师一身,挫骨扬灰皆可。

  只愿峰儿日后依旧顶天立地,光大丐帮,护我大宋河山。

  书至此,吾泣不成声。

  汪剑通绝笔。

  ”

  见赵翊看完书信之后,乔峰苦笑道,“赵兄弟,我一个契丹人,如何能够做丐帮帮主,如何能够做大宋皇城司的亲事官。”

  赵翊把信放在一边,笑着问道,“乔兄,此信是马副帮主给你的?”

  乔峰点了点头,“火漆未破,马兄也不曾看信中内容,我信得过马兄,而且此信确是恩师笔记,连恩师的印鉴也是一般无二。”

  “那乔兄可曾去雁门关外的绝壁上,把信中所说的血书绝笔拓印下来?”

  乔峰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张白布,“我找了三位通晓契丹文的先生,得出的结论和师父信中所说一模一样。”

  赵翊接过那张布满墨迹的白布,展开看了看,“我自幼习得契丹文,我来看看。”

  赵翊看了一会,又把白布放在一旁,乔兄,令尊绝笔中写道,你们家乃是汉人与契丹人的后裔,所以你是汉人,没什么问题啊。”

  “可我还是留着契丹人的血脉,而且我胸前的狼头,也是铁证。”

  赵翊一笑,“这有什么的,纹身什么时候还能做证据呢,那我还说,这是家中长辈希望你勿忘丢失燕云十六州的耻辱,将契丹人的狼头纹在了你的胸口,让你每日痛在心中,勿忘国耻。”

  “赵兄弟,你也不要挽留了,我是契丹人,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乔峰心中苦闷,把茶水当酒喝,一盏一盏的往肚子里灌。

  “乔兄,你这是何苦?你若是想要喝酒,赵某陪你喝就是了。”

  赵翊见乔峰心中苦闷,索性直接让后厨准备用饭,把酒窖中的好酒取了上来。

  赵翊思索片刻,觉得自己一个人怕是架不住乔峰这么玩命的喝,吩咐管家把卢俊义、林冲和鲁达都叫了过来。

  三人来了之后,和乔峰通报姓名,乔峰见眼前三个人都是先天好手,寒暄了一下发现三人乃是同门师兄弟,是陕西大侠周侗周老前辈的弟子。

  乔峰心想,看来皇城司人才济济,我即便是离开了皇城司,对赵兄弟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乔兄,俗事今日不要提,今日就是喝酒,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赵翊把乔峰拉到主位,让鲁达和林冲把乔峰夹在中间,自己和卢俊义敬陪末座。

  “乔帮主,洒家久闻大名,这青龙的称号,给谁洒家都不服,唯独给你,洒家心服口服。今日一见,果然英雄人物,洒家也爱喝酒,架不住主使管得严,今日主使让洒家随便喝,乔兄可要与洒家一醉方休啊。”

  林冲接过话茬,“我终日在皇宫内院,和老师一起操练禁军,军中禁酒,今日也算是休沐,林某虽然酒量不如鲁师兄,但也舍命陪君子了。”

  卢俊义是个老实人,直接端起一坛酒,“卢某早年在大名府之时,乔兄大名就如雷贯耳,卢某先干一瓮。”

  说完,卢俊义,吨吨吨吨吨就喝完了一瓮酒。

  “都是好兄弟,乔某不曾想隐居之前,竟然能结识众位英雄豪杰,当真是乔某之幸,干!”

  古有虎牢关吕奉先单人独戟对阵刘关张三兄弟,今日这就是齐侯府北乔峰一人一嘴斗酒鲁林卢三兄弟。

  赵翊虽然也跟着喝,但是控制着自己喝酒的量,虽然醉眼惺忪,但是却也不曾失了神志。

  五人这顿酒,从下午未时,喝到了亥时,乔峰终究还是“不胜酒力”,昏睡了过去,车轮战的三师兄弟,也仅剩最能喝的鲁达还有些清醒。

  赵翊吩咐小厮,把四个人送到了客房,然后青鸟带着章惇从后院走了出来。

  “翊哥儿。”

  “章公。”

  “可还顺利?”

  “一切如计划一般,并未出错。”

  原来,汪剑通的遗书也好,还是雁门关外绝壁上血书也罢,都是这三个月,皇城司干的好事。

  萧远山已死,本来此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但赵翊和章惇在商议养狼计划的时候,俩人凑在一起,想出了一个“坏到流脓”的主意。

  乔峰本姓“萧”,萧在辽国的地位,仅次于“耶律”,而萧远山,乃是萧氏一族的旁支。

  赵翊派遣戴宗乔装打扮,跟着史文恭的商队去辽国打探消息,竟然发现萧远山这一支竟然是“胡汉混血”,乃是当年赫赫有名的韩德让与萧太后那个不存在的“孩子”的后人。

  而萧远山的师父,也不是外人,其实是少林寺的上一辈高僧灵空大师,游历契丹之时,见少年萧远山虽是契丹贵族,但对待汉人和契丹人一视同仁,这才有心收他为徒,让他立下誓言,终身不对汉人出手。

  这要是为什么,萧远山和玄慈动手之后,玄慈决定痛下杀手的原因。

  萧远山的枪法中,有少林绝技的影子,正是当年十三棍僧救唐王时使用的“醉八仙棍法”,而这门武功在灵空大师圆寂之后,就没有了传人。

  玄慈以为这是契丹人偷学的武功,毕竟少林的藏经阁,著名的筛子,流出的武功不在少数。

  如果完颜一家势大,契丹势弱,自然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和女真抗衡,而这个人,非乔峰莫属。

  所以,赵翊从济州调来了“圣手书生”萧让和“玉臂匠”金大坚,二人一身才华,却郁郁不得志,被赵翊调到京城之后,感觉一身能力有了施展的空间。

  尤其是赵佶和章惇亲自接见二人,赵佶虽然是想要演出一副“如鱼得水”的样子来收买人心,但是萧让和金大坚的能力让赵佶大为震撼,真的和两个人认认真真交流起来“学术”问题。

  萧让和金大坚感激涕零,萧让激动之下,咬破食指,写了一句诗,“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萧让和金大坚归心之后,赵翊把马大元和玄慈交到了东京汴梁开封府,等二人进到皇城司之后,赵翊让马大元拿出汪剑通的遗书,然后又让玄慈带了几封汪剑通早年写给他的书信。

  赵翊把书信交给萧让,仅仅三日,就写出了一份汪剑通的“遗书”,然后让金大坚复刻汪剑通的印鉴。

  在这之后,赵翊找人将信件做旧,用火漆密封,交给马大元。

  这个给乔峰身份盖棺定论的计划,赵翊并没有对马大元和玄慈隐瞒,用赵翊的话来说,“死人也是有价值的,最大的价值就是不会说话。”

  然后赵翊又吩咐戴宗带着金大坚跑到了雁门关外,用了一夜的时间,重写“凿”出了一副雁门血书。

  就这样,马大元把信给了乔峰,而乔峰不出赵翊所料,先是去少林寺找玄慈和玄苦问明了情况,然后又星夜赶往雁门关外,在雁门绝壁出,拓印了血书。

  等到乔峰一步一步找到了事情的“真相”之后,赵翊终于在齐侯府内,等到了前来请辞的乔峰。

  青鸟作为整个计划的监督者,自然对计划了如指掌,赵翊冲他使眼色,就是先让她去通知鲁达、林冲、卢俊义,赶紧忙完手里的工作来喝酒,再去枢密院,把章惇请过来。

  到了次日,乔峰从酒醉中醒来,这是三十年来,他第二次,肆无忌惮的喝酒,喝到头晕眼花,也没有用内力解酒,上一次这么喝,还是上一次(他第一次被汪剑通带着喝酒)。

  “唔”,乔峰揉了揉太阳穴,看着从门缝窗缝中散落进来的阳光,感觉一顿酒把自己的忧愁都喝没了,盘膝打坐,运转无咎真气。

  过了半柱香的时间,酒醉的后遗症彻底消失,乔峰下床,推开房门。

  房门外早有小厮在等着,听到屋里有动静,就打好了水,乔峰一推开门就看到了端着水盆和脸巾的小厮。

  “有劳小哥了”,乔峰双手从小厮手中接过面盆,在院子中洗漱。

  洗漱过后,乔峰打了一套太祖长拳,出了一身汗,神清气爽。

  这时,章惇和赵翊从院落外走了进来,乔峰赶紧见礼,“见过章公,赵兄弟早啊。”

  章惇一脸冷淡之色,“诶唷,这不是契丹人萧峰嘛,听说你要抛弃汉人的身份了,老朽可不敢受大辽贵族萧家子弟的礼啊。”

  乔峰一脸错愕,心说,章公若是嫌弃我,没必要大早上来见我啊。

  赵翊赶紧打圆场,“乔兄,章公昨夜知道了此事,直接就来我这里住下了,准备早上好好骂醒你。”

  章惇气的吹胡子瞪眼,“我问你,你对大辽可曾有归属感?”

  乔峰摇摇头,“并无,但。”

  “但什么但”,章惇接着说,“那我问你,你体内有宋人的血脉,你认还是不认。”

  “自然是认的,但”,乔峰还想说自己也有契丹血统。

  “别说那么多没用啊,我问你,十三郎对你如何,翊哥儿对你如何,老夫我对你如何?”

  乔峰叹了口气,“虽然不过是两餐,但乔某感受得到,三位对乔某算得上是情真意切。”

  “既是如此,你为何执着于你的契丹身份。”

  “宋辽必有一战,晚辈身为皇城司亲事官,当冲锋在前,乔某不忍心对族人下手。”

  章惇从袖子中掏出一份书函,扔给乔峰,“同族?族人?看看你的同族是怎么对待你父亲和你母亲的吧。”

  乔峰接住书函,打开来看,上面写内容的半真半假。

  真的是,萧远山一脉因为身份尴尬,加上耶律洪基上位,对当年萧太后与韩德让的往事有所忌讳,所以就让萧远山当了一个禁军教头,萧家也受了牵连,所以萧远山在萧家备受白眼。

  萧远山又找了一个汉人和尚当师傅,又娶了一个汉人女子,在萧家也好,整个大辽官场也罢,都是人人躲避的丧门星。

  假的是,萧远山前来中原的目的,名为探亲,但实际上就是想要脱离大辽,重归汉人身份。

  书函中夹杂着一份,伪造的萧远山遗留在萧家的辞别信。

  乔峰看完这封信之后,有些无所适从。

  章惇趁机下猛药,“你若是恨你师父,那就去把他的坟掀了,挫骨扬灰,老夫支持你,皇城司也支持你,旁人说不得。”

  乔峰讪讪的说,“恩师也是受奸人蒙蔽,抚养我这么多年,不光恩怨两清,更是有恩于我。”

  “那你恨不恨当年那个伪造假情报的奸人!”

  听到这,乔峰怒目圆睁,“我恨不得剥其皮,拆其骨,食其肉!但给恩师通风报信的挚友已经死了,我也不知那人是谁,无从查找。”

  说着说着,乔峰也垂下了头。

  章惇走到乔峰近前,本来是演戏,但看着乔峰如此沮丧的样子,心中恨铁不成钢,这是自己看好的晚辈,一个堂堂正正的汉子,不能如此沦落。

  章惇抡起胳膊,给了乔峰一个嘴巴,“论年岁,老夫是你长辈,如今你养父母不在,玄苦大师也不在,亲生父母过世,汪帮主也过世,老夫教训你,你可有怨言。”

  “自是没有。”

  “那你听好了,你以为十三郎、翊哥儿和老夫,不知道你的真实身份吗?圣人论迹不论心,你的所作所为,在我等眼中,就是武林中的英雄!”

  章惇转过身去,冲赵翊说,“翊哥儿,昨夜你一夜没睡,查出来那个通风报信的人是谁了吗?”

  听到这句话,乔峰眼中重新焕发出了光芒,“赵兄弟?”

  赵翊一笑,“这件事,闹得太大了,瞒不过皇城司的。传讯之人正是姑苏慕容上一代家主,慕容博,所以你懂了吗?”

  ——————————

  新书签约,目前新书推荐第一轮,各位赛过彦祖、胜过于晏的读者老爷千万别养着,花十秒追读一下!!

  顺便点点收藏,送一送推荐票,有啥意见直接本章说或者书友圈,兰亭每天都会看!

  兰亭拜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