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狂士 第九十五章 谁的盐引

《大明狂士》第九十五章 谁的盐引

作者:随清风去 字数:1845 书籍:大明狂士

  第九十五章 谁的盐引

  朱大郡主对范弘道的“识时务”很满意,指了指屋门边上,吆喝道:“你,站在这里!”

  范弘道看了看那位置,又看了看朱术芳,迟疑的没有挪动脚步。

  这个位置,就是听使唤仆役所站的位置,他堂堂范弘道站在那里作甚?士可杀不可

  “怎么?你不乐意?”朱术芳斜着眼,似笑非笑的说:“接下来,我要将那张家三老爷请进来会面,你不想在旁边听听?”

  张家三老爷当然就是排行第三的张四教了。范弘道再次拿出迅捷的反应速度,抱拳低头道:“但凭郡主吩咐!”

  其实范弘道这时候没有做好遇到张家重量级人物的心理准备,今晚撞上张四教有点仓促。

  但如果能假扮仆役站在这里,在敌明我暗的情况下,近距离的观察张四教,又是一个极其难得的机会。

  正如两军交战时,偷偷潜进敌营将帅的营帐里刺探情报一样。说不定还能从张四教嘴巴里,听到点一般情况下听不到的东西。

  范弘道想明白后,就知道今晚不可错过!暂时在朱大郡主这里委屈一下又怎样,大丈夫能屈能伸!再说都这么熟了,放低点姿态也不丢脸。

  随后朱术芳吩咐仆役,拿了身粗布长衣给范弘道换上,然后又将张四教请进来。

  朱术芳在门槛外迎接,不多时,有个中年人在一干随从的簇拥下走了过来,就是张四教了。

  范弘道打量一番,见这张四教身材魁梧龙行虎步,显出几分粗豪模样,与传闻丝毫不差。

  张四教此人能与张四维这个前首辅并称为张家的两大栋梁,当然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他十六岁就开始周游全国经商,父亲去世后,就由他来执掌张家商业,尤其是盐业方面的事务。

  据说在张四教的操持下,张家财富增长了十倍,当然这也少不了朝中大佬张四维的扶持。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范弘道不相信,张家财富增长十倍都是靠勤劳经营抓住商机得来的。为什么经营盐业的张家财富暴增了,但朝廷盐课收入却被拖欠这么多?

  闲话不提,却说张四教将随从留在院中,然后宾主见礼,分别入座。而范弘道就扮作听使唤的仆役,老老实实立在门边上。

  张四教扫了几眼范弘道,对朱术芳道:“今晚老夫有秘事相商,还请朱公子屏退左右。”

  朱术芳答道:“张指挥多虑了,此乃心腹家奴,可以信得过,不必回避。”

  因为张家不差钱,在张四维运作下,张四教向朝廷捐了个龙虎卫指挥佥事,当然是荣誉性质的虚衔,所以也被敬称为张指挥。

  张四教虽然听过范弘道的大名,但他并没有见过范弘道本人,更是做梦也想不到,范弘道就是眼前这个“家奴”。

  他见朱术芳坚持不肯让此人回避,也就作罢了。毕竟正事要紧,在这种细节上扯皮没有意义。

  范弘道冷眼旁观,见到张四教主动退让的姿态,他立刻就猜出来,今晚八成是张四教主动联系朱术芳,主动登门造访。

  寒暄几句,张四教正式开口道:“郡主持盐引来河东兑支,听说闹出了些纠纷,想必是郡主初来乍到,不熟悉盐业规矩的缘故。

  在下对河东盐业里的门道还算精通,如若郡主不嫌弃,在下愿鼎力协助郡主行盐。”

  朱术芳亦很客气的答道:“多谢张指挥仗义。”

  其实此刻她很想在范弘道耳边用最大嗓门吼一声:瞧见没有,别以为只有你能帮我办事!

  别人私下里见到朱术芳,即便看出是女扮男装,也大都故作不知,以“朱公子”想称,但张四教直接用郡主称呼。

  说明张四教与范弘道一样,明白朱术芳的身份,不过这也并不奇怪。朱术芳在京城又没有刻意隐姓埋名,还经常与各方交游,有消息传到时刻关注京城局势的张家很正常。

  但是远在蒲州的张家没法将手深入宫禁,有个情况张四教仍然不太确定。卖完好后,便又问道:“在下斗胆询问一句,郡主手中这两万盐引,莫非是天子赏赐给郡主的?

  这可是天大的恩德,当初听说国戚奏讨盐引,最多也就是几千盐引便打发掉。唯独这次赐给郡主竟然多达两万,实在是皇恩浩荡。”

  张四教说这些话,当然不是为了吹捧朱术芳,而是想问清楚,这两万盐引到底是属于谁的?

  对这个问题,范弘道也很关心,连忙竖起耳朵细听朱大郡主的回答。

  朱术芳沉默片刻后,便坦然答道:“这两万盐引,其实并非天子赏赐,只是暂时放在我手里而已。”

  字面意思不很清晰,但屋内谁不是聪明人?这句话听在他们耳朵里,当然是明白无比了——

  两万盐引是天子印出来,然后交给朱术芳运作变现成银子的!变现出来的银子还会交还给天子,朱术芳所扮演的角色,其实就是一名皇商。

  当然,对朱术芳而言,压力与动力并存。如果这差事办好了,自然皆大欢喜,如果办砸了,谁知道天子会怎么想?

  两个听众,张四教与范弘道神态各异,但都不是害怕,这犯不上。张四教有点预料之中情理之内的感觉,而范弘道则有些惊讶。

  如果朱术芳只是两万盐引的代理人,她的一些举动就可以理解了。史书上记载,万历天子是个喜欢敛财的皇上,看来名副其实。

  按照大明制度,要从江南征收一项特别赋税,每年有约莫一百多万两银子,称为“金花银”,以供皇宫开销所用。

  对大多数皇帝而言,这一百多万两银子显然是不够花的,特别是失去严师张居正约束后的万历天子。

  所以皇帝尤其是生活比较奢侈的皇帝也要想办法敛财,按明朝大臣的风气,天子根本别指望大臣会帮忙了。

  最终还得靠内宦之流,而朱术芳大约就看到了其中的机会,帮皇上赚钱也是一条能“上进”的路子。

  不过范弘道还是有一点想不通,朱术芳是个女儿身,在当今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里,她如此求上进图的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