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狂士 第八十五章 我怕死(下)

《大明狂士》第八十五章 我怕死(下)

作者:随清风去 字数:1846 书籍:大明狂士

  第八十五章 我怕死(下)

  一夜无话,次日起身后,便有渡口官员张罗船只渡河,不用郜御史一行人操劳烦心。在等待的功夫里,范弘道负手站在黄河岸边,望着滚滚波涛若有所思。

  郜御史闲得无聊,便找范弘道闲聊,问道:“贤生目睹河面良久,有何所思?”

  范弘道答道:“想起赵宋名将宗泽精忠报国,临死前犹自大喊三声过河之事,凭今吊古,不免有所感慨。”

  郜御史:“……”

  从茅津渡过了黄河,立刻就要穿越中条山脉,而盐池就在中条山脉北面山脚下。名字虽叫盐池,其实就是咸水盐湖。

  大明产盐的地方里,以海盐居多,两淮、两浙、直隶长芦等盐场都是海盐,唯有河东盐场是池盐。

  这盐池位于解州境内,解州州城的东边。呈狭长形状,东西长五十余里,南北宽七里。冬季会结成盐花,然后盐户取盐花制盐,方法与海盐晒盐法区别很大。

  巡盐御史驻所叫察院,但这察院并不在解州城里,而是单独建有司盐城,位于盐池北岸的正中间。

  司盐城里不但有巡盐御史察院,还有负责盐务的盐运司,以及负责治安的巡检司,另外还建有运学,是一座以盐业为核心的专业化城镇。

  在司盐城里,品级最高的官员是三品盐运使,但地位最高的官员却是七品巡盐御史,这是大明的监察官特重体制决定的。

  巡盐御史负责监督盐运司,盐运司的账目要经由巡盐御史的稽核,盐运司官员要接受巡盐御史的考核。

  在这样的机制下,品级不高的巡盐御史渐渐地就变成了司盐城里最高长官。至于盐运司,也就渐渐的演化为只负责现场生产和外运的技术性、实务性衙门。

  一路过河穿山,范弘道跟随郜御史来到解州城。又向东走二三十里,便抵达本次行程的最终目的地司盐城。

  本城最高长官到任,盐运司、巡检司、学校官员都在城门迎接。郜御史下了车,勉励众人几句,便进城安置了。

  欢迎宴会什么的自然也会有,但都是后话,要先等郜御史进驻察院安顿完毕,然后才好开张。

  巡盐御史察院衙署占地很宽敞,毕竟盐业衙门堪称大明朝最有钱衙门之一,修的衙署肯定差不了。

  察院衙署中,原本就有各色仆从差役数十人,皆由地方征发提供,足够衙署日常使用。

  郜御史进了衙署安顿,范弘道忽然建议道:“在下尝闻,攘外必先安内。老大人今次到任,职责重大,内外瞩目。以在下看来,这察院原有仆役最好梳理一遍,避免祸起睡榻之侧。”

  郜御史一开始还觉得范弘道想的真多,谨慎过头了,但是再细想也不是没有道理,小心总无大错,梳理一遍察院仆役不是坏事。

  于是郜御史便顺口说:“这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得令!”范弘道应声道,然后迅速转身便走,三步并作两步从郜御史面前消失了,表现出了强大的工作积极性和狠抓落实的精神。

  简单安顿完,就已经是午后,郜御史有些困乏,便卧榻小憩片刻。他才昏昏沉沉的入睡,便有吵闹声从院外传来,将老御史惊醒了。

  郜御史强忍怒气,喝问是怎么回事。长随在门外答道:“有个本地老仆役在吵闹,好像是因为被裁革的缘故。”

  老御史不知怎的,想起了范弘道,他直觉此事与范弘道绝对有关系,便将那老仆役叫了进来亲自询问。

  却见那老仆役哭诉道:“小人世代在察院当差,父子相替数十年。今日不知为何,突遭革退,一家老小衣食无着,小人心中不服!”

  察院仆役和衙门衙役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父子相替当差,某种意义上也算铁饭碗。猛然被裁退,确实会严重影响到生活。

  郜御史连忙叫人把范弘道叫来,指着老仆役问道:“可有缘故?”

  范弘道答道:“此乃可疑分子,理当清出察院。”

  郜御史微微讶异,简直神了,这才短短半天时间,又是人生地不熟的,还真能查出不可靠的人?又问道:“如何可疑?”

  范弘道又答道:“据询问,他祖籍蒲州,而且祖宅与张家只隔着一条街,所以是可疑分子!”

  郜御史总算明白,什么叫可疑分子了。范弘道的假想敌是蒲州张家,幻想张家派了人在察院卧底,但凡范弘道认为有可能和张家沾边的,都是可疑分子。

  只是范弘道的过关标准实在有点严苛,因为祖籍蒲州,祖宅和张家相隔不远就算可疑了?未免太过于小题大做了吧?

  要知道蒲州和解州相邻,人口联系往来十分密切,若解州这边有人祖籍蒲州再正常不过了,不值得大惊小怪。

  随后范弘道递上名单,禀报道:“经过在下审问清查,察院衙署内可疑分子共计二十六名,请老大人过目。在下建议,将名单上的人全部清除出去!”

  郜御史久久无语,察院内在册仆役四十多个,范弘道轻飘飘的一句可疑分子,直接就砍掉一多半。

  这才半天时间,就审出如此高比例的可疑分子,郜御史不知道应该表扬范弘道效率高呢,还是神经过敏?四十几个人里二十六个可疑分子,那洪洞县里还有好人吗!

  郜御史决定还是给范弘道一点面子,隐晦的问道:“若尽皆罢斥,二十六家哭,要如何?”

  范弘道见郜御史迟迟下不了决心,便咬牙道:“宁可错杀三千,不能漏网一个!罢退之人,可以分流到解州州衙、盐运司衙署,或者周边县衙去,但就是不能留在察院衙署!”

  若真这样,动静就越发大了。只怕要不了两三天时间,范弘道这股折腾劲就要传遍附近府州县了。

  老御史很想问范弘道,你是不是有被迫害妄想,看谁都像是张家派来害你的?最终千言万语只能无力的化为一句:“你到底怎么想的?”

  范弘道理直气壮的答道:“因为在下怕死!”

  这个答案很耳熟,出发之前京城会同馆里,郜御史问范弘道为什么向张甲征挑衅,范弘道就莫名其妙的回答“怕死”,不想今天又听到这个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