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101次拒婚:墨少,别嚣张! 第122章 要逼着成小姐奉子成婚?

《101次拒婚:墨少,别嚣张!》第122章 要逼着成小姐奉子成婚?

作者:莫深深 字数:848 书籍:101次拒婚:墨少,别嚣张!

  孟长青带着小姑娘走在面前,一路扫听过去。

  楚沐风听她问,一会儿问骡子多少钱,一会儿问人家骡车卖不卖。

  “孟大人,您要买骡子?”楚沐风问。

  “不买。”孟长青说,“来都来了,顺道看看。”

  “我以为您是来买牛的。”

  “是想来问问牛价,也想看看凉州的牲口市场,这地方看来是买不到好牛,我去府衙问问。”孟长青打算顺道去问衙门拨款的事。

  结果到了府衙,卫方耘却不在。

  李亭听到通报,快速迎上孟长青,“孟大人,府台大人去巍山县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您到后衙等等吧。”

  “可有说什么时辰回来?”孟长青问。

  “这倒没说,但我想大人顺道要去军营看看,不会早回来,您要有急事,我这就派人去寻大人回来。”

  “不用,不是什么急事。”孟长青托着马上的孩子下来,“府衙里大人不在,谁管事?”

  “这得看您想办什么事了。”李亭说。

  “我想问问我建衙拨款的事。”

  “这事府台大人已经跟孙通判说过,您直接找他就行。”李亭带着孟长青往里走,“他就在衙内,我带您过去。”

  孩子快速倒腾着脚步跟在孟长青身后,懵懂的看着周边的一切。

  “通判。”李亭站在外面敲了敲门才往里走,“孟大人来问建衙拨款的事。”

  “孟大人来了!”孙祥从书桌后站起,“快请进。”

  他来到门前,迎上孟长青,“建衙所需的款项已经准备好,孟大人要是不来,过两天我正要派人送过去。”

  “那我来的巧了。”

  “正是。”孙祥翻找出卫方耘的批示,“一共是二百两。还请孟大人理解,凉州不比京城什么都贵,这里人工、砖料便宜很多,二百两完全能把县衙建好,您若是觉得后衙需要添置些什么,那您就得自己花费银两了。”

  “这个我知道。”

  “还有一点。”孙祥说,“虽说是这条子上是批了二百两,可府衙外支银子早先就定了下来,一时还真挪不出这些银两,所以分两月,每月给你一些。”

  “每月给?”上她这儿来还月供了。

  “是,我今天先给您五十两银子,您拿回去采办砖料,先支付一部分工钱。等四月有人来买种换种,衙门能收上一部分钱,到时候再把剩下的一百五十两给你。”

  这是府衙定的给钱方式,不是在跟孟长青商量,她也只好同意。

  “那我现在就给您去取银两,你们在这儿稍等片刻。”

  孙祥走后,李亭端着茶水进来,见里面的椅子不够,还从别的屋里搬来几把,“各位都坐着等吧,进银库手续繁杂,孙通判一时半会儿出不来。”

  “多谢提醒。”孟长青等了半个多时辰,孙祥才在衙役的护送下捧着银子出来。

  “这是五十两。”孙祥掀开盖着的红布,露出里面五个大银饼,“还请孟大人验看。”

  衙役手上拿着小称,要孟长青当场称重。

  “官府拿出来的官银,不会有少。”孟长青嘴上这样说,但手上称重的动作非常顺滑,确认好重量后又道:“果然不会有错。”

  孟长青把钱塞给八方,又跟孙祥客气了两句,然后绕到正题,“孙通判,跟您打听个事,我县里要买几头牛,要上哪里去买?”

  “牛。”孙祥想了想,“上罗江县说不定能买到好牛,但现在眼看春种在即,不会有多少人家卖牛的,我让人帮您打听着。”

  “多谢孙通判了,您在凉州城毕竟比我认识的人多,还请您多多费心了。”孟长青又强调,“我买牛也是为了春种。”

  “那我这就派人过去问。”孙通判到门口找来衙役,让他们即刻去往罗江县打听谁家有卖牛的。

  这种打听,一时半会儿不会有结果,孟长青便借口天色不早回了北山县。

  到地方后,八方去放银两,孟长青则把这孩子交给文氏。

  文氏伸手摸了摸那孩子的头发,“早就听说这孩子不会说话,实在是个可怜人。既然我们还要在北山县生活一段时间,肯定要雇佣人手,这孩子就养在身边,等以后长大了给你帮忙。”

  “也好。”孟长青把人丢给文氏就要走,却被文氏叫住,“还不知道她叫什么。”

  “胡大夫喊她哑巴。”

  “这哪里是什么正经名字。”文氏蹲下,对那孩子问:“你叫什么?”

  那孩子没有反应,只呆愣愣的看着文氏。

  “不如给她取个名字吧。”梁啾啾提议,“看她这样,以前即便有名字,现在只怕也忘了。”

  “行啊,母亲取一个吧。”

  文氏说,“既然是你带回来的孩子,那自然应该你起名。像八方来财的名字,就是你父亲起的。”

  “是父亲起的?”孟长青惊讶,她只能从别人口中了解孟思行。

  听旁人说他威猛神勇,用计多变,就以为这个人应该城府颇深,这样一个人,居然会以八方来财做名字。

  “你也替这个孩子起一个吧。”

  孟长青想了想,“眼下开完荒地便要春种,如此就取一个好兆头吧。”

  “叫什么?”

  “满仓,怎么样?”孟长青说,“希望秋收时粮食满仓。”

  “好。”文氏说,“你比你父亲好多了。”

  “父亲或是一时兴起,又或是随口一说。”

  “你不了解他。”文氏说起孟思行,眼光看向远处,像是在她眼中,那个人的模样还能再现。“他就是喜欢钱,当初拼了命的在战场上杀敌,就是因为当初一个燕军人头能换一两银子。”

  “一个燕军换一两银子?”

  “如今是没有这样的规定了,就是你父亲杀敌太多,朝廷给不起了,干脆给他升了官,也取消了这个规定。”文氏说,“他那个人爱财的很,任何钱进了他的口袋别想拿出来,便是在街边花一文钱买上个肉包,都要想半天。

  生平花销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铸了五把剑。

  跟着他那种人啊,就等着受累吧,万幸啾啾进府时,他已经不怎么管家里的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