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猎户家的小娇娘 2 捡回个小娇娘2

《猎户家的小娇娘》2 捡回个小娇娘2

作者:夜子莘 字数:5378 书籍:猎户家的小娇娘

  侯远山回家后,直接将怀里的女子平放在床上,又去衣箱里取来三条棉被以及一张狐皮全部裹在那女子身上。

  如此仍显不够,他又将柴房堆砌的木柴抱进屋,在床边用盆子升起个大火,这才跑到灶房里去煮姜汤。

  这边正忙活着,高耀从外面走进来,先将脑袋往屋里探了探,又寻着声儿到了灶房。

  侯远山正在灶房里切姜片,他的体格高大,站在本就不大的灶房里顿时觉得有些拥挤。

  高耀索性也不往里面进,只斜倚在灶房的门框上,眼中满含深意地笑:“你小子,行啊,早上还不把我的话当回事,晚上竟就真的整来一美娇娘。刚刚外面天黑没看太清,不过瞧着那身段儿该是位妙人儿吧?跟兄弟我说说,哪儿买的?”

  侯远山将切好的姜片丢进锅里,这才扭头瞪他一眼:“少在外面碎嘴,那姑娘是我今儿个打猎时遇到的,看她冻僵了躺在地上可怜,这才给带回来了。”

  高耀故作一副惊讶的样子:“合着是天上掉下来的?老哥,艳福不浅啊你这?”

  他说着上前两步站在侯远山旁边,拍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不过我跟你说,你这么多年也没个婆娘在身边,如今好容易逮着一个,你可得好好把握,别最后快煮熟的鸭子又给飞走了。我跟你说,这男人到了一定岁数那就得有个女人,这日子才过得舒坦。尤其是到了晚上……”

  侯远山看他嘴里就没个正经,不由黑着脸推他出去:“天儿不早了,你赶快家去吧。顺便也跟村里那些人解释解释,别让他们来瞧热闹,那姑娘身子弱需要休息。”

  “呵,你俩还没怎么着呢就先护上了?”高耀见他这样闹得更欢了,丝毫没有要走的打算。

  话一说完,看侯远山面色阴沉着一副再不走就要给他好看的架势。

  侯远山力气大,高耀哪是他的对手,只好妥协:“好好好,你先忙,我回去。”

  见他出去了,侯远山不由将目光转向正屋的方向,想到高耀刚刚那些混账话,他只觉得脸上一阵臊得慌,忙别开了脸去。.

  高耀出了侯远山的家门,爱瞧热闹的村人果真围了不少,看样子似是要一窝蜂地往侯远山的院子里进。为首的是一位身材肥胖,一身赘肉的中年妇人,杏花村里的冯大婶子。

  这冯大婶子是村里的媒婆,平日里最爱瞧热闹,也是个惯爱碎嘴的主儿。

  高耀赶忙上前拦住,脸上嬉笑着:“怎么这么热闹,冯大婶子带着大家伙儿是要干啥呢?”

  冯大婶子见高耀是从侯远山家里出来的,抬眼瞧了瞧侯远山家,又上前几步神神秘秘地问:“打听出来了吗?那姑娘是哪儿来的?”

  高耀如实回答:“是远山哥今儿个打猎捡来的,身子都冻僵了,远山哥瞧她可怜就给带回来了。”

  “捡来的?”冯大婶子有些不太相信地又往侯远山家里探了探,“他这么跟你说的?”

  “是啊,远山哥是这么说的。”

  冯大婶子嘴里嘟囔一句:“大冬天还下着大雪,谁家的姑娘会往山上跑呢,该不会是远山编了瞎话来哄我们大伙儿吧?”

  高耀看她转着眼珠明显的不太相信,未免她真的带着一众人往侯远山家里进,他又笑着道:“远山这人向来老实,哪里会说什么谎话。大婶子若是好奇也不必急于这一时嘛,左右这姑娘在远山家里住着,你若不信明日再来瞧也是一样。如今那姑娘昏迷在床上,您就是进去了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不是?”

  冯大婶子听高耀这么说也觉得有理,上下一番思索,她转头对着大家伙儿道:“既然这样,如今天色也不早了,咱们就先家去吧,明儿个再来瞧个究竟。”

  冯大婶子发了话,众人没有不听的,也便纷纷散开了去。

  高耀看大家走了,这才放心地往自己家里赶,这么新鲜热闹的消息,回去给他家媳妇儿当故事听,她肯定乐意。

  *****

  第二天,侯远山一大早将昨日里打的野鸡放在锅里炖上,自己煮了稀粥就着咸菜吃过早饭便又背着家伙去了山上。

  当沈葭醒来的时候,已经巳时过半了。

  睁开眼她只觉得一阵腰酸背痛,强撑着硬邦邦的床板坐起身,她这才审视起周围的环境来。一间不大的土瓦房,墙是用那种混了麦秸的泥土砌成的,四四方方的窗子看上去有些陈旧,但好歹能够遮风。

  床尾并列摆了两个木箱子,因为掉漆太严重已经认不得最初的颜色。床边是一盆烧的差不多的木炭,只隐隐还有些热量。

  离床几步远的地方是一张掉漆的八仙桌,上面擦得干干净净,如今只摆了一个水壶和几个小陶瓷茶杯,除此之外再无它物。

  桌子的右侧是一扇半掩着的房门,如今外面下了雪白茫茫的有些刺眼,沈葭只瞧了一眼便转过头去。

  她揉了揉仍旧有些沉重的头皮,这才渐渐想起这是怎么回事来。

  前日她被一群人牙子追赶,为了逃命跑到了一座山上。结果刚避开了人牙子,迎面又碰上一匹狠狠瞪着她的恶狼,灰白杂色,眼珠深蓝深蓝的。

  作为一个从没见过真狼的现代人,沈葭吓得心都快要从嗓子眼儿里跳出来了。她双腿发软,不受控制地一直往后退,结果忘了山路不平稳,脚下一时踩空便栽了下去。后来她应该是脑袋撞上了什么东西,紧接着便没有知觉了。

  如今看看眼前的情况,她觉得自己应该是被附近的好心人给救了。

  这时,她那早已饿的扁扁的肚子突然咕噜噜地叫了两声,紧接着便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儿,顿时将她肚子里的馋虫都给勾了出来,五脏六腑也开始不安分地叫嚣。

  她用力嗅了嗅,掀开被子从床上下来,寻着香味儿打开那半掩的屋门。房屋的左侧是一个不大的灶房,而香味儿便是从那里飘出来多。

  她扫了扫空荡荡的院子,脚下不受控制地顺着香味儿走进了灶房。

  打开坐在灶台上的砂锅盖子,热气蒸腾间顿时浓香四溢,待看清楚里面是一只肥肥的鸡后,她馋的口水直冒,恨不得立刻伸手捞了来吃。

  不过,她忍住了。

  这是别人的家里,她怎么能如此不经过主人的允许就吃人家的东西呢?这可是偷!

  她默默舔舔干裂的嘴唇,攥紧了垂在两侧的拳头。

  那浓郁的香味儿让她觉得肚子更饿了,两眼盯着那锅里肥肥的一整只鸡直冒金星。她甚至觉得自己若不赶紧吃点东西,很可能会饿死过去。

  “姑娘醒了?”一声温和的询问传来,沈葭心上一颤,转身望了过去。

  却见一个四十多岁的农村妇人立在门口,那妇人鬓发有些花白,身穿土灰色粗布棉袄,双手插在衣袖里,望着沈葭的目光里带着温暖的笑意。

  “那个……我……”想到自己方才看到鸡汤时的样子她顿时有些窘迫,话也说不好了。

  那妇人却笑意盈盈地从门口走了进来:“姑娘饿了吧?这只鸡是远山专门给你炖的,说等你醒来给你补身子的。”

  沈葭呆呆地看着她:“是你救了我?”

  妇人笑着摇头:“不是我,是远山昨日去山上打猎遇到你昏迷在半山腰,这才带你回来的。我家在隔壁,夫家姓袁,你叫我袁婶子就行。”

  沈葭有些不自在地笑了笑:“袁婶子。”

  袁林氏笑道:“姑娘身子弱着呢,快先去屋里坐着,我盛好了鸡汤给你送过去。”

  “谢谢袁婶子。”沈葭觉得心里暖暖的,她独自在外面流浪半年,虽说偶尔会碰到些坏人,但这世上还真是好人更多些。

  .

  沈葭在屋里喝鸡汤的时候,听袁林氏大致讲了一下这里的情形。

  这个村子三面环山,名叫杏花村,因山上种满了杏树而得名。村子人口稀少,约莫二十多户人家,种地谋生,靠天吃饭。一年到头缴交税收以后,剩下的也不过够一家子勉强糊口,日子大都挺艰难的。

  而她的救命恩人侯远山,是这杏花村里的猎户,因为会打猎,又无父无母的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日子在这村子里也算得上是好点的了。有的人家,一日两餐都未必能填饱肚子。

  沈葭对此表示不太能理解:“山上应该多野味,大家没事的时候找点儿野味改善一下生活也是可以的。”

  袁林氏道:“姑娘有所不知,打猎可不是人人都能干的,只有上报了里正年年往上面交税才行。而这打猎的税收比种田还要多些,若能经常打到些猎物去卖了银钱倒还好,若没那个本事的,岂不是要白白往上面交那些个税。何况山上总有豺狼出没终究不安全,没有两下子谁敢整日地往那上面跑?”

  沈葭听得有些愣:“若这样来说,做个渔夫樵夫也要交税了?那寻常的人家想吃个荤腥还必须拿钱去买不成?”

  袁林氏叹道:“捕鱼和砍柴为生者自然也是有各自应交的税收的。不过像我们这样的小地方,偶尔捡些干柴来烧火,或者在自家地头上碰到个野鸡野兔拿回去吃个荤腥倒也没人去管,左右不拿它来换银钱也就是了。但若是经常这样,人家靠这个吃饭的人自然是不会依的。毕竟人家平日若想吃个苞米麦子也是要拿银钱去换的。”

  袁林氏这么说沈葭也便懂了,在这个时代里,但凡是以此谋生的,都要向上面交税。

  沈葭又问起侯远山如今未曾成婚的缘由,袁林氏才叹惋道:“远山这孩子也是个命苦的……”

  侯家代代打猎为生,到了侯远山这一辈侯老汉便只得侯远山这一个儿子。

  侯远山的母亲在生他的时候难产死了,所谓“男怕初一女怕十五”,侯远山又生在大年初一,算卦的说这孩子生的不吉利,命硬克亲,需送到寺庙里去,方可保家宅安宁。

  侯远山的父亲不信这个邪,何况刚没了妻子哪里舍得丢下儿子,便坚决自己抚养。乡亲们看侯老汉抚养儿子一直安然无恙,这才把命硬克亲这样的流言压了下去。

  侯远山五岁那年,眼看着到了启蒙的年纪,侯父便想尽快给儿子凑够上私塾的学费,于是每天起早贪黑的去山上打猎。结果有一次上了山之后,再也没回来过。

  农夫陈麻子家的女儿春花和侯远山自幼订了娃娃亲,如今见远山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可怜便带回了自己家里抚养。侯远山也是个能吃苦的,自入了他们陈家便很卖力的干活,陈家二老对这个未来女婿也是相当的满意。

  谁曾想到了侯远山十四岁那年,农忙的季节里陈麻子和侯远山爷俩在地里割麦子,春花提了竹篮去给他往地里送饭,结果却不小心跌进了山谷里,待找到人的时候已经断了气儿。

  春花是自幼生长在山里的,哪里有个土疙瘩想必都是一清二楚的,结果送个饭都能无端端摔下山谷去,大家觉得这事邪乎。再联系上侯远山爹娘的死,命硬克亲的流言便又跟着传了起来,村里人也跟着信了七七八八。

  陈麻子也将女儿的死怪罪在了侯远山的头上,将他赶出了陈家。

  侯远山因为不能忍受这村里的各种流言和村民异样的眼光,最后离开了村子。

  七年以后,他在外面学了本领归来,才又继承他的父亲在这杏花村做了猎户。

  他刚回来那会儿,村里人都不太跟他说话。后来看他为人老实,做什么也勤勤恳恳的,常帮助大家伙儿做些农活,久而久之与村里人的关系才又好了起来。

  但因为顾忌着克亲的流言,没有人敢跟他说亲事。以至于现如今二十有三了,也还是孤身一人。

  沈葭听得有些怔愣,没想到她的救命恩人身世也这般坎坷多难。只是这命硬克亲之说到底邪乎了些。她在现代那会儿遇到过不少大年初一出生的人,还不照样混的风生水起?若因为这些个云里雾里的东西耽搁了一辈子不娶亲,那未免也太憋屈了。

  袁林氏和沈葭正在屋子里说着话,突然听到外面院子里一阵热闹。

  袁林氏起身道:“你先吃,我出去瞧瞧怎么回事。”

  袁林氏说完走出屋去,却见外面来了不少村里的妇人,每个人目光里都透着好奇。

  这几日外面下了大雪,妇人们在家没什么重要的事干,偏就爱凑热闹。昨晚上来的时候没瞧着那姑娘,如今算着该是醒了,便在冯大婶子的撺掇下一起过来了,足足有五六个人。

  见袁林氏出来,冯大婶子道:“来生他娘也在啊,昨日救回来的那姑娘可醒了没?我们来看看她有啥需要的,大家伙儿也好出一份力。”

  袁林氏道:“那姑娘已经醒了,这会子正在屋里吃东西呢。”

  “这样啊,那我们进去瞧瞧。”冯大婶子说着率先就往屋里进。

  袁林氏赶紧拦住她:“大婶子,这姑娘才刚醒,身子还弱着呢,要不大家改日再来?”远山出门前特意交代过,不能随便放人进去扰了那姑娘的休息。她既然答应了,自然是要办到的。

  冯大婶子还没搭腔,跟在她后面的袁王氏已经率先开了口:“我说来生他娘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难道我们进去了还就扰了那姑娘的修养不成?”

  这袁王氏是袁林氏的大嫂,平日里最是一副捧高踩低,无赖耍泼的势力嘴脸,又见这二弟媳妇性子软和,最是不放在眼里,见着机会就想要数落一二。

  冯大婶子也跟着摆摆手:“不妨事,我们也只进去慰问两句,来生他娘你就别瞎操心了。”

  她说完直接就往屋里进,袁林氏身子骨瘦弱,哪里拦得住她们这三五个人,不由有些懊悔,刚刚应该说那姑娘还没醒才是。

  冯大婶子带人进去的时候,沈葭正坐在桌边喝着鸡汤。上身穿着锦绣夹袄,外搭一件湖绿色褙子,下面则是一条小罗裙。

  十六岁的年纪已经发育的不错了,玲珑有致,窈窕多姿,煞是惹人怜爱。那娇嫩的皮肤白里透红,掐一把似能掐出水来。五官小巧精致,一双大眼睛水灵水灵的,眼波流动之间娇滴滴的,宛若画里面走出来的一般。

  冯大婶子跟人说了大半辈子的媒,这还是头一回遇见这么一个标志的人儿,不由得心花怒放。

  “姑娘醒了,身子可好些了?若是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跟我老婆子说,我家离这儿不远,一会儿就能给你送过来。”冯大婶子笑意盈盈的招呼着。这样天仙般的人物,若是能给她说门好亲事,她也能跟上沾沾光。

  袁林氏看沈葭面露不解,忙出面介绍:“这是村里的冯大婶子,是个出了名儿的媒婆,就连前面县城里也有不少人家找她说媒呢。”

  沈葭笑着站起身,举手投足间落落大方:“冯大婶子好。”

  冯大婶子赶紧上去拉住她的手,只觉白嫩纤细,柔若无骨。她不由赞叹道:“多好的姑娘啊,还如此懂事,可真是让我这老妇人越瞧越喜欢,恨不能带回家去当女儿了呢。”

  沈葭笑而不语,心道果真是媒婆的一张嘴儿,惯会哄人的。可别是想给她说亲,这山沟沟里会有什么好人家吗?

  冯大婶子看看这屋里,又皱眉道:“远山是大男人家,姑娘一个未许人家的女孩子住在这里只怕多有不便吧,不如搬到我那儿去?我家里前面新起的三间瓦房,地方宽敞舒适,姑娘若是过去也有地方住。”

  媒婆的心一般不是寻常人摸得透的,沈葭也不愿与她多交集,只笑着回了一句:“多谢大婶子好意了,只是我醒来后还没见过自己的救命恩人,怎好就此到你家里去。如此,倒显得我忘恩负义了。”

  袁林氏也赶忙道:“是啊大婶子,这种事还是等远山回来再说吧,毕竟人是他带回来的。如今时候也不早了,大家伙儿就先回去吧,让这姑娘好好歇着。”

  冯大婶子也没打算一次就把人给带走,如今既然都这么说了,自然不会再坚持:“如此也好,那姑娘就好生歇着,我们过些时候再来看你。”

  其她几位看热闹的妇人也跟着寒暄了几句,方跟着冯大婶子离开了。

  出了侯远山家的院子,几位妇人便七嘴八舌的热闹起来。

  袁王氏惯来是个爱逢迎的主儿,且自家儿子如今也到了说亲的年纪,近日来没少巴结冯大婶子,就指望着能将来给他家儿子说门好亲事。且看冯大婶子刚刚对着沈葭好一番夸赞,便也上赶着来迎合着:“到底是哪里来的姑娘,跟个天仙儿似的,可真够水灵的。”

  冯大婶子不屑地瞥她一眼:“咱这样的地方找个漂亮的媳妇儿有什么用,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会不会烧火做饭还不一定呢,到谁家去那也是个累赘。怎么,你瞧上了?若瞧上了我明儿就过来把她跟你家来旺说说。”

  袁王氏忙赔笑:“大婶子前段日子不还许了我说去问问那高家的女儿吗,如今怎么又扯到这小娘子身上了?我这还等着您的好信儿呢。”

  高家是这杏花村里唯一的富户,家里良田多不说,高家的老二和老三每日里磨豆腐拿到镇上卖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就连被赶出去的大儿子高耀做个屠户日子也是舒坦的。

  纵使不说这些,就单听听人家高家女儿们的名字,大妞高浣,二妞高湘。这名字据说个个都是专门找了卜卦的人给起得,跟村里其他的大丫,二丫什么自是不能比。

  袁王氏巴着能与他家攀亲戚也不是一日两日了。

  冯大婶子看她提起高家时那副嘴脸就满心的鄙夷,就她家那个条件人家高家还能看上?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家儿子是个什么德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