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被军嫂 第082章 没病权当给调理

《重生被军嫂》第082章 没病权当给调理

作者:婔姿珏然 字数:0 书籍:重生被军嫂

  等赵禾灼离开房间,钟楚虹问道:“文哥,你真买了1.5亿美金的黄金期货啊。”

  虽然之前钟楚虹和李志文他们一起来的伦敦,但是只要赵禾灼等人来到李志文房间,她就离开了,知道他们有工作要谈,而这次赵禾灼过来,本来她想离开的,但是李志文抓着她的手不让她离开,她也就认命了,呆在了房间。

  “嗯嗯,是买了这么多。”李志文没有告诉她还采用了五十倍杠杆,否则非得吓坏她不可,而之所以不让她离开房间,是让她知道一些事情,知道自己对她的心意。

  “1.5亿美金,那得多少钱啊。”钟楚虹得到李志文的肯定,有些吃惊,之前她知道李志文有钱,有三家公司,但是没想到他有这么多钱,钟楚虹以为李志文最多有几百万港币,结果李志文有1.5亿美金,换算成港币有七亿之多。

  “再多的钱,不还是你的。”李志文捏了捏钟楚虹的琼鼻,说道。

  “文哥,我可不是为了钱和你在一起的。”钟楚虹赶忙说道。

  “我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别担心,我只是喜欢你。”李志文不在意的说道,就算钟楚虹是谈钱的人,李志文也不在意,自己重生过来可不是为了挣钱留给后人的,自己要做的是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自己死后哪怕洪水滔天,女人花点钱怎么了,自己挣钱不就是要享受的,再说钟楚虹就不是贪财的人,自己对她了解的不能再了解了。

  “你知道就好。”钟楚虹说道,心里打定主意不接受李志文的好意。

  李志文和钟楚虹说罢,就把目光移到了自己手里的一沓纸上,细细看了起来。

  这是一份英国报纸的调查报告,李志文在香港是从报纸起家的,但是目前麒麟报社目前的辐射范围只是香港和东南亚,而日韩的辐射能力也很弱,更别说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了。

  所以他只能采取并购的方式,把自己的辐射范围扩大到欧洲,扩大自己的话语权。

  而李志文来自英国的殖民地香港,先打入英国肯定比先进入其他欧美国家容易的多,等进入英国再谋划欧美发达国家就容易很多了,所以就有了这份商业调查报告。

  李志文从头看起,首先介绍的是英国全国性的高级报纸,主要有《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卫报》、《金融时报》、《观察家报》。而全国性通俗报纸有:《每日快报》、《太阳报》《每日镜报》、《每日邮报》等。

  《泰晤士报》于1785年诞生,由约翰沃尔特创办,至今195年的历史。

  《泰晤士报》被认为是英国的第一主流大报,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泰晤士报》在英国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

  《泰晤士报》经过几经辗转,从沃尔特家族到北岩家族,再到阿斯特家族,之后转到了现任罗伊汤普森手中。

  罗伊汤普森是加拿大人,50年代到英国闯荡,创立了英国最大的报业公司,有五十多家地方日报,于1966年从阿斯特家族收购,但是《泰晤士报》一直入不敷出。

  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好的收购目标,但是报告上说前不久罗伊汤普森为了弥补《泰晤士报》赤字花掉了80万英镑家产。

  李志文记得1981年,新闻集团的默多克以1200万英镑收购了《泰晤士报》,想来其中应该有什么不被李志文前世关注的事情发生,既然罗伊汤普森刚刚花掉了家产,想来不是现在《泰晤士》就可以收购的,《泰晤士报》在李志文心里画了叉号,还是在继续深入调查一下吧。这次收购就不以《泰晤士报》为目标了。

  李志文接着往下看,《每日电讯报》,其为英国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1855年创刊,全国日发行量在一百五十万份左右,着重报道国际新闻,读者主要是中产阶级,该报的大部分股份为加拿大人布莱克所有。

  《卫报》是全国性综合内容日报,与《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被合称为英国三大报,因总部位于曼彻斯特而称为《曼彻斯特卫报》,于1959年该为现名,1964年总部迁往伦敦。

  该报注重报道国际新闻,擅长发表评论和分析性专题文章,读者主要为政界人士,白领和知识分子,政治观点中间偏左,但是《卫报》属于斯科拓信托基金会,不允许买卖。

  《金融时报》主要报道商业和财经新闻,并详细列出每日的股票和金融商品价格,该报在伦敦、法兰克福、纽约、巴黎、洛杉矶、马德里、香港等地同时拥有分社,就当地时事作第一手报道。《金融时报》一般分两大叠。第一叠主要报道世界各地时事新闻,第二叠则详细报道各地商业及财经新闻。周六版的《金融时报》设有文化、艺术、活动等专版。

  《金融时报》属于培生集团,收购难度大。

  但是《金融时报》持有《经济学人》集团50%的股权,《经济学人》是世界四大财经杂志之一。

  李志文只要收购了《金融时报》,也就可以变相控制《经济学人》集团,所以也是可以尝试的。

  《观察家报》是创刊最早的星期日报纸,发行量七十万分,读者大多为大学教授、在校学生和一般知识分子,该报是政治文艺综合性报纸,着重政治、经济和文艺方面的长篇评论。它与政府、政党领导人关系密切,因而消息也较灵通。1976年被美国里奇菲尔德大西洋公司收购。

  《每日快报》1900年创刊,文章短小精干,浅显易懂,创始人为比弗布鲁克爵士。读者群以产经、财经人士为主的社会主流群体。他们包括企业家、经济学者、政府官员以及正在或即将从事经济工作的创业人士。

  《太阳报》是全国销量最高的报纸,以中下层为读者,1969年被鲁伯特默多克收购,该报也是在默多克收购时转为小报型报刊。《太阳报》转型后加入大量的通俗内容。

  看来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已经在英国布局了,自己也要抓紧时间,李志文想到,不过《太阳报》就不用考虑了。

  《每日镜报》是世界上第一份小报,创刊于1903年,创始人哈姆斯沃斯,文章简短、煽情,且采用大量图片,是工党的坚定支持者,是英国真正的持有左翼政治立场的小报。1951年其外甥塞西尔金掌握《每日镜报》,于1958年买下“混合出版公司,形成媒介集团,被称为“镜报集团”。

  《每日邮报》于1896年由北岩勋爵创办,发行量120万份,读者是中产阶级,偏向女性方面。

  北岩勋爵创办了英国第一个报团,其巅峰时手下有《每日邮报》、《每日镜报》、《泰晤士报》、《观察家报》等。北岩勋爵去世后,北岩报团由其弟罗瑟米尔爵士主持,但《泰晤士报》被转让给了阿斯特家族,《每日镜报》于1931年分离出去,以后该报团被称为联合报纸公司。

  以上这些报纸,都是英国的全国性大报纸,销量从几十万份但几百万份不等。

  在这个世界上,你说的话声音越大,被听到的人越多,越会被人所尊敬,所以话语权是极其重要的事,你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别人凭什么把蛋糕分给你。

  所以李志文此次的目标就是收购一些报纸,增加自己在英国的话语权,让政客和资本家对他重视。

  只要自己把握一定的话语权,自己的话就会被重视,自己提出的主张被采纳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现在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既然默多克这个澳大利亚人都可以来英国收购报纸,自己这个英国公民凭什么不可以。

  李志文看完报纸的商业调查报告,决定广撒网,多捞鱼,决定对《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金融时报》、《观察家报》、《每日快报》、《每日镜报》、《每日邮报》都进行收购问询,当然《泰晤士报》和《金融时报》只是问询,最主要的精力放在其他的报纸上。

  只要自己可以收购一两家报纸,那自己在英国社会就会有话语权,到时候自己做一些事情也会被重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