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锦绣农门:本宫田多多 第三百六十八章 落实事情

《锦绣农门:本宫田多多》第三百六十八章 落实事情

作者:温宠儿 字数:847 书籍:锦绣农门:本宫田多多

  “离那些男人远些。嫮儿,阿耶告诉你,世上男子,没一个好东西,皆薄情寡恩之辈,惟利当先,说一套做一套。谁都不值当你为他难过。”

  絮雨笑了笑,垂目不语。皇帝忽然想起一件事,招了招手,将女儿唤到身边道:“长安入夏闷热,不是个住人的好地方。阿耶过些天就带你去苍山避暑,你散散心,别的,暂时什么都不用多想。”

  絮雨小时候曾跟老圣人去过,知那里确是个好所在,避开这边的酷热,对皇帝的身体应当也是有好处的。

  “阿耶自己看着办便是。”她应道。

  皇帝很是欢喜,迟疑了下,又小心翼翼地问出一句此前一直想问的话。

  “嫮儿,你就不想做回公主吗?我圣朝的公主。”

  絮雨凝视着皇帝,道:“我早上回来,就是想问阿耶,何时合适。”

  “只要嫮儿你想,任何时候都合适。”

  皇帝目中闪烁着极力抑制的喜悦之色,慢慢地握住了女儿的手,沉声说道。

  第63章

  毫无疑问,裴萧元有着明晰而敏锐的头脑,这叫他足以能够领悟到她那一番言语的意思。

  然而须臾之间,应是有太多的思绪几乎同时向他冲涌而至,他只觉神思混沌,怳惚不明,直到最后,随她脚步穿庭所发的清响渐渐远去,彻底消失于耳畔,刹那,他醒了神,心一阵激跳,人也自座上一跃而起,追出,她的身影已是杳渺无踪。

  他的身形一顿,脚步终也慢慢地停了下来。

  当他出现在韩克让面前,告诉他昨夜奉命所寻之人平安无虞已自行入宫这消息时,他看去已与平常没什么两样了。唯一一点,大约是昨夜确实奔波过甚,半刻也不曾合过眼,所以精神欠佳。

  韩克让端详了下他,目露关切之色,道:“你脸色看着不大好,是最近太累了吧?别仗着年轻不当回事。就像我,早年也和你一样,上山打虎,下海擒龙,如今呢……”

  他拍了拍自己日益腆凸的腰腹,摇头,“昨晚为寻人,我也是一夜没睡,我是顶不住了。没事最好。幸好今日休沐,我这就回家歇了,再不回去,家中的老婆娘怕又要闹事。你也不必太过拼命——”

  他看了下左右,目光落在下属那伤处还没痊愈的脑门上,靠过来些,低声道:“你头上这伤,是陛下那里得来的吧?我为陛下做事多年,多少也知道些陛下的性子。你要是不知道放松些,一味全力闷头做事,就是铁打的人,也受不住差遣。有些事自己可以看着办,把度拿捏好,陛下也非吃人的虎,不会真拿你如何的。”

  他亲切地向下属传授对上心得,拍了拍他肩,离去。

  裴萧元被韩克让提醒,才记起今日休沐,他和宁王孙新安王李诲约定,趁空出城教授他一些骑射之术。然而昨夜为了寻她,兵乱马乱,他竟将这事给忘了。

  他看一眼渐渐升高的日头,知李诲等人此刻恐怕已在约定的地方在等了,立刻敛神,命随从先去,自己先回公廨住地。

  因原本做好此后长住的打算,他简单的日用必须之物都在这里了,包括今日需要的外出便装以及弓、箭等兵器,匆匆赶到,发现门外路边停着一辆女子乘坐的碧油车,还有一架骡车,车上载着箱案之类的器物。七八名来自崔府的下人正往里搬着东西,不禁意外,叫停。

  崔府下人看到他,忙上来见礼,说是奉命送东西来的。这时里面有个年轻女子一边指挥着人摆放物件,一边走了出来,她穿红罗襦衫,系一条明蓝色印散点小簇花长裙,面绘端庄而明艳的妆容,竟是昨日在崔府里见过的那位王家女娘贞风。她的后面跟着一早就被叫去帮忙的青头。

  王贞风看到裴萧元,停在庭院当中,含笑望来。裴萧元便走了进去。二人相互见礼后,王贞风解释,一应所有器物都是她姑母崔府王娘子安排送来的,她奉命跟来,帮助安置。

  “姑母命我来了再看看,郎君这里还缺甚,再去添置。我因不知郎君喜好,不敢随意自作主张,方才正问青头,郎君你便来了。”

  裴萧元看一眼四周。许多还没来得及拿进去的还堆在庭院当中,多是些金银泥漆的器物,看去富丽堂皇,将这本就不大的地方挤得更显狭仄。

  他收目微笑道:“此事我半点也是不知。若昨日知晓,当场就和舅母说了,不必费心安排这些。有劳王娘子,都拿回吧。”

  王贞风一怔,循他方才的目光,看了眼四周之物,迟疑了下,道:“这些都是姑母特意为郎君准备的,之前并不曾有人用过。郎君看不上哪件,我带回去,其余留下,如何?”

  裴萧元不想与舅母王氏牵扯过多,昨日也是因为商议为他母亲做祭日法事,无法推拒,这才应邀登门。

  至于这位王家女娘,因其父正是当年追随他父亲裴固一道阵亡的八百英烈之一,故比起旁人,对她自是多了几分敬重。

  “确实是用不上。此屋非我所有,公廨而已,非久居之地,说不定过几日便易主,到时搬来运去麻烦,真缺什么,我叫小厮准备便可。还是劳烦王娘子都搬回去,代我向舅母致谢。”

  所幸这位王家女娘颇为聪慧,更不是夹缠不清之人,应是明白了他拒绝的意味,目光在他面上停留几息,便点头:“裴郎君既然这么说,我便不勉强。那我将物件都带回去。只一件,如今天气渐热,我看这屋潮沼,夜间怕有蚊虫袭扰,屋中少一床帐,我恰好带来一顶,方才已是挂上去了,郎君若是不弃,不妨留用。”

  青头听到此话,心中未免郁闷。万幸,他的主人一视同仁,既看不上他借钱备的帐子,也不要这王家女娘带来的。只听他应:“我家青头前些天已备妥,只还来不及张挂。有劳王娘子费心,也请一并收回。好意心领,不胜感激。”

  王贞风一顿,随即应好。

  青头精神一阵,不用别人动手,跑进去,飞快拆下刚挂好的那一顶月白帐。王贞风命人将全部的器具连同青头递上来的帐子一一搬回到骡车上。

  裴萧元送她出去。她行礼致谢。

  “我对崔娘子极是敬重,裴郎君放心,我会帮姑母用心准备祭日之事,郎君忙事便可,无须记挂。”

  裴萧元诚挚道谢。王贞风含笑与他道了声别,登车离去。

  裴萧元目送马车离去,随即转身入内,匆匆更衣,取来弓箭便走。

  青头忽然追出来,“哎哎”地似有话要说。

  裴萧元知自己这小厮长舌,通常十句话里,有用的只有一二句。见又因方才那事耽搁了些时候,怕李诲等人等得着急,哪来空闲再听他饶舌,丢下小厮便去。

  他纵马来到城北光化门,果然,李诲和十几名同行的王府护卫、奚官等,早已到来。他正翘首张望,忽然,远远看到裴萧元的骑影,眼一亮,忙排开众人,亲自催马来迎。二人遇在城门外的一道墙垛下,李诲下马便拜,口称师傅。

  裴萧元翻身下马将他托起,解释说,他一早有事羁绊,以致失约,此刻才到,叫他久等。

  李诲忙道:“师傅只要来便好,我等多久都没关系。方才若不是师傅派的人来告过一声,我还担心你又后悔收我为徒,不想来了!”

  裴萧元哑然失笑,打量了下李诲,见他今日穿了身利落的马装,腰上紧紧扎一条金玉饰的十三銙蹀躞带,上面悬系刀弓,后腰斜背一只髹漆描金花的箭筒,脚踏皮靴,看去一改往日文弱,颇见几分少年人的英气,颇为满意,握了握他臂,勉励几句,随即领人上马,往金吾卫演武场行去。

  这个白天,他教了李诲一些基础的骑射功夫,发现李诲不但学得用心,人也聪慧,能举一反三,最难得的,是他不怕吃苦,身上没有半点京中富贵子弟的纨绔习性。因平常不怎么接触刀剑,多次拉弓之后,手指和手心被坚硬的弓弦磨得通红发肿,若非裴萧元无意发现,他自己始终一声不吭,练得一丝不苟。这叫裴萧元刮目相看,对这个新收的徒弟更是喜爱。师徒在演武场待了半天,又领他出城骑马,傍晚方结束今日教习,亲自送他回到宁王府的大门外。

  李诲回来还十分兴奋,意犹未尽,恳切挽留,要他进去用饭。然而裴萧元此刻已经知道宁王意图,怎肯再贸然踏入王府,何况,他另外确实有事,推辞后,骑马离去,来到了陈家酒楼。

  这间酒楼不像春风楼那样声名在外,地处曲巷,门庭雅致,但占地不大,内中沽卖酒水和吃食,几个住家的陪酒女郎而已。长安更多的,还是这种遍布街巷的籍籍无名的小酒家,做的也多是熟客生意。

  今日承平约他来此吃酒,说是受人之托。

  裴萧元到的时候,承平早已在一间僻室内就座,不像他平常那样放浪形骸,身边并无熟识的陈家姐妹相伴,只他一人独坐饮酒。看到裴萧元现身,面露笑意,点了点头,起身轻步而出,在外亲自为他守看。

  裴萧元环顾四周毕,坐到承平方才的位置上,取了只洁净的杯,提壶倒一杯酒,饮了一口,淡淡道:“出来吧。”

  他话音落下,自屋角的一面帷帐之后出来一人,五六十岁的年纪,打扮普通,穿灰色上领袍,系一条普通黑带。因为长久不再骑马挽弓,身形渐变臃肿,但从他走路脚步落地的稳健可以推断,此人从前应当是名武将。

  当朝高官、尚书冯贞平坐到裴萧元对面,自己倒了一杯酒,向着对面的年轻人敬了一敬,一口饮尽,随即笑道:“裴二郎君如今是大忙人,肯来此见我这老朽一面,实在感激不尽,就先饮为敬了。”

  裴萧元没动,只笑道:“听说你给了王子五千金?他最近欠下一笔赌债,向我借钱,我哪来的钱可以借他,他便逼迫我来。我也想看看,到底是什么酒,能叫冯尚书出五千金约我来此。”

  冯贞平的神色非但不见半分惭意,反而变得郑重起来,道:“莫说区区五千金,只要裴二郎君肯赏面,便是五万、五十万、五百万,乃至更多,无极多。只要我有,皆可拱手,与君分享。”

  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凝重,带着某种未道破的隐含的意味。

  裴萧元的唇边浮出一缕笑意:“是什么事,能叫冯尚书出这么大的本钱?裴某洗耳恭听。”

  冯贞平不再迂回,再次斟酒,转向西北方向,朝着地面洒酒,接连三杯过后,自己跪地郑重叩首。

  完毕,他转向裴萧元:“方才三杯酒,是我敬拜令先尊,我也知,我没有这个资格。从前的事,是我的罪过。今日请裴二郎君来,就是为了请罪。”

  “当年变乱汹汹,我与神虎大将军在战中曾多次呼应,他视我为友,我却狼心狗肺,不但故意推迟发兵援救,致令大将军以身殉国,后来还反诬大将军争功。我固然罪该万死,但有一言,须叫郎君知道,当年所有的事,皆非我的本意。柳策业以长安大势威逼于我。我若只我一条命,大不了不要,但我有众多亲族,我不能叫我阖族老幼因我而遭殃,我迫不得已,只能遵他指令行事,致令——”

  冯贞平情绪激动,一口气说到这里,猝然停下,喘息稍定,望向对面,却见那年轻人手中捏着他方饮尽了酒的空杯,缓缓旋转玩弄,神色平静,并无冯贞平原本期待中的反应。

  “实在是当日,定王勃勃兴起,运势集于一身,已是无人可替。我卑劣小人,做不到如令先尊那样忠肝义胆,一心持护太子——”

  两行热泪自冯贞平的眼中淌下。

  “这许多年来,我时时因当年之事而锥心痛悔,那些事绝非我的本意,我是受人胁迫,不得已而为之。康王对神虎大将军更是敬慕无比。曾不止一次在我面前感叹,恨自己太过无能,力不从心,不能为大将军尽上半分心力。”

  “大将军人虽去,英灵不灭。然时至今日,柳策业陈思达之流凭借太子,依旧身居高位,权柄在握,大将军竟然至今未得正名!旁人也就罢了,我不信,郎君对此,竟也无动于衷?”

  裴萧元放下手里的杯,望着对面之人,似笑非笑:“我无动于衷如何?义愤填膺又能如何?”

  冯贞平以袖擦干泪痕,起身,走到裴萧元近畔,压低声道:“裴郎君,如今朝堂之势,你应当看得清楚。圣人只有二子,百年之后,太子继位,焉能容你?第一个要杀的,必定是你。康王便不同了。他早就敬慕于你,获悉新安王拜你为师,羡慕不已。今日若非他身份不便,恨不能随我同行,来此亲自为郎君你斟酒一杯,如此方能表他心意。”

  “康王叫我转话,日后,若蒙上苍垂怜,他侥幸能够主事,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为神虎大将军正名,令其陪葬皇陵,再立神庙,叫他永受香火祭拜,英名不朽。至于裴郎君自己,以君之才,封侯拜相,更是不在话下。”

  “我今日来此见君,乃是怀着满腔诚挚。所说之话,千真万确,若有半句作假,若是将来食言,叫我天诛地灭,不得好死!”

  最后,他一字一句,咬牙起誓。

  裴萧元听完,起初静默不言。

  冯贞平在旁留意着他的神色,揣度着此行目的达成的可能性。

  自裴家子入京得圣人重用的第一天起,冯贞平便思忖如何将他拉拢过来,或者说,暂时拉拢。

  只是自己也知,此举希望不是很大,加上怕落人眼,一直犹豫不决。直到宁王曲江宴后,冯贞平开始沉不住气了。死了一个最宠爱的儿子也就算了,最叫他不安的,是本要将孙女嫁给康王的王彰,态度摇摆起来。

  就在几天之前,在冯贞平忍不住去试探王彰的时候,他竟拿命格推脱,说什么前些时日有高人给孙女看命,称今岁议婚不利,想将事情推到明年。

  显然,康王因当日沉船时的举动遭到了皇帝的厌恶,这已不是个秘密了。冯贞平怀疑王彰如今想改弦易辙,与柳策业和解——虽然这可能性不是很大,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王柳两家无深仇大恨,有的,不过是从前因争权而导致的不和。何况两家中间,还有一个太皇太后可以作缓冲。

  如果这个猜测是真,一旦王柳两家合力支持太子,本就遭皇帝厌恶的康王想要上位,希望变得微乎其微。

  加上就在昨日,冯贞平又听闻太子妃的母家竟也想用婚姻拉拢裴萧元,甚至,此举好似还得到了皇帝的首肯。这叫冯贞平再也坐不住了。

  莫说只是给死了的人磕头谢罪,就算是要他给裴家子磕头——如果这样就能达到目的,冯贞平毫不犹豫也会去做。

  他如今迫切想要将先将裴家儿子先拉拢过来,和他一道对付柳家和当今的太子。

  只要柳家不稳,王彰自然又会乖乖找回康王。

  而裴家子,他不可能不知道柳家在当年的北渊之战中扮演过什么角色。他和柳策业的仇是绝不可能消解的。想要扳倒柳策业,多一个像自己这样的助力,对他并没有坏处。

  将来得皇位的,不是太子,就是康王。二选一,只要他不是蠢人,选谁对他更有利,他会知道的。

  当然,他可能也有第三个选择,图谋作乱。但真若有那一天,反而是冯贞平求之不得的乱局。他本是武将,如今虽遭皇帝慢慢限权,但在地方,至今还有一些听他号令的旧部,越乱,他才越有用武之地。像现如今这样四平八稳,一切仿佛都在道宫里的那个圣人的眼皮子底下走着,冯贞平深感一种如被绳索慢慢捆紧双手般的无力。

  他紧紧注视着面前的年轻人,片刻后,只听他淡淡道:“阿史那王子收你五千金,看来暂时无须退还了。你想做什么,去做便是,在我职权范围内,我不阻挠。”

  冯贞平心中大喜,低声道:“我若有所行动,必会事先叫你知道。”

  他向着面前的人拱手为礼,随即不再停留,转身匆匆离去。

  片刻后,承平再次迈着轻快的步伐入内,为裴萧元斟了一杯酒,双手奉上。

  裴萧元看他一眼,没有立刻接过。

  承平注视着他,那一双平日总是笑吟吟的眸子,此刻烁着如野兽将要扑去撕咬猎物似的兴奋的精光。

  “君严兄,我知道你想复仇。然而无论是太子还是康王,最后谁继位,你都是没有好结果的。”

  “愚弟劝你,趁早另做打算。”

  “无论何事,我会助你,在所不惜。”

  承平用前所未有的严肃的语气,慢慢地说出了这几句话。

  裴萧元和他对望了片刻,拿过承平一直举在手中的酒,一饮而尽,接着,咣的一声,撂下酒杯,拍了拍他肩。

  “早些回去睡吧。”

  “我也回了。”

  他撇下承平,迈步离去。

  这一夜,是裴萧元近来回家最早的一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