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锦绣农门:本宫田多多 第三百六十章 迎回府

《锦绣农门:本宫田多多》第三百六十章 迎回府

作者:温宠儿 字数:877 书籍:锦绣农门:本宫田多多

  二人回到村子时天色已近黄昏。

  刚下牛车, 贺枕书就听见有人远远喊他们:“裴家二哥,嫂子!”

  他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在河对岸,黑黑瘦瘦的少年放下怀中的麦穗, 朝他们招了招手。他身后还有个女孩, 个子比他高一些,也抱了满怀的麦穗。她贺枕书笑了笑, 又飞快躲开视线, 模样似乎有些拘谨不安。

  是冬子,还有刘老三家那小丫头,云燕。

  除了裴家之外, 刘家是为数不多也提前了几日抢收麦子的农户家。不过, 他家倒不是怕雨水,而是如果不提前几日, 农活就做不完了。

  刘老三前不久摔断了腿, 刘三婶又身子不好,干不了地里的活, 所有农活都落在了云燕那小姑娘一个人身上。

  她从裴家开始抢收的后两日就开始干活, 却没想到, 到今天还没干完。

  这都十来天了。

  河对岸的路边停了辆板车,割下来的麦穗高高堆在车上。云燕没要冬子帮忙, 艰难地将怀里的麦穗往车上放, 额前渗满了汗珠。

  贺枕书想了想,道:“我去帮帮她,你在这儿等我, 别乱动。”

  裴长临点点头。

  下河村沿河而建, 一侧靠山, 给农户划的田地大多在河对岸,只在村头村尾有两座石桥相连。贺枕书小跑两步过了石桥,帮着云燕把麦穗堆了上去。

  “谢谢……嫂子。”云燕说话还是轻声细气,她应当已经干了很久农活,身上满是泥土,鬓边的发丝都微微濡湿。

  贺枕书“嗯”了声,问她:“地里还有吗?”

  云燕道:“还有最后半垄地。”

  “云燕姐,我去吧。”冬子将麦穗堆好,抹了把脸上的汗,“你歇会儿,我很快就干完了。”

  “不、不用了!”云燕飞快道。

  似乎是意识到自己反应太过激烈,她视线局促地左右看看,又道:“剩下的我自己来就好,今天谢谢你,改天……改天我给你家送点菜去。”

  说完,也不管对方的反应,转头就往地里跑去。

  冬子原本还想说什么,可对方转眼已经跑得老远,只能小声嘟囔一句:“跑得这么快……”

  贺枕书问:“你怎么在这里?”

  “我帮她干活啊。”冬子道,“她家就她一个人在地里收麦子,还不肯找人帮忙,手脚都磨破了。再这么干下去,麦子烂在地里都不一定能收得完。”

  贺枕书默然。

  倒不一定是她不肯找人帮忙,今年天气如此特殊,各家各户抢收都来不及,就算他们求了人,旁人恐怕也没这空闲。也就冬子这个村里的散户,因为年纪小没被分地,能来帮帮她。

  不过,裴家今年可是早早就干完活休息了,也没听说这事,多半就是那刘老三拉不下脸来,没敢向他们开这个口。

  最后折腾的还是他闺女。

  贺枕书又问:“刘三叔请你来帮忙的?”

  “没,我自己来的。”冬子摇摇头,“可不敢让刘三叔知道。”

  冬子虽然还没到能成亲的年纪,但已经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村中未出阁的女孩双儿见到他都要避嫌的。

  也难怪云燕方才会是那样的态度。

  要是被人瞧见他们一块在地里干活,指不定会怎么说闲话。

  尤其是刘老三那么好面子的人,往日对闺女的管教就极为严厉,要是真被人传了什么出去,云燕会不会遭殃不好说,冬子肯定免不了一顿揍。

  “没被人看见吧?”贺枕书问。

  “放心吧嫂子。”冬子道,“这几天大家伙陆陆续续都收完庄稼了,地里没多少人。我都是等太阳快落山才来的,没人看见。”

  贺枕书眉梢一扬:“我和裴长临不是人?”

  这小孩也是个缺心眼的。他刚才要是不喊那一嗓子,贺枕书和裴长临还真不一定会往河对岸看,也就不会知道这件事。

  可现在,他们俩全知道了。

  难怪把人家丫头刚才吓成那样。

  “你们又不会到处乱说闲话。”冬子倒是不以为意。

  贺枕书无奈,心道这人与他没熟到哪儿去,怎么就能肯定他不说闲话了?

  但他没再说什么,两人一道往回走。

  一回头,就看见那病秧子已经上了桥,正往他们这边走过来。

  村中这石桥以前被水冲垮过一次,重修那会儿村里家家户户都穷,修得也简陋。石桥两侧没有护栏,石板铺成的桥面不过两人宽,仅仅足够村中惯用的板车通过。

  这段时日雨水多,桥面湿滑,河水也涨了不少,湍急的水流汹涌冲刷着桥墩。

  贺枕书吓得心脏都漏跳了一拍,连忙跑过去,一把抓住刚走到石桥中央的裴长临,不由分说拽着他下了桥。

  “不是让你乖乖等着吗?”把人拉到河岸边,贺枕书气恼道,“自己乱走什么?”

  他很少用这样语气和裴长临说话,不是平时小打小闹的耍性子,而是……当真有些生气。

  裴长临怔愣一下,不太明白小夫郎为什么会忽然这么生气。他低下头,对方仍然紧紧抓着他的手,力道大得指节发白,把他捏得都有点疼。

  “对不起。”裴长临放轻了声音,“我错了,你别生气。”

  “嫂子怎么了?你们……”冬子紧跟着追上来,瞧见气氛不对,犹豫道,“你们没事吧?”

  贺枕书闷声道:“没事。”

  他又看向裴长临,教训道:“你上桥做什么,桥面上多滑啊,万一摔了怎么办?万一掉进河里怎么办?”

  裴长临默然。

  小夫郎近来对他的确有点操心过头了,稍微有点不舒服就要歇着,不让站在山坡高处,不让离河岸太近,连上下台阶都要牵着他。

  好像生怕他摔着。

  这石桥是去地里的必经之路,先前一家人忙活着收麦子的时候,他虽然不是每天都来,但也常常从这儿经过。

  那会儿都没见他这么担忧。

  但他仍然点头应道:“好,下次不会了。”

  贺枕书低低“嗯”了声,瞥了眼身后汹涌的河水,还是心有余悸。

  由于上游河流改道,下河村现在已经不会再每年发大水,村口这条河也比过去平和很多。但每年步入夏季,河道仍然会涨水,一涨就是三个月。

  今年因为雨季来得早,涨水也比往年早一些。

  在贺枕书经历过的前几世,裴长临都是因为病情恶化而去世,前后时间相差无几。

  唯有前世不同。

  前世,贺枕书意外找到了那个方子,配出了药,缓解了裴长临的病情。

  那一世,贺枕书在村里生活了三个多月,比他以前经历过的每一世都长。可惜裴长临最后还是死了,但他不是病死的,他是……意外落水而亡。

  就是村头这条走了无数次的石桥,没人看见他是如何落水的,但被捞上来的时候,人已经不行了。

  后来大夫说,他大约是过桥时忽然发病,没站稳摔了下去。

  贺枕书又道:“你这段时间都别靠近河边,就算要过来,也要带上我一块,知不知道?”

  裴长临轻轻点头:“知道了。”

  “嫂子没必要这么担心吧。”冬子道,“我看裴二哥现在身子好多了,不会出事的。”

  贺枕书没回应。

  虽说前世的事或许只是个巧合,但他仍然不敢掉以轻心。这次好不容易才让裴长临身子好了这么多,不能再功亏一篑了。

  而且……

  他低下头,抓着裴长临的手悄然收紧。

  他刚刚才答应过他,一定会好好活下去的。

  “好了。”裴长临拍了拍他的手背,“回家吧。”

  贺枕书点点头,还是没松手,任由裴长临拉着他往前走。走了没几步,裴长临忽然又停下来,回过头去:“你还跟着我们?”

  冬子默默跟在两人身后,听言挠了挠头发,难为情地笑了笑:“我想看看裴老爹在不在家,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

  裴长临自然知道,冬子一直想拜裴木匠为师。不过他也同样知道,这人压根没有做木工活的天赋,他爹几乎不可能收这个徒弟。

  其实他姐夫那大咧咧的性子也不适合此道,但周远为人踏实,也有韧性,做帮工还算可靠。

  这也是裴木匠还在教周远,而早早把冬子打发离开的原因。

  裴长临对其他人向来态度冷淡,没有多说什么,牵着自家小夫郎进了村。

  .

  裴长临近来体力渐涨,已经能一口气从村口走回家里,不怎么喘,只是额前微微出汗。

  贺枕书这么让他牵着走了一路,感觉到对方的手心也没有以往那么冰凉,方才受到的惊吓终于被慢慢抛到脑后。

  裴家的院门大开着,刚走近,就听见里头传来的说话声。

  “……都怪那陈老大,在镇上赌钱,把他儿子的药钱给赌没了。那天晚上邻里几家全听见了,闹了大半宿,快天亮了还能听见陈家娘子在屋里哭。”

  说话那人一身农妇打扮,坐在院子里,正与裴兰芝闲聊。

  裴兰芝对村里这些八卦其实不怎么感兴趣,手里编着草鞋,时不时应上一声。后者也不介意她兴致缺缺,说得越发起劲:“这不,陈家娘子第二天就带儿子回娘家了,现在还没回来呢。”

  下河村一共就几十户人家,同村的就算不怎么来往,也都喊得出名字。院子里这位贺枕书也认识,是住在村东头的张氏,夫家姓王。

  他被裴长临牵着走进院子,跟着后者一块喊了声“王婶”。

  “诶,长临回来了。”张氏止了话头,瞧见两人还牵着手,笑起来,“小两口刚成亲感情就是好,不像我屋里那个,成亲几年就相看生厌,现在成天不着家。”

  “王叔那不是要去镇上帮工嘛。”冬子没跟着进院子,从院门外探进头来,冲张氏笑了笑。

  因为家里有客人,大黑被链子拴在窝里,顽强地朝他吠了几声。

  “是冬子啊,找裴木匠?”张氏拍了拍放在身旁的妆奁,“我也找他呢,等半天了还不回来,说去邻村给人修篱笆去了。”

  “我都和您说了,修篱笆哪有这么快。”裴兰芝有点无奈,“这个点还没回来,估摸着就算修完了,那边也要留他吃个饭,您还是先回吧。”

  “王婶是要修这个?”裴长临走过去,“能让我看看吗?”

  “你也能修?”张氏把妆奁抱起来,犹豫片刻,还是递了上去,“裴家小子,你要是不会就别乱来,这可是你婶子的嫁妆,可不能碰坏的。”

  裴长临以前不常出门,也不怎么与人交流,村里没几个人知道他也懂木工活。

  他没多解释,接过妆奁仔细看了看。

  那妆奁似乎已经用过很多年,表面斑驳陈旧,刷的漆都有些褪色。双开门其中一扇歪下来,在外头摇摇欲坠地吊着。

  张氏不放心地问:“能不能修?实在不能就算了,我改天再……”

  “是用来做门轴的那块木头腐坏,断在里面了。”裴长临偏过头,对贺枕书道,“帮我拿块料子来,要三寸长,再拿把凿子。”

  贺枕书很快去取了东西过来,还顺道搬了把带靠背的椅子,让裴长临坐下。

  这妆奁坏得不算厉害,只要把断裂的门轴取出来,换个新的进去就是。这对裴长临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举手之劳,他几乎未经思索,很快便将木料削成了需要的大小,安了上去。

  整个过程甚至不到一炷香时间。

  看得张氏瞠目结舌。

  片刻后,张氏抱着修好的妆奁出了裴家院子,口中还在喃喃自语:“裴家小子这手艺什么时候学的,也不比他爹差啊……”

  她一抬头,瞧见冬子还蹲在路边,喊了他一声:“冬子,在那儿发什么呆呢,走,到王婶家吃饭去!”

  .

  裴长临今天早晨起床就帮贺枕书做书桌,中午去了趟镇上,回家后又帮人修了妆奁,运动量远超往日。贺枕书没再让他做别的,听裴长临说吃不下晚饭,便强行要求人回屋躺着休息。

  但当天色暗下,他帮裴兰芝洗了碗扫了地,回到后院时,却瞧见屋内的灯又亮起来。

  贺枕书:“……”

  终于明白以前阿姐为什么管这人管得这么严了。

  不管真是不行。

  “你又在鼓捣你那堆木头疙瘩?”他推门进去,裴长临坐在桌边,手里拿的却不是木料,而是纸和笔。

  贺枕书进门前,他似乎正在纸上涂涂画画,书写着什么。

  贺枕书诧异地眨了眨眼。

  他第一反应是,裴长临不会把他今日那个玩笑听进心里,真要去读书考举人了吧?

  但裴长临很快打消了他这个怀疑:“我在绘图纸。”

  “图纸?”贺枕书比刚才还要惊讶。

  裴长临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都超乎常人,做木工时就连辅助线都没见他画过几回,更别说是制作图纸。

  “你那些书不能总塞在箱子里。”似乎知道贺枕书在想什么,裴长临起身,把图纸递给他,“我想再打个书架,就放在这里。”

  如果是他一个人做,的确是不需要图纸的。

  可他今天试着帮贺枕书做书桌时才发现,以他现在的能力,想独自完成大件的物品,还是太困难了。

  当然,他也可以直接拜托他爹帮忙。裴木匠做了这么多年木工活,各类家具做来得心应手,一个书架自然难不倒他。

  但……送给小夫郎的礼物,他还是希望能做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就只能绘图纸了。

  贺枕书没想到裴长临会愿意给他做书架,又惊又喜,迫不及待地接过图纸。只看了一眼,就沉默下来。

  “是不是……绘得有点乱?”裴长临不太确定地问。

  贺枕书沉默地望着手中的图纸,企图从那潦草凌乱的线条中看出一点书架的影子。可是并不能,裴长临绘的这东西,别说是书架,说是随意瞎涂了一团乱麻他也信。

  他唇角抽了抽,勉强道:“其实还……还好。”

  “嗯,还需要再细化一下,应该就更清楚了。”裴长临将图纸拿回去,坐回桌边又涂画起来。

  贺枕书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眼看那图纸从一团乱麻变成了一大团乱麻,终于忍不住开口:“很晚了,先休息吧,明天再继续做。”

  裴长临头也不抬:“不困。”

  贺枕书:“……”

  这人最近精神好了,又开始糟蹋身子了是吧?

  他想了想,略微倾下身:“不想休息的话,要不要我读书给你听?”

  裴长临终于抬起头来。

  少年眼底的笑意几乎未经掩饰,谁都瞧得出他在打什么鬼主意。

  不就是前几回裴长临都听他读书听睡着了,所以打算故技重施么?

  裴长临又低下头,语气颇为挑衅:“你读就是。”

  夜色渐深,桌上灯火跳动,低低的读书声回荡在屋中。

  贺枕书读起诗词文章来并不像学堂里先生那么刻板,也没有许多文人刻意夸张的抑扬顿挫。他语调自然,嗓音清亮而悦耳,叫人很容易被他的声音吸引。

  他今日特意挑了一本连他自己读来都觉得晦涩无趣的儒学经典,读完一整页,正要翻页,便听见身旁传来轻轻一声“咚”。

  他抬起头,小病秧子趴在桌上,已经睡着了。

  真有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