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乾元剑 第六卷传承之路_第一百六十二章 变脸

《乾元剑》第六卷传承之路_第一百六十二章 变脸

作者:轩辕守护 字数:1787 书籍:乾元剑

  傍晚林平之还在练功,而孟生回到了府中。

  虽然林平之有了离去之心,但天色将晚不急于这一时。

  因此没有第一时间出去寻找孟生,告知他离去的事情。

  而孟生透过门窗看到了正在“打坐”的林平之,也没有上前去打扰他。

  不过他还是从丫鬟小红的口中得知了林平之即将离去的事情。

  虽然孟生的心中多有不舍,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林平之总有一天会离开的,既然没有办法挽留,那么就以最大的诚意欢送自己的恩公。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孟生来到了林平之的房门前,孟生敲了敲林平之的房门。

  林平之此时将真气回纳,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他站起身来说道:“孟公子请进。”

  孟生这个时候才推门而入,接着小红端着四个菜一个汤来到了屋中。之后便转身离开了。

  今天的饭菜比往常更加的丰盛,而且还有了一壶水酒。

  见到这丰盛的菜肴,林平之说道:“看来小红姑娘已经将事情告知了孟公子了。”

  孟生说道:“嗯!小红将恩公将要离去的事情告知了学生,学生虽心中不舍,但恩公志在四方,学生也不愿将恩公拘于这一个小小的村落之中。”

  林平之笑道:“哈哈,孟公子果真是豁达之人,孟公子虽在山林,但这秉性却颇有我们江湖人的豪气。”

  孟生苦笑一声说道:“恩公取笑了,学生不过一介腐儒,终日只忙碌于笔砚之间,哪里称得上什么豪气。只是恩公这一去,不知道你我几时才能再见?”

  林平之听到他的话,微微一愣,他回答道:“在下与孟公子并非同道中人。孟公子为民,不涉江湖,身边的是非琐碎,也不过一些柴米油盐的小事,日后一举成名,也是官宦仕途中人。”???.biQuPai.coM

  “而在下是江湖中人,江湖人身边恩怨是非繁多,非死即伤。与在下深交定然会给孟公子带来麻烦,日后还是不见的好。”

  说着林平之从怀中拿出了一张五百两的银票,然后递到了孟生的面前。

  孟生对林平之说道:“恩公这是何意?”

  林平之回答道:“在下在贵府居住日久,多受孟公子照顾。而孟公子为在下翻译经文功不可没,些许酬谢还请孟公子笑纳。”

  孟生摆摆手说道:“恩公,这万万受不得。恩公替我为亡妻报仇,又帮我们肃清了倭寇与丐帮之祸患,乃是大恩大德。”

  “莫说是在学生家中小住几日,就算是把学生的家财尽数奉与恩公也是理所应当。”

  “学生还不知如何报答恩公的大恩大德,又怎敢收恩公的什么‘酬谢’。恩公快快收回,切莫折煞了学生。”

  林平之此时摇摇头,笑着说道:“呵呵,孟公子客气了。孟公子只谈在下对孟公子的恩德。但相比起在下那些举手之劳,孟公子才是对在下有大恩。孟公子放心收下。而且这些钱也不算很不多。”

  孟生看了一眼五百两的银票,他说道:“恩公说笑了,就我们这个小渔村所有人的家财加起来也凑不够这张银票的数目,恩公怎说这些银钱不多?”

  林平之回答道:“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再过几个月便又到秋闱的时间了。而孟公子前往省城赶考,少不得银两作为盘缠。”

  孟生说道:“这点恩公不必在意,之前蒙恩公荫蔽,知县大人给了学生二十两纹银作为前往杭州府应试的盘缠。”

  林平之此时摇了摇头,他说道:“只是二十两纹银,只够孟公子衣食住行所用,若要金榜题名是远远不够的。”

  “这些银两孟公子一些拿来置办些田土,有了田土为生的话,孟公子可不为生计所累专心致志的读圣贤书,考取功名。”

  “余下的银两孟公子可有用作打点。虽然赚得考题是不太可能的,但至少也可替孟公子遮掩字缺。”

  孟生自然知晓‘遮掩字缺’是什么,这是科举考试之中的规矩,也算是一个潜规则。

  凡是跟皇家沾边的字都要缺笔以表示尊敬。

  但是科举考试时间紧迫,而且在号房里关上几天,如果因为紧张精神萎靡的话,可能第二天要睡到日上三竿。

  因此做卷的时间不算很多,抓紧时间答卷,有一两个字忘记缺笔也是在所难免的。

  况且是所有跟皇家有关系的都要有字缺,而非是只有皇帝的年号与名讳。说不定皇上新纳的哪个得宠的娘娘,被册封的皇子也在字缺之内。

  他们这些书生们,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之人,又哪里能及时得到这些消息?因此为了能高中便只能给阅卷的考官一份“门敬”,让他们替自己遮掩。

  但如果你不给阅卷官员们“门敬”的话,那么你这个字没有缺笔,那便是对皇家的不敬,无论你的文章再怎么“锦绣”这张考卷都是直接作废。

  但如果你给了的话,那么这些官员们就会替你遮掩。到时候一张完整的考卷递上去,就可以淘汰掉很多人。

  更何况你给了大人们“孝敬”,那么他们阅卷的时候,对你的考卷在心态上也更“宽容”的多。

  只要你的卷子不是“臭不可闻”的“狗屁文章”,只要你真的有真才实学,能达到他们心理预期的中上。只要还有名额,他们就优先你的卷子进入到举子的行列之中。

  能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考中秀才的都非泛泛之辈,均是饱读诗书之人。学识才华相差不是很大。他们之间的差距或许就是“出身”“孝敬”这些外在的东西。

  能不能考中,可能就差这一份“门敬”,这一点“孝心”,这块仕途的“敲门砖”。

  可以说一份“门敬”,就算是半步迈进了举人的行列之中。只要再有真才实学,那么你就十拿九稳了。

  孟家虽然有些家资,但也不算太富裕。只能算是个“小康家庭”。

  而“门敬”一给至少一百两银子。银子给的越多机会就越大。

  但这根本不是他们这些普通人家的小秀才们给得起的。

  哪怕是孟生的岳父,平阳城内的一个商贾,也没办法短时间内一下子掏出这么多的现银。

  就算是能掏出来,这也算是风险投资。拿出来这就算“伤筋动骨”了。

  他的岳父也不会去做这种风险巨大的“买卖”。更何况他的女儿已经死了,孟生与他们的“姻亲”关系可以说是可有可无了。

  他的岳父自然也不会去赌“人性”。

  对于这种要“门敬”的“潜规则”,孟生心中虽然愤慨,但也是无可奈何,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

  他的妻子如今身亡,他也不想去麻烦岳父给他做这种“风险投资”。

  不过眼下林平之却给了他希望。

  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中举入仕是一生的追求,孟生虽是正人君子,但也经不住“毕生夙愿终得实现”的诱惑。

  男人或许可以经得起金钱的诱惑,美色的诱惑,甚至是权力的诱惑,但很难经受得住“壮志得酬”的诱惑。

  他望着桌上的五百两银子,他的内心正在不断地挣扎着。

  见到他的样子,林平之笑了笑,他说道:“若是孟公子金榜题名了,成了朝廷命官,到那个时候,在下的身份也不会给你带来麻烦了。或许我们还可以互相帮忙。只是那时候在下若是有求于孟公子,还请孟公子不要嫌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