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医魔妃:狂暴妖王,夜夜宠! 第34章 不速之客

《神医魔妃:狂暴妖王,夜夜宠!》第34章 不速之客

作者:妤七 字数:996 书籍:神医魔妃:狂暴妖王,夜夜宠!

  "皇室的宿老和重臣们也许不真的了解战场吧?"

  息衍沉思着摆了摆手:"皇室的宿老和重臣确实不了解战场,但是能够调动军队的那人一定是了解战场的。"

  "调动军队的不是皇帝?"

  息衍冷冷地一笑:"我虽然不知道他到底是谁,不过我知道帝都真正掌握权力的人绝不是皇帝!"

  "那这次的调动……"

  "你说皇室的大军会向着我们开来么?"息衍抬头看着侄儿。

  "现在诛杀有功的诸侯?"息辕摇了摇头,"未免太过匪夷所思了。"

  "如果可能,他们是会这么做的。记得我跟你说的话,其实皇室也不过是一个诸侯,掌握了一方的力量,他们是诸侯之长而已,这也让他们比任何诸侯更想称霸,尤其是在他们渐渐失势的时候。"息衍幽幽地说,"如果他们有机会动手,我想他们一定会发动的,可我还没有想出来他们现在如何动手。他们没有击败诸侯的兵力,也没有足够的理由。"

  息衍沉思着,久久不说一句话。

  "谢圭信里说,名单已经差不多统计完整。"息辕又说,"能够查到传承的天驱,大约还有一千零八十人,但是谢圭没有惊动大多数人,只是和他们中看起来可靠的人搭上了线索,这些人大约有二百五十个。"

  "比原先估计的更少。"

  息辕点了点头:"七宗主的继承人目前所知的仍然是四个,剩下的指套始终没有线索,也许已经被毁掉了。"

  "不,五个,其实我知道第五枚指套在哪里,不过那条线的传承,已经绝了。"息衍轻声说。

  "叔叔,"息辕犹疑着,"再次以鹰徽发出召唤,他们真的还会归来么?已经那么多年过去了。"

  "会归来的始终会归来,要离去的终究会离去。"息衍摆摆手,"我们和辰月,终有一战。我们只是要在战前做好全部的准备,至于有多少人会支持我们,以及那一战的输赢……"

  他沉默了一会儿:"谁知道呢?上战场的人,谁知道援军何时会到来,谁又知道自己的死期?"

  "终有……一战么?"息辕低声问。

  "我太了解他们了。"息衍低声说,"我的老师对于辰月有种比喻,他说辰月教徒就像一些野兽,它们的头上捆着一根竹竿,竹竿上吊着一块鲜肉。野兽们看见这块鲜肉在前,就会拼命地往前奔跑,张嘴去咬。可是它们往前,鲜肉自然也往前,它们永远够不到。但它们即便累死,也不会停下,因为那肉的诱惑太大了。"

  "辰月的鲜肉,便是神一般的力量和与世界一同不朽的永恒存在。"息衍看着侄儿,"这诱惑太大,几乎无人可以抵挡。可他们永远无法得到,所以他们会为此不择手段。嬴无翳如此轻易败退了,让我很吃惊。"

  "吃惊?"息辕不解。他想离军的败退也不能说是轻易,殇阳关前战场上死伤的惨烈,也是动人心魄的。

  "嬴无翳的退却不能真正改变东陆的时局。离国如今依然有霸主的地位,诸侯也依然貌合神离。那么除了嬴无翳离开了帝都,殇阳关之战又改变了什么呢?我从不怀疑这一战的背后有辰月的手在悄悄推动,可问题是,辰月的大教长们是侍奉神的使节,他们的胃口很大,不做小家子气的事。那么他们会接受一场并不真正改变时局的战争么?"息衍摇头,"如果他们还有另外的目的,那么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息辕想了想,觉得脑海里千丝万缕,只能摇头。

  "这种事情多想没有用,只能等着看。"息衍起身,"今夜是晋北军负担城防?"

  "是。"

  "可以去城上和古月衣将军聊聊。"息衍把佩剑挂在腰间。

  此时的天启城,百里氏老宅的水阁中。

  晚风从水上来,吹在身上寒凉入骨。长公主一幅轻绸裹身,裸露着双肩,围一条貂裘,和雷碧城对弈。煮茶的小厮和黑衣从者都站在水阁外伺候,风吹得凌乱张狂,水阁周围的白色纱幕飞舞摇曳。

  长公主环顾左右,略有不安的神色。而雷碧城端静如水,缓慢地落子。他棋艺却并不怎么好,在棋盘上围困,正苦苦寻求着出路。

  "碧城先生深夜约我下棋,只是为了下棋?"长公主裹紧了身上的貂裘。

  "只是为了着棋。"雷碧城看着棋盘,并不抬头,"此外,我想试试我的运气。"

  "运气?"

  "我知道长公主曾以棋艺闻名帝都公卿中,而我的棋艺甚至比不过离国公殿下,自然也比不过长公主。但是我想试试自己这次的运气,如果我赢了这一局,说明我的运势好,殇阳关的那一局我也能大获全胜。"雷碧城整理衣袖,"我非常想在这一次大获全胜,也许是贪心了一点。"

  "以碧城先生的神术和远见,还依然畏惧白毅息衍那些粗鲁的武人么?"

  "我有把握战胜白毅,但是对息衍,我没有绝对的信心。长公主听说过一个组织叫做天驱么?"

  "天驱啊?"长公主轻蔑地一笑,"一帮妄人的组织而已,意图私下积蓄兵力颠覆朝政。皇室下令,诸侯剿杀,也有三十多年了吧?如今大概不剩下什么人了。最后一个知名的人物,是十几年前晋北的名门之后幽长吉。听说倒是个绝世的男子,可是被天驱余党所诱,背叛了家族,当了天驱的首领。后来他自己又不知怎的被天驱追杀,从此没了踪影。此后天驱也就绝迹了,最近十年来只有不多的几例。"

  "如果我告诉长公主,息衍便和这个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能是其中的首领人物,长公主怎么想?"

  长公主一怔:"堂堂的御殿羽将军,领着皇室的俸禄,接受陛下的封号,掌握下唐的军权,却又和逆党勾结?如果证据确凿,大可以禀报陛下,令下唐国将他下狱!"

  雷碧城缓缓摇头:"没有那么容易,息衍是个太聪明的人,如果不是在身边设下了重重的保护,他绝不会轻易对人暴露身份。所以这些话我也只对长公主说,长公主切不可轻易禀报陛下。如今还不到揭破息衍伪装的时候。"

  "碧城先生如此忌惮息衍?"

  "不,我是忌惮天驱。那些人是号称不死的啊……"雷碧城叹息,"不死虽然是个传说,却也应验了那么多年。"

  他缓缓地在棋盘上落子:"不死,是最伟大的神迹之一,也是一种可怕的诅咒。"

  长公主看他怔怔地望着水阁外,她很少看见雷碧城如此神情,心里幽幽地浮起一丝不安来。她在盒子里抓着棋子,让冰凉的棋子一枚一枚从指间流过。两个人都不说话,唯有棋子们碰撞的"叮叮"微响。

  长公主迟疑着落子一枚。就着棋盘边的一盏小灯,她忽地看见几枚棋子间有黑色粘稠的东西。她素来讨厌这些不干净的东西,便拿起一旁拨灯芯的银簪子去挑。那些东西挑不起来,却沾在银簪子上了,长公主把簪子直接放到灯火下,心里一惊。

  亮银的表面上血色殷殷。

  她看向雷碧城,雷碧城尤然眺望着水面出神,手捻一枚棋子悬在棋盘上方将落未落。雷碧城的窄袖里,粘稠的血液色作红黑,一滴一滴落在棋盘上。

  长公主惊得起身,此时湖面上不知哪里卷来的大风席卷了整个水阁。纱幕飞扬,灯火熄灭,煮茶的小厮追着他被吹飞的竹扇而走,茶炉里的红炭一闪一闪地发亮,黑衣从者猛踏地面,按住腰间的刀柄,如据地将扑的猛兽。

  "碧城先生。"长公主低声惊呼。

  雷碧城也回过神来,忽地一抓衣袖,藏在手心里。

  "我也逃不过反噬啊。"他低低地叹了一口气,在棋盘上拂袖,棋子纷纷而落。

  "今夜有事,不安,先告辞了。"雷碧城起身离去,黑衣从者紧紧跟在他身后。

  等到煮茶的小厮重又点起了灯火,长公主才略略恢复了几分。此时雷碧城的身影即将消失在步桥的远处。长公主检视棋盘和棋子,并没有一丝血痕,似乎那一切只是一场幻觉,在雷碧城挥袖的时候,都被扫去了。

  长公主拾起掉落在一旁的簪子,凑在灯火下。

  簪子上一痕极细的血色,像是烫在了纯银里。

  那是真正的血,从雷碧城的袖口里流出来的。那一幕并非幻觉。那血落在棋盘上,冰冷而粘稠,像是从死去很久的人伤口里挤出来的。

  殇阳关,下唐军辎重营。

  姬野瞪大眼睛看着屋顶,房间里没有点灯,只有外面士兵烧饭的火光照进来,一闪一闪。这间兵舍一般军士不能轻易进入,吕归尘在息衍身边听命,总要夜很深才能回来,叶瑾却是个俘虏,不能动用火烛,也不能靠近武器。所以他们常常便要黑着灯等吕归尘夜归。

  姬野侧着耳朵听了听,听不见外面叶瑾的声音。每天叶瑾都是在门厅里擦拭灰尘洗洗补补,这声音让姬野烦躁不安。此时忽地没有了,就觉得分外的安静。姬野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不喜欢叶瑾,只是看着这个女人,不由自主的有种心惊,一种极不舒服的感觉从胸口里往上涌,就想避开她那双漆黑的眼睛。他很少那么想避开什么人。

  姬野第一次发现自己也讨厌纯黑的眼睛,心里明白了姬谦正为什么不喜欢他盯着自己看。纯黑的眼睛,看着像两眼漆黑的井。

  屋子里静得让人发慌。

  他的半边肩膀还被石膏封着,只能靠一只手努力撑起身子靠近窗口。这样便能看见外面的军士忙着传火做饭,劳碌一天的军士们因为即将可以吃饱而精神振作,其他的都暂且抛在了脑后,一派热闹的景象。这样姬野便觉得好些,起码不是孤零零一个人躺在黑屋子里。

  门"咿呀"一声开了,幽幽的一股冷风吹进来。姬野吃了一惊,按住枕边的"青鲨",勉强回头。黑暗里一个白色的身影静静地站在门口,个子不高,低着头。

  "小舟公主?"姬野认出了她。

  他这些天还没有跟这个小公主说上一句话,小公主一直就呆在她和叶瑾所居的那间屋子里,被叶瑾服侍着,一步也不出门来。姬野只是在息衍派人送来食盒的时候,从门缝里看了小公主一眼,觉得她静静的像个玉石娃娃。

  小舟怯怯地看了他一眼,往后小退了一步。两个人都没再说话,姬野就着窗户里透进来的灯光,和缩在门边仅仅露出半张小脸的女孩儿对视。

  "你叫什么名字?"姬野问。

  "白……白舟月。"

  "你果然姓白!"姬野脱口而出。他想果不其然息衍的猜测是对的,这个小公主根本就是先帝和楚卫女主私生的女儿,连姓都是皇室的白姓。

  小公主点了点头:"我跟妈妈姓……"

  姬野愣了一下,明白自己猜岔了,这个小公主是楚卫女主的女儿,母亲身份远高于父亲,所以随母亲姓也可以理解,并不能坐实她便是先帝的女儿。

  "你不在屋子里呆着,四处乱跑?"姬野满是训斥孩子的口气。

  "屋子里黑……叶瑾出去了……没有人。"小舟轻声说。

  姬野心想原来那个女人出去了,难怪兵舍里静成这样,而这个小公主分明是怕黑。羽然其实也怕黑,姬野知道。羽然在身边有人的时候便不怕,所以深更半夜的敢和姬野他们一起去城外荒废已久的北辰神庙探秘。可是一旦她在黑暗里离开了他们两个,不再触手便能抓到人,她就会像个受惊的小兔子似的,一点声音不敢发出,脚步轻轻的往有光的地方摸索。

  "你过来吧。"他冲小舟招招手。

  小舟怯生生地小步挪到他床边,一手背在后面。她穿着一件月白色的宫裙,广袖阔带,白色的锦地上织绣着淡青色的火焰蔷薇花纹,头发细细的梳成宫髻的样子,首饰大概都在战乱里失落了,只在发髻中央缀了一枚红玛瑙的蔷薇花,鲜红欲滴。她身量远没有长足,这身衣服贵气典雅,穿在她身上却有点臃肿,像是把女孩儿包在一大团锦绣里,袖子大得把手都遮了,只露出纤纤细细的指尖来。姬野想起来了,小公主这副模样就像是晋北产的绢人娃娃,他在南淮的市集上见过晋北的行商贩卖。

  姬野又把目光移到窗外,百无聊赖地看着那些军士来来去去。小公主在他身后一言不发。他觉得被看得有点不舒服,又回过头来,看见小公主一双很大的眼睛,眨巴眨巴地看他。姬野被看得不耐烦的,使劲一瞪眼,直视她的瞳仁中央。

  两人目光相对,姬野却愣了一下。他本来是想吓唬一下这个小公主,几乎所有和他对视的人都会惊悚地避开,和羽然吕归尘他们出去玩的时候,一个街头占卜的先生看他的眼睛,惊慌的离席说里面仿佛藏着鬼神。可是小舟没有避开,小舟呆呆地看着他瞪眼睛,似乎满不理解这个年轻军官在做什么。姬野一下子竟然感到极大的挫败,他想这是第二个初次对上他目光就全不畏惧的女孩了,第一个毫无疑问是羽然。他又想这该是第三个才对,第二个是那个小老虎一样的离国公主,在他一枪就可以杀了她的时候,她依然可以凶狠地瞪大眼睛和他对视,似乎成心拼个高下。

  "你不怕我?"姬野说,他忽然觉得自己这问题问得很傻。

  小舟摇摇头:"不怕,老师从小就教我说话时候要看着人的眼睛。他说别害怕也别害羞,其实你害怕的时候,别人也害怕。"眼为神魂之门户",看进每个人眼睛里都能看出他的害怕来。你要是先避开,你就输了。"

  "那你看出我害怕什么了?"姬野心里一紧,冷冷地问。

  小舟摇摇头:"老师就是这么说,我就跟着做,可我什么也看不出来,我就是学会了看人的眼睛不害怕。"

  姬野本来想这个娃娃般的小丫头居然也要跟自己犯倔,心里像是有只警觉的刺猬炸了起来,可是他的攻势到了这个小公主那里像是箭射湖水一样悄无声息地没入,连个水花也溅不起来。他一股气泄了,心想你老娘给你找了什么老师,如此的不可靠,教女孩家却不多教点诗词插花,教她跟人对眼儿。他又觉得自己很是无聊,居然无聊到吓唬小姑娘。

  他伸手挠了挠后脑,无奈地在小舟脑袋上摸了摸,算是和这个小姑娘休战了。

  "你跟不跟我玩?"小舟也看出她和这个年轻军官之间有所转机。

  "玩?"姬野觉得自己有麻烦了。

  小舟把手从背后拿出来,她手里提着一个精美的织锦囊。她把织锦囊里的东西小心翼翼地倒在姬野的床铺上,姬野看她那么谨慎的样子,只好支撑着身体往旁边闪了闪,怕碰坏了小公主的什么宝贝。

  出乎意料,小舟倒出来的是六七个简陋的泥偶,捏制的人手法很不熟练,上的颜色也土里土气,和南淮街头最便宜的泥偶相比都难看了许多。

  "好丑的玩具。"姬野脱口而出。

  "老师给我讲历史用的。"小舟嘟着嘴儿。

  姬野心想你的老师看来真是个不能要的人,大概为了混一个宫里的差事就想方设法地逗公主玩,却也不舍得下血本,拿出来的都是这么下三滥的便宜货。

  小舟拿出一个蓝衣的泥偶,它身穿甲胄,腰间配着小剑,是个武士的模样。

  "这是蔷薇皇帝。"

  "这?"姬野瘪嘴苦笑。他最喜欢听南淮城里的说书人说蔷薇皇帝征战的故事,烈旗飞扬长戈烁日,那是绝代的英雄,哪里是这个笨笨的小泥偶模样?

  "这个是蔷薇公主。"小舟又拿出一个红衣的泥偶来,用晶莹剔透的小手指在它头顶爱惜地摸了摸。

  姬野这才明白小舟的老师给她讲的是蔷薇朝的历史,忽的有了几分兴趣。

  其实蔷薇皇帝当政的时期,史官称作蔷薇朝。蔷薇朝的历史却很奇怪,有不下二三十个版本,每个版本里面记载的人物和事件都不相符,加上市井流传的演义,就更加的混乱。这是因为白胤出身下层,跟随他征战的人又非常的多杂,多半不是世家大族。白胤不分上下,统称为"兄弟",直到他登基后的好些年,政务还是由他不同的"兄弟"去履行,史官集团根本分不清这些刚刚洗脚上田的农民哪个是哪个,这个"兄弟"和那个"兄弟"之间有什么区别。加上白胤的"兄弟"们称号多杂,往往一个人的真名、假名、称号混在一起,全然分不清楚。白胤自己也对这些史官集团很不看重,他平生一是不喜欢史官,二是不喜欢言官,觉得这些人多半都是跟他作对的。言官喜欢说他什么做得不好,史官还要把这些一笔一笔地写在书上。所以白胤缩减了史官的开支,称他们为"墨虫"。史官集团饱受打击,有的愤而辞官,有的终日消沉,最后也不知怎么的,史官集团的首领,也是言官集团的首领,天启七御史之首的文胜家觉得不堪忍受,据说是悲愤下一把火把宫里积存下来的数万卷史册资料焚烧干净,自己也从天启城城墙上坠下而死。那一夜宫里大火燎天,宫墙外的贵族文士遥望火焰垂胸痛恨,泪如雨下。他们恨的是宝贵的宗卷就此人间绝迹,字里行间的前朝遗迹再也无法追索,倒不在乎文胜家的命。跟史官之书比起来,一人之命确实也算不得什么。白胤倒也不觉得怎么样,早晨命令御史们组织人抢救了一些史册,根据残页重新抄写刻印,凑出了一部很不可靠的《大胤本朝纪事》。名为《纪事》,就是根本没正正经经当作皇家史书来看,内容也是乱七八糟缺行少字,还美其名曰"不能妄改前代史官遗墨",烧掉的部分不复补足。白胤的喜好一直影响了数代皇帝,他的继任者均好弓马器乐不好文史,可以说大胤前几代的皇帝都是粗人,直到三代后的胤明帝性格柔懿,雅好读书,才发觉本朝居然没有官史,是大大的丢了皇家的人,于是重金招募文士史家,重新撰写《大胤皇家镜明史》作为官史,可是此时距离蔷薇朝已经数十年过去,旧事散轶无以求证,最终白胤是如何一统天下的,都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疑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