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茅山捉鬼笔记 第2311章 你已经老了

《茅山捉鬼笔记》第2311章 你已经老了

作者:时间2011 字数:1796 书籍:茅山捉鬼笔记

  “有此一念,就留了回旋的余地。”李靖道:“黄云七绝道长味于情势,在下可断言大王的长安之行将断羽而归,留守在华阴的军马对大王就非常重要了。”

  “二爷!”黄云道:“这估算正确吗?龙将江森、虎将燕可统帅的六百名龙虎勇士,可都以一当十的勇士,大王之勇更是万夫莫敌。

  还有七绝道长的三百名勇悍剑手,就别说数万骁勇善战的甲兵了,长安城中只有个字文成都,和他统帅的宫领禁卫,不过数百名勇士,如何能和大王抗争?”

  李靖道:“黄云,我不懂七绝道长在长安城中玩的什么把戏?

  竟是如此的耳目蔽塞,单是袁紫烟袁国师一人之能,就够你们手忙脚乱了,何况还有个防守宫廷的袁宝儿,大王长安之行势必受挫,这轻重就要看临机的举措了。”

  “请二爷指点黄云一条明路,我该如何?”

  李靖道:“统率华阴大军的兵符令牌,现在何人手中?”

  “黄云受命掌理。”

  “那就好!”李靖道:“置重兵于华阴城外,布成一字长蛇阵,十日内大王必率残兵败将退入华阴,如有追兵,就全力拦击,务求一战退敌。”

  “这……”黄云道:“大王怪罪下来,在下如何承担?”

  李靖微微一笑,道:“你立下一件大大的功劳,何罪之有。

  击退追兵,必要充分的准备,弓箭之一……”

  黄云接口道:“弓箭存量不足……”

  “粮草呢?”

  “足够三万人半年之用。”

  “这就成了,布置去吧!”李靖道:“大军交战,不能退匹夫之勇,取敌数百人,无济于事。一定要稳住阵角,挫其锋锐,能击退敌人三波攻势,大概就可以保住阵地了。我传你一字长蛇阵的克敌之妙,你要牢牢记在心中。”

  李靖放低了声音,解说阵势变化,调度克敌的妙用。

  黄云听得频频点头,暗道:同样一座一字长蛇阵,加上二爷的调度变化,不但能首尾相顾,而且能阵中有阵,兵力运用上,如增加三倍之众,统兵才能二爷允当第一,为什么大王竟然不知珍惜重用?

  他转头又望了张出尘一眼,心中突然一酸,忖道:师父啊!……大王啊!红颜祸水,为了出尘姑娘之美,你白白断送了逐鹿皇位基业,划得来吗?

  想到了伤心之处,不禁黯然泪下。

  李靖问道:“黄云,还有什么未解的事情吗?”

  “二爷还有一件……”

  黄云吞吞吐吐,竟然无法出口。

  李靖微微一笑,道:“我明白,你耽心放我走,无法向大王交代。”

  黄云点点头,道:“是的,一万人马无损无伤,留不住二爷夫妇。大王天威难测,一气之下,会不分皂白的把我杀了。杀我一人,也就是了,只怕在怒火冲心之下,把我们八个师兄弟全都给宰了……”

  李靖暗道:李世民对虬髯客的看法真是入木三分,这个人没有恶行,也不阴险,就是刚愎自用,好强嗜杀,他本来已是过人的强者,一旦成为天下至尊,任性施为,就非常可怖可怕了。

  李靖心中念转,又道:“你的意思……我们之间非得有一场恶战,你们才能有所交代。”

  “不!黄云无此存心,只要二爷给我们一个理由,求一个借口。”

  李靖笑一笑,道:“好一个求字。”

  突然由身上摸出一个流星火炮,投入高空。

  火炮在数十丈的高空中爆出一声巨响,化成一片流星四射。

  一刻工夫之后,三颗类似的流星火炮分由不同的方位射入空中,相作呼应。

  李靖道:“三路人马,在半个时辰之内,分由西、南、北三个方向杀入华阴。黄云,你的一万人马经此一番冲杀,很难再振军威,也无法接迎大王了,要不要试试看?”

  “不用了!”黄云道:“有这借口,相信可以使大王心平气和。

  二爷,多谢了!”

  八剑客分闪向两侧,欠身相让。

  李靖先让袁天罡、李世民、如玉、闻香、张出尘等通过,自己走在最后。

  他低声道:“黄云,世外有桃源,海外有地天,开疆异域,自成一国之主,有何不可?”

  “领教了,二爷!”黄云道:“那木筒之中有数百只毒蛛,专为对付二爷之用的。”

  李靖又问道:“萧声呢?来自何人?”

  黄云道:“听说是七绝道长一位师妹,身具奇术,能布施各种毒物。她一直隐身在暗处,今日突然招回属下,放了二爷一马,不知是何原因?

  也使我等有机会一聆二爷高论,但此事不可持,变属意外。

  二爷!以后还是小心一点的好。”

  “承教了!”

  李靖一抱拳,快步行去。

  追上李世民,结伴西行。

  十里后,只见尘土飞扬,铁蹄雷动,一处人马迎面而来。

  李世民心中一惊,道:“虬髯客还有埋伏?”

  李靖微笑道:“迎接主公的人马到了。”

  只见尉迟恭全身披挂,跨下乌难马,身佩雌雄鞭,手执点钢枪,一骑当先,飞奔而至。

  秦叔宝、程知节分由南、北两方,纵骑而来。

  三哨人马会合一处,护拥着李世民上了健马。

  李靖才一抱拳,道:“主公请带领诸位将军回转太原,三千铁甲兵亦将功行圆满,此后战鼓催征人,要有一番长期征战,愚夫妇请主公准假十日,十日后必至太原候命。”

  李世民心中急了,一下子跃下马,道:“兄弟,你许我太原拜帅,难道又要延期不成?”

  “李靖不敢,虬髯客可以无情,靖夫妇不能无义,我和出尘行趟长安,如有机缘,亦便稍尽兄弟情义。”

  李世民叹息一声,道:“兄弟信人也,金兰之情岂敢拦阻?

  十日之后,我在太原设宴候驾,兄弟一日不到,宴席一日不开,兄弟十日不到,世民就不进饮食。”

  李靖拜伏于地,道:“主公保重,靖生是太原人,死为太原鬼,此生再无他投之处。”

  “有此誓言,世民安心矣!袁先生,看看差遣哪员大将,随同李靖入长安。”

  李靖忙道:“不敢有劳诸位将军,长安之行,只宜暗中活动,顺便了解一下长安城的实力。主公久离太原,还请早日归去,以安军心。闻香知酒,亦能辨毒;如王善听,可闻十丈外微物动静。请留身侧,以保平安。”

  李世民点点头,道:“袁紫烟非同小可,兄弟多加小心。”

  翻身上马,扬鞭而去。

  闻香、如玉同时对李靖一礼,道:“拜辞师父!”

  翻身上马,紧追李世民身后而行。

  秦琼、敬德、程知节各带五百精骑,护从随行。

  袁天罡目睹征尘远去,才点点头,道:“药师!攻其不备,见好就收。不宜和袁紫烟正面为敌,一旦冲突到撤退不易时,请代老朽和李淳风和地订下会晤之约,以定术法之尊。”

  “多谢袁老,李靖告辞。”

  张出尘对两人的交谈,似懂非懂。

  李靖也不解释,拉着张出尘上马疾行,转奔长安。

  原来尉迟恭早已为他俩选了两匹长程健马,留在原地。

  长安的宫廷中繁华依旧。

  袁紫烟却一袭青衣,独坐在一座高台上,仰望着夜空的星象出神。

  这是专门为她搭建一座高台,便于她观察天象,取名为“观星台”,是搭建在幽静的花园中。

  她对隋炀帝一味的肉欲追求,已开始厌倦。

  她因而常常躲开皇上的纠缠。

  更开始后悔投入长安宫廷中。

  今夜月上柳梢头——

  袁紫烟就躲在观星台上,一直静静地坐着。夜风轻拂,微带寒意,但也给了她一份宁静和安详,让她感觉到接近了自然。

  “紫烟姐,天象可有变化?”

  袁宝儿一身白衣,如同白衣天使般,轻巧地飞上观星台。

  这座高台足足有五丈多高。

  是花园中最高的地方。

  袁宝儿翩然飞来,有如一只大白鹤,凌空而降。

  “我没有观察天象。”袁紫烟道:“我心中好烦,好烦!过去生活在青山古洞中,那里人迹罕至,只有寂寞,却无烦恼。现在,食了人间烟火,却变得烦恼重重了。”

  袁宝儿道:“这就是红尘啊!名利纠缠,情欲刺心,烦恼就紧随而到了。国家大事、私人忧患,哪一样不使人伤神呢?”

  “我没有私人忧患。”袁紫烟道:“可不像你宝儿妹妹一直挂念着太原的情郎。”

  “挂念又如何?”袁宝儿道:“还不是两地相思以情牵,太原一别,就从未晤面。”

  袁紫烟道:“以你之能,千里路途何足遥.往返不过一夜间,真的难耐相思苦,为什么不走趟太原看看他?”

  袁宝儿道:“一是和姐姐曾有约定,不便擅自行动,免得姐姐疑心。因而宁忍相思苦,足不出宫门。”

  袁紫烟笑一笑,道:“好甜的一张小嘴,我答应你的事,一定做到,三放李世民绝不食言,说说真正的原因吧!”

  “唉……失足成恨事,回首已百年。既然缘已尽,见面亦无言,徒增惆怅,不见也罢。”袁宝儿道:“只要姐姐不负我所托!

  小妹为他尽了心意,也就死而无憾了。”

  袁紫烟陡然惊觉,双目神光一闪,道:“宝儿!发生了什么事?”

  袁宝儿道:“字文成都晋谒皇上,报说长安城中景象异常,恐有惊变。”

  “皇上怎么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