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青春禁岛 第1200章 心灵上的抚慰感

《青春禁岛》第1200章 心灵上的抚慰感

作者:那根 字数:3559 书籍:青春禁岛

  那个临近深秋夜,简陋的乡村小学教师宿舍,老式的架子床——我至今能想起它的颜色,深棕发黑的木头,竹子编的栅子先铺在七根床体横木上,上面铺着稻草,起着床垫弹簧的功效,稻草上面铺着十五元一床的竹编凉席,而我们,就在凉席上面躺着。

  宿舍外面是厨房兼饭厅,里面就是卧室。卧室没有窗户,低矮,黑暗,甚至有些潮湿。卧室门一关,黑暗的世界,还能听到乡村里偶起的狗叫声,外面人家户放电视的声音。

  就在那样的环境里,我和小七拥抱着,昏暗的灯光下,她是那样美,一分一寸都展露出来。

  这两年她与我的交往,让我也是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她的任性、倔强,对我的好,一切都浮现于心。六儿走了之后,她几乎抚平着我的伤口。

  我不管以前有多少教训,毅然选择与她在一起,并渴望着一辈子。

  因为那一声轻然的咬牙痛吟,那绽放的青春血花,那一份她蓄谋已久的情爱,让我无法再次拒绝。

  美好的时刻,是身躯与灵魂的融化,我们合二为一,紧密相连,再也不愿意分开。

  宝贵的一切,不只于十八岁那年她的绽放。我更享受那种心灵上的抚慰感,那种幸福滋味,哪怕环境很差,总有人可以和你一起无怨无悔,这不就是一种饱满的人生?

  情意绵绵,深情阵阵,如花一样不断的盛开着……

  随后差不多七天的时间,我们厮守在一起。我上课,依旧投入,认真。小七会照顾我的生活,开着车上街买菜,回来做饭,去河边洗衣服,有时候还帮我改作业。

  生活在我来说,似乎进入全新的境界,充实而满足。小七的任性,是不顾一切。我的幸福,是耗尽一切。

  凤哥也闻讯下来过,但他对于我和小七的感情,显得很无奈。当然,我一直没有离开学校,所以他没有帮我办理辞职,他是口风很紧的一个人,因为身上有一种江湖义气在。

  那天晚上,凤哥带着老婆一起下来的。我们喝着酒,他最终还是对我们说:“六儿的事情,闹得已经是很大,鸡犬不宁的,你还有断腿之痛,所以,还是带着小七远走高飞吧!作为五叔,我也算是年轻人,能理解你们的感情,来得不容易,也希望能开花结果。走出去,走得越远越好,等你们混得好了,再回来,父母也就能理解和原谅了。”

  我们很感动,因为凤哥算是深明大义的人。凤嫂也是一阵劝说,说这些年在这样的地方呆着,真的很埋没人,没什么意义,走了更好一点。

  说实话,那一段时间的工作,让我还是不忍离开的。但小七在我那里住着,而且她是说回老家来玩十天半月的,久了不回绵阳去,家里人也会担心的,拖久了不行,她太抢眼,纸也包不住火。没办法,也终于到我要离开的时间了,痛下决心,走吧!

  凤哥和凤嫂当天晚上就开车回街上去了,而我和小七连夜收拾起了东西。东西倒也不多,她的旅行箱,加上我的一些书和一对读书时代就在用的单重三十斤的哑铃,以及我的一些衣物,车的后备厢都能装下。

  小七说,她有个同学是新疆伊犁的,说那里很美,条件也不错。于是,小七打算开车带着我,一路西行,走走停停,一路玩到伊犁去。她甚至说,我们可以过去租下一大片的葡萄地,一年到头也能挣不少的钱,因为她同学小柯家就有葡萄地,一年收入十来万呢!那时候的十来万,在我眼里就是巨款,真让人动心。

  那时候刀郎很流行,我也挺喜欢他的歌,这是个为爱流浪四方的人,也算我的四川老乡。他的歌,让我也对新疆的民俗风情、地理环境很着迷,便打算按着小七说的做。

  第二天也正好是国庆长假第一天了,天刚蒙蒙亮,小七开着车,我们离开了村小。走的那一刻,我留了一封信在讲台上,是留给我的学生们的。我留给他们的,是对不起,是抱歉,也告诉他们,无论人生任何时候,你都要运动,都要开心的面对一切,长大了做个正直的人,愿他们的一生都会有公正的待遇,快乐一辈子,老师走了,都是被逼的,希望他们能懂吧!

  到了街上,天依旧没有大亮。小七将寄给自己父母的信投入了邮局的邮箱里,然后带我出发了。她很明确的告诉父母,她要带着心爱的男人远走高飞,去一个没有人打扰的地方生活、工作,等成功了再回去见父母。

  小七那一次也是相当给力,不仅带上了六儿留给她的钱,也有自己的一些生活小积蓄,加起来快六万块了。而我呢,给我二舅和小舅舅电话,分别借了五千块,叫他们不要告诉我爸妈。这两个舅舅一直是支持我出来发展的,二话没说就给了我一万。所以,我和小七身上是快七万了。

  我们离开果城,先北上,翻秦岭,过汉中,到达西安。全是小七开车,她连实习的牌子都撕了,车技很不错,像个老司机。当然,她买的就是自动挡的车,很好开。路上,也没什么交警拦车。

  一路走,一路玩。有时候我们也不急于赶路,所以有时候天黑了,也懒得找什么城镇宾馆居住,把车停在一些安全的岔道里面,就在车上过一夜。我们的行李不多,车内空间足够折腾。

  有时候吧,小七还教我开车。自动档就是好开,学起来很快的。随后的日子,我都能大着胆子在路上飙了。

  在西安,我们自然是去了什么骊山华清池、秦皇陵,还驾去了华阴市,爬了一回华山。之后,我们才前往宝鸡,然后出陕西,进入甘肃。

  后面的旅途,便是敦煌、青海湖,临近十一月的时候,我们才过玉门关,最后进入吐鲁番。

  一路走,一路玩,走走停停,因为身上有些钱,所以心里不虚。那一段旅行时光对于我们来说,一点也不辛苦,挺浪漫的。甚至有时候觉得累了,就找个城市住上一两天再出发。

  我们尝过很多地方的美食,但比较回味的,还是我们过戈壁滩的时候。晚上在车里抱团取暖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起来,找到了一片小小的加油站。在那里,有卖早点的。早点摊是回民开的,我们一人喝了一碗羊杂汤,四块钱一大碗;啃掉了三只雪白的蒸馍,五毛一只。

  我的那个天啊,那时我人生喝得最美的一碗羊杂汤,汤汁白里清盈,味道特别鲜美,夹着椒叶和小葱花的香气,一点腥膻味儿也没有,羊肝嫩,羊肉韧,羊肺子都特别爽滑,回味无穷。蒸馍也非常地道,有小麦的清香,带着微微的甜。

  后来我也喝过不少的羊杂汤,但始终找不到那家小摊点的味道了。再后来我又过那个地方的时候,加油门变大了,早餐点的回民早已不知去哪里了,代之以更大的餐饮店了。也许吧,时代越向前,人们越向钱,于是很多东西也就越假了起来。

  过吐鲁番,玩火焰山,最后去乌鲁木齐。在乌市停留三天,大盘鸡和烤全羊都吃过,感觉只能说是一般,最回味的竟然还是拉条子拌面。也许吧,全国最好的面粉在新疆,因为小麦生长周期长,有足够的光照。所以那里的面粉做出来的拉条子韧劲十足,柔韧余香的感觉。后来,在国内其他一方,一看到有新疆拌面的馆子,我总会去吃上一盘拌面,但始终是没有新疆的那种味道。这不是因为当年是与小七同行的心情好有关,而是真的感觉不一样。

  从乌市出发,快七百公里才能到伊犁哈萨自治州的首府伊宁市。途中,我们还在昌吉市有过停留,因为那时候据说刀郎在那里居住、创作。也许吧,我们也有点追星情节,只是没那么烈而已。

  到达伊宁市的时候,天色刚黑。小七的同学小柯接到了我们。小柯叫柯梦君,长得挺清秀的一个女孩子,原来跟小七在南山中学一起读到高二,成绩一般,便随父母到了新疆落户,因为新疆好考大学一些。柯梦君的父母早年就在伊宁做事,主要是租地种葡萄。

  不过,小柯并没有考上大学,因为高三在伊宁市里上的,谈了恋爱,成绩更差了。那时候,小柯在伊宁市的一家外贸公司里上班了。她来接我们的时候,带的就是她的男朋友来,至今记得名字,叫邓明洪,是他们公司老板的司机。

  那晚上,邓明洪还是开着老板的一台宝马来的,显得很气派似的。我们四个年轻男女坐在一起,吃了顿饭,聊得还算是开心。

  那时候,我和小七身上凑起来还有四万块钱,当时就说起准备租地的事。不过,小柯告诉我们,租地的时间早都过了,要等明年七八月份才最好租地,而且便宜。于是,我和小七打算先上一年班,然后再说这事。

  饭后,小柯就把我们带到了她先给我们租的房子里。房子靠近城郊的一个村庄,是自建房,房东夫妇俩是山东人,来新疆二十多年了,很热情耿直的一对夫妇。我们住楼上,房间还不错。而且,那里离小柯的家也不远,隔着一片海棠林子。小柯家种葡萄也算是发了小财,也是自建房,挺漂亮的小别墅式。

  一切安顿妥当之后,便开始忙工作的事情。

  小七原来就是在酒店行政办公室的,有工作经历,而且她家里还给她弄了一张大学毕业证的,再加上长得漂亮,所以很快找到了工作,在“塞外江南大酒店”上了班,工资一月两千,想想也够用。

  而我呢,真的是感觉到了外出生存的压力了。除了教书,啥都不会。

  不过,那年十一月底的时候,小柯给我带来了一个消息。说她们公司旁边一家很不错的私立学校在招初中英语教师,工资能拿到一千五,还管三顿饭,叫我去试一试。我那时离开村小的时候,连退休的老教师工资也没一千五哎,我还是挺激动的,于是就打算去试一试。

  说实话,我上师范的时候英语不差,在班上是非常拔尖的类型。那时候不是流行疯狂英语吗,跟我的风格有些类似。

  因为小七要上班,所以还是小柯开着她的一辆蓝色的长安铃木雨燕送我去的。路上,我们聊天,相处不错。小柯呢,跟小七是好朋友,而且也是个清秀开朗的女子。

  到了那家叫“金色年华”的私立学校后,感觉学校很不错,还有一个七人制的足球场。学校初中三个年级只有三个班,因为招生条件高一点,所以就读的都是学习不错的农民工子弟,学费贵,人数不多,都在二三十人左右。

  我交了资料,而且填写了履历,自然连教师资格证也交上去了。当然,我吹牛比的写了我教了三年的初中英语,人家一个姓孙的主任也没具体审核,看了之后表示很满意。同去的还有另三个年轻人,都是大学毕业生,只不过都不是英语专业的,大家也就算半斤八两吧!

  当时,姓孙的主任对我们四个人说,因为初二年级的英语教师怀孕了,准备最近两天离职,所以要求比较急,问我们四个人能不能马上试讲一堂课,时间只有二十分钟,准备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就开始,校长和其他岭导、学校的另两个英语教师、女老板也会来听课评定,择优录用。

  当场,就有一个应聘的女子说时间太紧了,她退出。我和剩下的两个表示可以试一试。结果,我们三个人便拿到教材准备了一个小时。但是,我们抽签决定谁先讲第一堂,我的运气不太好,抽到了第一个。

  不过,对于教学,我这个人还是很有信心的,于是第一个就第一个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