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至尊帝妃:狂夫难驯 第209章 火山天窟疑云

《至尊帝妃:狂夫难驯》第209章 火山天窟疑云

作者:囍多多 字数:2640 书籍:至尊帝妃:狂夫难驯

  白元祈四下望去,这片沼泽到处都很像,置身其中,会有种不知身在何时何方的空茫感。

  他迟疑着问:“我们会不会走错路了?”

  奚泊渊的重刀已经出鞘了,刀刃薄光流转,“应该不会,我们路上留了标识。”

  孟婆冷哼一声:“楚家的灵气标识绝无可能出错,除非,那是一个根本到不了的地方——“

  “谁说到不了,你们就是走岔了!”

  这时,一旁忽然响起一个孩童的声音,白元祈听到这个声音,吓了一跳,看到阿织走近,才意识到是姜姐姐身边的无支祁在说话。

  初初从阿织发间的银簪化成人形,他落在地上,“这里根本不能像你们那么走。”

  孟婆蹙眉看着他:“你知道路?”

  初初抱着手,把头偏去一边:“我怎么知道?我也是第一次来。”

  阿织看初初一眼,不知道是不是她错觉,嗜睡过一段时日后,初初勘破结界的本事好像增长了一大截,上回判官“请”她去见地煞尊,初初临时化为蜉蝣,居然从一个分神期修士的结界边缘钻了出去。

  眼下有外人在,阿织没提初初的异常,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何必多说惹来麻烦。

  奚泊渊道:“你说我们走错了,那你带路。”

  初初不喜欢除了阿织以外的所有修士,没好气道:“你是谁啊,你让我带路我就要带路吗?”

  阿织道:“你试试。”

  初初听她一提,立刻点头:“好吧,不过我也不确定能不能找对地方,这里弯弯绕绕的,走错了可不许怪我。”

  他说着,瞳孔深处浮现出微不可见的金涡,辨了辨方向,绕过半折的战旗,朝浓雾的反方向走去。

  初初并不走直线,他忽而前进,忽而后退,有时直接掉头,有时又在同一个地方兜好几个圈子,众人起初还犹豫,然而跟他走着走着,沼泽中心的浓雾竟真的近了。

  “你们看——”白元祈惊呼道。

  再次绕过半折的战旗,那团浓雾居然显现出它真实的样子。

  它像一个庞大的漩涡,茫茫气流在其中流转、搅动,随着浓雾显形,四野也涌出极重的血腥气,那是尸山血海的气息,像是有万千人葬身在此,阿织想起来,这个地方是当年两军交战最激烈的地方。

  众人正不知是进是退,浓雾深处,忽然传来一阵低笑。

  那是一个女子的声音,凄清,荒凉,且可怖。

  紧接着,一顶四抬的花轿从雾中穿行而过,四个轿夫神情木讷,轿旁却跟着一个手持喜帕,身着吉服的女子,她是踮着脚走路的,走得轻且慢,就像花楼里教的那样,一边走,还一边在唱:“负心汉,薄情郎,鸳鸯楼里养娇娘,将门妻,折戟还,盼郎千日郎不归……”

  花轿走到浓雾中央,似乎觉察到什么,渐渐停了下来,那个女子的步子也顿住了,她低笑一声,慢慢别过脸来。

  隔着浓雾,阿织看不清她的样子,然而视线对上的一刻,她忽然感到冲天的鬼气铺天盖袭来,怨念之浓几乎是她平生仅见。

  其余人也觉察到了敌意,孟婆额间的流苏已恢复成银链的样子,白元祈的画卷铺开,奚泊渊握刀在手,他没有一刻迟疑,举刀便朝鬼气劈去!

  这时,阿织道:“不对劲,回来!”

  她说不清哪里不对劲,在对上女鬼目光的刹那,她感到灵力的流逝变得更快,就像奚琴说的,灵力不是被吸走,也没有化散,是被搁放在了另一个地方,碰不着了。

  阿织忽然觉得毛骨悚然,而这感觉,与她在焦眉山、长寿镇所经历过的一模一样。

  奚琴压根没有上前,白元祈听到阿织阻拦,想也不想,立刻收了画轴,孟婆回头看了阿织一眼,对奚泊渊道:“走!”

  几人同时后撤,转瞬便回到沼泽地的边缘。

  那雾中的女鬼竟不曾追来,刹那间,浓雾渐渐聚合,再也不见漩涡似的气流,听不见古怪的歌声,沼泽地又恢复寂静凄惶,似乎方才的一切都是幻觉。

  白元祈惊魂未定,小声问阿织:“姜姐姐,刚才的女鬼,是庄夭夭吗?”

  阿织道:“应该是。”

  崔宁说过,庄夭夭常在小曲里唱“负心汉,薄情郎”,与适才女鬼唱的一模一样。

  孟婆盯着阿织:“你为何说那里不对劲?”

  “直觉。”阿织没多解释,“隐约觉得那女鬼在故意把我们往漩涡里引。”

  她不是第一次有这样的直觉了,原因不明,阿织怀疑会不会和她魂上的溯荒印有关。

  孟婆看了阿织一会儿,说:“我信你。”

  抛开地煞尊说的,姜氏女身上有古怪不提,就事论事,能顺利找到两枚溯荒碎片,这个同伴本身就值得相信。

  再者,对于修士而言,厉鬼其实不好对付,它们不像妖兽那样境界分明,弱则弱,强则极强,全看怨念积攒,飘忽不定。

  适才庄夭夭身上的磅礴鬼气,任何修士都觉得棘手,谨慎是对的。

  孟婆道:“那依你看,我们眼下怎么办?”

  初初被女鬼吓坏了,眼下已化成簪子,躲回阿织发间,阿织没再唤他出来引路,在初起的暮色里,分辨着回城的路:“你们不觉得,山南城太平静了么?”

  奚琴“嗯”了一声。

  奚泊渊不解,问奚琴:“平静不对吗?”

  奚琴道:“我凡间来得少,但也听说凡人最是草木皆兵,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城中嫁了好几次新郎,最后新郎和新妇都惨死而亡。此事若发生在景宁,不说人心惶惶,奚家定会彻查到底,仙家尚且如此,但你看山南城,人们提起嫁新郎,只当是个风俗,闹鬼二字敷衍而过,更在意的反倒是丢人,死了多少人好像不值一提,似乎这事与他们不相关,他们只是在隔岸看戏。我猜,这是仙子所指的‘平静’的意思。“

  这么一说,奚泊渊想起来了,知味馆那些茶客们提起嫁新郎,害怕是有的,更觉得丢人,就跟瞧热闹一样。

  阿织道:“所以,我想再去城中问问,看能否从百姓口中探出虚实,若实在不行——”转眼间,几人已回到了城门口,她回头朝荒原的方向看了一眼,“那片沼泽是最后的选择,没其他法子了,我们再去试试不迟。”

  孟婆道:“那好,我们兵分两路,你去城中打探虚实,崔宁那边我不放心,那廖家公子今夜子时就要出嫁,我得过去盯着。”她说着,道,“元祈,奚泊渊,你们俩跟我。”

  奚泊渊想跟奚琴一起,不想在孟婆这里挨骂,说:“我为什么要跟你?”

  孟婆直视前方,冷笑:“呵。”

  奚泊渊循着她的目光看去,奚琴已经准备与阿织离开了,闻言,顿住步子,回过头,挑眉看他一眼。

  奚泊渊认命了,对孟婆道:“行,我跟你。”

  -

  阿织没有在城中挨家挨户地打听,她匿了形,直接往县衙去,路上瞧见一株无患子,顺手摘了一枝,用灵力催发结果。

  县令不在衙门,主簿倒是在值房里整理文书,阿织推开值房的门,主簿见了她,恼道:“什么人,竟敢擅闯衙门重地,外头怎么不知道拦——”

  不待他把话说完,阿织摘下一颗无患子的果实,递到他手中,“我要见城中所有认识庄夭夭、前任县令、洛家女,以及看过嫁新郎的人。”

  主簿愣愣地接了无患子,呆了一会儿,原本恼怒的神色一扫而空,他忽然热情起来,欣喜道:“原来是仙长!仙长莅临鄙衙,鄙衙当真蓬荜生辉!”说着,躬身把阿织与奚琴往里请,“仙长快请上座,小的这就去办仙长交代的差事。”

  奚琴不知阿织施了一个什么法术,惊异地看了她一眼,跟她一道在上首坐了。

  主簿只道是仙人差务不可耽搁,道辞后,立刻退下了,然而走了没一会儿,他又回来了,手里捧着糕饼,拎着热茶,自责道:“瞧我这脑子,仙长一来,竟乐昏了头,忘了给仙长看茶,真是罪过!”说着,他把盛着糕饼的碗碟搁在阿织手边,恭敬地点上茶,还捧了一杯给奚琴。

  等主簿再次离开,奚琴问:“他这是被夺舍了?”

  阿织道:“不是……”

  她握着茶盏,垂眼坐着,不知道该怎么说:“是从前,我师门使的一些小把戏。”

  说白了问山教的,她跟问山来过几趟凡间,问山图方便,惯爱拿这一套把戏蛊惑凡人,一点都不难,她在一旁看,看一眼就会。

  “我师父他……会养一些精怪,有一种精怪叫魅羊,身上的气息会让凡人听从自己心意办事,事后还会忘却,且这种气息,修士可以用灵气模仿,也不会伤害凡人,我适才把这气息附在了无患子上。”阿织一时间觉得难以启齿,解释道,“我没用过几次,不知道这主簿会这么……”

  这么热情。

  仙人不能随意对凡人使灵术,问山这招,算是钻了个空子,便过错推到魅羊上,有移花接木的嫌疑。

  “师父?”奚琴问。

  徽山姜瑕可不像有这等意趣的人。

  相识这么久了,他也不认为阿织师从徽山。

  “我观仙子身手不凡,似乎与传闻不符,不知仙子师从何人,学艺何方?”

  阿织没有回答,奚琴并不在意,又问:“念,这个才是仙子的真名?”

  这是她告诉姚思故的名字,当时奚琴也在一旁。

  阿织道:“不是。”

  奚琴笑了笑:“不知怎么,我觉得‘念’字比‘姜遇’二字更衬仙子。”

  很快,主簿回来了。他暂且得了无患子上的仙力,来去如风,挑挑选选找了二十来号人,引来值房。

  值房的地方不够大,不过无妨,奚琴顺手结了结界,二十来人整整齐齐地立在屋中,主簿上前,小心翼翼地问:“听闻仙长莅临寒衙,我等凡俗子弟无一不激动喜悦,不知仙长可否将手中仙宝也赏给诸人一颗,以慰他们敬仰仙长之心?”

  无患子的果实很多,阿织“嗯”一声,摘下树果,赠给诸人。诸人依次排队来领,果子到了手里,他们奉为圭臬,高兴不已,甚至相互攀比大小形状,看到别人的更加圆润饱满,就要捶胸顿足,奚琴忍俊不禁,低声笑起来。

  主簿倒也知道规矩,很快让众人安静下来,恭顺地说:“仙长,您想问什么,尽管问他们好了。”

  阿织点了下头,径自道:“庄夭夭,你们可认识?”

  “认识认识,不就是梅县令那个姘头么!”

  “凝香馆的头牌,长得可美哩!”

  “美有什么用,她心眼可坏了,脾气也不好,还通敌,我情愿讨个相貌平平心地善良的娘子,也不要她这种!”

  问话一出,众人七嘴八舌道。

  有人挤到前面,对阿织道:“他们知道的不全,仙长,俺跟您说,这个庄夭夭身世挺可怜的,她十多岁被拐卖,被人糟蹋后,连夜逃来边关,成了个乞儿,蛮子在关外捡到她,给了她几口饭吃,她就把他们当恩人,蛮子看她漂亮,让她去勾引梅县令,她当报恩,就去了。不过人么,相处得久了,总能处出几分感情,这个庄夭夭后来大概对梅县令动了真心,非要县令休妻娶她。哦对了,为这个,她还跟洛缨吵过。有回她俩闹得可厉害了,洛缨还追到妓馆,把她从里头揪出来。”

  说话人是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晚春的天,他上身穿了一件短褂,外衣披着,结实又健壮。

  “洛缨,就是那个洛家女的名字?”阿织问。

  “对,别看那梅松照长得英俊端正,但俺觉得,为了这么个负心汉打起来,这俩女人都挺不值当的。”壮汉道。

  奚琴起了疑:“你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

  洛、梅两家已经没人了,凝香馆也散了,两年时光足以冲淡许多记忆,这壮汉不但知悉事情因果,连洛家女的闺名都知道。

  他问这话的原意,是疑心壮汉与庄夭夭或是洛家走得近,没想到壮汉一下子就不高兴了,他嚷嚷道:“俺怎么不能知道得这么清楚了?俺不知道,还不允许俺打听了?俺就爱打听,这也是错的吗?”

  他平日里大抵受过不少委屈,非常敏感,而今受仙气所扰,心绪不必遮掩,全都宣泄出来:“难道这世上只许妇人议论家长里短街坊八卦,俺们男人就得沉默,就不许说话么,就该心系正务么?俺们也爱议论,也有好奇心!俺平日里替人担货,劳累一天闲下来,就爱听墙根,每听来几耳朵,俺就高兴,能跟人闲磕牙,俺就畅快!就说城中嫁新郎,甭管他几时出嫁,俺都能大半夜起身去凑热闹!城中只要嫁新郎,回回少不了俺!仙长您说,如果不允许男人凑热闹,那俺的日子得少去多少乐趣,这世道对男人太不公平了是不是?”

  奚琴:“……你说得对。”

  阿织道:“你说每回嫁新郎,你都去凑热闹,那这城中一共嫁过几回新郎?”

  壮汉却不抢着回答,他端着,等着其他人犹犹豫豫地回答——

  “三回吧?”

  “不对,两回。”

  “我怎么记得有五六回了?”

  壮汉得意道:“一共四回。第一回姓高,是个外来商贾;第二回姓吴,是一个教书先生;第三回姓王,好像是个武夫;眼下这回是第四回,廖家公子,他虽然已经快到而立之年,奈何出生好,家中有田地,收租子就可以过活。”

  壮汉说着,想起什么,看了眼外间黑尽的天色,摩了摩拳,恭敬地请示:“仙长,您能不能问快点,今夜廖家公子就要出嫁了,俺过会儿还得去瞧热闹呢。”

  阿织问:“送嫁的一路,你都跟着?”

  “是啊。”

  “那你可在送嫁的途中,看到庄夭夭了?”

  “看……”听了这一问,壮汉却迟疑了,其余人也露出和他一样的神色,半晌,壮汉道,“好像看到了,但是不确定,她好像每回都来,只要来,都哼她那首小曲,之后轿子也会掉头,往城外那片沼泽去,但是……”

  阿织盯着他:“但是什么?”

  “但是好像又不对,我记得我明明是跟到了城外的,但第二天醒来,又在家中,连怎么回去的都不知道,唉,可能是吃酒吃忘了吧。”

  壮汉这话一出,其余人纷纷附和。

  阿织心中微微了然,也就是说,对于城中这些百姓来说,即便他们每回都去送嫁,但送嫁的记忆,只停留在新郎上轿,庄夭夭出现的那一刻,之后发生的一切,对他们来说与梦境无异?

  这倒不奇怪,厉鬼会幻术,不知出于什么目的,蛊惑了城中百姓,让他们分不清所经历的一切是真是假。

  阿织道:“所以,这些嫁出去的新郎都死了,你们也不太在意?”

  众人七嘴八舌道:“唉,他们自己要找死,怪谁呢?”

  “死了就死了,这城中又不是没死过人?”

  “是,衙门里这么多案子没破,总不能因为死了一两个新郎,就不查别的案子了,他们是自己要出嫁的。”主簿也回答道。

  适才那名壮汉道:“在意啊,但这都是从前的事了,在意这么多有什么用?”

  阿织于是不再多问,她信手幻化出两幅画像,画像浮于半空,正是此前,来山南城寻找溯荒踪迹的楚家刀修的模样——阿织来县衙前,孟婆给她的。

  “这两个人,你们见过吗?”

  在场无一不是了解洛、梅两家,或是凑过嫁新郎热闹的人,看了画像,众人都觉得眼熟,纷纷拧眉深思。

  过了一会儿,忽有人道:“是了,我想起来了,这个瘦一些的是当时吴家新郎出嫁那会儿,抬轿的轿夫,他当时到我这里来找差事,我介绍他去的。”

  “不对不对,他分明是吴家请的宾客,宾客名单还是我拟的。”

  “怎么是宾客呢?他是喜轿边的伴嫁郎啊,他跟吴家关系好,吴家挑了他做伴嫁郎,还是吴公子亲口告诉我的。”

  又有人指着第二张画像道:“说起宾客我想起来了,这个样貌很和气的是王家请的宾客。”

  “不对,他是张罗宴席的伙计!”

  “你们都记岔了,他才是伴嫁郎!”

  阿织听着众人争论不休,心中浮起团团疑云,宾客、伙计、轿夫,伴嫁郎,为何会有这么多身份?

  这些百姓都是凡人,又受了她无患子仙力的影响,是就是,非则非,绝无可能说假话。

  既然每个人说的都是真话,为何他们的答案又如此不一样?

  这时,奚琴的目光一下子落在适才那名壮汉身上,眼睁睁看着他的脸色变了又变,问:“你想起什么了?”

  壮汉似乎非常费解,连心中都涌起莫名惧意,不断地道:“不对啊,这不对……”

  他指向第一张画像:“俺怎么记得……这个人,就是第二回出嫁的吴家公子,那个教书先生;还有这个样貌和气的——”他指向第二张画像,“他是第三个出嫁的,姓王的武夫。”

  “你说什么?”阿织怔道。

  心中印象渐渐清晰,壮汉很快笃定道:“是了!就是他们!那两回嫁新郎,俺都去凑过热闹,亲眼看到他们被送上花轿的!”

  这一刻,阿织忽然想起白天时,崔宁在知味馆说过的话——

  “我已暗中接近廖姓人家多日,有了俗世的身份,他们最初邀请的宾客就有我,廖家公子也答应让我送亲。喜轿旁有伴嫁郎,我已说服廖公子,让我做这个伴嫁郎……孟婆大人信我,这城中究竟有何古怪,溯荒到底在何方,今夜子时,出嫁之刻,我必能勘破分晓……”

  与之同时,奚琴也反应过来了,道:“不好,崔宁那边有问题。”

  话音落,阿织已收回了无患子上的灵力,奚琴当即撤了结界,下一刻,两人已同时出现在了县衙外,亟亟往廖家赶去。

  才刚举步,中夜中只闻一阵锣鸣,半空中燃起一张传音符,符中传来孟婆冷静,却带着一丝寒意的声音:“崔宁出事了。”

  五里外,廖家。

  孟婆与奚泊渊、白元祈站在人群中,眼睁睁看着崔宁穿着吉服,被伴嫁郎扶着下了阶梯,他脸上有即将出嫁的喜悦,任凭喜婆为自己罩上盖头,坐入了花轿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