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无尽武道 第29章 龙首村(一)

《无尽武道》第29章 龙首村(一)

作者:梦必生花 字数:1846 书籍:无尽武道

  “是的,但他的医道却相当高明。”

  董卓英啼笑皆非,皱眉道:“这可怎么办?”

  范瑶凄凉地一笑道:“只好认命了!”

  “范兄家中还有什么人?”

  “小弟家中只有老母,靠小弟打柴奉食,唉……”

  “看范兄模样,曾习过武?”

  “是的,跟家母练了点庄稼把式,只能说健身而已,谈不上什么武功!”说完,又是一声长叹。

  “这么说来,令堂也是武林中人?”

  “是的。”

  “令尊呢?”

  范瑶目中竟射出了恨芒,欲言又止。

  最后,他始沉声说道:“说来让仁兄见笑,家父十多年前弃家出走,没了下落,小弟母子迫于生计,从南方流浪到此地来……”

  董卓英不由侧然,他的遭遇与自己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自己的身世无法告人,心念数转之后,道:“令堂患的是什么病?”

  范瑶喘了一口大气,道:“武林病。”

  董卓英困惑地问道:“什么武林病?”

  范瑶道:“运功走岔,伤了经脉,卧床不起,此病非一般医家所能为力,所以……才找上‘神针医圣褚名远’,可恨对方重利轻义……”

  董卓英静静一想,道:“这么着,区区陪范兄到府上去看看,也许……也许能为力也说不定。”

  范瑶破颜为笑,惊喜的道:“好极了!只是蜗居……简陋,不堪待客,委屈仁兄大驾,实在……”

  “这一说便不够意思了!”

  “如此小弟带路。”

  绕了不少僻巷,来到城根脚一处瓦砾荒场,范瑶手指着一间倚着残垣而搭的木板小屋,讪讪的道:“这就是了!”

  丝丝昏黄的灯光,从板壁缝中射出,景况实在凄凉。

  两人走近屋前,里面传出一个微弱的妇人声音问道:“是瑶儿回来了么?”

  “是的,娘!”

  “那位褚老前辈请到了么?”

  “娘,褚老前辈被好几个病家缠着,没空,孩儿请了一位朋友来,他……是内家高手,也精医道。”

  董卓英暗赞范瑶的纯孝,他不敢直话没钱请褚名远,怕会伤了母亲的心,这真是应了古语:“寒门出孝子”了。

  “啊!是你的朋友,怎没听你说过。”

  “是孩儿新结识的。”

  “别尽站在门外,快请客人进来呀!”

  范瑶轻轻推开了木扉,躬身肃客。

  董卓英一颔首,跨入屋中。

  只见四壁萧条,中间一张白木桌,点了一盏油灯,四个木凳,有两个是缺了腿的,中间用竹片子隔开,一明一暗。

  范瑶的母亲不用说是躺在暗间里。

  “仁兄请坐,篷荜陋室,实不堪待客!”

  董卓英朝暗间道:“伯母,小侄董卓英给您请安!”

  暗间里传出话声道:“哦!少侠姓董,恕老身不便,请随便坐吧!”一顿,又道:“瑶儿,你……唉!连茶水都……”

  董卓英朗声道:“不必费事,小侄此来是看看伯母的病势,是否能为力尚未可知,现在……就……”

  说着,目注范瑶,道:“区区现在就为伯母一探病情,方便么?”

  范瑶满脸俱是歉疚之色,感激地朝董卓英道:“可以,就劳烦仁兄为家母一诊吧!”说完,执起桌上油灯,道:“请进!”

  董卓英一脚踏入房中,鼻头一酸,几乎掉下泪来,但他强忍住了。

  这情景,与母亲临终卧病的情况完全一样,一张破木板床,一条破絮,裹着一个双目深陷的白发妇人,瘦骨嶙峋。

  “可怜未老头先白!”这是母亲常挂口边的一句话。

  母亲白头,是哀伤愁苦过甚,眼前这妇人看来也是如此,以范瑶的年龄来说,她不该白头的。

  范瑶期期地道:“仁兄,如何诊察?”

  那妇人失神的眼,只顾盯着董卓英。

  董卓英想了想,目注妇人,问道:“伯母,听范兄说,伯母是因为运功不慎,走岔了经脉?”

  “是的。”

  “但不知何经何脉不通?”

  “带脉八穴中,有两穴不通。”

  “哦!”

  董卓英心头不由一震。

  这可真巧到了家,记得母亲说,自己八岁那年的一跪,被一个蒙面人击伤“带脉”,命在须臾,庄主”一指擎天’司徒业”不肯施救,母亲抱着自己准备去投河自尽,母子俩一块死算子。

  后来,巧逢黄山“孤独老人”路过,用“元阳指”救了自己,又收自己为徒,这种伤,除了“元阳指”和司徒业的“一指禅”之外,再好的岐黄圣手也无能为力。

  范瑶颤声道:“仁兄……能为力么?”

  董卓英一点头道:“可以!”

  “啊!谢天谢地!”

  “恕我放肆,请揭开棉被。”

  范瑶一手执灯,一手揭开棉被,董卓英右手三指半曲,中指戟伸,运起神功,中指立呈血红之色,比平常涨大了一倍有余。

  妇人枯瘦的面上,绽开了笑容,挣扎着道:“瑶儿,为娘的有救了,这是‘元阳指’功……少侠,你是黄山‘孤独老人’的弟子?”

  董卓英不由不佩服对方的江湖阅历,竟能一口便道了出来,当下一颔首道:“是的,伯母见闻广博……”

  范瑶接口道:“小弟曾去过三次黄山,均未能找到令师‘孤独老人’前辈。”

  董卓英微一颔首,道:“他老人家业已仙逝,居处十分的隐秘,不易为外人找到。”

  说完,用中指在妇人腰际连点三指,然后向范瑶道:“范兄习过推穴过宫么?”

  “精通,但……恐怕内力不足……”

  “不要紧,令堂现在已可运用本身内元了,请速替令堂推穴过宫。”

  说完,董卓英走出明间。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范瑶持灯而出,放在桌上,只见他满头大汗,却掩不住那自内心发出的喜悦,朝董卓英纳头便拜。

  董卓英急忙挪开身躯,双手急急扶起范瑶,道:“范兄,这……这如何使得,岂不折煞小弟。”

  范瑶笑逐颜开地道:“奉母命叩谢活命大恩!”

  “这如何敢当……”

  “该当的,董兄圣手,起家母沉疴于一旦,大恩不敢言报,有生之日,皆感恩之时!”

  范瑶满脸感激欢愉的说。

  “范兄,适逢其会,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就在此刻,只见范瑶的母亲颤巍巍走了出来,虽然瘦骨嶙峋,但那无肉的面皮已现红润,双眸也有了神。

  董卓英忙起身道:“伯母,你该休息的!”

  妇人说道:“不,我几年不下床了,今晚天遣少侠来此,使我沉疴得救,我要与少侠谈谈!”

  范瑶忙把母亲扶坐在靠壁的木凳上。

  “瑶儿,你去沽酒,带些熟食回来!”

  董卓英急急摇手道:“伯母,不用,夜深了,小侄已在街上用过,此刻一点也不饿!”

  范夫人正色说道:“少侠如果一杯水酒也不肯接受,我母子如何过意得去,虽因家贫,无力款客,心意总要尽的!”

  董卓英无奈,只好道:“恭敬不如从命了!”

  范瑶道了声:“失陪!”兴冲冲地去了。

  范夫人似有什么话要说,口唇不停开合。

  董卓英见状,忍不住开口道:“伯母有什么见教么?”

  范夫人先笑了笑,才徐缓的说道:“瑶儿如何与少侠结识的?他一向不与任何人交往的……”

  董卓英不敢说出实情,只好含糊地道:“是小侄见范瑶兄求医,词色诚恳,知他是个孝子,双方交谈起来,得知伯母病情,所以不揣冒昧,毛遂自荐!”

  “啊!这真的是缘法了,我已自忖不起!家徒四壁,只有瑶儿身世凄苦,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唉!五行有救!”

  “小侄斗胆,伯母昔年在武林中必有相当声名?”

  “嗳!少侠问及,我不能不说,我当年的名号叫‘绛衣仙子关宝珠’,少侠没听说过吧?”

  “小侄甫出江湖,见识浅薄……”

  “这也难怪,这名号已二十年不用了!”

  说完,深深吁了一口气,眸中闪动着异样的光彩,似在回忆绚烂的过去,歇了半晌,幽地又道:“少侠愿听我的故事么?”

  董卓英有礼地道:“如果伯母肯赐告的话,令侄洗耳恭听。”

  范夫人幽幽叹了一口气,道:“那是二十多年以前的事了。

  那时我二十岁,在江湖中薄有微名……”

  董卓英心头一震,从“绛衣仙子”这名号看来,她当年必是武林一美人,四十多岁的年纪白了头,与母亲的情形,完全是一样。

  “可怜未老头先白”,又是一个写照。

  范夫人略略一顿,接下去道:“有一天,在荆襄道上,邂逅了一个极负盛名的同道,他叫‘中原一秀范世瑶’……”

  “哦!这名号小侄先师也曾提起过。”

  “唉!说起来徒乱人意,这故事埋在心底已二十年了,我一时无知,竟爱上了他,他当时已三十余岁,两人一见倾心,终于结成了夫妇,婚后一年,我生下了瑶儿……”

  “哦!”董卓英吁了一口大气。

  “也就在那一年,瑶儿刚弥月,他说在家里闷得慌,要出江湖走走,从此便一去不归……”

  说到这里,声音已变了调。

  眸中闪动着泪光,但也有恨意。

  平静了一下情绪之后,接下去道:“我带着瑶儿,坐吃山空,心里又惦着他的生死下落,度日如年。

  “第三年,我再也忍不住了,变卖了一些值钱的东西,母子俩人江湖流浪,探寻他的下落,竟如石沉大海……”

  董卓英微喟了一声,无限同情地点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