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淮又想出去玩了。
今天中午和管馨吃饭,小姑娘和他想的有些不一样,很开朗很活泼,和陆淮说自己在大学里进了哪几个社团,参加了哪些比赛拿了哪些奖,学校的食堂便宜又好吃,电影票只要几块钱。
又说学校真大啊,C市也大,她骑着共享单车逛了一圈还是在学校周边那一环地方打转,感觉怎么也转不完似的。
小姑娘说起话来滔滔不绝,陆淮本还有些担心没有话题这顿饭会吃得尴尬又无聊,这下倒是放心了。
餐厅主打南方菜系,食材新鲜,但大厨往菜里放的佐料太杂,口味太重,陆淮不爱吃,索性放下筷子专心听着管馨说话,时不时给她续上杯茶水。
“我……我话太多了。”说到后来,管馨摸摸脖子有些不好意思。
陆淮摇头:“不会,我大学毕业很多年了,这会儿听你讲起来,还有些怀念。”
这纯属是场面话了,冬天的早八,油盐不要钱的食堂,男生多味道也冲的教室还有数不清的表格和打卡,大学四年,数毕业那天陆淮最开心。
但管馨口中的大学生活确实是很有意思,可见不是大学的原因,是他自己的原因。
管馨又讲起自己在攒钱准备和室友出去玩。
陆淮赞同点头:“你们才二十出头,最好的年纪,趁着这几年,想做什么就去做,多出去走走看看是好的。”又说:“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可以随时联系我。”
帮忙的意思是给钱,钱对陆淮来说就是个数字,他不觉得有什么,这句话只是顺口说了出来。
在他看来,大好的年纪就该多出去看看,能跑多远跑多远,年轻人总待在那一块地方算什么,就该经常把自己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去到一个全新的地方,体会不一样的视野,找到不一样的自己。
旅行带给一个人身心上的快乐是无法比拟的,管馨愿意和室友多出去走走转转是件好事情。
但管馨听了这话像是被刺了一下,握着筷子的手几乎是立刻就收紧,摇头拒绝道:“陆先生,我申请了助学金,也有奖学金和兼职的收入,我自己可以负担的。”
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可能有些冒犯,陆淮摸摸鼻尖,动手给管馨盛了一碗糖芋苗搁在她手边,甜口的,女孩子应该能爱吃。
他是觉得管馨没必要把大好时光浪费在攒钱上面,他完全可以帮忙,却没能考虑到二十岁的孩子正是自尊心强的时候,是他失礼了。
管馨很快调整好情绪,她捧着糖芋苗喝了一口,嘴角扬起:“好甜,这里面是芋头吗?”
“是,芋头块和桂花甜汤。”
“我喜欢这个。”管馨说。
“那下次和你室友去南京玩玩,那边做这个正宗。”
“好。”管馨笑着应下,又问,“陆先生去过很多地方吗?”
“不算多,”陆淮摇头,“闲着无聊才会一个人出去走走,我懒。”
“一个人?”管馨问。
再说就多了,感情问题没什么好聊的,陆淮没回这话,只说:“还要不要加两个菜?你喜欢甜口,再看看菜单?”
一顿饭吃完,陆淮开车把管馨送回学校,看着C大极具代表性的校门,他把着方向盘,对管馨说:“能考进这里的都不是一般人,不是光努力就可以的,管馨,珍惜自己的天赋,好好念书。”
说完他自己先笑了:“这话土了,像是在说教。”
管馨却答得认真:“我会的,陆先生,我会……变得更好的。”
陆淮看着她,笑着点了点头。
送完管馨掉头回家,周末,小区楼下有许多家长或是保姆出来遛小孩遛狗。
陆淮穿过人群,秋天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他听着耳边孩童的玩闹声和狗叫,突然决定要出去走走。
“又要出去?你不刚玩一趟回来吗?黄山的景还没给你看够?”汪洋在客厅里大惊小怪道。
陆淮和林姨都没搭理他,林姨正在厨房翻炒一锅牛腩,陆淮在旁边切土豆和番茄,两个人打算煮一锅番茄土豆炖牛腩吃,旁边的砂锅里还煨着锅红烧肉。
没听见回复,汪洋趿着棉拖走到厨房,伸手拿了块案板上陆淮刚切的番茄塞进嘴里,问:“你这次又打算去哪?”
陆淮想了想,说:“打算去个清静地方,静静心。”
汪洋不屑:“你哪次去的都是些鸟不拉屎的清静地方,就差皈依佛门接受心灵洗礼了。”
话刚说完林姨的巴掌就招呼上来了,声音很清脆:“厨房里呢,说话能不能给我文雅讲究点,快出去吧你,看见你那胳膊我就烦。”
汪洋缩着脑袋捂着胳膊出去了,陆淮把切好的土豆和番茄递给林姨下锅,心里一动。
中午就他们三个人吃饭,老汪每天中午都在店里吃,店里离不了他。
番茄土豆炖牛腩和鹌鹑蛋红烧肉,这两道都是硬菜,再配上两碟子清炒时蔬,荤素搭配有营养。
牛腩入味,土豆软糯,番茄化在里头汤汁更加浓郁,陆淮和汪洋两口就吃干净一碗饭。
林姨又煮了些挂面条端上桌:“拿这汤拌面条吃好吃,中午得吃饱些。”
陆淮夹一筷子红烧肉,林姨早起去市场割的五花肉,拿砂锅煨了一上午,煨出来的肉油滋滋软糯糯,放进嘴里一抿,肉香四溢一□□油。
香得陆淮眯起眼,说:“该长胖了。”
“大小伙子胖什么胖,”林姨最不乐意听这话,“每次见你穿外套都空荡荡的,就该吃胖些才好。”
说完觑一眼旁边埋头扒饭的汪洋:“真正的胖子都还没说什么呢。”
“什么呀,我这是壮,健壮。”汪洋眼神幽怨。
一轮吃完,林姨从厨房端出来一盘子糯米蛋,吃第二轮。
糯米里裹着咸蛋黄、腊肠和豌豆玉米粒,蒸出来咸香软糯,筷子头扎下去,挑起的糯米油润润又粒粒分明。
“今天这么丰盛?”陆淮扬眉。
糯米蛋是林姨的拿手菜,简单但她不爱做,嫌做完手上有股洗不掉的腥气,于是每年只做两次,一次端午,一次过年。
每年这两个时候,梧桐公园平日相亲相爱的老街坊们能因为抢着买老汪店里的糯米蛋吵起来,谁家买多了那是要挨骂的,被大众钉在梧桐公园隐形的耻辱柱上,身上还得挂张无形的牌子——梧桐公园最自私的人。
“昨晚给你打电话,你说想出去玩,你一出去就是一两个月,想着走之前给你做顿好的吃,外头的菜再怎么特色也没家里的吃着对胃口。”林姨说。
陆淮拿筷子把糯米蛋扒到个小碟子里,淋上两滴陈醋递到林姨面前,说:“这次不出去那么久,玩半个月就回来,天冷了,在外头也待不住。”
“霜降前回来,补冬不如补霜降,吃丁柿吃牛肉吃萝卜,霜降那天过来,我做牛肉萝卜汤和柿子年糕吃。”
“好。”陆淮笑着应道,“柿子年糕一年也就能吃上这一回,我一定提前回来。”
家里头没装洗碗机,林姨坚定地认为买菜、择菜、煮饭、洗碗,这里头的程序一个也不能少,用不着花钱买那高科技。
所以饭后陆淮和汪洋自觉卷起袖子洗刷刷,林姨在餐桌旁坐着,边喝茶边和他们说话。
“汪洋他二叔昨天送了些鸡来,都是自家搁乡下散养的老母鸡,吃米饭米糠和虫子长大的,一粒饲料都没喂,比你那超市里头卖的多了两个零的还健康有营养些,你待会儿带两只回去。”
陆淮冲洗好碗筷递给汪洋拿洗碗巾擦干,说:“马上要出去,这次就不带了,等回来了来您这吃现成的。”
“也行,”林姨想了想,“到时候拿虫草花和姬松茸煲土鸡汤给你喝,那个大补的。”
听到虫草花,陆淮怔了一下,连带着洗碗的动作也慢下来。
汪洋在旁边伸手没接到碗,拿胳膊肘碰了碰他:“干活的时候怎么还发呆呢,劳动不积极啊。”
陆淮回过神,把手里的碗递给汪洋,想了一会儿,他转过头:“林姨,还是拿一只给我带回家吧。”
他垂眸,慢慢冲干净手上的泡沫,说:“我拿只回去包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