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灯塔 第124章 0123 撤退方案

《灯塔》第124章 0123 撤退方案

作者:懵懂的猪 字数:2751 书籍:灯塔

  养年殿的书房里,只有黄铮易和高长风二人,皇上压抑的怒火显而易见,但黄铮易依旧语气强硬,咄咄逼人,

  “皇上,难道你还要重蹈薛家的覆辙吗!”

  其实早在老伯阳侯之时,黄铮易就曾提过削爵,但当时南诏突起伯阳侯一脉被重挫,此事便也按下不提。

  现在杨子瑜重握重兵,他果然是旧事重提。

  高长风深吸一口气,“朕能顺利极为,伯阳侯功不可没,这才多久,就急于去了其爵位,这让天下人怎么看?”

  “伯阳侯如今手握重兵,但根基未稳,麾下大多是薛羽原来的旧部,正是削爵的好时机。”

  “那也不可操之过急。”高长风已有些不耐,他知道黄铮易是极为重文轻武的,而他反倒不再想像之前那样,将朝堂变成了文官的一言堂,

  “伯阳侯原本的兵力就不算充足,至于薛家的朕已打算将三成归于武安侯谢景风,如此一来兵力均衡,不必现在就削了杨子瑜的爵位。”

  “这些个异姓藩王本就不稳妥,包括武安侯也是一样,这些武夫出身的头脑愚拙,易被煽动,唯有尽早提防才是。”

  “可外族也不得不防,现下不是时机。”

  黄铮易还想劝说,却见高长风不耐地拉了拉衣领,脖子侧面一个暗红的印记就这么显露出来,让他怔仲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不免有些窘然。

  关于后宫里的那些传言他并非不知,本想着皇上毕竟年轻,宠幸个宫女不是什么大事,也可顺势提出充盈后宫之事,可前几日玉太妃派人说了些蹊跷之处也的确让人十分在意。

  “皇上,宫中皆传您宠幸了一位宫女可是真的?”

  高长风刚将茶送到嘴边,闻此言顿了一顿,才又仰头将茶饮尽,

  “怎么黄相也信这些流言蜚语不成?”

  “若皇上真属意哪个宫女就先封个采女,纳进后宫也不是不可。”黄铮易拱手道,“现下局势已稳,以皇上的年纪也当充盈后宫,开枝散叶了。”

  “朕从未宠幸过哪个宫女。”高长风眼神看似温和,可语气中带着显而易见的寒意,“黄相莫要再提什么后宫子嗣,朕已有楚昀,他以后会是太子,更会是历朝的皇帝。”

  “历朝历代哪有皇上只有一个孩子的?既已为帝自然是要绵延子嗣,此乃伦常!”

  这本是顺理成章之事,高长风的拒绝是黄铮易没有料到的,越是不承认便越是让他觉得传言可能是真的,

  “流言蜚语既然已传到老臣的耳中,那很快也会传遍朝野,皇上何不趁此机会澄清,为何还要加以隐瞒?”黄铮易说完,一双眼睛直直地看向高长风,目光中透着锐利。

  “呵……”高长风轻笑,“看来黄相不仅操心前朝之事,就连后宫也要亲自劳心劳力。”

  “皇上的事不分前朝后宫,皆为国事,那承欢殿之中到底是何人,这人与德太妃究竟是何关系,皇上也得给个交代才是。”

  “承欢殿?”高长风冷然道,“承欢殿是朕的旧殿,朕念旧去住一住又有何不可,黄相若不信现在就可随朕前去,看看里面究竟有没有藏人。”

  话已至此,黄铮易知道不可再继续逼问下去,他的目光不自觉地又扫向高长风的脖子,现下那里已被衣领遮的严实,可那印记不会说谎,

  “老臣是外臣岂敢踏足后宫,但纳妃之事还请皇上三思,起码尽早立后才能稳定民心。”

  黄铮易看似退让,可言语中仍是步步紧逼,高长风不愿再与其争论,不置可否地让其退下。

  黄铮易一走,书房中霎时间安静下来,高长风暗叹一声从龙椅上下来,走到窗边朝远处望着,不知在想些什么。

  此刻从暗处走出一人,立于高长风身后,似是再三思量后才道,

  “伯阳侯不会反。”

  出言的正是以安。

  高长风就像没有听到一样仍看着窗外,以安的手指松了又握,内心不安渐起。

  “你又怎知他不会。”

  突如其来的一句打破了寂静,如一道惊雷打向以安,让他的心霎时间狂跳起来,手指有些发麻,

  “我……”以安说不出原因,但他仍咬着牙道,“他不会。”

  “黄铮易有一点说得对,那就是这些异姓王不得不防。”

  “皇上。”以安骤然跪下,“皇上若不放心,臣可派幽肆中人前往监视,若有异动必能即刻得知。”

  高长风看向以安,一向无欲无求的他每每遇着杨子瑜便没了平日的淡定冷静,是什么样的心思他早已明白,

  “你有心,他未必有意,若有一日他辜负了你的信任,你又当如何?”

  “臣忠于陛下,至死不渝。”以安声音虽微颤却坚定。

  “这几年朝中接连动荡,不仅国库空虚,可用之人更是少之又少,那些狼子野心的外族又岂能不知,所以朕现在是不可能动这他们的。”

  尤其是南诏那边,当年那一役他们最后也没讨得好,同样休养生息了这些年,若是撤了伯阳侯众将士难免不会心生怨气,也会给他们趁虚而入的时机。

  以安暗暗松了口气,只要皇上短时间内不急于削爵,那杨子瑜就有时间表现出他的忠心,日后若有机会相见,他也要好生提醒他才是。

  “你安排随时雨同去的人可稳妥?”高长风突然问道。

  以安闻言立刻拉回了心神,“陛下放心,无论行事还是武功都是极稳妥的。”

  高长风嗯了一声,听不出情绪。

  此次放他去符阳府,既是他之所愿,也是他有意成全。

  高长风知道,若维持现状,即便今后光明正大那最多也就是个近侍,做这皇城中的一只金丝雀,他会害怕,会为自己的“无用”而终日惶惶。

  所以即便心中不舍,他仍让叶时雨去了符阳,毕竟他的时雨本就非池中之物,又岂能如妇人一般被困于深宫之中。

  ---

  黄相之孙黄既明作为统领一举平定了盘踞符阳府的暴民,而暴民之中其实大都是平民百姓,除了一些主谋要党,但凡真心悔过的只要查明非匪徒者,皆放还归乡。

  此举大大抚慰了民心,黄既明也顺理成章地接任了知府一职,当地百姓皆是拍手称快,欢欣鼓舞。

  黄既明当然清楚这其中几乎全是萧念亭的功劳,但他可是左相的孙子,是皇帝都要给几分面子的人,这次这般大费周章不就是为他的仕途,任他萧念亭再厉害也不过是给自己铺路垫脚的。

  符阳府是个风景秀丽的富庶地方,自古便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定居于此,所以这里名家多,富商也越多,其中这富商便与官府之间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弯弯绕绕。

  自打黄既明走马上任以来,知府的门槛几乎都要被递帖子的人踏平了,黄既明懒得动心思,便按照前任知府陈翀的交代择了些重要的见见。

  但他也没忘了祖父的嘱咐,但凡贵重物品一律拒之门外,渐渐两袖清风的名声也四散传开,黄既明口碑更甚,传入了黄铮易耳中也深感欣慰,想着到底是该放放手才会长大。

  知府府宅从门庭若市到渐渐平静,一切似乎都步入了正轨,可那富商名单上偏有一人一直没有出现过,那便是符阳首富秦家少爷——秦如意。

  这秦家到了秦如意这儿已是三代,可生意却越做越大,不仅仅是最赚钱的那些个钱庄金店,还有特供皇家的瓷器与丝绸也都掌握在他的手中。

  想做稳皇商的位置,岂能绕过他这个知府,秦如意不来拜会,难不成还要自己请他不成?

  莫名被晾了不少时日的黄既明心中自然窝火,身边陈翀特意留下的通判袁文俞忙道,

  “这个秦如意确与旁人有些不同,他虽聪明绝顶,是个经商的奇才,可自小体弱多病,去年还曾遭歹人绑架差点儿没了命,自那之后就几乎没露过面,就连谈生意基本都是那几个掌柜出面。”

  “本官与旁人能一样吗?!”黄既明极为恼怒,“今后就算他来见本官还不愿见了!”

  可这话音刚落,一个帖子就递了进来,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可拿在手中却觉得沉甸甸的,还有就是外边包着的绢丝布料好些罢了。

  打开一瞧,竟就是那秦如意的,黄既明一看见这名字就气不打一处来,当即摔到了一边。

  袁文俞忙去捡起来,打开看看,又在手中掂量了下,

  “大人,这帖子可不一般。”

  “呵,故弄玄虚。”

  “大人您看。”袁文俞将内容展开,低声道,“这旁人看不出什么,可下官懂得,秦少爷这是在邀请您去那销魂蚀骨之地呢。”

  黄既明先是一愣,而后心思松动。

  此间境内有条陇江贯穿东西,尤其是在符阳府这段风景极其秀美,众多大师名家都定居在此。

  这自古以来才子佳人,倜傥风流,陇江中画舫无数,佳话不断而名闻天下。

  黄既明初来符阳就神往不已,但祖父反复交代不可耽于美色,他又哪敢刚来不不久就去那销魂窟。

  瞧出了他的顾虑,袁文俞低眉一笑,

  “大人尽管放心,只要是秦少爷安排的,那绝不会显露出一丝一毫,而且您瞧。”说着,他将帖子表面的绢布撕开,里面竟夹着金叶子和数张银票。

  黄既明眼中一亮,忙将帖子拿了过来,心道怪不得掂着这么重。其他人来拜会都是明目张胆地拿着礼物银票,可他又岂敢这么收了,倒还是这个秦如意心思活络,知道将东西附于拜帖之中,

  “咳,既然秦如意这么懂事,那本官便给他个面子。”黄既明将拜帖放进口袋,不放心地又叮嘱道,

  “嘴巴闭紧。”

  “是是,大人放心,从前陈大人也……”袁文俞微微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