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非常鬼厨 第二十九章 方想那屋

《非常鬼厨》第二十九章 方想那屋

作者:流云飞渡 字数:2645 书籍:非常鬼厨

  如果不是临时有什么更改的话,全国象棋大比赛后天(十二月十五日)就要在北京开始了!这是象棋坛空前的盛事,全国性的大比赛,在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

  过去,虽然也有许多名闻全国的“棋王”,也有人荣获“国手”的称号,但到底不是经过全国公开比赛而获得的,所以是不是全国第一,尚未能肯定。即算地区性的冠军,也多是成名好手较量的结果,而不是经过一级级选拔赛“打出来”的。例如二十多年前在香港举行的华东华南象棋赛,华南的选手是冯敬如和李庆全,冯敬如是当时广东省单人象棋赛的季军,李庆全是殿军,第一名的黄松轩和第二名的卢辉都没有参加。我不是说冯李二人的棋艺比黄卢低(事实上冯敬如的实力恐怕还在黄松轩之上),而是说那不是“正式”的各区冠军的较量。

  过去因为交通不便与各省军阀的割据,更加上成名好手的保名避战,事实上全国性的大比赛也不可能举行。这次全国象棋大比赛,却是先由各省市公开选拔赛选出代表,即算是最出名的棋手,也都要参加选拔,才能取得代表资格(例如杨官璘,就是以七胜三和的成绩,在广州市十一名选手中荣获第一,而当选出席全国棋赛的广州代表)。所以经过这次大比赛所产生的“棋王”,那自然是名符其实的全国棋王了。

  中国象棋虽然很流行,可是一直没有严密的组织与评选制度。日本的围棋有九段分段制,有棋院组织,比起中国的象棋,那是精密得多。我们谈起象棋好手,虽然也常有“一流头”“二流尾”等说法,但根据什么标准来分“一流”“二流”,却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没有大家公认的分级标准。我不知道这次全国大比赛之后,会不会产生象棋院的组织,但我希望能因此而把象棋运动推上一个新的阶级,在组织和评级上都能创立一个新的制度。

  我和香港的象棋名手多数认识,谈起全国大比赛的事,他们都很兴奋。我们也谈过组织和评级的问题。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意见,可以将这次大比赛的前十名,授以棋院士或象棋大师衔,正式组织棋院,由政府培养专业棋手,地位和其他艺人一样,让他们完全不需顾虑生活,而专心研究棋艺,并经常作公开表演赛,满足棋迷的要求。事实上,政府也正在培养专业棋手,例如杨官璘和陈松顺在广州文化公园供职,卢辉在广州文史馆,他们都是以象棋的一技之长,获得国家的培养的。

  谈到评选制度,我也有一个不成熟的意见,可以仿日本的九段分段制,全国冠军是九段,每段约差三分之一步数。即九段可让初段单马或“三先”,让二段两盘单马一盘“二先”,让三段两盘“二先”一盘单马,让四段“二先”,让五段“-一二”(即两盘一先,一盘二先),让六段“长先”,让七段“先相先”(即三盘中让两盘先),与八段“平先”。至于要让到单马以上的,那便不入段了。这只是个人不成熟的意见,也许全国比赛委员会已有更周密的计划。另一方面,我也希望能多听一些香港棋友的意见。

  确立评定等级的制度有个好处,即可以确定谁有资格做专业棋手。以上述的分级法而论,上五段的可称“高段”,可入棋院做“研究员”,也有资格做各县市文化宫的象棋指导。上七段的有资格做棋院院士。现在还没有经过比赛,照我个人的看法,杨官璘有九段资格,香港的曾益谦、上海的何顺安等可以有八段的资格。

  国际象棋有“特级象棋大师”“象棋大师”等称号,每三年举行一次世界冠军争夺战,制度也比中国象棋严密。关于国际象棋,我以后再写一篇。世界象棋冠军的产生,也是很有趣的。

  这次全国象棋大比赛的冠军,最“热门”的是杨官璘,但正因为太“热门”了,我很怕他心理紧张,反而会有失手。不过他是身经数千战的棋手,也许我的顾虑是多余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