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九天武主 第0538章 九大天域

《九天武主》第0538章 九大天域

作者:巅峰残狼 字数:2325 书籍:九天武主

  陆平洲收拾好已经是半小时后的事,为了能速战速决,出门时他推着自行车,从他家到食堂,走路要两三分钟,自行车顺着坡往下冲,半分钟能搞定。

  听完他的理论,程蔓差点被笑死,好说歹说才让他放弃骑车的想法,两人带上饭盒,散着步去食堂。

  因为耽误了不少时间,他们到时食堂窗口已经没什么人排队,两人过去直接就能打饭。但这也意味着荤菜早被人打光,两人打到的菜全是素的。

  不过吃了几天学校食堂后,程蔓觉得家属院食堂的大厨手艺是真好,素菜也炒得很香,吃起来有滋有味,

  没错,开学这几天时间里,程蔓和杨敏她们把学校里饭菜好吃点的食堂都吃遍了,她的感受总结下来就是失望。

  可能跟物质不丰有关,这时候学校食堂炒菜很少放油盐,都是用水煮,不管什么菜,入嘴都是又烂又淡。

  程蔓边吃,边跟陆平洲夸食堂大厨手艺,陆平洲听了将碗里的菜分她一半:“喜欢就多吃点。”“太多了,我肚子撑不下。”程蔓说着将自己的菜又分一些给陆平洲。

  刚分完菜,程蔓就听到了邢晓红的声音,一抬头便看到她端着饭盒快步走过来的:“我在外面看着就觉得像你们,进来一看还真是。"

  程蔓喊了声邢姐,又问:“你怎么现在来吃饭?”

  平时邢晓红都会回家做饭,很少来食堂吃,就算来食堂,也一般是下班就过来了,而现在已经六点四十多。

  邢晓红表情一言难尽:"别提了,八栋丁小凤的婆婆过来了,元宵节后,正好是你开学那天到的,四天时间,吵了八次,饭点那会两人又闹起来了,主任让我跟她一起去劝架,就到这个点了。"

  程蔓在妇联干了一年多,家属院里这些军嫂她基本都认识,见面也都能聊几句,听邢晓红一说,就想起了丁小凤的个人情况。

  丁小凤丈夫姓侯,是三团的,级别是副营,夫妻俩是一个地方的人,据说打小就认识,到结婚年纪,就在媒人撮合下结了婚,到现在有十一二年了。

  结婚这些年,他们夫妻关系一直不错,但婆媳矛盾不小,丁小凤没少跟人抱怨。

  而婆媳不和的根源,是丁小凤结婚后怀了四胎,除了出生没多久就去世的

  ,养大的三个全是闺女。

  丁小凤的婆婆很重男轻女,觉得丁小凤没本事才会养不住儿子,担心自己儿子被害得绝后。

  丁小凤对婆婆也有怨,她儿子没养活是因为早产,而她认为自己早产是因为怀孕时婆婆总磋磨她,让她干着干那。

  当然,以上全是丁小凤的片面之词,具体什么情况外人并不清楚,但婆媳不和是肯定的,否则也不至于四天里吵八次。

  程蔓好奇问:“她们为什么吵架?”

  “还能是为什么?没儿子呗。”邢晓红摇头道, "你是不知道丁小凤那个婆婆有多胡搅蛮缠,我们去的时候,她指着丁小凤的鼻子骂啊,说她是灾星,生的全是赔钱货。咱们主任给她做思想工作,说伟人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孩女孩都一样,可她一个字都听不进去,骂吴主任知道什么,没儿子断香火的又不是她,还说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把吴主任给气的哟!"

  程蔓也很无语,继续问:“你们后来怎么把人劝住的?”

  “劝?就这么个老太太,谁劝得住?”邢晓红冷笑一声说, “是孙副营长自己劝的,刚开始看他们吵得那么厉害,我还以为孙副营长搞不定他妈呢,结果……"

  邢晓红耸了耸肩没往下说,但她话里的意思,听的人都能明白。

  说白了,这孙副营长不是撒手掌柜,看亲妈媳妇吵架都不想管,就是跟亲妈一条心,心里也盼着儿子继承皇位。

  邢晓红叹气说:“丁小凤这人吧,以前看着掐尖要强,不讨人喜欢,她抱怨婆婆的那些话我都没敢全信,现在看,一家子恐怕就她一个实在人,她以后这日子,难啊。"

  程蔓也这么觉得,语气有些无奈:“看她以后能不能立起来吧。”

  邢晓红心想这恐怕不太容易,她一没文化二没工作,怎么立起来?话到嘴边却没说出口,摆手道:“算了,不说这些糟心事,你上学怎么样?我听说临江大学风景很好,是不是真的?”

  程蔓问:“是不是真的,你自己去看看不就知道了?”“你们学校都是文化人,我怎么好意思去?”邢晓红说道。

  "文化人怎么了?不也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吗?而且照你这么说,我不也是文化人?你跟我聊天不挺好意思的吗?怎么不好意思去学校逛?”程蔓问完

  不等邢晓红开口,就说, “你要是对我们学校好奇,就自己去看,到时候我给你做向导,顺便带你尝尝我们食堂的饭菜。"

  程蔓最后一句话勾起了邢晓红的好奇心:"怎么?你们学校饭菜很好吃?"“是非常,”程蔓故意停顿,看着邢晓红满是期待的眼睛说, "难吃。"

  邢晓红:

  程蔓噗嗤笑出声:“虽然我们食堂很难吃,但风景是真不错,有机会去看看吧,反正进去不收钱。"

  邢晓红也笑起来:"改天有机会吧。"

  程蔓点头,又问起学习小组的事:“现在是谁在管?她们学得怎么样?”

  去年高考结束没多久,上面就发布了关于七八年高考的安排,时间定在了七月份,这次考试不再是各省自主出题,而是全国统一命题。

  此外去年冬天没考上的,今年可以继续奋战。

  可能是当老师的基础都比较好,也可能程蔓的笔记起了作用,去年冬天家属院里考上的比例比全国录取率高很多,参加高考的近四十人里有七个考上。

  虽然考上大学的只有程蔓和吴丽,大专也只有一个人上,剩下四个全是中专。但其他军嫂备受鼓舞,所以消息刚下来,就有不少没考上的军嫂决定继续复习,今年继续考。

  吴舜玉得知后为了表示支持,仍将会议室空出来给大家复习。

  邢晓红报了个名字,对方是军区小学的老师,也是去年参加高考的人中,基础比较好的一个。

  本来以她的成绩,中专肯定能上,但她高考那天身体不太舒服,没发挥好,估完分就猜到自己肯定会落榜。

  当时她都绝望了,以为自己已经没机会,却不想峰回路转,她还能继续参加今年七月份的高考。

  家属院没考上的军嫂中,她是第一个下定决心继续考的,基础又最好,所以吴主任让她当组长,程蔓并不惊讶。

  至于学习小组的军嫂进度如何,邢晓红也说不出来,只猜测道:“应该挺好的吧,我看她们的学习劲头都挺足的。"

  从邢晓红坐到程蔓对面的那一刻起,陆平洲就知道晚饭速战速决是不可能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吃完饭时手表时针已经走向晚上七点,外面

  天也已经黑透,家属院里亮起星星点点的光。

  二月份还没入春,一到晚上,凛冽的西北风就吹了起来,除了贪玩的孩子,这个点已经没什么人在外面逗留。

  邢晓红出食堂门就裹紧了棉袄,心里又惦记着丈夫孩子,出去就跟程蔓两人挥手告别,一路小跑回家。

  程蔓也有点冷,但没跑动,跟陆平洲并肩回去,走着走着两只手就握到了一起,反正黑灯瞎火,不怕别人捉现形。

  当然捉到了也没关系,大运动已经结束,他们又是夫妻,在外面牵手被看到也不算什么大事。

  到十四栋楼下,隔壁聊天的人早就散了,大门虚掩着,有光从里面透出来,时不时还能听到隔壁军嫂喊人洗漱的声音。

  两人牵着手进屋,放下饭盒程蔓就被陆平洲抱起,直奔主卧去。这一晚,两人又是后半夜才睡。

  第二天程蔓一觉睡到八、九点,起床还是因为饿了。

  陆平洲醒得倒是早,六点多就起床洗洗刷刷,程蔓走出房间,就看到客厅焕然一新,昨晚换下来的衣服也都洗好了,挂在了晾衣绳上。

  但陆平洲不在,可能是出门了,程蔓没去找,直接去浴室刷牙。

  等她洗漱完,陆平洲也回来了,手上拿着空空的垃圾桶,显然刚才是倒垃圾去了。看到程蔓,他走过来就想伸手,但被拦住,提醒:“先洗手。”

  陆平洲哦了声,进浴室打肥皂洗手,再出来继续刚才的念头,抱住程蔓低头亲吻着,直到她双手软绵地将他推开,可怜巴巴地说:"好饿。"

  九点钟食堂已经没有早餐卖,午饭准备时间又太长,陆平洲问:“煮面条吃?”

  “行。”

  面条煮起来很快,二十分钟不到,程蔓就坐到了饭桌前,边吃边跟陆平洲聊天。昨晚到现在,两人都没能好好说上几句话。

  “我们班同学相处起来都还好,只是年龄差有点大,有的人下过乡,有的人一直在城里,还有刚高中毕业的,分了好几拨。"

  会这样并不单是因为抱团,更多的还是共同语言,比如下过乡的同学说抢收抢种很辛苦,同样下过乡的人就会很有共鸣,而一直在城里的同学可能连抢收抢种是什么都不知道。

  而刚高中毕业,没进入过社会的学生,说话做事也

  会更青涩,毕业七八年甚至十来年的人看他们就跟看小孩一样。

  但程蔓觉得这样的状态不会持续太长时间,等大家相处久了,年龄、经历带来的隔阂会渐渐消失,而共同语言则会越来越多。

  兴趣相投的人,终究会一点点靠近成为朋友。

  陆平洲边听边点头,适时问:“你舍友都怎么样?好不好相处?”

  班上同学好不好相处其实影响不大,大学不像初高中,大多数课都是一个专业一起上,还有公共课,可能几个专业一起,关系没有初高中生那么紧密,碰到不好相处的不搭理就行了。

  舍友则不同,碰上好相处的皆大欢喜,要是倒霉碰到不好相处的,可能每天都是煎熬。

  程蔓想了想说:“杨敏和李文欣,就是报名那天你见到的那两个,人都挺不错的,她们准备今天出去玩,还叫了我一起来着。"

  “你怎么没去?”

  “我想去的啊,可家里不是有人等着我吗。”程蔓笑眯眯问, “你想让我去吗?那我下周跟她们约,周六周日不回来了哦?"

  陆平洲翘起的唇角压下去,握住程蔓的手说:“我下下周就要出任务。”言下之意,下周不见面,两人又很久见不着面。

  “也是哦。”程蔓像是这才想到, “那我下周还是不跟她们约了。”陆平洲满意了,又想起来问:“你们宿舍是四个人?”

  "对,还有一个叫方薇薇,要说大毛病,她其实还好,就是家里可能养得娇气了点,干什么都喜欢让人帮忙。"

  虽然没爆发大矛盾,但程蔓三人,尤其是杨敏和方薇薇的关系实在谈不上好,理由就是她刚才说的。

  这几天里,方薇薇让李文欣帮忙带过早饭、打过开水。

  其实第一次找人帮忙的时候,方薇薇没有确定找谁帮忙,但杨敏和程蔓都没理她,她就把目光放到了李文欣身上。

  李文欣性子软,不擅长拒绝人,被她哀求几声就答应了,然后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

  杨敏对此颇有微词,昨天跟李文欣聊过一次,让她不要再帮方薇薇的忙,除非她想给方薇薇带四年早饭,打四年水。

  李文欣也很懊悔,其实她本来不想帮忙的,就是有点经不住方薇薇哀求,跟杨敏保证

  说以后不会帮忙。

  程蔓觉得,她们宿舍以后估计不会太平。陆平洲听后忍不住皱眉:会不会影响到你?

  影响肯定有,但程蔓不是李文欣,受了委屈也不吭声,说道:“放心,她不惹我就算了,要是惹我,我肯定也不会怂。

  “嗯,”陆平洲应声,想了想又说, “要是宿舍住得不高兴,搬出来住也行,最近有政策说以前房子被没收的,房主只要能拿出证明,就能把房子要回去,今年能出租的私房应该会变多。

  其实过去那些年里,一直都有私房出租,只是大运动期间,那些有多余房子的基本都被下放了,房产也被没收。

  而六七十年代分房都是按照人头来,像程家,分房那会家里有五口人,就分到了两个单间。如果不是程进运气好,赶上了机械厂盖新房,他工龄又够了,一家八口人肯定还得挤在那两个大单间里。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么好运气,绝大多数家庭都是人多房子少,房产只有不够住,没有多余出租的。

  所以一般人想租房,只能婚后在房管局登记,等待分配。

  现在大运动结束了,政策规定以前房产被没收的,办齐手续可以要回房子,手里有多余房产的家庭必然会增加。

  这些人可能卖方,也可能将房子简单修整租出去。

  陆平洲是生长在这个年代的人,没经历过房价飞涨,也没见过拆迁暴富,所以得到消息后,他的

  第一反应是租房。

  租了房,程蔓就可以从宿舍里搬出来住,他到时候也可以不住在家里,跟她住到一起去。

  每天晚上骑自行车往返于临江大学和驻地家属院之间很奔波,但要是往返时间不那么紧,往返分散到早晚,就变成正常通勤了,他也不会这么累。

  可惜他收到消息太晚,否则肯定要趁着过年前后这段时间多找人打听,争取开学前租好房子。

  当然现在也不晚,等他出完任务回来再去问一问,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这学期程蔓就能从宿舍搬出来。

  陆平洲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正准备开口,就听程蔓问:“房子拿回来后能租的话,那能过户转卖吗?

  陆平洲迅速察觉出程蔓的心思,惊讶问:“你想买房?”

  跟租房比起来,程蔓当然更倾向于买房,毕竟这时候房子便宜,进入八十年代,房价就该涨起来了。

  虽然这个涨,跟后世的百万房价不能比,一栋房子可能也就几千块,但要知道八十年代初人均工资才几十,万元户是能上报纸的。

  程蔓之前想怀孕后先租房,主要是因为她不知道七十年代末房产能不能自由转卖,可以过户她就想早点买,不能过户风险太大,就等到能过户再说。

  也因为不确定,程蔓之前没跟陆平洲聊过这件事,今天话题到了这,她就没隐瞒,说道:“我是有这个想法。

  陆平洲疑惑问:“你怎么会想买房?是觉得家属院的房子太远了吗?”

  “确实有这方面的考虑,毕业以后学校会分配工作,去什么单位我不太确定,但在附近的概率不大,我估计得坐公交上下班,但到家属院的公交六七点钟就停了,万一运气好没赶上,我可能都回不来。

  程蔓的话听着好像有道理,但不确定性太多了,陆平洲思索着问:“你才大一,现在考虑这些是不是太早了?而且万一我们买了房子,你到时候工作单位离得却很远怎么办?

  “那就把房子卖掉,再选个中间点买一套呗。”程蔓说道, 如果房子能自由买卖,房价肯定会不断上涨,假如我们现在买个单间需要三四百,四年后可能涨到七八百,我们再把房子卖出去,就能……

  程蔓想说净赚三四百,但话到嘴边想起还没改革开放,说这些有倒买倒卖的嫌疑,便改口道:“然后我们再买个差不多地段的七八百的单间,就等于我们只花了三四百买到了房子,可如果等四年,价格就可能翻一倍,所以买房这件事,我觉得宜早不宜迟。

  程蔓想买的当然不是三四百的单间,他们又不是没钱,完全可以买大一点的,最好是两三层的独栋,住着宽敞,以后拆起来赔偿也多。

  这房子买了程蔓也不想再卖掉,毕业以后分配单位,她会优先考虑离家近的,要是没有合适的就直接创业。

  如果到时候手里有钱,他们也可以再买一套房子,反正房子多不是坏事,万一创业失败,她以后还能靠收租过日子。

  只是还没改革开放,她不好直接跟陆平洲说这些事,只能暂时瞒下来。

  陆平

  洲以前没觉得他们有买房的必要,他是军人,级别够了只要不转业,部队就会给他解决住房问题。就算以后升不上去要转业,单位也会安排住房。

  这年代的人想法也基本跟他差不多,非特殊情况,基本不会考虑买房的事。但听完程蔓的分析,陆平洲觉得买套房子也行,问道:“家里现在有多少钱?”有八千多。

  这个数字出口,程蔓都觉得他们好有钱。

  八千多啊,以他们两个人的收入,未来只要没有大开销,不到两年就能成为万元户。

  陆平洲并不惊讶,虽然他不管钱,但家里存款有多少存款,他心里基本有数,这么问只是想跟程蔓确定一下。

  陆平洲说:“既然钱够,要买就尽量买个大点的,以后你怀上,不管是请妈过来照顾,还是另外请保姆,都能有地方住。

  这话跟程蔓想到了一块,她自然不会反对,说道:成,我上学后找人多打听打听,看附近有没有卖房。

  这时候没有中介机构,也没有随处张贴卖房小广告,想买房只能靠人脉打听。陆平洲不是本地人,人际关系基本都在部队,这事确实只能交给程蔓。

  他心里琢磨了下说:行,那租房的事……

  “先不租房吧,我们宿舍矛盾还没那么严重,我也不会那么容易被欺负。”程蔓摇头说, 而且我听说出租的房子都是不带家具的,我们要住进去,说不定还得花钱买家具。

  买家具能用个一年半载也行,就怕前脚组好房子,后脚就碰到了合适的房源,他们不但得连续搬家,怎么处理家具都够让人头疼的。

  如果房子买在临江大学附近,他们肯定要在里面住三四年,既然要住,肯定要好好布置,家具直接搬过去可能不合适,扔了吧又太可惜。

  程蔓说道:“租房的事我觉得等下学期再说比较好,如果下学期结束,我们还没找到合适的房源,就租一套房子过渡,买到房子就算了。

  陆平洲本来打着让程蔓出来租房住的主意,这样两人每天都能见着面,但这会听了程蔓的话,不得不承认她说的有道理。

  只是这么一来,这学期她大概率只能住宿舍,过去一周的生活还得持续几个月。

  也不

  对,他马上就要出任务,就算她在家住两人也见不着面,扣掉这两个月,上半年也就分开住一两个月。

  而且说不定他们运气好,他一回来就能打听到房源……就算运气不好,到时候他也可以多跑几次临江大学,反正他还年轻,身体好,不怕奔波。

  于是陆平洲说道:“那就这么着吧。”又想起件事, 对了,老谢打算请我们吃饭,问你什么时候有时间。

  “我周日都有时间啊,他怎么突然要请我们吃饭?”程蔓问完想起来, “他是一个人请我们吃饭,还是两个人一起?

  陆平洲说道:“说是跟他媳妇一起。”

  程蔓眼睛一亮:他跟他媳妇和好了?

  陆平洲不太确定地说:“他们之间应该没有太大矛盾。”

  没矛盾,但也没有多深的感情,程蔓心里想着,问道:“那他媳妇答应住到家属院来了吗?”

  “住过来估计不容易,她们专业也要上晚自习,但她答应周末过来住,”陆平洲汇报道, 老谢已经打申请随军了。

  程蔓已经吃完面条,却没急着收拾,摸着下巴问:“你说,老谢他媳妇改变主意,是之前在以退为进,还是他装可怜成功,她心软了?

  陆平洲没见过谢子明的妻子,更不了解对方的性格,对两人之间的事也知道的不多,所以猜不出答案,只说道:“我倒希望她不是心软。”

  以前他以为谢子明媳妇不愿意来随军,是因为她性情冷漠且性格古怪,可最近听谢子明的意思,似乎又不是这样。

  但不管有什么内情,她耽误了谢子明十年是事实,作为朋友,陆平洲很难看好他们。而他又希望谢子明能有个好结果,所以宁可她对他没什么感情。

  陆平洲觉得,谢子明迟迟无法从这段感情里抽身,跟两人离得远,一年见不到两次面脱不开干系。因为陌生,才会牢牢记住初见的心动,在心里不断将人美化,越发沉溺其中。

  等两人住得近了,朝夕相对,如果对方对谢子明毫无感情,迟早会露出马脚,幻想破灭,他自然能清醒过来。

  最怕的是谢子明媳妇对他有感情却又不深,不靠近又不远离,这样最后很可能两败俱伤。

  程蔓想法则跟陆

  平洲不同:“说不定他们感情不深,是因为以前聚少离多,等两人住到一起,感情也许能培养起来。

  虽然她不知道谢子明媳妇以前为什么不愿意来随军,但两地分居确实很难培养感情。

  哪怕是交通发达,随时能打视频电话的几十年后,异地恋也是感情杀手,更何况这是七十年代,出个省都要坐一两天车。

  谢子明婚龄听起来很长,有十年,可夫妻相处的时间,程蔓怀疑都没有她跟陆平洲相处的时间十分之一久。

  这种情况下,两人感情不深太正常了。但只要谢子明媳妇会心软,这段感情就不是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陆平洲叹气:“希望如此。”

  所以你呢,就不要为老谢操心了,吃饭的时候高兴点,别横眉竖眼的,让他媳妇以为你对她有意见。”程蔓想起来问, 你们约的什么时候吃饭?

  “我说等你回来问问你的意见,下周日吧,这周估计赶不上。”陆平洲回答完,不满问, “我什么时候横眉竖眼了?咱们家属院的军嫂,谁不说我脾气好?

  这两年陆平洲在军嫂口中的评价确实高了不少,刚结婚那会,大院军嫂不少人怵他,觉得他不好惹。

  但他对程蔓的好是有目共睹的,再加上去年军嫂们参加高考,很多男的明里暗里反对,他却一直很支持程蔓,加了不少印象分。

  可印象分高不等于军嫂们觉得他脾气好,反正程蔓没听人这么夸过他,说他长得好的倒是不少。

  于是程蔓语重心长问道:“陆同志,你听过一句话吗?”

  什么话?

  程蔓微笑:“人贵有自知之明。”

  陆平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