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九天武主 第0450章 吴昊的谋算

《九天武主》第0450章 吴昊的谋算

作者:巅峰残狼 字数:1913 书籍:九天武主

  《秦王破阵乐》的曲声回荡在诸多平行时空,无数人的情绪都因此被点燃。

  原先沉浸在李世民狂追穷寇时动如雷霆的气势中,久久无法自拔的众人逐渐收回心神,于是一直沉默的气氛瞬间被引燃。

  尤其是历代的武将,以及心中向往征战沙场的热血少年,都被他的表现征服了。

  对这位未来唐太宗的表现,他们思来想去只能吐出一句:

  “人乎?鬼乎?神乎!”

  武德年间的大唐君臣还是头一回如此清楚地看到李世民收复河东的全过程。

  当初李世民出征时,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抱太大希望,只是焦急地等在长安城中,听着前线源源不断传来的战报,然后,大家的表情逐渐就从焦虑变成震惊再到麻木。

  但看战报和直观看直播还是完全不同的。

  此时的众人仿佛重新回顾了一番当年的心理历程,而心中的震撼却远比曾经更甚!

  还有某些一直抨击秦王没多大本事,只会通过坚守不出,耗尽敌人资粮再出击,不过是倚仗大唐国力更强,后勤更出色,而太子李建成就发挥了出众作用的李建成余党,这时也是闭紧嘴巴,不肯说话了。

  ————收复河东之战,从头到尾后勤在哪?真要感谢的话,也该感谢南大粮的老百姓。

  唐高祖李渊一阵失神,为儿子骄傲的同时又升起本能的防备,心情顿时万分复杂。

  他心中更中意的继承人原本不是次子李世民,如今之所以会更换太子,五分原因在于天意,五分原因在于人心——仙人的剧透是天意,群臣的拥护是人心。至于唐高祖李渊本人,实话说他是不太情愿的。

  倒不是他不喜爱这个次子……

  只是,皇帝和太子不仅是父子的关系,太子过于优秀,对于皇帝来说便是一种威胁。从前的李建成并不能让李渊感受到这种威胁,如今的李世民就让他如芒在背。

  奈何天意人心如此,李渊也只能顺势而为,他看了看殿中年轻而意气风发的太子李世民,默默想着以后还是要压压太子的风头———身为皇帝的他才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主角,反正如今大唐平定四方,并无大的战事,就让次子收敛光芒做个低调的储君,将来继承皇位后再大放光彩也不迟。

  李渊觉得他的想法一点都不过分,哪个皇帝愿意在自己的时代被

  儿子衬托成背景板?奈何有些人的光芒是怎么都压不住的。即便只是水镜之中所折射出来的一些来自过去的光辉,就足以辉耀青史——

  【收复河东,对别人来说或许是人生最辉煌的成就,能够在史书上留下这样一张战绩,便值得吹上一辈子,可对李世民而言,却不过是他的众多传奇事迹之一。秦王李世民淡定表示:基操,勿六!】

  【两个月后,秦王李世民再次踏上征程。这一次,他的目标是东都洛阳。】

  【此时的洛阳之主王世充是天下最大的几路诸侯之一,也是李唐争霸天下的劲敌。他并非起义军出身,本是隋朝官员,早在隋文帝时就当过幽州长史,隋炀帝时,又因镇压起义军有功而迁至江都通守。】

  水镜之中,逐渐浮现出一道身着冕服的人影,在这个人的头顶,还简单明了标注着【郑王,王世充】这五个大字。

  属于王世充的生平画面雪花般闪过。

  随后出现的便是熟悉的东都洛阳,洛水之滨,喊杀声冲天,两支大军狠狠厮杀在一起。其中一军的首领赫然是老熟人李密。

  【大业十三年,李密风头正监、威震天下,连战连捷,进逼东都。王世充曾被任命迎击李密,他率数万大军度过洛水,却与其他隋将一样在李密手下一败涂地。】

  【大业十四年(唐武德元年),于江都醉生梦死的隋炀帝终于迎来了众叛亲离的结局——再也无法忍受继续留在江南、心心念着回家的骁果军;对隋炀帝彻底失望的忠臣;对隋炀帝这艘破船不再感兴趣的奸臣,都不想陪着他继续沉沦下去了。】

  【所有人怒吼声化作一股风暴,撕碎了隋炀帝的美梦:“普天同怨,何止一人!”】

  【这位既昏且暴、眼高手低,一心成大业,哪管万骨枯的大隋天子,最终被最信任的心腹宇文化及当场缢死,只落得一个“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的结局。】

  不知何时,羌笛声幽幽响起。

  如血的残阳高悬于天空,夕阳的余晖融化了一切,被一条白绫吊死在殿中的大隋天子面庞青紫死不瞑目的眼睛还大睁着望向窗外,几只寒鸦振翅飞过,在枯树上徘徊不定,尖锐的呜叫声宛若振丧。

  悲凉的气氛似乎也感染了水镜之外数不清的平行时空,一时间无数人为之沉默。

  然而沉默过后,却是一阵爆笑。

  />“哈哈哈,死得好!这昏君早该死了!”

  “如此死法,便宜他了!”

  战乱年间的百姓咬牙切齿,感同身受。

  相较于那些死在辽东战场上的士兵,为隋炀帝修建宫殿而活活累死的民夫,以及田地荒芜、饥饿而死、乃至易子而食之人……隋炀帝能够在江都醉生梦死数年,享尽了清福,最终一根白绫吊死,都没经受多少痛苦,怎么看都是便宜了他!

  隋炀帝之死让平行时空的皇帝们一个激灵。

  尤其是昏君们,只觉得脖子一阵阵幻痛,他们看向身边心腹之臣的眼光都不对劲了,总觉得这就是下一个宇文化及。

  也有皇帝对此表示不屑一顾。

  “求仁得仁,不过如此!”

  秦始皇赢政便冷笑一声。

  赢政自诩也不是什么仁君,倒不至于对那些被隋炀帝祸害的百姓感同身受。只是这隋炀帝空有干古一帝之梦,却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和心智,未免也太好笑。

  倘若其在三征高丽失败之后能够及时反省,用心治理风雨飘摇的大隋江山,重新奋起镇压天下起义军,而不是逃到江都做缩头乌龟,他还能对其高看一眼。

  ——得意时不可一世,失意时便一蹶不振,这等人实在叫他看不起。

  【隋炀帝之死却好似斩断了天下人最后的枷锁,无数枭雄应运而生。】

  【————王世充就是其中之一。】

  【当隋炀帝被杀的消息传到洛阳,王世充与元文都、卢楚等人当即选择奉隋炀帝之孙杨侗为皇泰主,王世充则晋封为郑国公。】

  【与此同时,又一个好消息传来——李密与宇文化及大军交战,尽管击败了宇文化及,李密大军损失也不轻。再加上李密当初不分青红皂白杀了瓦冈寨之主翟让,又大量重用降服的隋将,反而对旧部吝于赏赐,以致部下离心……王世充趁机以少胜多击败李密,成为洛阳之主,并于武德二年废皇泰主,称帝即位,建国号为郑。】

  【—————占据东都洛阳的他,也就成了唐军进军中原时所要解决的第一个目标。】

  【从收复河东到出兵东都只隔了两个月,看似匆忙,但李世民准备已久。早在刘武周南侵之前,唐王李渊就授意次子做好进攻东都洛阳的准备,为此李世民在长春宫待了数月之久,若非突然出现

  刘武周南侵的意外,洛阳早已是其襄中之物。】

  【不过,对秦王而言,何时都不晚。】

  【————洛阳就在那里,挥手就可摘下。】

  【武德三年七月,秦王率军出关,踏上征服中原的第一步。彼时彼刻,没有人想到,他将会创造一个何等辉煌的奇迹!】

  “来了来了。”

  对于唐朝之后的平行时空,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没有任何悬念。

  尽管早已知晓即将发生什么,他们心中的期待之情分毫不减。

  “虎牢关之战,一战擒双王!”

  “唐太宗天纵之姿,千载唯此一人也!”

  【攻取洛阳,李世民依旧采取了他最擅长的战术————从方方面面限制和削弱敌人,断其粮草补给,使洛阳沦为孤城,迫使王世充在最不利的条件下与自己决战。】

  【李世民的战术很快便奏效。】

  【汴州、随州、许州、亳州、荣州……一处又一处州县被唐军占领,洛阳的补给线尽数被切断,东都洛阳彻底被唐军包围。李世民一声令下,唐军狂攻洛阳不止!】

  呼啸的箭雨宛如大片阴云从天空掠过,洛阳城内城外,数不清的身影倒了下去。

  血腥之气仿佛凝成实质飘入每个人鼻间。

  平行时空无数人注视着这场情烈的大战。他们看见唐军一波又一波冲上城头,被守军一波又一波杀下去,看见断折的云梯在火焰中燃烧,看见洛阳城中粮食日少,愁云惨淡,面黄肌瘦的百姓奄奄一息……

  “这就是战争,这就是战场啊!”

  无论帝王将帅的战绩有多么辉煌,堆砌在背后的却是无数普通百姓与士卒的性命。

  越是直面战争的惨烈,越是让身处乱世的百姓渴望和平,生出避战之心。

  这也让平行时空的乱世中,已经被预告的胜利者,如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等人,统一天下的步伐比原本历史更加顺利,战乱的死伤也少了许多————希望结束战乱的民众选择了他们。

  【洛阳坚城,果然不假。唐军围攻数月,双方死伤惨重,洛阳城却迟迟不克。】

  【然而,随着洛阳城内粮草断绝,胜利的天平逐渐向着唐军的方向倾斜。王世

  充实在顶不住了,只能祭出最后底牌。】

  【————“建德兄,救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