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杀戮系统 第115章 方妙儿

《大杀戮系统》第115章 方妙儿

作者:一梦已成神 字数:1748 书籍:大杀戮系统

  对于这一点,方案且举了不少历史上的佐证,证明人在自己人残杀自己人的时候,特别英勇,但在对付异族时,却又特别容易屈服的实例。还指出在历史上,两次大规模以及许多次小规模的异族统治,都是被异族以极大比例的少数所征服,比例所差之大,甚至达到一比一百,甚至一比二百之数。

  也就是说,在和自己人争相残杀之际,英勇莫名,花样百出。在异族之前,虽然可以一百对一,但是也双膝发软的跪下了,屈服了!

  看到这样,我胸口像是塞了一大团污泥一样,连呼吸也难以畅顺。

  石亚玉苦笑:“这些历史,倒不是捏造的。”

  我不愿再讨论这个问题(这种回避心态,凡是身为这个民族的一份子,只怕都难以避免),就带著不满问道:“这份文件,只不过是军国主义狂人垂死的妄言,你却当作宝贝,是何道理?”

  石亚玉道:“因为……有可能和神户丸的失踪事件有关。”

  我怔了一怔,笑了起来:“你的想像力未免太丰富了吧──我自叹勿如。”

  石亚玉忙道:“我是有根据的。”

  我望向他,他忙着操作电脑,过了一会,才道:“请看这几句。”

  我望向电脑荧屏,只见那是文件的附注:“以上各计划,若研究有一定成果,交由广雄真三少将执行。”

  我仍然不明白这是甚么“证据”,这个少将的名字也陌生得很。

  石亚玉吸了一口气,解释道:“这位广雄少将,是直接由大本营派到中国来的,不隶属任何部队,直接向大本营负责。他有极大的权力,可以调动任何部队供他指挥,执行任务。”

  我扬了扬眉,并没有打断他的话头,因为我也听出一些名堂来了。

  石亚玉续道:“请看,这是另一份文件,签署日期是一九四五年三月一日,签署者是日军兼中派遣军司令,调动了一个营的兵力,供广雄少将指挥,除了这一个营的兵力之外,还有许多精良的武器和另外二十名军官,以及很多辎车配备,其中包括运输船神户丸在内。”

  他一口气说著,越说越是兴奋,一面不断操作,令电脑现出有关文件来,证明他所说的话。

  其中,有关“精良武器”的部份,和白老大所知的,十分吻合。

  他的话告一段落之后,我们都不出声,石亚玉问:“这些资料表示了甚么?”

  这个问题,也正是我们人人都在心中问自己的:这些资料说明了甚么?

  我先回答:“这些资料,说明广雄少将有一项行动和神户丸有关。”

  石亚玉道:“从日期来判断,他的行动,就是神户丸在小孤山脚下载了货,向鄱阳湖航行的那一次。在神户丸上的,也就是那一营士兵和一批优秀军官,并且还包括了广雄少将本人在内。这次行动是一次绝对机密的行动。行动的内容,连当时派遣军的司令都不知道,只有大本营才知道。”

  石亚玉的分析,很是有条理,也很合理,所以我们都表示同意。

  石亚玉这才吸了一口气,说出了他的结论:“由于大本营分配给广雄少将的工作是执行‘消灭中国人口’,所以他这次的行动,目的就是──”

  他说到这里,顿了一顿──虽然没有再说下去,可是用意再明白不过。

  他的意思是,广雄少将带著士兵军官和一批不明的物资,在鄱阳湖向南航行,行动的目的,是要完成“消灭中国人口”的任务。

  虽然石亚玉的推理,在逻辑上完全可以站得住,但是除了他一动也不动地在等我们的反应之外,我、白素、官子、红绫都不约而同的大摇其头。

  我们并不是不同意他的分析,只是感到实在无法可以接受。

  石亚玉看到我们的反应,着急道:“你们有甚么不同的意见,只管说。”

  我道:“虽然大本营的文件中,有把消灭人口的任务交给广雄少将执行之说,可是,先决条件是,要有了‘可行的计划’──我并不认为会有一个这样的计划出现,所以,也无法接受你提出的分析。”

  我的意见显然可以代表另外三个人,她们都“嗯”了一声,表示同意。

  石亚玉道:“广雄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任命!”

  我摇头:“那也不能说他一定是去执行消灭人口的任务──一艘内河运输船,只有一营兵力,二十名军官,武器的配备再精良,试问如何消灭五万万多的中国人?”

  石亚玉沉声道:“我认为神户丸上有秘密的武器在,有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在。”

  我拍了拍他的肩头:“你的设想可以成立,但是,再强有力的杀伤武器,也不可能达到‘消灭中国人’之目的。”

  石亚玉吸了一口气:“就算只能达成五分之一、十分之一,这种武器的威力,也就骇人之至了!”

  我呆了一呆,石亚玉的说法有道理,两颗原子弹投在日本,也不过炸死了几十万人。以日本的人口比例来说,一成也不到,还不及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南京一地的屠杀数目,但原子弹的威力,当然比日本军刀和机关枪要厉害得多了。

  我沉吟了一下:“可是,绝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日本在那时,也从事核武器的研究,更不用说她已成功地制成了核武器。”

  石亚玉听了,先是一怔,接着,定定地望着我。从他的神态看来,分明是以为我说错了话。我不禁心忖,难道他又获得了甚么秘密文件,证明日本军方在那时已拥有核武器了?

  接着,石亚玉说出来的一番话,却是我未曾想到的。他先是长叹了一声,然后才道:“卫斯理,我以为你的想像力算是出类拔萃的了,却原来……为甚么一定是核武器?难道不可以有比核武器威力更强的其他种类的武器吗?”

  我呆了一呆,我确然未曾想到石亚玉竟然会这样指责我。

  连在一旁的红绫也伸了伸舌头,白素抿著嘴不出声,这都不单是为了石亚玉指责我,而且,还为了石亚玉的指责有理。

  的确,为甚么我只想到了核武器,而没有发挥进一步的想像力呢?

  人类史中的武器进展史,可以说是凭人类的想像力建立起来的。

  最初,人与人之间的残杀,使用的武器,大概全是人本身的身体──谁的拳头硬,谁就可以打死对方,谁的双手有力,谁就可以扳死对方。

  接下来,人类便发现石块、树棒比身体的各部份更有效。再接下来,便发现了金属制品残杀起同类来,又要方便得多。

  在这过程中,若不是想像到他人的头颅不如石头硬,没有金属坚,是不会想到利用石头和金属作武器的──不知道有没有想到过,不单是他人的头颅,其实自己的头壳也是一样的。

  再接下来,人类的目光大开,想像力自然也有了大大的提升,于是就有了火药的发明,武器从单对单的肉搏,演变成为大规模的杀戮。

  一直到核武器的出现,更是少半分想像力都不行──我竟那么缺乏想像力,以为发展到了核武器,便是人类自相残杀工具的终极了。

  当然不是!

  以人类无穷无尽的想像力而论,将来自相残杀的武器,也必然有无穷无尽的新发展!

  所以,石亚玉的指责,十分有理。

  我呆了一会,才道:“好,依你所见,神户丸上载的是甚么种类的武器?”

  石亚玉却一摊手:“我不知道──全然没有任何资料可寻?”

  我道:“你只是凭想像?”

  石亚玉道:“我的想像是有根据的──我已经把根据详细说明过了,广雄少将不能单凭一营的兵力去执行消灭中国人口的任务,所以,他手里必然有某种可以进行大规模杀人的武器。”

  我道:“例如──”

  他摊开双手:“我举不出例子来,这个疑问总会有解开的时候。”

  我带点调侃:“甚么时候?”

  他沉声道:“成吉思汗墓,真的不是在鄱阳湖底?”

  我叹了一声:“不是,真的不是。所以,你说的‘某种武器’,不会落在那些居住在岩洞的蒙古人手里。”

  石亚玉吸了一口气:“那么,根据物质不灭定律,这‘某种武器’一定还在鄱阳湖之中,正确一点说,是在神户丸之中。”

  官子在一旁,一直只是静静地听著,此时才道:“我祖父当年在接受任务时,上级的训令,曾有‘帝国存亡,在此之举’之语。由此推测,有某种极厉害的武器在神户丸中的推测,可以接受。”

  我缓缓摇头:“能够大规模杀人的武器,必然有一个极其复杂的发展过程,不会从天上掉下制成品来,不可能在计划、生产到实验的过验之中,一点资料都没有留下来的,也不可能一点风声都不走漏,不让敌对方面的情报人员所获知。”

  官子和石亚玉都不出声,白素则道:“若是在严密之至的制度之下,便可以做到你提及的两点──美国在致力发展原子弹时,轴心国的谍报人员,也一无所知。如果真有这样的‘某种武器’的存在,我相信为了掩人耳目,研制工作根本不是在日本本土进行,而是放在中国被占领的土地上进行。”

  白素的假设,虽然难以接受,但也难以反驳。

  确然,如果有一种极厉害,威力强大到了可以“决定帝国之存亡”的武器,不放在日本本土研制,那更是兵法上的“虚则实之”,对保密来说,更加容易,而且有利。

  但是,研制这样的一种武器,若说少过以千计的人员从事工作,那是不可想像的事,这些人又到哪里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