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无极大帝 第四百一十五章 品仙果论道

《重生之无极大帝》第四百一十五章 品仙果论道

作者:我的青松 字数:2037 书籍:重生之无极大帝

  第二十五章

  薛寄云跟在两个小黄门身后, 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兴庆宫位于皇城东边,与大明宫相隔较远,甚至还有一面靠近宫墙,并不利于布防。自前朝覆灭后, 几乎并未使用过, 倒是崔太后自小皇帝登基后, 自请搬到了兴庆宫。

  当日众臣上书请柬, 请太后搬离兴庆宫,搬到距离内城更近的太极宫内,小皇帝亦是拖着病体几次请见,然而崔太后懿旨已下,言道自己不喜郭城肃穆, 住在兴庆宫已是折中之举, 如陛下与群臣不同意, 还不如去给先帝守皇陵去。

  吓得新帝与众臣自此噤声,不再多提。新帝特地为太后赏赐了半幅帝王仪仗,供予太后每日垂帘听政和出行游玩使用, 还特地允许太后以“孤”自称, 意为与太后共享天下。

  薛寄云小心翼翼地贴着城墙根下面走,他虽是小皇帝名义上的宫妃, 奈何还未册封,并没有自己的轿舆,只好苦兮兮地跟着小黄门走这一遭。

  日头渐盛,等来到兴庆宫门口, 已然累得有些气喘吁吁。

  然而等他进了宫里, 这才发现什么是天外有天珠宫贝阙。

  兴庆宫因是前朝中盛时期的帝王所建, 比郭城内的几座宫殿大出许多, 宫内雕栏玉砌,画栋飞甍,宛如瑶台琼室,更有一处精致的角楼,琉璃屋顶在日光中显得钉头磷磷。

  殿外清池环绕,绿树成荫,另有花圃满园,里面俱是奇珍异草。各色美人游走在曲榭回廊之上,各自手中呈上太后所用之物,即使不知都是些什么东西,但仅仅看那流水一般的女侍,已然觉得精细入微来。

  薛寄云低下头,不敢多看,小黄门倒是神态自然,早已见惯不惯,女侍们见到了大太监便立在一旁虚虚地行一个宫礼。

  “许公公吉祥。”而后不约而同地望向薛寄云。

  “这位是昨日刚入宫的薛娘娘。”

  “给薛娘娘请安。”

  薛寄云连忙道:“不、不用。”

  “娘娘请吧。”许公公微微一笑。

  待二人走后,不时还有细碎絮语传来。

  “薛娘娘怎得与我想象中的大不一样,美则美矣,如何有些男相。”

  “这可说不准,若是薛大相公送来一位郎君做男妃,也无不可。”

  “但我怎么隐约听大姑姑说过薛娘娘是薛大相公的嫡女……”

  许公公充耳不闻,带着薛寄云不疾不徐地来到了正殿外。

  “薛娘娘请在此等候,奴婢先进去禀报。”

  后面的两位小黄门示意止步,薛寄云连忙定住,小声道:“谢谢许公公。”

  他站在殿外,忐忑不宁地等待着。

  春桃儿没跟他过来,特地让她留下来看着甘露殿,其他人他还没来得及聊过,不是很放心。

  薛寄云心里头再一次后悔没听萧挽河的话,不过那只是一瞬,下一秒他便将这个念头从脑海里甩了出去。既来之则安之,便是此刻出宫去,恐怕薛丞相也不会饶了他,也不知薛明珠逃出了没,万一被抓回来……

  他站在门口神游天外,不知过了多久,许公公从殿内出来,叫道:“薛娘娘,太后娘娘叫您进去呢。”

  薛寄云神色一凛,连忙打起精神来,万分紧张地跟着许公公进了内殿。

  兴庆宫正殿更为奢靡华贵,以檀木为梁,珠玉为帘,丝罗为窗,地上铺了大片的盘金宫毯,却被来人随意地踩在脚下。

  薛寄云进去时,被带到了侧方一角,转头便看到下方两个魁梧有力的郎君站在四方擂台之上,上半身未着衣裳,大喇喇露出古铜般的肌肤,赤膊缠斗在一起,隆起的后背不断流下油光晶莹的汗滴,光是偶尔驻足远目已然足够赏心悦目。

  再一旁两位乐伎游刃有余地弹奏着《十面埋伏》,琴声铮铮,像是在为两位武士鸣乐助阵。

  大殿之上,一个衮衣绣裳的女子歪坐在案几前,漫不经心地看着擂台上的动静。

  正是那金尊玉贵的太后崔静姝。

  崔太后如今尚且不到三十岁,正是风韵极盛的年纪。她姿容绝艳,面若银盘,螓首蛾眉,一双凤目顾盼生辉,身形玲珑有致,雪肤细嫩,衣领半开,齐胸轻裹,坐下时风光乍泄,胸前汹涌丰腴,很是美丽。

  “鞑奴儿,今日可是没用早膳便过来了?”半晌,一个妩媚慵懒的声音自上方传来。

  甫一出声,那其中一名武士瞬间爆发出骇人的力量,将另一位郎君狠狠钳制在自己臂膀之下。

  “方彘儿,打得着实不好看,孤都要看乏了。”

  另一位武士铆足了力气,脸上颈间青筋虬结,他咬住牙关,奋力向后一退,双臂夹住对方腋下,猛一用力,对方吃痛,他趁机转向,但并未脱身,反而与之缠抱在一起。

  二人滚到了地上,一会儿你压我,一会儿我压他,各不服气,招数频出,但很快他们又站起身来,以便太后看到。

  打了两轮,最后是那位名叫鞑奴儿的武士险胜一乘。

  薛寄云却发现,这两人虽战况激烈,拳拳到肉,却并未让某一方出血,特别是面上更是连一丝青乌也无,想是觉得不雅。恐怕这身本领练就多日,只为让太后赏玩。

  打完后,崔太后在上面懒洋洋地摆了摆手,那鞑奴儿便步履沉稳地走上前去,待离崔太后两阶距离时,干脆利落地跪在了阶下。

  一旁的黄门早将案几撤了下去,只见崔太后自那迤逦的长裙裙摆之下慢悠悠地伸出一只白嫩玉足,足趾如新剥的石榴籽也似,抵在鞑奴儿的胸前,而后渐次向上,擦过突起的喉结,如弯弓一般挑起了对方的下巴。

  那鞑奴儿长了一张刚毅却不失美仪的脸,五官深邃,发丝微卷,尤其是一双湖水一般的碧蓝眼睛,不免让人想到这人不过是那下贱的胡汉私丨通之子。

  此时胡人之子匍匐在大邺太后的裙下,甘当一个逗乐的奴隶。

  “请太后赏。”他用着娴熟而低沉的官话说道。

  一旁的小黄门端着一瓮水和几块布伺候在旁。

  崔太后嫣然一笑,凤目潋滟,仿佛有意无意地往薛寄云的方向瞥了一眼,细嫩的足尖在鞑奴儿下巴上摩挲片刻,而后落在他肩膀上,只轻轻地一踢,对方便似不堪一击似的,伏倒在地。

  “今日有客,夜里你再过来,孤允你踏进内殿。”崔太后娇翠欲滴地说道。

  那鞑奴儿也只恭敬地回道:“喏。”便起身退了出去。

  “许良功,还不将人带上来。”崔太后重又倚在塌上,一只手支在腮边,仿若柔弱无骨。

  想必是那十二花树金钗钿合过于沉重,压得崔太后也无力支撑。

  薛寄云蹑手蹑脚地走到阶下,连忙跪倒在地,毕恭毕敬地道:“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他跪得用力,姿态却不如宫中的女儿们优美爽利,倒像是初学不久的小宫女似的,有种蹩脚的笨拙感。

  过了许久,台上之人都未开口。

  薛寄云只好默默跪在地上等着,他根本不敢抬头,只隐约看到了前面的玉阶,阶壁上竟也镶嵌了一朵朵黄金铸成的莲花,花心则由红色的宝石所替代,简直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奢靡华丽。

  直跪到他膝盖生疼时,崔太后才大发慈悲道:“起来吧。”

  薛寄云忙站了起来。

  “凑近些,让孤看看。”头顶的声音又道。

  薛寄云低着头,一步一顿地拾级而上,他有些紧张地抓紧了襦裙的裙摆,生怕踩到裙角,那整块汉白玉砌成的台阶极为光滑,上面铺了同样的盘金宫毯,只是花纹略有变化,薛寄云轻轻地踩在上面,脚步轻移,犹如步入了天梯。

  待走到方才鞑奴儿所在的位置,薛寄云跪上去,他依旧不敢抬头,只是默默地望着下面,那里正好是崔太后的丹羽绣鞋,上面亦有金叶珍珠做点缀,小巧而精致。

  “倒是奇了。”崔太后倏尔冷笑一声,道,“这薛家换来换去,最后怎么还是换了个儿郎进来。”

  一旁的许公公接道:“薛大相公如今毕竟是咱们陛下眼前的红人,便是朝令夕改想来也是有的。”

  “我看啊,这可不是薛丞相干的事儿。”崔太后望向薛寄云,见他惶然无措的样子,冷声道,“抬起头来。”

  崔太后说话时虽然娇媚妖娆,但却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薛寄云依言,听话地将头抬起来,正好与崔太后的视线撞个正着。

  “太后娘娘,我……”他下意识张了口。

  崔太后眸光莫名地闪了闪,瞬间变得兴味十足。

  “你叫什么名字?”她道。

  “臣……草民姓薛,名寄云,‘不寄云间一纸书’的寄云,还未取字。”

  薛寄云答得磕磕巴巴,对方听完先是一哂,然后道:“原来是你,你父兄可是说了你千般不是不让你入宫来,你怎么还是来了?……哦瞧孤这记性,你兄长已不是你兄长了,如今他可是我大邺的摄政王,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呵。”

  “是,是太后娘娘,”薛寄云勉强绽开一个讨好的笑容,努力组织着语言道,“正是臣意外知道了自己才是最适合进宫的人,便自告奋勇……臣自知愚钝无知,但也想为陛下出一份力,万望太后娘娘成全。”

  说罢,他向崔太后深深地俯首行礼。

  “哦?这么说来你对璋儿有所私情?”崔太后饶有兴致。

  薛寄云咬唇;“臣作为大邺的子民,自然视陛下为天,如陛下需要臣,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崔太后轻笑一声,用手中把玩的团扇敲了一下他的额头:“日后同孤说话,不许低着头。”

  薛寄云只好被迫与崔太后再次对视。

  崔太后突然向前一步,俯下身来,凑近了他,吓得薛寄云一个激灵,下意识往后躲去。

  “躲什么?”崔太后伸手挑起他的下巴,那五指上染了朱红蔻丹,手指纤长,轻轻地抵着薛寄云,“孤不爱听那些阿谀奉承的虚话,小薛,孤再问你一次,你为何混进宫来?”

  她说话的时候眼神柔和中带着一丝尖冷,眉目上挑,如飞旋的凤一般凌厉张扬。

  薛寄云睫羽乱扇,吓坏了的雏鸟也似,俏生生的小脸吓得白中带红,分外绚丽。

  “我,我……”

  崔太后的蔻丹几乎要陷入薛寄云柔软的下颚:“小薛,你可要想好了说,孤可不是那些子会怜香惜玉的臭男人,你若是答得不甚满意,孤便刮花你这张脸。”

  薛寄云眸中已然沁出泪光来,只不敢落下,他僵硬地保持着跪姿,仰望着贵不可及的崔太后,电光火石间,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一个崔太后一早给过他的答案。

  “因我对陛下有私情……”薛寄云内心坚定了这个念头,继而朗声道,“我实在是爱慕陛下,因而以身相替,唯望陛下垂怜。”

  然而还没等崔太后说话,下一秒外头小黄门急匆匆地喊了句:“摄政王到——”

  声未至,人已至。

  只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纷至沓来,而后便看到萧挽河跨步而入,长身玉立,萧萧肃肃,一脸冷峻地看向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