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才布衣 第七十七章 六个蒙面人

《天才布衣》第七十七章 六个蒙面人

作者:一起成功 字数:3073 书籍:天才布衣

  “棉花开了?”

  白绝心中一喜,也不掐诀,也不运气,只心念一动间,脚下祥云自起,载着自己和老虎,看似轻轻渺渺,但却速度极快,比先前驾风最快的速度还要快上许多,眨眼功夫,就已经来到城北处的棉花旱田里。

  只见两百亩的田地里,大部分都是白棉,黄棉黑棉几乎看不到。

  黄棉,是棉铃经霜冻冻死后,铃壳上的色素把棉花染黄的,属于低级棉。

  灰棉就更差劲了,如果雨量多、光照少,温度低,纤维成熟就会受影响,发出灰色,这种棉质量最差。

  白绝还以为自己第一次种棉花,这些军士、佃户又不熟练,棉花会种得很不好,没想到这时看到的丰收结果,竟然远远超出自己想象。

  这些棉花种子,全都是白绝在凌霄城买的,其出处,是玉帝的御花园,棉花在里面,被当成一种花种,因为花色纯白,与其他花大不相同,还曾受玉帝赞赏过。

  那些管御花园的仙侍,在凌霄城中的店铺,经常会卖些御花园里培育出的花卉,白绝当初在里面看到这棉花,就跟那店铺主人下订单,没想到对方竟然还真存有好几麻袋棉花种子,据说原本是看这种子又黑又大又粗,看看能不能当成粮食吃的,现在白绝花钱买,倒是捡了个漏。

  那些仙侍,都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里的“鸡犬”的后人,有的并没有修为,只想图点钱财家业。

  能放到御花园的花种,自然是极好的,棉花开得又大又白。

  更重要的,是桃源境这里,本来就干旱少雨,往年种其他粮食时,总因为少雨而物产贫乏,但这一点放到喜欢干旱、阳光的棉花身上,却是最佳的种植条件。

  又有充足的铁器农具,军士、佃户感念白绝恩遇,做事认真,因此才种出这二百亩好棉来。

  此时,百姓一年只种一季粮食,秋麦和其他粮食还未成熟,只有这一片棉花盛开,难免引得许多人来看热闹,知道这是白绝重视的东西,虽然奇怪,也没有说什么闲话,反倒是看到白绝带着老虎,从空中驾云而落,一个个崇敬无比,多有跪拜,用求神的礼节的。

  宋黑见白绝从空中落下,目光清明,不似往日走神,心中喜悦,拱手贺道:“恭贺大王修为增进,踏足仙道!”

  见白绝伸手托起他的手,宋黑话题便又转向棉花:“幸不辱命,此物平日由军士、佃农精心照顾,终于开花,请大王查验!”

  白绝从裂开的棉铃中,撕出纯白的棉花,感受那轻柔暖和的棉质,不由露出笑脸来。

  周围军士、佃农见他高兴,顿时松了一口气。

  宋黑也撕出一团棉花,喜道:“如大王所说,此物开花后,确实是难得的御寒之物,只是奇怪,听说此物乃是两百年前,西方紫微星君敬献给天帝的贡礼,两百余年,竟没人看出此物御寒之用么?”

  白绝笑道:“这有什么奇怪,在天庭御花园时且不说,就算是照料花园的仙童,也是不愁吃穿,居住处甚至四季如春,自然不会想到这一点;被仙官卖到凌霄城,能有心去买玉帝花卉的,又全是权贵,一身锦缎都穿不完,连庶民百姓冬天怎么御寒都不知道,又哪里会想到此物能够御寒呢?”

  任何时候,顶级权贵的生活,都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

  如今人族虽然还没发展起来,刚刚秦国一统,但权贵们的吃穿用度,其实已经堪称豪华了。

  吃上自不用说,周朝衰败,许多周室子弟流落天下,也将周室精致的吃食流传来来,甚至影响到孔子,让孔子也极为羡慕喜欢周室的美食;

  穿上也不必说,前世四五千年前,人族就已经发明了绸缎,西汉初期的马王堆的辛追夫人,有都薄透如蝉翼的闺中透明内衣,甚至都成了前世的文物了,饥寒从来不是权贵所需要在意的事情。

  种种原因之下,这棉花在玉帝御花园开了200年,直到今日,才让白绝找到了它的真正用途。

  非要说什么不好,那就是棉枝太硬,最初采棉时,军士、佃户难免被棉枝刮伤。

  不过,这种事情,在白绝一人发身厚实的麻布衣服后,就没了问题,许多佃户甚至有些想脱掉布衣,怕被棉枝刮坏了,被白绝强制命令后,才不敢违逆,一边心疼衣服,一边采着棉花。

  人手足够,采棉就快,不过两天,两百亩棉田便已收获完成,尽数收到了国君府中。

  白绝早就和众人说清楚了,种地的军士、佃户,给他们按照同等的粮田发粮食,毕竟这棉花不是吃的,白绝不做这种保证,佃户哪里会种这种前所未见,据说只是供天帝赏玩的“无用之物”?

  唯一可惜的,就是白绝没有见过纺棉机,暂时也没有时间推演出来。

  不过也用不着白绝推演,人族早就已经有织布的手艺,有这个基础,宋黑见到了棉花,思考些天,说不定就能制出相应的织器,甚至想出弹棉花的木弓木器来。

  只不过,时间上怕是来不及,最近要秋收,诸事繁杂,估计要明年才有时间将棉花细致收拾。

  目前,随便应付应付,就已经可以了。

  因此,这些棉花,只能直接塞进布里缝做棉衣棉被,多缝针线,御寒效果差上许多;或者制成棉线,纺成棉布。

  不过,棉布并不着急,基本上,还是都由府中招请的妇人,将这些棉花一半缝成棉被,一半制成棉衣。

  不用白绝宣传、让权贵当“小白鼠”,百姓就已经从这些织娘口中,知道了这棉被、棉衣的好处,平日里积攒有“工分”的,第一时间就抢换棉被,见棉被都换完了,又抢换起棉衣来。

  都不傻,冬天做工,身着单薄布衣麻衣,最害怕的就是出汗着凉,有这棉衣穿着,能让冬天的活效率更高,可惜只种了二百亩棉花,制出的棉被、棉衣并不充足,许多手慢、住得远的百姓,都没有抢到,白绝还留了一部分备用。

  好在如今有了煤石,冬天没再那么难熬,熬过这一年,明年国内再多种些棉花,想必就不必畏惧严冬如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