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回档之无憾 第十八章投桃报李

《回档之无憾》第十八章投桃报李

作者:君子不语 字数:2521 书籍:回档之无憾

  苏晓在家人的关照下大学刚毕业就进了滨海日报社做实习编辑,如今已经快一年了。刚刚参加工作没有什么经验的她,即便有点儿关系,报社的领导也不敢让她接手重要的版块。

  不过,苏晓年前的一个建议却让报社的领导眼前一亮。

  “滨海是个旅游城市,任何人去另外一个城市旅游,所关注的其实很简单,哪里住方便,哪里好玩,哪里有特色的好吃的,去景点需要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总的来说就是吃住行,滨海日报并没有相关旅游板块,但如今国民消费水平提高,如果咱们报社能开一个版面专门介绍滨海的吃住行,不管是对市民还是对外地来滨海的游客,都能起到良好的参考作用。”

  报社是政府的喉舌,滨海日报的侧重点也更偏向时政一点,这原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这样一个正统的报社也有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比如,广告收入。

  很多商户想在报纸上做广告,一般都会选择销量更大的晚报,虽然日报的销量只比晚报略少,但因为受众的原因和政策要求,它不能像晚报那样随意刊登表述夸张的广告。

  是以,日报的广告收入相对晚报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儿。

  苏晓的建议只是开一个新的版面,但报社的领导在这个行业里浸淫这么多年,他所能想到的则更多。

  从苏晓的这个建议中,他看到的不仅仅是新的版面,而是大大的广告收入!

  宾馆酒店、旅游景点、包车租车、饭店餐馆,有广告需求的,都可以刊登在这个版面上!如果是之前的滨海日报,这样的广告你放在哪儿?前面刚刚登了《滨海市政府2000年施政方针》下面跟着一个餐厅优惠大减价?这根本不搭调嘛。

  如果将类似的广告集中在一个广告专版上,那效果会如何?更多的会被读者当成废报纸来用,能真看的又有几个人?

  效果不好,你广告的价格就要不上去。这是个死循环,无解。

  而苏晓的这个建议,则很好的改善了这一点。

  更妙的事,报社最不缺的就是笔杆子。大伙儿指着这玩意儿吃饭,如果某家店想要打打广告,咱们还可以收一定费用,将其改成相应的推广软文,第一眼看来那只是一种介绍,但实际上却起到了广而告之的作用。

  对苏晓的此次建议,领导大加赞赏,直接委任她为“玩儿在滨海”板块的主编。

  这绝对算得上是委以重任了。

  苏晓也没让领导失望,伤人半年多来,干的也是有模有样,单独这个版面的广告收入,就让报社的整体广告收入比去年同比增长了10%!

  不过,外人眼里苏晓干的漂亮,自己的辛苦只有她自己清楚。

  第一文章不能瞎写。不能因为人家给钱你就瞎吹,一旦推出去反映不好,连带着报社声誉也会跟着受损。

  第二就是素材难寻,滨海固有的一些景点啊,知名小吃再写未免有些炒冷饭的嫌疑,但新东西哪里是那么好找的?

  是以,她的团队包括她自己,经常背着相机走街串巷,风里来雨里去的,原本白皙的皮肤变的黝黑……

  七月已经是滨海的旅游旺季,能不能让报纸的销量更上一层楼,能不能写出好东西,一直都是苏晓的压力所在。

  这天下午,刚刚凑合了一顿午饭的苏晓正在整理稿件,瞧着手下记着们递上来的稿子,苏晓一阵挠头。

  不是他们写的不好,相反,功力深厚的他们文章都很漂亮,也很吸引人,但关键是这些素材以前都用过了的,还有就是介绍国内其他地区小吃的,咱们的板块叫“玩在滨海”好么?泰山跟滨海有一毛钱的关系吗?

  眼看着快下班了,头条的文章还没定稿,苏晓暗道今天怕是很难正点儿下班了,如果实在不行,就从这些稿子里选个差不多的,矬子里面拔将军聊胜于无好了。

  “小苏,忙啥呢?”

  侯城乐呵呵地踱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叠照片,还有赵翔葛一清他们临时写就的文章。

  “侯老师好,我这儿头疼明天我们版的头条呢。”理了理鬓间有些乱的发丝,苏晓无奈道。

  “这个给你,当头条绝对没问题,不过你得请我吃饭,嗯……就吃这个!”候城呵呵一笑,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了苏晓。

  赵翔这个时候滑着椅子转过身来,两手把在办公隔断板上弹出脑袋,接口道:“还有我。”

  葛一清也道:“还有我。”

  苏晓脸色一垮,道:“几位老师就放过我吧,我都快愁死了你们还拿我寻开心。”

  “那你先看看呗。”

  苏晓狐疑地看了候城一眼,转而将目光落在了最前面的照片上。

  “这个……看着有点儿意思啊。”

  照片上,是已经蒸熟的各色小海鲜,通红的螃蟹,虾子,张口的扇贝蛤蜊……

  再下面的照片上,则是一家名为“东海一家”的门脸照片。

  黑色木质格栅门头,金色的大字,门口的楹联都是透着丝丝复古意味。

  店里陈设的照片,宽敞,整洁,素雅,特制的桌子,令人瞠目的大锅,看起来就让人有食欲的锅底高汤……

  一张张,一件件。

  苏晓立刻就意识到,这绝对是家不错的海鲜店啊!

  “今天中午刚找的一家,吃过了,俩字儿……过瘾!”候城说着指了指剩下的几张稿件道:“这是小赵,一清他们写的稿子,看看能用就直接上明天你们版的头条吧,省的审来审去的浪费时间。”

  他之所以越俎代庖让赵翔他们写稿件,就是因为报社成稿之后还有个送审读的过程,虽然并不严格且只要没有大的原则性问题和错误都能过,但送审得有个过程,一来一回得小一天的时间。

  韩俊对他们客气,投桃报李之下,候城也想让明天旅游版的头条上出现“东海一家”。

  越看苏晓越觉得满意,笑靥如花道:“那我先谢谢侯老师了,既然你们已经试了都说好,那也省的我再去跑一趟实地考察了。”

  “实地考察还是要的,请我吃嘛。”

  说着,赵翔几人也跟着哈哈笑了起来。

  ——

  翌日清晨,韩俊特意买了一份滨海日报,找出玩在滨海版,头条就是一幅幅的照片,先是他们家的门头,接着就是各种食材,最大的一幅图,则是满满一锅的小海鲜。

  嘴角微微翘起,韩俊心道这猴哥儿也是个懂事儿的人啊。自己不介意再请他们吃几顿海鲜大餐。

  想到这儿,韩俊便把这报纸拿给了老爹韩卫兵看。

  “……靠海吃海,在滨海的饮食中,岂能少了海鲜这一美味?可是,海鲜众多如何选择与取舍则是让众多老饕为难的事情。这家名叫‘东海一家’的店今天着实给我上了一课。”

  “螃蟹活血祛淤,清热利湿;虾可补肾壮阳;蛏,蚌补阴清热,除烦止渴,牡蛎滋阴养血可解酒毒,鲍鱼养血柔肝,以SH鲜多性寒,多食不宜,可锅底的羊排汤则滋补驱寒,阴阳调剂不失美味,又不伤身体……”

  一篇篇在韩俊看来远超后世营销软文水平的文章着实看的韩卫兵老怀大慰。

  有如此大篇幅的报道,韩俊知道即便现在更多的人关注电视,但看报纸的依然大有人在。配上视觉冲击力十足的几张照片,韩俊就不信没人想来试试!

  “你看,人家也说了咱家价格偏高。”

  指着文章中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所标注出来的“人均消费一百~一百五十元”韩卫兵说道。

  韩俊耸耸肩,说道:“爸,好饭不怕晚,好吃不怕贵,您瞧着吧,最晚明天开始您就有的忙了,还有当初我可是跟城哥说咱家接受预定,电话也已经登上去了,您得给服务员打好招呼,安排好订桌的客人。”

  自己家的东西贵吗?贵!韩俊当然知道贵,可贵有贵的好处,那就是“逼格”!

  他就是要给自己店定个调调儿,想要吃肥美的海鲜去哪儿?当然去东海一家了!

  店里中午不太忙,韩俊就准备在家睡个午觉,看看晚上的情况再决定去不去店里帮忙,不过,韩俊显然小瞧了滨海日报的销量,同时也小瞧了“玩在滨海”板块的影响力。

  “俊俊,你现在赶紧来店里,跟你爸去备货,晚上的桌已经订满了……”

  睡的迷迷糊糊的韩俊被家里电话铃吵醒,接起电话就听到老妈兴奋满满的声音,挠挠头,韩俊苦笑,这下好了晚上有的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