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鬼王传人 第596章 玄门飓风

《鬼王传人》第596章 玄门飓风

作者:东地 字数:1757 书籍:鬼王传人

  腊八杀年猪一向是这片地方的习俗, 只不过前些年青山大队养不起猪,所以几乎都没进行过这项活动。

  但是现在他们有猪了,还是喂粮食长大的大肥猪, 那可不得全都期待起来了嘛。

  所以腊八这天特别热闹, 一大早整个大队就沸腾起来了,帮忙逮猪的、抬猪的、杀猪的,还有围在旁边凑热闹的,基本没一个待在家里闲着的人。

  嗷嗷叫的大肥猪很快被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放血褪毛刮皮抬上桌案大卸八块, 然后再经由杀猪匠的手精细地分成一条条重要相等的肉。

  肉分好,紧接着就是开始分肉了。

  大家争先恐后地排队,一家领上一条肉, 脸上忍不住笑开花,嘴里嘀咕着有了这肉, 今年过年肯定能过个肥年。

  毕竟有肉了哇,过年有肉吃大家就十分满足了。

  可大队长觉得光有这点肉还不行,于是上午刚分完肉,下午就又开始分钱, 顺便一块分的还有队里为大伙准备的油,以及一些用来过年的零碎东西。

  那油是队里交完公粮后剩下的大豆榨出来的, 最为纯正的豆油, 盖着盖子都能闻到香味。

  另外还有一些花生、芝麻、瓜子等物, 或者是交完公粮后余下来的,或者是队里出面和其他大队换来的,现在都搁到一块给大家分了。

  队员们激动不已,热情高涨,领了东西感谢过组织领导大队长, 欢天喜地回家去。

  乐瑶作为被分东西的其中一份子,自己总共领到一条肉、一小罐花生油、半斤花生、几两芝麻,最后还有两大捧葵花籽,外加分到手的几十块钱,算是收获满满。

  她将这些拿回去,除了钱,其他的都交给李婆婆处理。

  李婆婆祖孙也领有一份差不多的,三人当晚就先吃了顿猪肉白菜馅儿饺子解馋,别说味道还挺香,可见他们大队养的猪真不错。

  “那可不。”身为养殖场一份子的李婆婆挺直腰板,难掩骄傲道:“都是好粮好菜好东西喂出来的,平常伺候的跟祖宗似的,长出来的肉能不好吃能不香嘛。”

  乐瑶应景地伸出大拇指称赞:“没错,这就叫功夫不负有心人,阿婆你们辛苦了。”

  李婆婆被夸的脸上飘红,转而谦虚说其实自己也没做什么,就平时打扫下卫生而已,主要辛苦的还是养猪喂猪的那几个,还有为养殖场请兽医请指导员的大队长,都是他们的功劳。

  分完粮肉和钱,大队基本就全体放假了。

  距离过年还有大半月,大家手里几乎啥都不缺,接下来就是大伙各办各家私事的时间。

  于是腊八刚过没两天,队里一家家的喜事就开始敲锣打鼓地办了起来。

  孙彩霞这时过来和乐瑶商量随礼的事。

  队里有人家办喜事,他们知青不管熟不熟悉,总归得随份礼捧下场,混个面子情,以便更好地融入大队。

  “我们打算随五毛钱,不想掏钱的给一斤粮,小乐妹子,你是什么打算?”孙彩霞那边都说好了,现在她过来就是提前和乐瑶通个气的。

  乐瑶想了想最近从李婆婆那里听到的消息,队里准备在年根儿这几天办事的可不止眼前的一两家。

  如果他们每家都要随礼,那她可要好好盘算一下了。

  如果都给钱,估计一个年过下来都大几块,给粮食也觉得比较亏,还不如……

  “我给块红布好了,后边还有好几家呢。”

  红布能从系统商店上拼团买,买一次花不了多少钱,却能扯不少红盖头,她就一家一块的送,既拿得出手又省钱。

  孙彩霞羡慕,但对她来说是直接掏钱最划算,所以也学不来乐瑶大方的手笔。

  好在她很快就要回城探亲去了,能躲过年底那几天婚事办得最密集的时候,不用大出血。

  提起这事儿,乐瑶也不免开始羡慕。

  “你们要回家的证明开下来了吧?什么时候走啊?”

  “证明是下来了,走还得几天,我是祭灶小年那天的火车,其他人大都也是那天前后。”

  “那挺好的,到时我去送送你。”

  “好啊,小乐妹子够意思。”

  两人商定好,第二天就拿着钱拿着红布一块去参加某个队员家的喜事,送上随礼,坐桌吃了顿还算丰盛的席面。

  完后,又有人家给闺女送嫁,乐瑶竟然还被邀请过去充当娘家人,也就是类似伴娘的活儿。

  乐瑶总归不可能空着手过去,于是照着打算送上块红布当贺礼。

  谁知等到送那姑娘出门子的时候,她居然还被新郎一方塞了个红包,里面包着一毛钱,差不多和她送的那块红布的成本价相抵,相当于不赔不赚,令人哭笑不得。

  办事的人家一多,乐瑶的供销点也跟着得惠,卖货的效率一下提高了好几倍。

  基于此,乐瑶明面上去县城进货的次数也变多了,割上几天就要去一趟。

  这天正好是知青们年前最后一次集体行动,像以往那样一起去县城逛。

  乐瑶跟着过去,在邮局发现又有了自己的信。

  信从京市那边来,想也知道是便宜父母寄的,信上废话连篇,啰啰嗦嗦一大堆,简而言之就是家里忙,没工夫招待外客,如果可以让她不要回去了,来回跑也费钱不是。

  不过家里缺钱又缺粮,若是她手里攒了钱票,倒是赶紧往家寄点,不然粮食也行。

  “……”乐瑶看完无语得很,都不知道乐父乐母是怎么厚脸皮写出这样的要求的。

  而且拐弯抹角说那么多废话不就是不想叫她回家吗,她还不想回去呢。

  乐瑶对他们没什么感情,也本就不打算回去,不然看到这样的信非得呕死。

  孙彩霞见她脸色不好看,顿时问:“咋地了?”

  乐瑶没有丝毫隐瞒地将信递过去,让她自己看。

  孙彩霞等女知青看完默了默,对乐瑶施以怜悯同情的眼神。

  实话说,见过重男轻女的父母,却没见过这么拿女儿当草的爸妈。

  这还是受过教育的城里人呢,连人家重男轻女情况比较严重的乡下人都比不过,简直给他们城里人丢脸。

  “正好你也没准备回去,不回就不回了。”孙彩霞忙不迭安慰她。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不回就不回呗,就那样的父母,不回去过年说不定还好呢,不用被指使着干活当牛做马了。

  不过不回去是一回事,那啥寄钱寄物的也不能。

  “咱当知青说是有补助,具体啥情况都知道,能自个儿吃饱穿暖都够呛,想攒点东西都是靠省,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当然是咱们自个儿拿着,可别想不开给出去。”

  大家这么劝着乐瑶,同时也算劝着自己。

  说实在话,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这句老祖宗的话讲得很有道理。

  她们既然被舍出来下乡当知青,想也知道是家里不受宠的,手里更要有点私房了,不然往后碰上点事,除了她们自己拿着私房运作,难道还能指望把钱给家里人靠他们吗?靠不着的。

  乐瑶听了点点头,“放心,我手里也没几个钱,自己花都不够,哪有再寄给他们的啊。”

  这话,女知青们虽然不怎么信,但知道她心里有谱不会任由爸妈压榨就够了。

  这样有人开头在先,等哪天轮到她们被家里同样压榨的时候,她们也能理所当然地撅回去,旁人也说不出什么不好来。

  县城一行回来后,乐瑶继续忙着供销点的工作,基本将家里来信的事抛之脑后。

  反正寄钱寄粮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乐父乐母是在想屁吃。

  时间一晃,转眼来到祭灶那天。

  祭灶算小年,李婆婆中午饭特地包了鸡蛋酸菜馅饺子。

  乐瑶整整吃了两大碗,过后还把剩下的半碗晾干装了一饭盒。

  半下午时,孙彩霞就要收拾行李去县城赶火车了,同行的还有另外两个回家探亲的老知青。

  他们三人虽然不是一个地方的,但还算顺路,坐一趟车倒是可以在车上彼此照顾一段。

  大队长知道他们今天要走,午时刚过就让水叔等着了,用骡车送他们过去。

  乐瑶蹭了下车,跟着去送孙彩霞。

  因为算着时间,到县城火车站没多久,他们准备乘坐的那趟火车就来了。

  乐瑶帮忙递了下行李,在分别之际将那盒饺子一起递给孙彩霞。

  “不是什么好东西,你拿着路上吃。”

  “这怎么好意思……”

  孙彩霞还想谦让,火车呜啦一声已经启动了,站在窗户口的乐瑶挥着手缓缓远去,根本没给她拒绝的机会。

  她打开盒盖一看,才发现居然是白面饺子,赶忙探出头对远去的乐瑶喊道:“小乐妹子谢谢了,回来姐给你带好吃的——”

  “好,我等着。”乐瑶挥手大声道。

  火车缓缓提速走远,月台上送行的人陆陆续续地开始离开。

  乐瑶也打算走了,转身却和不知什么时候来到她身后的一个人对个正着,猛不地吓她一大跳。

  “……”

  眼前这黑不溜秋红脸儿的家伙是谁?

  乐瑶瞅着对方,一时间没认出来。

  黑红脸的男青年呲着大白牙嘿嘿一笑,打招呼喊了声:“小妹!”

  乐瑶:“……大哥?”

  “嗳,是我啊。”

  “…………”

  我去,还真是这家伙,他咋变成这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