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飞针小神医 正文_第六百六十三章 家族的下场

《飞针小神医》正文_第六百六十三章 家族的下场

作者:梦里花落半秋 字数:2688 书籍:飞针小神医

  带着户册、印结等物,在家人的目送下,走向太学大门。

  站在写着“太学”两个古体大字匾额的太学大门前三步外,刘知易沉默了片刻,终于要进太学了。进太学本身跟大哥从军一样,是一种保险。可这个保险不是重点,他以医家身份进入太学,却不打算真的投身医道。接下来他将主修法家,因为法家可以入朝做官,虽然刘知易此时还没想好要不要进入朝堂这个巨大的名利场,可他必须做好准备。

  尽快将法家修为提升到进士,这样我就可以随时入朝做官,一旦形势不对,我必须亲自掌握权力。

  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后,刘知易迈步跨过门槛,踏入了这个帝国最高学府。

  太学极大,不比贡院小,常年在太学中读书的学生不少于三万人,所以太学每次科举,几乎都能占到半数进士名额,支持太学的名士称夸赞“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源也”。

  进了大门,有青衣小吏带领一个个同学,查验身份,然后送到各个不同院落。太学有上万间各类房间,分为十几个院落,不让人带,还真找不到地方。

  刘知易被带到一个叫做悬壶院的地方,位于太学东南位置,院外就是朝阳大街,车马喧哗,不是读书的好地方。

  大院中央一座大殿式建筑,三间大殿,其中供奉着医圣,也是悬壶院的讲堂。围着大殿,房舍从内到外,布列三层,称之为上舍、内舍和外舍,太学屋舍大多如此布局,称之为三舍法。规矩森严,出入太学的学生,只能住在外舍。吃饭还要缴纳饭钱,内舍生不需要,上舍生更是可以兼任太学中的一些职务,领取俸钱。

  带领刘知易过来的青衣小吏,称作斋仆。所谓斋,类似于班级,每三十个人分为一斋,每斋有五间房屋,一间炉亭。每斋都有一个斋仆,负责为学生们提供学习之外的帮助。

  看着还不错,像贵族学校。

  刘知易感叹,校舍也不错,青砖大瓦房,房间宽敞,差强人意的是要六个人住一间。

  进到房间的时候,屋里没人,只有一张空床铺,上面落着灰。

  不等刘知易动手,青衣小吏抢先一步,将旧床铺卷起来。

  “少爷,您稍等。小的马上给您换了。”

  这斋仆名叫张衡,家中排行老三,京城人士,托关系在太学里谋了一份差使,除了俸钱之外,平时还能从太学里这些有钱学生身上赚到一些外快,算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这就是住在京城的好处,哪怕是底层,也比外面机会多。

  他对刘知易很客气,因为进门后,刘知易立马给了十两银子,立马口称少爷。

  “谢谢三哥了。”

  刘知易感谢道。

  “少爷您客气。”

  当然要客气,有时候能起到银子起不到的作用。

  张衡很快将刘知易的床铺全部换成了新的,还交代说,太学里提供的被褥都不太好,如果不满意,可以帮忙去外面代购新的,显然这又是一笔外快。

  刘知易马上从善如流,托付道:“那就有劳三哥了。”

  说完又递过去十两银子,果然是贵族学校,花销真高。

  张衡接过银子,问道:“少爷。您还有什么吩咐,没有的话,小人去通知斋长、斋谕,您入学了。”

  斋长、斋谕,负责督促学生学业和学风纪律,其实就是班长,副班长,大小是个官,也领取俸钱。

  刘知易道:“还有一事相求,方便的话,三哥帮忙打听,一个叫周问卿的同学在哪个斋?”

  周问卿也来报到了,比刘知易还早。刘知易本想跟他一起的,结果早上去约的时候,他竟然已经走了。一人,一个背囊。而刘知易则套着两辆马车,一大家子人跟着不说,还带来了一大堆行李。

  行李很多,两大箱子,主要是换洗衣服,购买到的医书,笔墨等文房用具。行李不好安置,床铺是通铺,头朝里,脚下是一排窗户,透过窗上的裱糊能看到外面的竹影。这就很麻烦了,把箱子放在床尾,就挡住了窗户,摆到一旁,挤占了床位,或者就侵入了别人的铺子。

  看了下别人,各种放法都有,有的直接放在床尾,不在乎采光;有的放在两侧,他们的行李箱很窄,还能跟别人的床铺隔开;还有的直接放在床头外的地面上,这样上下床都得踩着箱子。

  刘知易想了想,也将箱子摆在床头,两个箱子摞起来,比床高出了一大截,这样可以当成书桌。

  刚做完这些,斋仆张衡走了进来。

  “少爷。斋长请您去炉亭。”

  赶紧走。

  炉亭是每个斋配备的公共场所,相当于班级教室,炉亭,顾名思义,是有火炉的,可惜不是亭子,就是一个类似宿舍的房间,里面没有床铺,只有一些书桌,中间生者火炉。如今已经是冬季,不生炉子实在熬不住。

  张衡将刘知易带到炉亭门口,敲门复命,斋长摆摆手让他走。

  刘知易愣在门口。

  肾虚兄?

  坐在所有书桌最前边,跟其他人相对而坐的斋长,竟然是考试时候考他肾虚和阳痿的那个学长!连穿的衣服,都是那日考试时候的白袍。

  刘知易预感他进太学第一年,日子不会好过了。

  “小生,刘知易,见过斋长!”

  稍微一愣,马上行礼,态度极为端正。

  斋长似乎也没想到是他,脸色微变,摆了摆手:“去那里坐吧。是你同号的同学。”

  每个宿舍都有牌号,他所在的牌号叫外十三,指的是外舍第十三号房。

  刘知易低头匆匆走进炉亭,走到斋长指给他的位置,旁边已经坐着五个同学,应该是自己同宿舍的。熟悉的感觉,果然同宿舍的人不止睡觉在一块,上课、自习,出去开黑,这些都会在一起。

  “在下许多福!”

  悄悄坐在座位上,前边一个圆脸同学回头笑道。

  多子多福,你将来肯定生二胎。

  “刘知易!”

  旁边的同学道:“在下尤所为。”

  嘿,又一个怪名。

  刘知易点点头。

  尤所为前边的同学回头:“谢忠。”

  谢忠前边的同学:“李园。”

  感觉他会有个很漂亮的妹妹。

  李园旁边,许多福前边的同学道:“在下熊纨。”

  感觉李园会把妹妹嫁给你。

  又点点头。

  这时候斋长的声音响起:“不许喧哗。外十三,罚司炉三日!”

  几个室友忙低头,不敢言语。

  班风这么正!

  刘知易也赶紧低头,却没书可看。斋仆只带他到这里来,却没告诉他要带书。看别的同学,带的书五花八门,竟然不是统一课本。顿时觉得他还有很多情况都不了解。

  好容易混到下课,斋长大袖一挥:“今日到此,明日早到。”

  同学们陆陆续续离开,刘知易目送其他人离开,竟没看到周问卿,心想周问卿应该分到另一个班了。

  太学医科,总人数不过三百,又没有儒、法、兵这三大科有无数学生中举的情况,因此递补不定,完全看考生情况,考生考的好,就多收几个,考的不好,一个不收也可以。

  所有人都走了,只有外十三舍的人没走。

  熊纨走到中间,中间书桌过道中,有一排炭盆,这群学医的,竟然生炭火,也不怕一氧化碳中毒!炭盆足有十几个之多,把炉亭烤的温暖如春。炭盆外有铁盖,将盖子扣在炭盆上,严丝合缝。

  “老熊。你急什么,再烧一会儿。”

  李园喊道。

  刘知易站起来冲大家抱拳:“诸位,在下拖累诸位了!”

  刘知易心里认定,这就是斋长的打击报复,那个肾虚哥!

  一边收自己的书,一边道:“跟你有什么关系,斋长就这个样。吹毛求疵,小气的紧。”

  刘知易道:“不知斋长如何称呼?”

  尤所为道:“叫张景。”

  刘知易点头:“入学几年了?”

  尤所为道:“四五年了吧,我入学三年,我来的时候他就在。去年才升入内舍,讨了个斋长的差使。”

  从尤所为口中,能听到肾虚哥人缘似乎不怎么好。

  “问那么多干嘛。说说你,再认识一下,我叫尤所为,尤其的尤。”

  前边谢忠插话:“哈哈。怨天尤人的尤。”

  许多福接话道:“以儆效尤的尤。”

  那边正在拨弄炭火,将火盆重新拨弄的通红的李园道:“无耻之尤的尤。”

  身材魁梧的熊纨哼唧了半天:“天生尤物的尤。”

  说完所有人都笑了,尤所为脸涨的通红,跳出去打熊纨。

  一个宿舍的人很快熟稔起来。

  刘知易再次告罪:“在下刘知易,知易行难。见过各位学长。”

  太学有意思,分班不分级,一个班的人在一起学习,除非离开,会一直在一起。太学学制为八年,这八年中,他们会一直在一起。同窗之谊,十分牢固。这几个人都比刘知易入学早,算是学长,却住一个宿舍,在一个班学习。

  几人都不想回宿舍,因为太冷,还不如在炉亭里待着,刘知易请教了许多情况,他们都热心作答。

  一直到官厨开饭,几人才离开炉亭。

  官厨就是太学里的学生食堂,每月都要交斋用钱,才能在官厨吃饭。内舍以上的学生就可以免费,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外舍生。不吃也可以,太学不禁学生出入,不然及第楼就没生意了。既交不起斋用钱,又吃不起及第楼的穷学生,太学也会有额外照顾,可以减半缴纳。

  吃完饭,外十三一伙才唉声叹息的走回宿舍。

  睡不着,躺在床铺上闲聊到了半夜,刘知易左边是谢忠,右边是李园,李园右边是熊纨,熊纨靠着墙,原因是他打呼噜;谢忠左边是许多福,许多福左边是尤所为,尤所为也靠着墙,原因是他入学最早,这位置是等到第二年才抢到的。

  六人从学校的规矩,聊到及第楼的美食,从及第楼聊到了状元楼,聊到了这次恩科,从恩科殿试是太后主持,聊到了礼崩乐坏。口里聊的,几乎没有关于医学的内容。

  第一句,也是最后一句关于医学的话题,还是刘知易挑起的。

  “诸位,谁知道书库在哪里?我听说太学医科的书库里有天下医典,想去看看。”

  其他人顿时不说话了,一帮学渣遇到学霸,顿觉不是一路人啊。

  半天,尤所为说道:“在偏殿那里,我明天带你去。”

  此时熊纨的呼噜声响起来了,其他人好像都没了谈兴。

  李园踢了熊纨一脚,呼噜声暂停。

  李园催促道:“睡觉,睡觉,一会睡不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