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蕴玉被她亲的双目赤红。
他手上又加了几分力道,石清莲的脸都憋紫了,小腿都不由自主的绷起来,脚趾在他的飞鱼服上蹭过。
粉嫩的脚趾将飞鱼服的下摆都蹬的皱起来,昏暗的马车厢内,石清莲白玉般的脚趾泛着粪()的光分明在被钳制,但她却依旧努力的往沈蕴玉的身上攀岩。
沈蕴玉用目光威胁她,不要亲我,不要靠近我。石清莲却依旧不肯停,哭着过来蹭他的脸。
她像是被主人赶出门去的小狗狗,蹲在门外不肯走,被雨浇的湿漉漉的,毛发都打结在一起,见了主人就凑过来,摇着尾巴蹭他。
她是一只坏狗狗,把他的心咬的七零八落,又过来摇着尾巴舔他,用粉嫩的爪子去勾他的手臂,用黑葡萄一样的眼眸看着他,可怜的呜呜叫。
一只坏狗狗。
他像是在被拉锯,心口处的伤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一样的错不能犯第二次,可她又躺在这,泪眼朦胧的看着他。
沈蕴玉想,死了算了,把她庖成一把骨头,做成骨具,也可日夜陪着他。可骨具不会哭,不会笑,不会与他撒娇卖蠢。
他恨的想让她死,却连把她丢在湖边不管都做不到。在石清莲因窒息昏迷过去之后,沈蕴玉才松下手臂。
被掐晕过去的是石清莲,但沈蕴玉却好似是从湖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一层薄汗浸在他的额间,他的喉结都随着他起身时隐忍吞咽的动作上下滚动。
他起身时,用被子将石清莲未穿衣裳的身子裹上,然后才从马车离开。
他出马车时,马车已经在路上慢悠悠的走了一半的路程了,驾车的私兵眼睛都不敢抬,安静地当个只会驾车的死人。
“石三姑娘于长公主宴上失足落水,把人送到石府去,让名叫墨言的丫鬟来接。”
私兵驾车时,听见他们大人在身后道。
私兵道了一声“是”,便听身后传来一阵袍子被风掠起的声音。
大人走了。
私兵抬眸望过去的时候,只瞧见一个月下飞纵的身影,玄袍被风扬的飒飒飞起,几个起落,转瞬间便消失在了他的视线之中。
私兵便将车子驾到康平街,石府门口。
沈蕴玉的私兵驾马车将石清莲送回来这件事,立刻在石府引起了轩然
大波,石大夫人险些便冲出去拉人了,又强行忍下,去找墨言。
今日石清莲出府,没把墨言带出去,带的只是个小丫鬟,那小丫鬟在赴宴时去长公主府的厅内等着了,现在还没回来,墨言倒是在府里。
石府里过了一片兵荒马乱后,墨言亲自带着干爽衣服来寻石清莲了,一进了马车,便瞎见她今日亲手为姑娘挑的红衣裳湿淋淋的、浸满了水堆在马车角落里,而且都被撕烂了,姑娘倒在马车的床上,一点声息都没有。
墨言手心都渗出汗来,匆匆走过去,探身过去看,就发现他们姑娘倒在床间昏睡着,竟是睡得极香。
墨言都有些不忍叫醒石清莲。
这几日来,他们姑娘虽然一直昏沉于榻,但是其实没有睡好过,时常在梦中啜泣啼哭,哭醒了又睡,睡着了又哭,人的精气神都被消磨光了。
眼下,她们姑娘睡得好,那便让她们姑娘在这睡罢。
墨言将被子给石清莲拢上,又轻柔的将石清莲半干的湿发卷起来,用厚厚的棉巾帕包上,免得让石清莲风寒入体,忙完这些,又去唤了马车外的丫鬟进来,让丫鬟与石大夫人说上一下,然后又让人提了火盆来,在马车内烧起来,免得凉到她们姑娘。
石清莲和墨言不下来,驾驶着马车的私兵也就走不脱,他便将马车停在石府的后巷里等。
秋夜明月高悬,晚风徐徐拂过,石清莲在马车里,睡了这段时间最安稳的一觉。
但这一夜,旁的地方却没有这么静了。
石清莲和沈蕴玉自长公主府离去之后,定北侯府就将金襄带走了。
定北侯世子强行把金襄扭送走,他对这个妹妹失望透顶,之前母亲与他说,若是再让他妹妹这么胡闹下去,定会给定北侯府招惹来祸事,可是他到底顾念着多年的兄妹情谊,没有将金襄送走,但今日这一事后,他便同意了母亲的看法。
石清莲不可怕,一个闺阁女子而已,石家的官职也没有强过他们定北侯府,就算是要跟他们定北侯府硬磕,也是石府磕不过,但是那沈蕴玉可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别人不招惹他,他都要上去踢人一脚,别人要是招惹到他,不十倍还回去他都不姓沈。
定北侯世子只得连夜备下了马车,直接将金襄郡主强行送走。
送到东津也好,姑苏也好,金陵兰陵都好,找个安稳地方关上
三年,若是性子改了便带回来,若是还是这副德行,就老死在外面吧。
也好过招惹来滔天大祸强!
金襄被送走时,整个人如同被抽干了所有精力一样,浑浑圆圆的坐在马车上,她嘴里念着,说:“若是我就好了。”
若那夜是我就好。
可金襄不知道,是与不是,她都是一个下场。
历经各种曲折回转,她还是会做出与上辈子一样的选择,落到与上辈子一样的境地,在沈蕴玉这里,没有误会,没有权衡利弊,只有他想不想要。
金襄和石清莲的事情闹出来之后,北典府司指挥使与定北侯世子同时离席,场上的石家大兄便也没继续坐下去,也离了席,后续便也有他人陆陆续的离席。
康安长公主喝醉了,她歪在桌上枕着自己的手臂,瞧着也没什么仪态可言,更不爱去与旁的人说话,反倒是她身边的波斯王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举杯下了场。
波斯王子来大奉已有多年了,一口大奉官话说的格外流利,甚至还会弹琴赋诗,酒席间的礼节也很懂,他拿捏分寸很稳,正好卡在众人能接受的尺度上,不远不近,一场下来,竟有几个人对他改观了。
中着迪女扶着同了殿内休息 她早主 她一走 这下面的宾
待到宴会散时,庚安长公主已醉了,
上口部了,田看本文伏着自己做内怀忌,她走王,她一定,这下回答客便没人招待了,波斯王子便起身,挨个儿恭送了这些客人。
虽说还未婚嫁,一个男子便替长公主送客,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但是转念一想那长公主还是帝姬时候,就做出来的出格的事,又觉得没什么不能接受的了。
宾客都被送走之后,波斯王子便直接去了偏殿——他要沐浴更衣,然后去伺候康安长公主。
过了今日,他便被打上“长公主”这三个字了,也能明目张胆的以长公主的人的身份去行事了,他知道,那些大奉人重根骨,都看不起他这种奴颜媚主的行为,但是只要能吃到好处,什么身份不行呢?
回到偏殿时,那双翠绿色的眼眸里满是熠熠的光辉。
他褪下身上湛蓝色的薄纱,露出精壮的黑皮身子,摘下明晃晃的金饰,拿起了几串莹润的白珍珠项链———这些都是女子喜爱的东西,但是戴到他的身上毫无不适感,白的珍珠,黑
的皮肤,灯光一晃便闪出色气的模样,这是康安长公主喜欢的。
他出身与遥远的波斯,自小便被当做质子送于大奉,他此生的愿望,便只有一个。
借助大奉的威势,杀回波斯,夺回他的王位。在此之前,他要伺候好那位高高在上的长公主。
波斯王子在偏殿沐浴的时候,一个伺候他的侍女从偏殿离开,走到正殿后寝室内。
康安长公主正靠在贵妃榻上,枕靠着金丝软枕,听何采汇报。
何采自从结了案后,便被送回到了朝堂上,继续为官,她是女子的身份没有被刻意挑出来,顺德帝暗暗压了下去,她便也顺着压了下去,现在还没人知道。
何采与沈蕴玉办案这一遭,长了些许见识,脑子活络了不少,知道该怎么办事了,康安册封为长公主后,也为她提了提身价,她现在是刑部员外郎,七品。
这速度,虽然算不上是绝顶,但也堪称很快了,一看就是上面有人。
“最近可有碰上什么有趣的孩子?”康安长公主歪在塌上,鬓发云堆金钗乱,裙摆摇曳媚生姿。
康安平日时盛气凌人,仿佛一只永远都不低头的凤凰,现在一怠下来,眉目中便带着一种别样的风情。
她手持琉璃杯,昂头一饮而尽,语气慵懒的问何采。
何采束手站在一旁,规规矩矩的摇头,道:“见了两个,都是寒门子弟,若是有机会,可以拉拢一番。”
康安长公主狭长上挑的柳叶眼微微睁开,抬眸看了一眼何采。
何采跟她的时候,是个笨拙又认死理,不断抗争,不断向上爬的姑娘,从某种特征上看,与江逾白颇为相似,康安便把她往江逾白的方向调.教她读书认字,教她四书五经,教她站直身子,不卑不亢,她不知道自己无意间被培养成了江逾白的模样,她站在这时,一举一动都像他。
康安长公主的眉眼中带着几分怀念旧人般的眷恋,但转瞬间就消散了,她问:“来本宫处,是有何事?”
何采是个循规蹈矩,不爱走关系的人,多数时候都像是一直默默干活的老黄牛,没事的时候,很少来寻她。
今日这宴会,若是按着寻常时候,何采肯定会自己走了。
br />
“永宁侯世子,萧定邦么?”康安长公主自然记得她那个总是戴着面具的表哥,她问道:“永宁侯世子犯了何事?”
之前萧定邦因为新娘子跑了,跟沈蕴玉打起来的事,康安长公主想起来都觉得好笑,笑着笑着,又觉得难受。
一个沈蕴玉,为了石清莲不惜拿功换赐婚,热火朝天的去捧一个二嫁女,一个萧定邦,为了一个假新娘,跟陆家闹得分崩离析互相为仇,何必呢?
那么点喜爱能算什么?迟早都要被时间消磨掉,彼此变成怨偶,这一个两个愚蠢的东西,为了个不值得的东西争来斗去,看的让人窝火。
男人就是不行!
康安重重的拍了一下矮榻。
“回长公主的话,臣查的案子,说是永宁侯世子强抢民女,凌虐村民。”何采不知道她为何起怒,但康安一向如此,时不时地就会生气,时不时的又会心情变好,所以她也没在意,只是道:“刑部的旁人都觉得是个烫手山芋,便丢给了臣,臣不敢贸然去找永宁侯世子的麻烦,便想先来问一问长公主。”
这就是上面有人的好处,旁人为官战战兢兢小心谨慎,何采能直接扯大旗来干活。
“前些时日,说是永宁侯世子去郊外踏青,瞧见一个民女生的甚是好看,便抢走了,后来人家兄长去追,还被打了一顿,是报官之后,才将那民女送回去的。”何采简单说了一下案情。
“此事定与他无关,兼定邦没那么荒唐,想来是朝中人给他扣的帽子,大概是陆丞相干的,他们两家现在成仇了。”
康安长公主听了个大概,就不放在心上了,她随意从手上鲁下来个戒指,丢给何采道:“戴上,这是本宫自小带着的,你戴在手上去寻他,他便不会为难你,且去走个过场就算了,萧定邦不是个好脾气的人,若是真招惹了他,本宫也保不住你。”
何采接过戒指,道了一声:"多谢长公主。"
说话间,外面一个侍女走上来,在康安长公主身后道:“启禀长公主,宾客已被波斯王子送走了,波斯王子现下正在偏殿沐浴。"
何采自也听到了。
康安的荒唐事从不肯着何采,何采以前在鸣翠阁时,还瞧见过康安和江逾白调情呢,她是康安的手中刀,真正的心腹,康安的所有事情她都可以知道,且不会告知任何
人——自打她在北典府司内走过一遭,还未曾透露过康安的任何事情以后,何采在长公主府的地位扶摇直上,眼下已是是第一宠臣。
能扛过北典府司的诏狱刑罚,她算得上是朝内数一数二的了。
她若是个男子,估计早都能爬到塌上受宠了。
现下听了“波斯王子”,康安摆了摆手,道:“送到寝殿去。”
侍女退下后,何采也该退下了,良辰美景,不能助误长公主寻欢,但是何采心头还有那么一点迟疑,她犹豫着,拧着眉头,小心道:"长公主,臣尚有一事禀告。"
康安长公主一边坐起身来,一边道:“讲。”她还要去临幸波斯王子呢。
夜里放歌,纸醉金迷。
何采干瘪泛白的唇瓣抿了抿,片刻后,小声道:“今晚,是江大人斩首的日子。”
京城中斩首分为午后斩首和夜间斩首,午后斩首,是所有案子告破后,能公之于众,大告天下的斩首,夜间斩首,就是悄无声息的斩了,不问身份,不问旧事,斩完直接丢到城外乱葬岗里去。
康安长公主动作一顿。
听到“江逾白”这三个字的时候,她眼前的浮华与落寞都骤然被挤开,过去的回忆又生硬的钻出来,站在她面前,明晃晃的提醒她,康安,我还在。
她脸上掠过一丝恍惚,像是想起了他们年少时一起在学堂里读书作画时的画面,那时阳光正好,风过林梢,江逾白穿着一身书生袍,远远回过头来,清俊的眉眼中像是藏着万千光华,和她璀璨一笑,唤她:“康安。”
康安,九章算术的题我为你做好了。康安——今晚我们溜出去玩儿,不带三皇子。康安!我给你做了个簪子。
她早都不是那个康安了。
康安闭上眼,压下眼角的湿润,道:"替他收尸。"
言毕,她抬起腿,迈过了台阶,如同当年江逾白抛下她时一样,没有回头。
她真爱过的人,一辈子都忘不了,但是她也清楚地知道,江逾白不值得被她救。她会奔向更好的,更多的,更有权势的,而不会为他停留。
因为,他们俩都是一样,被欲望塞满,被贪婪拉扯的人啊。
他们年少时曾纯粹的爱过,但越长大越斑驳,越长大越复杂,那点
情爱,如那日太后宴席上璀璨的焰火,放过了,烧过了,便没了,只留下一地余烬。
康安有时在午夜梦回时,也曾后悔过,若是她回来之后,不曾招惹江逾白,只安稳的当她的长公主,会不会,他们就不会落到这个境地呢?
可她没有如果。
康安离去之后,何采便站起身来,走出了长公主府,她走出很远,回头在夜色中看长公主府的时候,只觉得这里是一座巨大的华美王墓,建立在坟茔与枯骨上,埋葬了康安帝姬,迎来了康安长公主。
何采也不知自己是什么心情,未入官场时踌躇满志,入了官场后提心吊胆,那些旧人旧事就都变成了不堪的过去,提一次,疼一次。
每一次成长,都是拿命换来的。
她从长公主府出来之后,便向内京斩首台前走去了。
内京斩首台立于城外东门处,一个硕大的台子,每每有什么斩首的人,都会推到这边来斩,因此,东门走的人少些,有些迷信的人,出城基本都是走西南北这三个门,哪怕绕路,也要绕开东门的台子。
何采到的时候,天色已很黑了,正是戌时中左右,京城的秋一来,天色便黑的早,街道上也没多少人,她一个人走到东门口等着。
街巷中渐渐没了人影,只剩下空旷的路途。大概等了半个时辰,北典府司的人便来了。
斩首这种事儿,基本上是轮到谁了谁来干,活儿要是刑部的,刑部也能来斩首,是大理寺的,大理寺也能来斩首,只要过一遍手续流程就行。
北典府司的人是骑着马来的,领头的是常跟在沈蕴玉身边的一个小旗,名唤陈亦,年方十九,办事十分稳妥。
何采远远看见他下摆的飞鱼服被风吹的扬起来,武夫手掌粗糙,骨节宽大,单手握着马缰,神色松弛,但目光却很冷锐,几息之间,已经将四周都来回扫了一个遍。
大概是在防备人劫囚。
之前何采几次想去探寻案情,都是这个陈亦把她牢牢阻挠住的,他们之间去办假铜币案时,何采在城郊仓库和沈蕴玉卖蠢的时候,陈亦跟在沈蕴玉身边,还差点笑出声来。
他们俩也算是稍微"熟悉"一些,虽然并不是那么和谐,但也算得上是各为其主,他们彼此是没什么仇怨的。
陈亦远远看见何采的时候,还和何
采点了点头,示意了一下。他这样一点头,何采便知道,是允许她靠近的意思,不知道是沈蕴玉提前有过授意,还是北典府司本身就不禁止人过来。
总之,没人拦她。
何采向陈亦微微点头后,目光便掠向了陈亦的身后。
北典府司的马后,拴着一辆辆囚车,每一辆囚车里面都是涉及假铜币案件、罪无可赦,要被斩首的人,比如郑桥。
而最前面的囚车里面坐了一个狼狈的身影。
彼时淡淡的月光自云后落下,照在囚车里面,清晰的露出了江逾白疲惫凌乱的模样。
他幼时便是天才,这一生,何曾如此狼狈过?
因为见过太多荣华富贵,又因为对自己太过自信,所以江逾白临到死,都不相信自己真会就这么死了,他输的莫名其妙,死的莫名其妙,他不信,他不服,他总觉得,他还有翻身的机会。
所以哪怕到了斩首的日子,他也不见惧色,而是一直认为会有人来救他。
当他从囚车里看见何采那张平平无奇的脸的时候,江逾白布满血丝的眼骤然爆发出精光,他扑到囚车外面,死死地盯着何采,问道:"康安让你来的?"
何采与囚车旁站着,囚车高于她身,她便昂头看着跪在车旁、垂头死死盯着她的江逾白。
几日不见,江逾白消瘦多了,北典府司这地方,只能保证他不死,基本不会给他吃什么好的,他形容也狼狈,看起来整个人都十分虚弱,一直靠着一口气吊着。
“回江大人的话,是。”何采随着囚车一起走,一边走,一边回道。
彼时夜色深邃,天空黑暗,四周寂静无声,一抹月光映于路上,前方的人提马而行,后方的人跟在囚车后面,防止有人劫囚,何采在陈亦的默许之下站在囚车旁边,与江逾白一道走。
“康安现下如何了,她与你说什么了?”江逾白见到何采出现在此,第一反应就是康安让何采来救他了。
他不知道康安能用什么法子救他,所以他迫不及待的问何采。他就说,他一定不会死的,他还有机会,他还能翻盘!
“回江大人的话,帝姬今日已册封长公主,一切都好。”何采回道。
江逾白的脸上闪过一瞬的愕然,但转瞬一想,也确实到了时候了,康安回来的时候,顺德
帝便一直琢磨着给她册封,但是因为太后要办宴,康安又不想嫁人,所以便拖到了如今这个时日。
到了现在,确实该册封长公主了。
只是他一直都身处北典府司的牢狱之中,外面的事情一概不知,甚至连什么时辰都不知道,只能从送餐的时间来推测时间。
没想到一出来,便听闻了此事。
册封长公主好也不好,好处是有了封地,有了长公主府,可自己豢养私兵侍卫,有了一定的权势,但不好是,长公主要嫁人。
之前康安就是一直不想嫁人,才会拖着的。
他的念头转来转去,就听见何采又说道:"长公主说,让属下来为江大人收尸。"
江逾白脑子里的思索骤然僵住了,就像是脑子里那根线都跟着断了一样,如遭雷劈般半晌都没说话。
怎么会呢?
康安是那样喜爱他,哪怕他已经娶妻,康安也忘不掉他,甚至不惜自毁清白与他偷情,只为了能与他在一起。
这样爱他的康安,怎么会不顾他的死活呢?江逾白不肯信。
“不,不可能!康安怎么可能不救我!”江逾白似乎是遭遇了太大打击,人都有些恍惚,说话时颠三倒四。
何采安静地走在囚车旁边,她没看江逾白的脸,而是看着自己脚下的路,她道:"我问过长公主,长公主说,她不知道江大人一手筹办假铜币的事,我想,长公主可能是无法接受您的所作所为吧。”
她乍一听到此事的时候,也对江大人的做法感到失望,江大人与长公主偷.情.欢爱,本就有悖人伦礼法,因此被赶出京城后,又想以此案重回巅峰,这种人,还能算得上是"臣"吗?
为夫不尊妻,为臣不忠君,长公主不喜欢他也能理解。在知道长公主要放弃江逾白的时候,何采甚至还松了一口气。
她不想长公主继续和江逾白掺和下去。
而江逾白却已经完全听不下去了,他在那狭窄的囚车中怒吼,向皇宫的方向吼道:"不可能!我还没输!我不认罪,康安!顺德!三皇子!我不认罪!沈蕴玉,你给我出来!沈蕴玉!石清莲————”
他那一声声吼在寂静的夜色中回荡,骑于马上的陈亦抬了抬手,站在囚车旁边的锦衣校尉抬手就
是一刀鞘,直接将江逾白抽掉了两颗牙。
锦衣校尉抽他的时候,脸上满是讥讽的神色,他道:"康安长公主马上就要纳波斯王子为驸马了,石三姑娘也要嫁给我们大人了,江大人,别嚎了,临死之前,给自己留点体面吧。”
江逾白双目涣散,手指都在颤抖。
他曾何等风光,为何,竟、竟然沦落到了这种境地。
他此生挚爱的两个女人皆离他而去,坦荡官途不在,一切都成泡影,即将成为一具被斩首的尸体
他输的这么狼狈,输的这么凄惨,他不甘心,他不甘心啊!江逾白在囚车中哀嚎怒吼,又挨了一刀鞘。
北典府司锦衣校尉漠然的收回手,一个眼神都没分给他。败者的愤怒,不值一提,输家的咆哮,只会让人发笑。
昔日高高在上的宰相,现下比街边野狗还不如。
何采站在一旁看着,面上没有一丝波动。她想,既然犯了法,那就该受这一遭。
今时今日的下场,都是江逾白自己得来的。
他若当真是个风骨料峭,端端正正的君子,又怎会与帝姬偷.情,又怎会以京城百姓为棋,只为搏一个自己的出身呢?
何采冷冷的看着他被两个锦衣卫抬到了断头台上, 摁下。江逾白几经挣扎,想要站起,都起不来。
负责斩首的刽子手一碗烈酒喷刀,刀锋一抬,向下一斩————鲜血迸溅间,江逾白沾着血的头颅滚到地上,所有咆哮都尽然消散。
他至死都不曾闭上眼睛,他不信,他不服,他不甘,他有无数话要喊,却一句都喊不出来。
败者的烙印永世跟随,他注定死不瞑目。
何采目色平静的望着他的尸体。
前宰相江逾白,斩首于此。前仇旧恨,今日皆消。
斩了江逾白之后,旁的人也一个个被斩,而随着时间推移,暗处里也多了一些人,他们都是来收尸的。
有一些人还有家人,亲友来收尸,有一些没人收尸的,便被堆在哪里,被人直接用草席裹了,扔到乱葬岗去。
何采头一次替人收尸,没什么经验,只为难的看着这尸首。她总不能把这尸体给背走吧?
何采正站在台下犯愁的时候,一对官靴出现在她面前,她昂头看时
,就看见陈亦从台上蹲下,居高临下的看着她,问道:“何大人,可需要陈某帮一把手?”
之前何采与江逾白的对话,陈亦都听到了,他知道,何采是为了给江逾白收尸来的。
“劳烦陈大人。”何采松了一口气,鞠躬行礼道。陈亦点头。
他挺看好何采的,一个女人,能熬得过北典府司的刑罚,还能在宫里做官,比大部分男人都强,这样的人,日后迟早出头。
提前卖个好也未尝不可。
最后,在陈亦的帮助下,何采从附近的白事铺子里买了一口薄棺,胡乱的将江逾白的尸身堆进去,然后送到了乱葬岗,挖了个坑,埋下了。
此生,再无人知江逾白。
石清莲沉溺于一场美梦中,缓缓醒来。
她醒来时,马车内被暖炭盆烧的热烘烘的,头发早都干了,被子里温暖舒适,她动了动手臂,便听见有人在旁道:“姑娘醒啦?”
石清莲缓缓睁开眼,入目的便是马车的帷帐,是厚重静谧的深蓝,与那个人一样。
她动了动手臂,缓缓坐起身来,环顾马车四周。
墨言就坐在马车的椅子上,瞧见她醒了,赶忙走过来,端来一碗暖梨汤,道:“姑娘用些,几个时辰前,沈大人将悠送回来,说悠落水了,奴婢便来伺候您,见您睡着了,奴婢没叫您,只让人提了暖炉和暖梨汤来。”
所以,她是在沈蕴玉的马车上睡了这么长时间。
大概是休息好了,她原本压在身上的负重都跟着散了很多,起身时只觉得一阵舒爽,她抻了抻手臂,墨言便将被子给她围上,让她坐着饮暖梨汤。
墨言给石清莲围被子的时候,正瞧见石清莲脖子上的青紫,顿时惊的喊道:“姑娘,您这脖子是怎的了?这是沈大人掐的吗?”
一个掐痕显而易见的映在上面!
石清莲当时正在用暖梨汤,暖甜的糖水进了肚子里,整个人都多了几分力气,听见她问的时候,竟眉眼一弯,面带桃花,裹着被子道:“嗯,他掐的,但他没杀我。”
墨言倒吸一口冷气:“他竟然想杀您?”
石清莲攥着被角,把碗递还给墨言,面上浮出三分娇羞来,道:"他没想杀我,我明日再去寻他。"
她便知道,沈
蕴玉待她是不同的,沈蕴玉还喜爱她。
她拿自己的命证明了这一点,只要沈蕴玉不弄死她,她就敢继续上。
墨言眼前泛黑:“他他他下回要是把您给杀了呢?”石清莲只摇头,流连般的摸过自己脸上的掐痕:"他舍不得。"
沈蕴玉与她绝情那一晚,都没杀她,他若是真想动手,石清莲有上百种死法,死的悄无声息,不被人知,可她现在还活蹦乱跳的站在这,足以证明沈蕴玉根本不想杀她。
沈蕴玉只会拒她,只会见她就避。
他们在进行一场拉锯,石清莲能够感受到沈蕴玉的心防在逐渐崩塌。
他竖了一栋墙,她要一点点爬过去,哪怕这个过程会很艰难,但她不怕。
她要沈蕴玉,受伤也要,会死也要,她是一只坏狗狗,要刨出一个狗洞来,挖到沈蕴玉的心里,在他的身上标记独属于她的痕迹,不请自来,赖着不走。
墨言看着她们三姑娘顶着脖子上净拧的青紫掐痕,抱着被,傻呵呵的笑,心口一阵发苦。
她们三姑娘疯了啊!
当晚,石清莲回了听雨阁,竟是少见的笑脸。
至于什么江逾白被砍头一事,她都没关注过,江逾白的死活她也都不在意了。那是她的过眼云烟,难以纠缠她半分。
次日,清晨。
石清莲一大早就醒过来,雄赳赳气昂昂的直奔沈蕴玉在白虎街的沈宅,这回她不等到门外了,而是直接入主沈宅,专门挑了沈蕴玉的寝卧睡。
她要逼到沈蕴玉无处可去、不得不回来收拾她为止!
沈蕴玉昨日回了北典府司忙了一晚上,才刚在案前憩了一个时辰,一睁眼就听见沈宅私兵又来了,他去后门处一问,就看见沈宅私兵手里提着个食盒,吞吞吐吐的说:“石家三姑娘差遣小的送来的。"
沈蕴玉冷着脸说:“拿走,若是再为她送一次东西,就滚出沈府。”私兵迟疑再三,小心的觑了一眼沈蕴玉。
沈蕴玉心里突然涌起了几分不好的预感。“讲。”他道。
私兵低着头,道:“石三姑娘拿着赐婚的圣旨入沈府了,小的们不敢拦圣旨,石三姑娘叫小的来您带个话,说您不回来,她就,她就———"
沈蕴玉额头上的
青筋都跟着跳。
他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了当日在马场时,石清莲带着斗笠胡说八道肆意妄为那个模样了。
“她就什么?”沈蕴玉问。
“她就独守空房,在沈宅守活寡。”私兵道。
沈蕴玉猛然握拳。
他早就知道的,石清莲面上端庄,其实下面藏着些不管不顾的措泼劲儿,平日里跟别人显不出来,一扭头专门来咬他,像是只皮糙肉厚的赖皮狗,真要是被她一口咬上了,不把她打死,她就敢一直冲他摇尾巴。
赶也赶不走,打也打不死,他一抬鞭子,她还要扭屁股。来啊,打我啊!
沈蕴玉被气的心口发痛,一张如玉的脸都跟着涨红。他为官十几载,都没被人气成这样过!
“滚!”他说:“滚出北典府司!”私兵扭头便跑。
次日,清晨。
石清莲出石家,去沈府的时候,石清叶也出了石府,去了刑部。
石清叶今日与何采一道领了命,去永宁侯府见永宁侯世子,萧定邦,调查萧定邦强抢民妇一案,这案子石清叶本来还有些提心吊胆,但是转瞬间何采便抬出了康安长公主,石清叶便安心了。
他们二人出府后,石府的老石大人和石家大兄一起去上了朝。
他们二人上朝时,朝堂上宣布了几则消息。
先是一些官职晋升事宜,之前死了那么多官,很多官位都空悬着,老石大人这段时间又是走亲访友卫星限人出去游艇一套羊玄灯下来,功去没有白费,如愿以偿一些登于,坐下二只口邮当书
会大会打下未,动大汉有白资,如愿以后一少空人,全上了二面广告
反,又是跟人山么厉功功
的位置。
老石大人的大儿子,也被提成了户部右侍郎,坐的是老石大人原先的位置,堪称是父业子承了。
朝上还一些其他人员的调遣,除此以外,还宣布了两个大消息。
“康安长公主不日将迎波斯王子为驸马。”“宫内要选秀女,顺德帝将举办选妃。”
这两则消息都是与国本息息相关的,不过转瞬间便传遍了京城大街小巷,至于官员调遣,反倒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石大夫人高兴的直张罗好菜好饭,今
晚要在前厅好好吃一顿,顺道再去找几家姑娘,她现在要专挑些听话懂事的嫡女来选二弟妹了!
当天,石大夫人兴高采烈地出去,满脸笑呵呵的回家。
老石大人笑呵呵的回家。石家大兄笑呵呵的回家。石清叶笑呵呵的回家。石清莲笑呵呵的回家。
今日,石家满府皆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