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品嫡女 正文_第三二O章 步步为营

《一品嫡女》正文_第三二O章 步步为营

作者:白苏 字数:1786 书籍:一品嫡女

  第三十四章

  “甜甜的桂花藕粉咯~”

  “刚出锅的金丝枣泥饼~”

  “福旺鱼粉, 再来一碗~”

  街上吆喝声不断,路边摊子还有小馄饨、炸油条, 岑越拉着齐少扉一路过去, 买了好几样甜糯糯的早餐,像是那个糯米桂花球,桂花是用糖渍过的, 一口咬下去,软糯带着桂花的清甜。

  这时候的糖不是现代精白糖, 颜色略略发黄,吃起来口感有种甘蔗的甜味——反正岑越对时下的街边卖的甜点还是很喜欢的。

  甜而不腻。

  “越越吃。”

  岑越又咬了一口,含糊不清说好吃,你吃吧。齐少扉高兴的把剩下的啊呜全塞到嘴巴里,还有一颗,再给越越吃。

  “你都吃我剩下的了。”岑越让大崽自己吃。买来第一份, 全让他先咬一口了。

  齐少扉摇摇头, 眼睛亮晶晶的撒娇精说越越吃嘛,越越说好吃了。

  岑越拿大崽没办法,只是吃的时候,感觉甜滋滋的更香了。

  丰禾府县的早吃街和铺子花样就比青牛镇丰富了, 又是多卖甜食一些, 从青牛镇一路往南, 到了柳叶镇时, 田地里已经有水稻田和旱田了。

  吃食上也发生了变化,丰禾属于南北皆宜。

  听牛师傅说,再下去走个十来天就到安平郡, 那边都种水稻, 玉米不咋种, 多吃米饭,还有很多鱼啊虾的,再往东走就是盛京的方向。

  那就是从青牛镇到盛京差不多走一个月的路程。

  “鱼粉鱼粉,小相公小夫郎要不要来一份尝尝?”店里伙计在外头招呼客人,遇到了面生的就热情问一问。

  岑越刚就听到叫卖声了,便进去,问伙计,“都是什么口的?甜的咸的?”刚一路过来,都吃的甜的了,想换换口味。

  “我们铺子有两种口,一种酸菜的,一种是清汤的。”

  岑越:“没辣的吗?”

  “酸菜就是辣的,客官要是想要多点辣,我记下了。”

  岑越带阿扉找了位置坐,要了两碗鱼粉,一碗清汤一碗酸辣,他看旁的桌上还有饼,问这个多少钱,也要。

  “客官,饼是送的,一碗送半张,您要两碗直接给您一张,要不要切了?”

  “切吧。”

  “得嘞。”

  铺子里人不算很多,还有食客带了碗、盆来买,买了就走,估摸是附近住的老百姓。

  没一会上了饭,饼是黄澄澄的,巴掌大,一分为二,特别薄,不是酥脆口感,是软腾腾的饼,颜色是发黄多些,应该掺了玉米面,闻起来淡淡的玉米面清香。

  而岑越以为的鱼粉和现在这儿的是两种,这里的鱼粉是米粉加鱼熬得汤底,上头浇头是炸鱼丁,不知道是什么鱼,黄黄焦焦的,上头烫的青菜,还有酸菜丝,有辣椒段。

  扑鼻的香味。岑越尝了口鱼,炸的酥酥脆脆,也没多见有刺——可能刺被炸的脆,尝不出来,而辣椒就是点缀着几颗辣椒段,还有泼了油的辣椒粉。

  岑越尝了口辣椒,味道还不错,能尝出来,油是炸了葱段的葱油,泼的辣椒面,但还是少些香味,要是放点香叶、八角、桂皮等等,那就更香了。

  简直是拌什么都香。

  “你清汤的怎么样?”岑越问阿扉。

  齐少扉把碗移过去,让越越尝他的,然后眼巴巴看越越。岑越:……

  “我的辣,你小心点,别呛到了。”

  “知道了越越!”齐少扉可开心了,用勺子舀了勺越越的汤喝了起来,“好吃!”

  要是梅香在,非得说三少爷这是郎君吃什么都香。

  岑越尝了口大崽的,清汤更能尝出汤底的好坏,腥味少几乎没有,汤底淡淡的白色,不算特别白,有葱香,还有一股豆腐的香味。

  “伙计,你们店里还卖什么?有豆腐吗?”岑越问。

  “客官你怎么知道?我们这儿还有豆腐糟饼,不过这个不是送的。”

  “来一份。”

  岑越就知道他猜对了,熬汤底的时候放了老豆腐的。豆腐糟饼小小一块,一盘子就三份,不过价钱也不贵,三文钱。

  跟象棋差不多大小,略厚一些,表面略略油焦黄,应该是油煎的但油不多,沾个面就差不多,一口唱下去是粗面混着老豆腐混着鱼肉味。

  “阿扉尝尝。”岑越给大崽夹了块。

  齐少扉咬了口,先说好吃,不过吃一块就够了,第二块时就摇头不吃了。岑越就干掉了,最后有点撑。

  府县吃食太多了。

  岑越结了账,一顿早饭一路吃过来,两个人肚饱花了三十八文钱,鱼粉一碗十文,豆腐饼三文,一路吃的糯米桂花球等甜的。

  府县抵的过青牛镇三个,不过热闹的地方还是中心位置,或是居民百姓住的多的地方。有意思的是,县令衙门那片倒是最清闲的地方,明明是‘县中心’,却没铺子也没人敢走动。

  岑越想到在岑村跟铁匠娘说的,三天后衙役来接……

  再看丰禾府县的衙门,囧囧有神,要真是跑到府县敲鼓升堂,三天显然不够。时下告个官还挺麻烦费事的,难怪是村里有村长管辖,大点有乡绅、里正,寻常老百姓一辈子可能都见不了官老爷一面。

  这还是七品的县令,对老百姓那就是‘天’,所以说九品的主薄,在当官界是芝麻绿豆大小,搁老百姓心里那也算半个天了。

  ……说起来那天也就是面对村民,牛师傅也没在旁说句:三天不够嘞郎君,一来一回起码得六七天。

  岑越拉着阿扉绕开衙门,涨知识了!

  走走逛逛,消消食。

  岑越路上来时问过王掌柜,当年老太爷带齐少扉看病是哪家医堂,王掌柜说是荣和堂,请里面的邹大夫诊治的,整个丰禾府县,荣和堂是拔尖的。

  刚买东西吃饭时,岑越也打听过,荣和堂在府县百姓心里确实是第一,说是什么头疼脑涨身子不舒服,邹大夫一出手,几服药下去就好了,医堂还很和善……

  “那其他的呢?还有没有?”岑越说:“我们病有些复杂,想多跑几间都看看。”

  当地百姓闻言,忙说:“除了荣和堂,还有杏林堂和许家药铺,许家药铺不光是卖药还有许大夫坐诊的,不过许大夫多治小儿妇科。”

  “在其他的就不成了,你要是疑难杂症,那赤脚大夫可信不得,莫要被人诓骗了。”

  岑越:“太谢谢了,知道了。”

  对方还指了路和方向,说:“荣和堂最好找了,你往那儿过去,穿过这条巷子,走个百来米一眼就能瞧见……”

  “杏林堂不在这儿,得往西边去,许家铺子就在城门口里头的小巷子,你们要是回乡出去那能顺道看看……”

  岑越道了谢,带着阿扉先去荣和堂。

  荣和堂在府县最大,光是门脸铺子就占了整整四间,后头还有大院子。

  光是坐诊的大夫就有三位,都排着队伍,有抱孩子的,有背着老人的,门口小药童维持秩序,岑越刚上前询问了句邹大夫,就听有个男人喊:“大夫救命,我哥的腿断了,都是血,救命啊。”

  那小药童忙出去了。岑越一看,外头路上一个年轻男子推着木车,车上半躺着另一个年岁略大点的,腿上全是血,裹着衣裳,疼的唇发白,声都叫不大。

  “越越怕。”齐少扉往越越身后躲,不敢去看。

  围观热闹的一圈,都在看。岑越拉着阿扉出去躲开,一看阿扉脸都煞白的,当即哄着说“不怕不怕。”

  在家时出去买菜猪肉铺子也有血,有时候刘妈妈杀鸡,阿扉虽然害怕,但没像现在这样,吓得脸发白。岑越蹙了下眉,想到刘妈妈说,当时在京里,阿扉和书童都是从高处坠落下来的。

  书童当场殒命。

  岑越再看阿扉,阿扉脸还是白的,手也有点凉,一直拉着他。

  “我有些渴,咱们去茶馆坐坐。”岑越拉着阿扉的手往旁边茶楼去,离荣和堂不远,拐个弯到了大街上就是。

  荣和堂没在大街,在胡同里一些,算是闹中取静的好地方。

  齐少扉脸煞白,懵懵的点点头,由着越越拉着走。到了茶楼坐下,岑越没叫什么吃的,就点了一壶最便宜的茶,他先给阿扉倒了一杯,送到大崽嘴边。

  “喝一口。”

  齐少扉神色还是茫茫然的,只是本能的听越越的话,低头喝了口热茶,舌尖有点烫,一下子回了神,喃喃说烫。

  “那你捧着,慢慢喝。”岑越把茶杯交给阿扉。

  齐少扉接过,端着茶杯,好一会才低头想喝茶,又想起烫来,鼓着腮帮子吹了吹,才饮了一口。

  岑越没说话也慢慢喝着茶。

  茶楼闲聊的、弹琴卖曲的,还挺热闹,岑越听了一首曲子,见阿扉脸色才好起来,岑越有点犹豫纠结到底要不要问,他想阿扉是不是刚想起什么了。

  要是刺激起记忆,那他刚拉阿扉避开……

  “越越,好多血啊。”

  岑越没想到阿扉先说,他装作自然的说:“刘妈妈杀鸡也很多血,没事的。”

  “听着好痛哦。”

  “人受伤了自然是会痛的,不过找到大夫治疗,就会好起来,命重要。”岑越说。

  齐少扉点了点头,问:“会好吗?”

  “那过去看看?”

  齐少扉头摇的跟拨浪鼓差不多。岑越:……

  “那先喝口茶,歇一会,等人少了咱们再去。”

  “好。”

  唱曲的一对父女下去歇息,换到说书的上来了,这下茶楼热闹许多,可见说书的比较火。说书的一敲醒木,整个茶楼安静了下来,那说书人就开始了。

  岑越听着,应该是书折子其中一段,前因后果他都没听过,不过不妨碍听得津津有味,这时候说书人还是厉害,还会模仿小鸟叫声,一会男声一会女声,情绪带动到位,听的人入神。

  大概讲的是大将军招安山匪,这山匪头子是个女郎,从头到尾有好几个悬疑,先是放出络腮胡壮汉是头目,又吊人猜是账房书生……

  “越越,好像是小丫鬟。”齐少扉听到一半时就说了。

  最后还真是那位‘平平无奇的小丫鬟’,岑越就问阿扉怎么猜出来的。齐少扉说:“什么事她都在。”

  这倒是。不过岑越猜出来是因为矛盾,最初小丫鬟出场,说是个‘观面相二十五六的女郎’、‘姿色平平不起眼’、‘身板弱小’,后面说时叫小丫鬟如何如何。

  显然是故意想弱化小丫鬟的存在。

  这话本还挺有意思的。岑越夸了句,“不知道有没有卖的。”

  拼桌的一人就说:“你没听过啊?盛将军招安七将之三。”

  “盛将军?”岑越听着怎么感觉像真的。

  那人就说:“大盛高祖啊。”

  “……”岑越震惊,而后默默说:“我乡下村里来的。”也不敢多说了,想大盛风气开阔,难怪了。

  那人听岑越是远道偏僻村里来的,当即是更有说话兴致,不仅说高祖收服七将,说着说着,话题给跑偏了,说到先皇娶寡嫂——

  岑越:!!!

  “……我同你说,都传小皇帝不是先皇血脉,是摄政王的……”

  岑越:“那什么,我们先去看病了。”皇家伦理关系这样说合适吗,你这说的也太多了。

  同桌那人后知后觉,面色也浮上一点害怕,当即点点头说不打扰你们了。

  岑越拉着阿扉手出了茶楼,还在消化刚才听到的皇家八卦,民风相对开放一些,也不是没来由,一是大盛之前是九国战乱,礼乐崩坏,挣扎活命时,礼教什么的就淡薄一些,后来想重拾起来,那得要一些时间。二就是大盛皇家带的头。

  上行下效。

  小叔子娶寡嫂,谁敢说‘守贞’、‘贞节牌坊’这种事。

  你是不是暗讽皇后?!哦哦,现在是太后了,皇帝驾崩,如今是一位小皇帝,岑越算了下时间,阿扉十三四岁赴京赶考进士,当时是大盛新皇登基第一年,开的恩科。

  难怪齐老太爷和许家老爷都想阿扉赶上这趟恩科试一试。

  因为皇帝那时候才七岁,阿扉十三,可能想着年岁都小,在小皇帝面前博个有印象……

  “越越,故事好听。”齐少扉说。

  岑越说:“回头看完了病,买了话本,你读给我听。”他这会还是‘文盲’人设。

  齐少扉有点苦恼,岑越一看就知道,说:“不认识字了,咱们一道学,一道问人。”

  “好,阿扉给越越读。”齐少扉立刻答应下来。

  说话间又到了荣和堂,外头排队人少了些。岑越拉着阿扉上前,是另一位小药童,“你好,问一下邹大夫在吗?我们想看邹大夫。”

  “那边排队。”小药童指了靠里的队伍。

  那条队伍人最少,岑越想着按照王掌柜说法,邹大夫是荣和堂的‘镇店大手’怎么可能队伍人少,他看了眼,这位邹大夫很年轻,约二十出头模样。

  显然五六年前给阿扉看病的那位邹大夫。

  先排着吧。

  很快就到他们二人,岑越让阿扉坐,跟面前邹大夫说:“我家阿扉六年前从高处跌下来,撞坏了脑子,后来荣和堂求医,是位邹大夫给看的,开了药方。”

  岑越从怀里掏出方子来。

  邹长青接了方子,还未看,先说:“那应当是我叔父给你们看的……我先看看方子。”确实是叔父的字迹。

  “还没好吗?”

  邹长青可能觉得自己说了废话,要是好了,人家也不会再来看病,又说:“什么病症?药用了轻了吗?”

  “我听家中妈妈说,并未有起色。”岑越先说了句,让阿扉同大夫说说,喝了这么多年药,有什么感觉。

  齐少扉一下鼓着小苦瓜脸说苦。

  岑越:……那确实是挺苦的,他都闻到味了。

  “是头撞到了,我看看。”邹长青放下方子,这是叔父开的,应该并无不妥,便卷着衣袖摸了摸那位病人的头。

  齐少扉乖乖由着摸。

  邹长青摸完了,也并未有什么不妥,自言自语说:“也是,五六年前受的伤,想必已经长好了……”

  岑越:……

  “大夫您帮我们看看,这药材和药方对的上吗?”岑越从怀里掏出个鼓囊的油纸包。

  今天出门,木匣子不好带,他把里面药材都捡了一样包着。

  这个邹长青没问题,当即是说你放桌上我瞧瞧,一遍念着药方一遍对药材,“……甘草、白术、熟地这些是补气血的药,对着没问题,陈皮木香……咦,多了两味,一味天花粉,这个是清燥热,属寒性,黄柏也是,这两味没在我叔父开的药方里啊。”

  “谁改动方子了?怎么抓药还乱来。”

  岑越本是仔细听着,听到后头多了两味药,当即心里一沉,脸都黑了。邹长青说完抬头才看到那小夫郎黑着的脸,当即觉得里头是不是有什么蹊跷?

  岑越先问:“这两味药混在其中,会不会对阿扉身体造成不好影响?”他冷静了下,不知道这多了两味药材的药,阿扉喝了多久。

  老太爷和阿扉娘在世时,杜氏不敢伸手,刚去世,杜氏怕是谨慎小心也不敢,那用药长一些就是三四年……

  “倒是没什么相克的,就是让减了几分药性。”邹长青看着方子说道。

  一个补气血,调理内在,都是温补的药材,加上两位寒性的,只能说前头药性减少几分。

  岑越一听,没相克就好。

  “不过——”邹长青看向病人。

  岑越着急,“不过什么大夫?”

  “你家相公今年多大?”

  “十九。”岑越说的是正岁,“虚岁二十。”

  邹长青面色正直,问:“你们行房事可顺畅?”

  岑越:???

  齐少扉也是懵懵懂懂模样。岑越见这年轻大夫虽然像是个实习生,但不会无的放矢的,当即说:“我们并未行房事……”他说到这儿,略有点明白什么了。

  他家大崽!岑越急忙忙看向大崽。

  齐少扉看的坐直了,小心问越越怎么了。岑越一脸难受,全是替他家阿扉的,不会吧……

  “他虽是伤了脑子,神志如稚童,但身体结实高大,该有的躁动……”邹长青含糊过去,他见这夫郎神色,也该是了然了。

  岑越默然,正替大崽伤心,“还能治好吗?”

  他家阿扉脑袋还没看好,又添了一处坏的。

  齐少扉是成人身体,虽是小孩思维,但身体本能应该是健康的,岑越和齐少扉过去日子同床共枕,他早上睡醒还会有身体自然反应,但齐少扉从来没有过。

  岑越:!

  他家阿扉太惨了。

  “咳咳,没你想的那么坏,这药清热泻火的,又不是断子绝孙。”邹长青看这位小夫郎满脸痛心,当即是安慰了句。

  齐少扉还不知道怎么了,就去看越越。岑越听大夫这么说,问了句真的吗,喝了好几年呢,早上也没个动静。

  情急下,话都直白了许多。

  “喝久了是心平气和些,清心寡欲,但不至于我说的那般,就是时日真的长了,可能对这些就不在意了。”邹长青说完,添了句:“还是别喝为好。”

  岑越松了口气,摸了摸阿扉的肩膀,太好了太好了。

  “已经断了有半个月了。”

  “还要开点别的药,治一治吗?”

  岑越二连问。

  邹长青拿不定,只说先断一断药,这药也不是好东西,别乱喝了,本来脑袋伤着还没好,别整的药性乱了,伤了身,要是实在不放心了,可以喝点参茶,需是一点参须,泡着喝就成了。

  “大夫说得对。”岑越答完,脸上是杀气腾腾。

  邹长青见这夫郎是才知道,想必药方子掺两味药的是别人,又看夫郎气大,忙说了句:“病人似孩童,可能活泼了些,但也不能下此手段,你还是要同长辈说明白的。”

  岑越磨牙只笑了笑,没说什么。这位小邹大夫心地倒好,想人想的不坏,都往好处想,以为家里长辈给齐少扉多添两味清心药,是觉得齐少扉活泼精力旺盛,才让安静安静。

  呵呵。

  齐老太爷、齐老爷肯定不会,尤其是齐老爷,那么看重子嗣血脉,就俩儿子,说句难听的,齐少扉是傻了但能‘传宗接代’,齐老爷咋可能自断他的孙子辈。

  这手法只能是杜氏了,下毒杜氏胆小不敢,添两味没毒的清心药,要是被发现了也能含混过去,要么否认不是她,要么就说混错了,最不济就说想要齐少扉安神静养。

  杜氏巴不得齐家就齐少修一个孩子呢。

  岑越谢过小邹大夫,就是最后听小邹大夫说叔父去世,他医书浅薄,另相公脑袋上的伤,怕是无能为力时,岑越都没多少难过了——

  刚都难过、气完了。

  “大夫多少诊费?”

  邹长青摇摇手不要了,他也没给人看病,也治不好,哪里有脸面要诊费。岑越却正色说:“邹大夫耐心,帮我们夫夫解决了大事,应该给的。”

  “那、那就给十文吧。”

  岑越便付了十文,并未多给。邹长青见状也坦然接下了。

  这边队伍后头没人,岑越本是要走,想起卖药材这事,问了下邹大夫,荣和堂还缺不缺药材,他家是做药铺生意的……

  “药堂药材事宜都是有陈掌柜操办,我没听说过缺药材。”邹长青好心,又添了句:“其实荣和堂的药材自来有药商供应,我叔父在时就是那几家,从没变过,你说的药材都是药性温和,很是多见,荣和堂是不收的。”

  要是稀奇或是少见一些还行,再或是药材炮制的要上乘。

  邹长青刚听是青牛镇的,问了药材产地,还是桃源乡,那是桃花镇底下,他们荣和堂的药材也是多出自桃花镇、柳叶镇两镇,既然是同一个地方出来的药材,药性上差不多,犯不着买生人的。

  “要是价钱低了——”邹长青说到这儿,有些后悔说快了,尴尬小声说:“陈掌柜主采办,你可能要请喝酒还有去怡红院坐一坐……”

  “谢谢邹大夫,邹大夫好人。”岑越道谢,也给了实话,“我们药材少,就不必劳烦陈掌柜了。”

  邹长青顿时舒了口气,要是他刚说价钱低,这夫郎再去请陈掌柜吃喝,到头来没做成买卖,岂不是他的错?

  他也不会营生,以后还是少插口为妙。

  岑越同齐少扉出来,齐少扉些闷闷不乐的,岑越正想事情,没注意到。

  低价卖陈掌柜肯定不行,请客吃饭喝酒一条龙,再去妓-院,那应酬费用算下来,没多少可赚的盈利了。再说齐家的药材有可能就这一次两次,犯不着和荣和堂做生意——就是长久了,那开头利就压得太低了,加上路上辛苦,等于说不赚钱的。

  齐少扉憋不住了,手拉了拉越越的衣袖。

  岑越一扭头,看大崽憋着一张苦瓜脸,当即惊讶,“怎么了?也没给你开药,不用喝苦药的。”今个什么药都没开!

  齐少扉凑过去,贴着越越,像个粘人精一样撒娇说:“越越~”

  “……好好。”岑越被阿扉这模样逗乐了,好笑说:“怎么了?是饿了吗?我带你吃好吃的。”

  齐少扉一听好吃的先是高兴了下,又憋了回去,可语气是开心的,也没什么弯弯绕绕心思,一股脑说:“阿扉和越越最要好了,越越不能对别人好。”

  “我没对别人好。”

  “越越对那个大夫笑了。”

  岑越:……小孩子醋劲还挺大。

  “我那是客气有礼貌的笑,人家小邹大夫帮了你我大忙了,要不是人家,你啊。”

  “阿扉怎么了?”

  你可能就当和尚了,一辈子清心寡欲没什么世俗欲望。岑越心里说,大崽还是小朋友不能理解这么高深的东西,面上说:“你就身体要坏,现在好了,没事了。”

  “那阿扉不该生气的。”齐少扉反省,一脸‘阿扉坏’。

  岑越忙哄说:“我们阿扉最好了,邹大夫也没生气,乖啊,要不要吃糖葫芦?”

  “要!”齐少扉立刻开心起来。

  小孩子就是很好哄的。

  中午饭还是在外面吃的,等两人一手一串糖葫芦,一手拎着糕点,高高兴兴回到巷子里小院时,已经是晌午过后了。小院里有了位面生的中年婶子,应该是王掌柜请来做饭洗衣的。

  院子就留三人,王掌柜也没在。

  岑越还未问,有个伙计先说全了。王掌柜带人去找城里的药材铺子,看能不能有门路把药材卖出去。

  “你们吃了吗?”

  “吃了郎君。”

  岑越点点头,说:“那我和阿扉先回屋睡会午觉,你们自便,要是王掌柜回来了,他有什么事再找我们。”

  伙计应了下来。

  岑越和齐少扉就回屋睡午觉,在院子时这个点早睡着了,现在人困得不成,阿扉脸上神色都是迷迷瞪瞪的,要是这会有人哄,肯定几句话就把人领走了。

  两人到了屋里,刚一躺下人就睡着了。

  府县里。

  岑越早上带齐少扉前脚出门,后脚王掌柜就坐不住,点了人手跟着他,一部分留下来看货,赶着马车先去荣和堂。岑越和齐少扉是靠腿走,还吃了早饭,磨磨唧唧的慢了些到。

  王掌柜在荣和堂碰了个一鼻子灰,才知道邹大夫去世了,如今是他侄子小邹大夫坐堂问诊,不过听陈掌柜话里语气,多是轻视小邹大夫,还有以前跟老太爷打交道,有几分面子人情的林掌柜换成了陈掌柜——

  这个陈掌柜他知道,以前也见过,那时候还是在林掌柜身边学做事,又插手学了记账、做做跑腿的功夫。

  没成想如今陈掌柜做了主事,林掌柜回家了。

  荣和堂内里争斗如何,王掌柜不知道也不想打听,反正如今这位陈掌柜是个铁豌豆,脾气硬也大些,起初还成,听他说是青牛镇来的想卖药材,态度一下摆起来了。

  ……

  唉。

  傍晚时,王掌柜带人才回来,奔跑了一天,除了荣和堂,杏林堂也去了,难不成要去许家药铺子吗,这才能赚几个钱啊。

  实在没法子再去试试吧。

  王掌柜是一路叹气进了院子,见院子堂屋点了灯,问伙计郎君和三少爷回来了没。伙计回话:“晌午过后就回来了,在屋里睡觉——”

  “唉。”王掌柜听了又是重重一声叹息,原以为三郎君同其他夫郎还是有些不同,胆子大,也能管得住人,大事小事分得清,可如今一看,到了府县第一天就带着三少爷玩了半天。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药材想卖出去,即便是他豁出脸皮不要,求爷爷告奶奶,也没什么门路,靠三郎君一个夫郎,也是太为难了。

  三郎君也没来过府县的。

  如此一想,王掌柜调整了心态,觉得不该有太大期望,当初老太爷想在府县开门路都没办到,没事没事,还有的时间。

  再不济,便宜出了货应该是成的。

  岑越和齐少扉早早醒了,吃过了大婶做的饭,就是寻常面条配着菜,齐少扉只吃了一小碗,岑越一看就知道,大崽是不爱这位婶子手艺。

  确实是寻常了些。

  “明日给你做好吃的。”岑越说。

  齐少扉高兴,乖乖吃饭。不怪岑越宠大崽,谁家孩子谁心疼,齐少扉就是不爱吃了,也不会闹,更不会嚷着要他做饭,就是少吃些。

  “三少爷,郎君。”王掌柜从外头进来见了礼。

  岑越说:“辛苦了,先吃饭吧,锅里有热的,吃完了再说。”

  大婶是住这条巷子里的,下午饭做完收拾完就回家了。没办法王掌柜一行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岑越也没多留婶子,让先回。

  锅里有饭,王掌柜等人吃饭了,伙计洗洗锅碗而已。

  这点小活还是能干的。

  等一行人吃过饭,灶头里还烧了热水,等夜里供三少爷和郎君洗漱。堂屋点了蜡烛,王掌柜汇报今日出门事宜。

  岑越听王掌柜说荣和堂、陈掌柜,也没打断,一直到说杏林堂——

  “……他们倒是要药材,不过开的价简直不是低可以说,根本就是想齐家药材白白送他们。”王掌柜说起来就动气。

  岑越问了价钱几何,听王掌柜报数,他们送多少货,价钱、成本,王掌柜没瞒他,岑越知道的,此时不由笑了声,“那人家还心善,还知道给咱们刨去了路费。”显然是讽刺。

  王掌柜听出来了,三郎君年轻气盛,倒也理解。

  “杏林堂像是混不吝,说不进去,荣和堂则自持大店,也不缺东西,所以两家都不成。”唉。

  岑越见王掌柜满面愁容,当即安慰说:“府县里老字号买卖十几二十年不变,招牌打下来了,药材供应人家是老合作了,犯不着为了咱们两车货跟老合作商伤了情面。”

  “再说药材地都是差不多来自桃花镇,咱家的货,王掌柜凭良心说,同人家两家药铺的药材比,能上乘几分?”

  闻言,王掌柜是更苦涩了,摇摇头说:“咱们的不如荣和堂,不过跟着杏林堂倒是不相上下。”

  岑越:……那拿什么打。

  这不是安慰了,这就是扎心了。王掌柜又叹气。岑越:……

  “价太低了,咱们跑一趟不划算,肯定是不能跟杏林堂交易的,人家知道荣和堂瞧不上咱们的货,是捏着咱们的,跟那边再谈,都赚不了多少。”

  最后能有个不赔本吧。杏林堂压得狠。

  岑越当没看到王掌柜苦大仇深的脸,继续说:“明天去找许家药铺,问问那边,价钱你也别报太高了,有的小赚就成——”

  “对了药材别全卖完,这几味留着我有用。”

  “还有府县里,零散卖药材不会被抓吧?还是要交税?”

  王掌柜面对一系列问题,还愣了下,只想说,三郎君怎么知道许家药铺的,他刚才没说这个啊。

  看来三郎君今日也不是光玩了,也打听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