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阴阳捉鬼术 第四百六十一章 夜探山庄

《阴阳捉鬼术》第四百六十一章 夜探山庄

作者:焚笔疾书 字数:1803 书籍:阴阳捉鬼术

  霍惊堂进屋,瞧见赵白鱼在小花厅的卧榻上看书,瞥一眼天色,奇怪今日怎么这么早归家。

  悄无声息来到赵白鱼身后,霍惊堂刚抬起双手想按住赵白鱼的肩膀,便听赵白鱼先发制人:“今日这么早放值?”

  霍惊堂颇觉没趣地搂住赵白鱼的肩膀,挤上卧榻,上半身都压在他身上,“今日踢掉中宫塞进来的人,人告到宫里去,说我徇私、公报私仇,陛下召我问话。”

  赵白鱼:“中宫不是一向安分?怎么这会儿为了个校场里的小卒子撑腰?”

  霍惊堂闭眼休憩,闻言嗤笑:“最不安分的人就是皇后。司马氏全族被弃用,皇后怎么也该急了。”

  赵白鱼放下话本,按压霍惊堂的太阳穴:“听来似有隐情?”

  霍惊堂:“皇后善妒,喜挟势弄权,前些年后宫中馈不在她手里是因为她到处安插棋子,还把手伸进郡王府后宅,触怒陛下,才被褫夺中馈。去年好不容易寻到贵妃错处,拿回后宫金印玺绶便迫不及待地故技重施……记得你我大婚次日一个侍女吗?”

  赵白鱼回想了下,“是替你系腰带的女子?”

  霍惊堂睁眼,琉璃色的眼眸里流荡着笑意:“不过一面,小郎怎记得如此清晰?”

  答案不是心中所盼,霍惊堂捏住赵白鱼的下巴让他低头,凑近了叫他看清些:“比之为夫我如何?”

  赵白鱼轻轻拍了下霍惊堂的胳膊,忍不住笑:“好歹是平定西北的大将军,怎么好意思跟一女子比美?”

  霍惊堂顺势松手,寻了个舒适点的姿势躺好,懒洋洋地说:“不是和女子比美,是在小郎心里比分量。我常见小郎看我入迷,定是爱我的脸更甚于我的心和我的才华,人说色衰而爱驰,如不时时确认,怎知小郎心里,为夫我是不是被色衰爱驰了?”

  “少贫嘴。”赵白鱼想起几年前从郡王府里抬出来的尸体,于是说出并问道:“都是皇后的手段?”

  霍惊堂把玩赵白鱼漂亮匀称的手指:“不止皇后。当时我刚回京,很多人想拉拢,听信谣言,以为我又丑又暴1虐,定然有什么特殊癖好。”提及那些恼人的事,他不由叹气:“手段层出不穷,还好为夫宁死不屈,否则清白不保,如何对得住小郎?”

  赵白鱼终于没能忍住,笑得肩膀颤抖,连连拍打霍惊堂的手背:“你别再贫了,正经点行不行?到底哪里学来的这般作态?”

  霍惊堂望着笑弯了一双漂亮眼睛的赵白鱼,手指拂过他终于松开的眉头,没说方才一进屋瞧见他眉头愁绪和眼里阴霾时的担忧。

  赵白鱼指着小桌说:“给你带的酒蟹,刚拿冰块冻过……糟!我忘了河蟹也是河鲜,你能吃吗?”

  霍惊堂咬了口赵白鱼的脖子,心情愉悦地看着他白皙的皮肤上留下浅浅的牙印,然后抱着赵白鱼磨蹭好一会才心满意足地移步到桌旁。

  “听闻小郎一日之内收缴二十三万两漕运商税?”

  商税入账数目颇为私密,除了相关衙门不可能有人外传,他也没跟霍惊堂说过。

  “杜工先特意表奏此事,陛下龙颜大悦。”

  赵白鱼穿鞋下塌,来到桌旁,刚一坐下就被塞进来一只剥壳的蟹腿,肉质鲜甜带有黄酒的醇香,一瞬间遗憾没能多买两只。

  “这事有什么好表奏的?”赵白鱼啼笑皆非:“杜大人忒关心税务司。”

  赵白鱼:“语气听来像是对杜大人有怨言?”

  “我这样大度的人,怎会对他人有怨言?”

  霍惊堂将蟹肉都剔出来放小盘子里,一边吃两口一边投喂赵白鱼,面不改色地说:“他是度支使,整日和银钱开支打交道,难免在意漕运商税。有钱入账国库,也能缓一缓他老被底下各个衙门追着要钱的焦虑。”

  霍惊堂:“小郎与府内狡猾顽固的商人斗法,在码头擒人,到渡口中心收税……诸多事迹遍传京都府,校场那群新兵简直拿你当话本里的再世青天,逮着机会就问我你平时如何断案、怎么和文武大臣周旋,又是如何将安怀德拉下马——烦都烦死,我让他们绕着校场跑二十圈,累得气喘不上来,再无人敢同我废话。”

  赵白鱼听得入神。

  他将一块最鲜甜的蟹肉投喂进赵白鱼嘴里,“不过也有愣头青不服气,说些诋毁你的话。”

  赵白鱼挑眉,心有灵犀般猜到霍惊堂的后续反应:“是入宫告你徇私的人?”

  “知我者,小郎也。”霍惊堂问:“小郎可怪我因私误公?”

  “连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和顶头上差是谁都搞不清楚的人,还是早早远离官场为好,免得哪天人头落地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赵白鱼神色淡淡,对那帮显然是借他针对霍惊堂的人毫不同情。“何况一个两个都没上过战场,也没经过武考,身无品级,谈何误公?”

  霍惊堂就喜欢赵白鱼的偏爱和护短,撩开赵白鱼颊边的发丝,忽然开口:“想不想去西北看看?”

  赵白鱼讶然:“你能去西北?”

  霍惊堂:“突厥厉兵秣马,大夏小动作不断,和南疆私下往来频频,可能再过不久,我会重新回西北。你就当我的随从军师,我带你纵马看大漠景色。”

  这说得好像不是去打仗,而是去旅游。

  赵白鱼:“我有官职在身,毫无行军打仗的经验,也没读过一两本兵书,哪有说调去当随从军师就能被调过去的?别拖后腿才是。”

  稍顿片刻,他皱起眉头:“当真要打仗?”

  霍惊堂的大拇指拂过赵白鱼的眉头:“不一定,别担心我。”犹豫片刻,又问:“东宫私下找过你了?”

  赵白鱼:“你知道?”

  “猜的。东宫舍不得漕运衙门,除不掉你,会私底下找你商量是显而易见的事。”

  “如果我向东宫妥协,算不算两脚踩进淤泥里?”

  赵白鱼忽然好奇他的妥协对霍惊堂意味着什么,会不会觉得他其实没那么算无遗策,没那么清高?

  “不管我的小郎做什么决定,我始终相信他是为了百姓,而不为私心。”霍惊堂描摹着赵白鱼的掌纹,“无愧天地,无愧于心,我的小郎是天底下最干净的人。”

  赵白鱼凑上前:“霍惊堂,你为什么会喜欢我?”

  你为什么总觉得我千般万般好?

  霍惊堂笑眯眯地说:“不是喜欢,而是爱。我爱小郎。”

  赵白鱼鼻子有点酸,五味杂陈,描述不清这是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

  世上哪来那么多无缘无故的爱?

  霍惊堂:“小郎要我给理由,我可以给出很多。因为你是我的小郎君,你我缔结姻缘,合该白首百年,我给出感情是多么理所应当。还因为你是我见过最好看的人,因为你内心很温柔,很干净,很勇敢,因为你高洁傲岸如云中仙鹤,你刚直不阿,为百姓立言……你说说,你有这么多值得我爱你的理由,我凭什么不会沦陷在你身上?”

  他向前倾身,叹息般地说:“你是我心里最慈悲的菩萨,你是我的心佛……”

  轻柔地吻住赵白鱼的唇,反复磨吮,仿佛他能感觉到赵白鱼此时的脆弱和茫然,于是小心翼翼地安抚,唯恐不小心打碎了这样无措的赵白鱼。

  赵白鱼解释:“我其实能向户部妥协,又不是没见过世面、不知人世险恶的小孩子,我知道官场复杂,而且有户部调度的确利大于弊,所以没有觉得特别委屈……真的。”

  霍惊堂撑着脸颊笑望他:“但是我替小郎委屈。”

  赵白鱼:“没必要——”

  霍惊堂:“因为我护短。”叹气,“为夫小肚鸡肠,曲从私情,偏袒一方,所以要日日念诵佛法,以求早日看众生平等,没能做到一视同仁,是修行不够……改日找个时间松松太子的筋骨,几年不打,上房揭瓦。”

  赵白鱼被哄得心头阴霾完全驱散,脚尖别扭地、轻轻地踢了把霍惊堂的小腿:“一国储君,说揍就揍,你也太嚣张了。”斥完又忍不住好奇:“你以前经常打太子?”

  霍惊堂:“太子从小就喜欢装相,一肚子坏水,我看不惯他就喜欢上手揍。大了点之后懒得跟他计较,再后来我被送出宫,十几年没见面,他变得更会装了,也忘记被揍时候的疼痛了。”

  赵白鱼忽然提起兴趣:“说说你在从军时的趣事呗,比如一开始去的西北,怎么辗转到了定州?”

  霍惊堂:“两支军队互相打散、再组合,我是小兵,听凭安排,稀里糊涂就去了定州,还是当伙头军。有一次夜里发现营帐里混进来一个突厥奸细,他们是游牧民族,握刀和放刀的方式不同中原……”

  渐说渐深入,赵白鱼听得入神,很快将心里的烦恼抛到脑后,就算要整顿两江也不是说想去就能去的,即便元狩帝有意将手里的砍刀指向两江,也不一定就是他去。

  何况元狩帝并无此意,一切只是恩师的想法。

  罢了,既来之则安之。

  税务司漕运衙门和户部彼此妥协,户部要府内三成的漕船管理,做出的让步是保证水门、码头等场务不能妨碍漕运衙门办差,还得维持府内各种商税收取的稳定,遏制底下官差各立名目随意收税的情况,保证商业的繁荣发展。

  如此,赵白鱼上任一个多月闹得轰轰烈烈的漕船商税便告一段落。

  税务司漕运衙门账面不再亏空,上头拨下一大笔经费,有钱雇佣更多办差的公使,以及修缮衙门。短短数日,漕运衙门便焕然一新,糊了新墙纸、刷了新墙漆,连有裂缝的地砖也换了,瞧上去终于有点天子脚下新衙门的气派。

  赵白鱼日日来点卯,准时散值回家,偶尔和霍惊堂去逛夜市,过得平静、愉快且温馨。

  到得三月三上巳节,远山河冰融化,春水乍暖,郊外十里桃林而府内遍地杏花开,时常可见春日杏花林里出来一群美丽活泼的少女,而江边摆起曲水流觞,有风流俊美的少年吟唱诗歌,与杏花林里款款走出的美丽少女对上眼,或许就是一段美妙姻缘的开始。

  赵白鱼骑着马缓缓走过杏花林,春风拂过,鬓角边散落几缕碎发,藏青色发带随风飘扬,同色广袖鹤氅飞扬,有杏花随风扑到眼下,他下意识闭上眼,垂落鸦羽似的弧度,挥手拂袖,不经意拍落一枝杏花,纷纷扬扬下了场杏花雨。

  陌上少年的意气风流便在刹那间展现得淋漓尽致,甫出杏花林的美丽少女们霎时对另一边的男子们失去兴趣,转而探听骑骏马的藏青少年是何人家,可有婚配。

  可惜人如惊鸿,还未来得及搭话就不见了踪影,徒留遗憾。

  策马远离杏花林的赵白鱼满腹疑惑地赶去文庙,上差杜工先一大早到漕运衙门,说是特地为他请假两日,且放值归家去。

  接着回郡王府,结果被告知霍惊堂在文庙那儿等他,说是有急事。

  府里不见海叔、魏伯、秀嬷嬷和砚冰等人,霍惊堂更是一大早不见人影,赵白鱼完全摸不着头脑。

  终于抵达文庙,赵白鱼一下马就被突然出现的秀嬷嬷和李姑娘迎入一个小房间里,二话不说为他换上深衣,又被推进文庙棂星门,门内有霍惊堂等着他。

  “你们在做什么?神神秘秘的,什么也不告诉我。”赵白鱼朝霍惊堂走去。

  霍惊堂牵起他的手进入文庙,先备上祭天地等一应物事,然后告礼,最后章祝,而赵白鱼稀里糊涂跟着一起,木偶似地随他摆动,直到听见霍惊堂说:“霍惊堂之弟赵白鱼,年渐长成,将以三月三日加冠于其首,谨以……”

  加冠?

  赵白鱼迟疑地抬手去碰头顶,恍惚想起他今年二十,弱冠之年,放在别人家里便该由父母行加冠之礼。

  加冠之礼通常是在家庙举行,由父亲或长兄代为举行。

  无论赵伯雍还是赵家三子都不会为他行加冠礼,赵白鱼也不屑要,他内里灵魂是现代人,没有二十加冠的说法,根本想不到加冠礼,更想不到会有人替他举行加冠礼。

  赵白鱼整个人是懵的,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回应。

  “我该怎么做?”赵白鱼小声询问。

  霍惊堂:“什么都不用想,交给我就行。”

  第一道程序是到家庙告于天地和祖宗,二人严格说来都没有家庙,所以霍惊堂选择文庙。

  走完程序,接下来是加冠和取字,需由正宾来做。

  通常来说,由长辈请相交好的德高望重长者代为加冠、取字,其间需要完成不少道程序,当然这不在赵白鱼的考虑之内。

  霍惊堂带赵白鱼回郡王府,正宾已在三日前被请到郡王府。

  赵白鱼穿着深衣被霍惊堂推进正厅,看到满脸和蔼笑意的陈师道不由心一烫:“恩师……”

  陈师道不回他,看向门口充当赞者的康王,后者会意,亲自带着赵白鱼走流程,教他每道程序里的礼仪。府里的嬷嬷们捧着弱冠礼所需物品先后走出,由陈师道为赵白鱼加冠,先冠巾、再帽子,最后是幞头,还有相配对的衣衫、皂靴和革带,意味着他从今日起,可为文官、可当武将,需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不再是被庇佑在家族下的小孩子。

  “头上有些灰尘。”陈师道轻轻地拍着赵白鱼的头,和蔼地笑了笑:“自今日起,你可以告诉所有人你从我陈师道这里出师了,你是为师这辈子最出色的学生,最骄傲的弟子。”

  赵白鱼神色一动。

  “没有家庙,则有文庙。没有祖先,则有圣人聆听。没有父亲长兄,则有小郡王为你主持。有我、有康王殿下,还有陪在你身边多年的人为你前前后后奔走,忙碌多日才有这场加冠礼,你远在天南地北的朋友也寄来了书信和殷切的祝福。”

  砚冰小声插一句:“有您的师兄,陈家大郎的祝福信和礼物,还有纪大人和徐州贺大人的书信。”

  赵白鱼低声:“他们怎么知道?”连他都不知情。

  砚冰瞟向右后方的霍惊堂,尽在不言中。

  霍惊堂上前,将手里的红帖放进赵白鱼手心:“按理来说,应由正宾为你取字,但反正前朝一度废过加冠礼,到今朝虽有大儒提倡光复圣贤礼仪,时下文人不够重视,礼仪程序一减再减,我便自作主张抢走为你取字的权力……”

  他声音转低,只有赵白鱼能听见:“我嫉妒心重,实不愿伴随小郎下半生的字不是源自我,哪怕为你取字的人是你的老师。”

  告礼章祝为兄,取字为父,为兄为父为知己,霍惊堂一直在履行大婚当日的承诺。

  赵白鱼翻开红帖,字体狷狂,力透纸背。

  无眠。

  赵无眠。

  “照无眠,低绮户,不应有恨。”赵白鱼低喃:“是从此句择出来的?”

  霍惊堂淡声:“嗯。”

  赵白鱼:“我以为会取字‘暮归’,”抬眼,眼波流转:“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

  “你知道了?”霍惊堂笑了声,倒不觉奇怪:“暮归,归暮,听来老气横秋,像是日落西山,实在不吉利。”

  赵白鱼:“天暮归家。原词可豁达了,你这是迷信。”

  霍惊堂:“小名大字,应当慎重,迷信点无妨。小郎画工出色,实在喜欢‘暮归’二字便可对外号暮归,只这字还要意头好些才行。”

  赵白鱼失笑:“好在哪里?”

  原词虽也十分豁达,偏这一句有些惆怅。

  “好在‘不应有恨’这里,愿小郎一生无憾,百年无忧,岁岁平安。”

  赵白鱼眉眼微动,旁人取字多寄予宏愿,不是希冀才华横溢便是望他有大作为,霍惊堂倒是另辟蹊径,愿他平安无憾就好。

  “咳!”陈师道皱眉:“名字名字,便是要名和字相呼应,白鱼和无眠有哪点相似?还不如白鱼入舟,白鱼登舟。”语气略有些埋怨:“郡王殿下,您当初在我这儿磨了几天,我见您心诚方将大任托付于你,结果取出这么个字……康王殿下,您来说这字好吗?”

  康王沉思:“意头很好,也的确和字没太大干系。只是无论登舟、入舟,都意喻用兵战无不胜,可我这小外甥是文臣!”

  陈师道一梗,也觉不妥,捻着胡子左思右想,和康王、魏伯等人头碰头凑一块儿商讨能不能换个更相称的字。

  赵白鱼料不到这走向,和霍惊堂对视一眼,无奈地笑了。

  等他们商量出结果,赵白鱼的字已经定下来,就叫赵无眠。

  陈师道不满意也没办法,他并非想不出更配得上赵白鱼的字,只是头脑更清醒,明白他这学生的冠字权属于小郡王。

  从小郡王为了争取赵白鱼的冠字权而将他请至郡王府,又在他房间里静坐两天一夜后,陈师道不得不妥协。

  ……谁也受不了小郡王那释放出来的满身戾气和血腥气,还面无表情直勾勾地盯着他!

  陈师道吓得连做一晚噩梦,到现在脑子还不太清醒,心里直犯嘀咕,临安郡王待赵白鱼确实尽心尽力,便是弱冠礼也亲自操刀,事事亲力亲为。

  这番心思饶是他也得热泪盈眶,感慨知己难寻。

  ……就是感觉有点违和。

  陈师道兀自琢磨哪里违和,一扭头瞧见厅外并肩于树下的小郡王和赵白鱼,两人靠得很近,悄声说话,有花瓣掉落在赵白鱼的头顶和肩膀,小郡王顺手拂去,赵白鱼神色自然,仿佛不是第一次——

  虽说士为知己者死,但他俩这关系是否比知己还亲昵?

  心中大感怪诞的陈师道悄无声息来到康王身边,“王爷。”

  康王忙不迭作揖:“先生,叫学生名字便可。”

  他也曾是陈师道的学生,三四十的人了,骨子里还畏惧着先生。

  陈师道:“陈年烂谷子事了,王爷不必拘束。”

  他就不太乐意提起自己还有这么个学生。

  陈师道摆出张较为和蔼的脸询问:“听闻王爷交友遍天下,知己满江河,不论身份贵贱,上至王公,下至游侠,皆能成友,还与内侍高都监有一段维持多年的友谊,常秉烛夜谈,传为美谈……老朽没别的意思,就是想问一问,王爷会为知己举冠礼、取字,拂去肩头落花,时常并肩而行,不留空隙吗?”

  康王沉默片刻,“何止。我与高都监一见如故,恨不能同吃同住,同塌而眠。”

  陈师道表情肉眼可见地震惊,几乎失声:“这便是知己?”

  康王点头,语气深沉:“是的。这便是知己!”

  可怜陈师道历经两个朝代,也曾感受过前朝开放的民风,偏是铁直,愣是看不出朋友知己和爱侣的区别,此时心里隐约觉得不对,又被康王说服,也想到小郡王曾和他保证过的,婚后等几年便各自和离。

  心里左右互搏,纠结半晌,最终还是‘知己关系’风光大葬那点微妙的‘违和感’。

  行完冠礼已是暮色迟迟,便到款待来宾的环节,所有人被留在郡王府参加宴席,觥筹交错,言笑晏晏,吃完饭便都各自手拿桃枝或杏花枝去夜市,游京都。

  与此同时,赵府家庙也在为赵钰铮举行冠礼,赵伯雍特地请来朝中德高望重且教导过东宫等皇子的大儒担任正宾,替赵白鱼连加三冠。

  宰执最受宠的四郎行加冠礼,自有无数人闻风而动,前来送祝与贺礼,宫内的元狩帝、太后和皇后等一众人也遣人来送礼,表达一番心意。

  着深衣、带玉冠的赵钰铮出现在一众来宾跟前,身边是赵伯雍、谢氏和两位人中龙凤的兄长,前后左右的正宾、来宾不是当朝大臣,就是当世大儒,还有宫里和东宫送来的贺礼,可见赵伯雍依旧是宰相里最炙手可热,权柄滔天的。

  从暮色将至到夜色深沉,宰执府灯火辉煌,宾客尽欢。

  有人来到赵钰铮身边传信,道是东宫在外头等他。

  赵钰铮便兴冲冲来抱着谢氏的手臂撒娇:“娘,我想去外面……”

  谢氏温柔地望着赵钰铮,抬手拂过他头顶的玉冠,一颗心既柔软又酸涩,这是她最为亏欠的孩子,受父母连累,前半生才会病弱不堪。

  都说儿女债,到她这儿,却是当父母的欠了孩子。

  四郎从一个小团子成长到如今的弱冠少年,容光艳胜,如谢庭兰玉,但不求他封侯拜相,只求一辈子平平安安。

  “让大郎他们护着你。”

  冠礼已到尾声,还有长辈们招待宾客,谢氏不忍拒绝小儿子的请求,便心软纵容。

  “谢谢娘亲,娘亲待四郎最好!”

  欢呼一声,赵钰铮转身飞快跑出府。hsybook(三whsybook康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