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官榜 第两千零九十四章扑克大军

《官榜》第两千零九十四章扑克大军

作者:隐为者 字数:2711 书籍:官榜

  蔺贽用难以言喻的眼神瞅着朱襄:“这才刚养,你怎么就一副这孩子仿佛是你生的似的。你也生不出孩子啊。”

  朱襄道:“我实话实说。”

  他揉了揉嬴小政的光脑袋:“别理他,吃你的。”

  嬴小政第一次被人夸奖,脸红得比旁边烛火还厉害。

  他缩了缩鼻子,微不可闻地“嗯”了一声,小身板挺得更直了。

  礼仪是食不言寝不语,但大部分时候人们都懒得遵循这个礼仪,反倒是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聊天聊得最欢畅。

  蔺贽拧了个盐焗鸡的鸡腿啃了一口,道:“他看着确实比旁的孩童聪明些,不过也不是太聪明。你不是说他自称嬴政?这自称就错了。”

  嬴小政仰起头看着蔺贽。

  蔺贽笑道:“我是你舅父的友人,你可称我一声伯父。伯父和你说啊,你自称嬴政就不对,男子称氏,你应该叫赵政。”

  嬴小政脸色大变,将木勺稳稳放在桌面上,正想驳斥,朱襄开口抢先道:“你这就说错了,他自称秦政都行,称赵政肯定不对。”

  蔺贽挑眉:“哦?我哪里说错?秦国王室和赵国王室本是一氏。”

  朱襄囫囵喝了一碗粥后,将手擦干净,夹了另一个鸡腿,将鸡腿上的肉一条一条的撕下来:“姓为源,氏为贵。氏是家族的封地,所以会随着封地变迁。同姓之下众多氏族分支就是这么来的。”

  “赵国王室和秦国王室的先祖都为赢姓先祖飞廉。飞廉有两个儿子,长子恶来,次子季胜。”

  “恶来为秦王室先祖,季胜为赵王室先祖。”

  “恶来原本是宗主,但恶来为商朝大臣。周伐商时,恶来战死,季胜一脉才被周王指定为赢姓宗主。”

  “之后季胜四世孙造父为周穆王驾车有功,封邑赵城,所以‘赵’为氏。”

  朱襄将撕好的鸡肉丝放进嬴小政碗里。

  嬴小政刚一直埋头喝粥,对桌上小菜一动不动。朱襄见他拘束,便帮他把鸡肉撕好。

  “恶来五世孙非子养马有功,封秦地,号秦嬴,与赵赢并列。从这时起,秦国王室的氏应该是‘秦’才对。就算那时不是,在秦襄公护送周平王,被封为‘诸侯’之后,氏也肯定是‘秦’了。”

  朱襄一边说,一边又给嬴小政撕了一块鸡胸脯肉。

  嬴小政看着碗里的鸡肉丝,有些茫然。

  朱襄笑道:“吃吧,别拘束。”

  蔺贽放下筷子:“你怎么不直说,恶来一脉本就和季胜一脉关系不好,不愿依附季胜一脉称‘赵氏’。之后秦为诸侯国,赵只是晋国赵侯,就更不屑用‘赵氏’?”

  朱襄白了蔺贽一眼:“我可没说,是你说的。”

  朱襄一点都不怕蔺贽给他扣高帽子。这个时代士族和门客关上门来什么话都敢说,蔺贽等自己的友人时常一边在自己家混吃混喝,一边对包括赵王在内的全天下诸侯指指点点。他这话只是纯粹学术探讨,比友人们经常说的话差远了。

  蔺贽失笑:“你啊你,真是什么都敢说。”

  朱襄辩解:“我什么都没说,只是梳理了一遍秦国王室和赵国王室的家谱,是你在胡言乱语。”

  蔺贽笑而不语,转移话题道:“照你这么说,他自称嬴政,不也是错的?”

  朱襄道:“自周王东迁,战乱频繁,礼乐崩坏,世间渐渐早已经不再延续以前的姓氏规则,而但以姓或者氏合称姓氏。再者,秦国称王之后,对外都避开姓氏自称,只称爵位或职位……”

  朱襄顿了顿,闭上了嘴。

  蔺贽调笑道:“你说啊,你怎么不继续说啊。”

  朱襄摇头。

  蔺贽笑道:“有什么不可说的?普天之下皆为天子领土,故天子无氏,以姓为氏。秦王狼子野心,闭口不谈姓氏,是等着夺周之天下后再自称呢!”

  嬴小政张大嘴,嘴里的肉丝都掉了下来。

  他终于知道梦中的自己为什么会偶尔随口自称“嬴政”,也终于知道为什么他每次自称“嬴政”都会被嘲笑和厌恶了!

  天子无氏,以姓为氏,所以已经一统天下成为皇帝的未来的自己,只能是“始皇帝政”和“嬴政”。

  但这个称呼,他现在当然不能自称!

  以前没有人教他,只翻看未来自己的零散记忆,他根本不会明白这些事。嬴小政这时候才明白,原来他现在真的不能自称“嬴政”啊。

  他严肃认真道:“我知道了。以后我是公子政!”

  蔺贽:“……”他本来在和朱襄斗嘴,怎么突然有点尴尬?

  朱襄立刻换上一副慈祥笑容:“政儿真聪明!”

  不愧是始皇崽,从小就霸气!哪怕自称错误,也是奔着天子的自称去!

  朱襄在心里感叹不已。

  蔺贽差点呛到,他干咳了几声,道:“好好好,是是是,你外甥最聪明。我吃好了,先回去了。秦国质子住到了你家的事,我还得和阿父好好说说,不知道阿父会不会头疼。”

  朱襄道:“住哪不是住?秦国质子住我一个庶民家,赵王该更放心才是。”

  蔺贽沉默了一会儿,苦笑道:“他确实会如此,唉。”

  他起身离开,朱襄赶紧洗手,出门送他一程。

  蔺贽上马车时,回头看了朱襄一会儿,最终还是没将心中的话问出,只笑着和朱襄告别。

  马车往城里驶去。蔺贽闭目叹气许久,才幽幽自言自语。

  “朱襄,如果赵王一直不肯用你,你会和政儿一同回秦国吗?”

  他问不出口啊。

  第4章 清蒸盐焗鸡

  蔺贽提着用大叶子包好的一整只盐焗鸡回到家时,蔺相如正就着明亮的烛火写着什么。

  见蔺贽回来,蔺相如放下笔,没好气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你还非得在朱襄家把饭吃了才回来?”

  蔺贽笑着提起自己手中的叶子包道:“盐焗鸡,阿父吃吗?”

  蔺相如:“吃!”

  蔺贽让人把盐焗鸡上笼清蒸,道:“见阿父晚上夜宵还能吃鸡,当儿子的就放心了。”

  蔺相如冷哼了一声,没有回答。

  他前阵子身子确实不大好,但朱襄给他定了一日三餐的食谱,他药都没怎么吃,身子骨居然又结实起来了。

  廉颇那老匹夫在自己病倒时对他假惺惺哭了一场,见自己身体好起来之后又对他冷嘲热讽,气得他举着扫帚追了廉颇整条街。

  蔺贽见蔺相如气消了一些,一屁股坐在蔺相如对面,道:“不过是收养了秦国质子,算什么大事?今日说明日说都一样,阿父何必还等着?何况我不回来报告,阿父不是也已经知晓?”

  蔺相如冷笑:“只是收养?异人从吕不韦那得的姬妾居然是朱襄的阿姊,这世上岂有如此碰巧的事?!”

  蔺贽叹气:“碰巧又如何,不碰巧又如何?君上一日不肯用朱襄,朱襄迟早会被其他人所用。难道我们还能约束着朱襄,让他在赵国等死不成?阿父已老,我将来可护不住他。”

  他虽然很希望朱襄能留在赵国与他共事,但也不想好友空守才华枯坐一生,更不希望好友无辜丧命。

  虽然他真的很讨厌秦国啊。

  蔺贽当着自家父亲的面说父亲快老死,蔺相如嘴角微抽,丢了根没用过的毛笔砸向蔺贽。

  蔺贽接住毛笔,把毛笔放进笔筒,继续满口抱怨:“阿父你努力了这么多年,不断以自己甚至整个蔺家为担保举荐朱襄,结果君上说什么?”

  蔺贽转了一下脑袋,阴阳怪气模仿。

  “那朱襄的姓氏为何?是哪家子弟?”

  “无姓无氏的庶人?!”

  “那这朱襄师从哪家先贤?”

  “也无师承?蔺公,你可是与寡人玩笑?!”

  “哈!”蔺贽一拍大腿,跪坐着的腿一撇,在自家父亲面前踞坐道,“还有那平原君,说阿父你怎么和那信陵君一样,养‘士’好歹也要是个‘士’,别什么脏的臭的都往门里扒拉,‘交非其类,恐损名誉’!”

  “满朝公卿,甚至连阿父你的好友,我的好伯父廉将军都对朱襄嗤之以鼻,说庶民想要争功,得去战场争,去田地里忙碌算什么好汉?”

  蔺相如又投了一支毛笔,去砸蔺贽因踞坐而露出来的大毛腿。蔺贽再次接住毛笔放回毛笔筒,乖乖从踞坐变回规规矩矩的正坐。

  “那是他们蠢。”蔺相如冷漠道,“一群蠢货,特别是廉颇那个蠢货!壮年时眼瘸,老了后眼睛更瘸!”

  廉颇曾看不起蔺相如的出身和只靠一张嘴立下的功劳,后被蔺相如品行气度折服负荆请罪,与蔺相如已经是多年生死好友。

  生死好友就等于可以开口就骂的好友,蔺相如提起廉颇就是一肚子气,满嘴骂骂咧咧。

  若廉颇和他站在一起一同担保举荐朱襄,哪怕只让朱襄负责赵国的农事,朱襄的能力也定能让赵王摈弃对朱襄的偏见。

  没料想廉颇脑子也被偏见糊住,满朝公卿无一站在蔺相如这一方的人。

  蔺相如虽有较为辉煌的先祖,但蔺国被灭后,他空有姓氏,生活仿若庶民。所以他能明白庶民中也有不输公卿之人。

  但赵国公卿不承认这件事。

  七国并立后接连变法强国,赵国也不例外。

  赵武灵王的变法是以“胡服骑射”为主的军事变革,让赵国军事力量曾一度压着秦国打,甚至能干涉秦国国君继立。

  但在官制、法制、军制等全方面变法的,仅有秦国和楚国。

  秦国和楚国的变法在主持变法的君王死后,都遭到了旧贵族的清算。但区别是,秦王在杀了商鞅平息众怒之后继续延续新政,楚国却接连废除了不少新政措施。

  秦国能延续下来的最主要的新政,便是庶民能够通过打仗、种田、发明工具等渠道得爵,跻身“士”的行列。

  秦国偏离中原,士人皆将秦作为最后的游说之地。也就是说,其他国家不要他们,他们才去秦国这个“保底”处。

  秦国拿着捡漏的人才,也能渐渐跃居七国上游,蔺相如清晰地看到,这绝对和秦国扩充“士族”的制度息息相关。

  “国”是一辆疾驰的马车,驾驶马车的王很重要,奔驰的战马很重要,而车厢上每一块不起眼的木头也都很重要。

  秦国那一辆马车,可能战马不一定比别国的好,车厢也不一定比别国的大,但从车轮到缰绳的每一处细节都异常牢固,才让马车跑得如此快还不散架。

  蔺相如的恩主赵惠文王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愿意对由卑贱寺人(被阉割的宫人)举荐的贫寒士子蔺相如委以重任。

  其他诸侯国曾经的明主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虽然他们不敢如秦国那样在制度上进行改变,但在筛选人才的时候都尽力摒除身份偏见。

  如今的赵王显然不是明主,眼界和心胸都远远比不上其父赵惠文王。

  蔺相如得到造纸术之后,立刻知道这神物如果由赵国公布,恐怕对贫寒士子的吸引力远超秦国那苛刻的爵位晋升制度,于是拿着造纸术试探赵王。

  赵王和赵国公卿都非常排斥此事。

  高贵的书籍不记录在稳固的竹简玉简上,怎么能记录在手一撕就破水一浇就烂的草纸上?就为了降低成本,让读不起书的人读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