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光明之门 第三百五十六章 兔子先生

《光明之门》第三百五十六章 兔子先生

作者:山青水秀 字数:2700 书籍:光明之门

  等到再三确认了任知秋的气息在魔火中湮灭了后,白十九和闻浩然这才从阵中出来。

  白十九上前,关切问道:"你没事吧?"

  陆遥遥摇了摇头,起身将身上的灰尘拍掉。“我刚才与你说过的,我有保命的法宝,不会有事的。你别担心。”

  是的,在被任知秋这么一而再再而三算计了之后,陆遥遥也长了个心眼。

  和少年一并操纵四方焚魔阵强夺主动权只是计划中的一步,她知道要想真正打败任知秋,如此是远远不够的。

  这里真正能够伤到他的是魔火。

  魔气这种东西对于修者来说是极为阴毒的,一旦被它侵蚀要么走火入魔,要么根骨断裂,修为尽失。无论是何种都再无望于仙途。

  而魔火更是能焚魂烧身,让其身消道陨。任知秋既想要清清白白,不堕魔道,又想要操纵魔火,这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他握住的是他的底牌,也是一把伤人伤己的双刃剑。最后身死在自己炼化的魔火之中,当真是讽刺至极。

  不过他也的确差一点成功了,就差一点。

  任知秋算无遗漏,却唯独算不到她这个变数。

  她不是此间人,也不是此间魂,正是因为如此,她才能在最后关头使用蚀骨戒操纵魔火,将任知秋反噬,反败为胜。

  想到这里陆遥遥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在两人还没来得及看清楚之前将其放回了芥子囊。

  白十九微皱了皱眉, "你这是什么东西?也是你那位尊者给你的?"

  有些邪性。

  这话是他在心里补充的,并未直言。

  她也知道瞒不过白十九的眼睛,他生了一颗七窍玲珑心,恐怕在她拿出来的瞬间就觉察到了上面非比寻常的气息。

  考虑到闻浩然也在,也不好胡谄,陆遥遥斟酌了下语句。

  “你说这个啊,这是我在昆仑仙府的一个半妖朋友送给我的,你感知到的上面的妖气应该是他的。"

  她补充道:"人有好坏,妖也有善恶。我的朋友人很好的,我经常和他一起组队做课题。这一次我能从凌云长老手上得到入太虚幻门的机会,他功不可没。"

  起初闻浩然

  也还挺奇怪陆遥遥手中怎么会有妖族的东西,听到她这么一提也想起来了。

  好像的确有这么一个人,陆遥遥和他提过,他也没太在意。

  之后因为要渡人劫,早早就下山入了归墟,所以至今也没和那个半妖见过面。

  不过.…

  闻浩然:"这东西沉师兄不是让你处理了吗?"他猛地反应过来, "啊我知道了,你没处理,你骗了他。"

  陆遥遥听了不高兴了, "这哪里是骗?我这是善意的谎言。这样既没有糟蹋我朋友的心意,还没有忤逆师兄,惹他不快,这样两头都好。"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她掰着手指给闻浩然讲道理,说到这里又停顿了下,看了他们一眼。

  “而且今日要不是有这东西在,我们都得玩儿完呢。”闻浩然顺着想了下,点了点头,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陆遥遥赶紧说, "既然你也承了它的救命之恩,之后你回去了可不许把这件事告诉沉师兄哦。"闻浩然:"……好的。"敢情是在这里等着他呢。

  白十九没有说话,也没办法插话

  他听着陆遥遥一直在说一些他听不明白,也不了解的事情,这种似被排挤在外的感觉让他心情很不愉。

  他薄唇抿着,正要说什么的时候, “蹇寇窣窣”的声响传入耳中。

  陆遥遥和闻浩然也听到了,他们不再说话,屏息戒备了起来。原以为会有什么意外,又或是任知秋留了什么后手,不想什么都没有发生。

  魔火消散后,无数金色碎片从中而出,在空中如星辰萤火点点。

  它们在缓缓往阵中而去,最终骤停在半空。

  陆遥遥没见过这种情况,不明所以,扭头问白十九。"这是什么?有危险吗?"

  白十九:"这是任知秋的金丹,不过已经被炸成碎片了。没了身魂寄托飘无所依,没什么威胁。"

  "等到灵力完全消耗殆尽后便会自行消散于天地。"

  闻浩然拍了下手,提议道。

  />“既如此要不你们把他的灵力给吸收了吧,毕竟归墟内没有什么灵力。这么任由它消散了也是可惜。"

  陆遥遥和白十九同时沉默了。吸收这种手染鲜血的人的灵力,他们觉得反胃恶心。

  她深吸了一口气, "算了,就这样让他消散吧,就当净化周遭魔气了。"

  陆遥遥这么说着,盘腿于阵中准备静修运转周天调养下。不想她刚一动,指尖不小心碰到了一点金光。

  只一下,好似荡漾开的粼粼波光。

  霎那间整个悬停在半空的碎片也跟着动了起来,一片,一片,无数片碎片都迸射出夺目的光亮,令人目眩。

  等到反应过来,他们已被包围其中。

  陆遥遥下意识握住了剑柄,正欲拔剑,一只骨节分明的手轻轻覆在了她的手背,阻止了他的动作。

  白十九抬眸望向满目粲然,平和道。"这是任知秋的识海,是他最深处的记忆。"

  人死之前有回光返照,也有走马灯。这是任知秋生前的走马灯。

  她一愣,下意识想起了之前不小心进入姬容识海的场景。

  识海斩不断,也走不出。他们只有等这走马灯结束才能离开。

  陆遥遥眼眸一动,顺着那光亮看去。

  三百年前,仙门玉京。

  千道宗是玉京众多仙门中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等宗门,自末法时代后,门中势微,隐隐有挤出中等宗门,沦落为小宗的趋势。

  直到十年前一位弟子拜入门中,宗门才有了一线转机。

  那位弟子火系单灵根资质,悟性极高。不到十八便已至金丹,在大宗门或许只能算中上水准,于中小宗门已是百年难遇的天才。

  这天才不是旁人,正是任知秋。

  在所有人都以为任知秋会仙途坦荡,带领千道宗重回昔日辉煌。不想他十八至金丹后,修为十年再无寸进。

  任知秋试过很多办法,入秘境,重苦修,然而不单无甚效果,修为还不进反退。他十分懊恼,只得回宗请师尊破例为他算一道天机。

  师尊道:[你本是凡身悟道入仙途,你尘缘未断,命有一劫未渡。]任知秋问:[可是人劫?]

  师尊默然片刻

  ,道:[或许。]

  或许?这当真是个模棱两可的卦象。

  任知秋心下有些不满,面上并未表露分毫。

  算了。他想,无论人劫还是金丹天劫,于他都没什么两样——只要能渡,只要有解。

  他跟随师尊的指示入了靖国。

  刚入靖国,恰逢国运有异。没过多久,此方便成了归墟。

  他也被困在了其中,除非国运扭转,他再难离开。

  任知秋浑然不在意,以为拯救靖国,修复国运是他的劫。于是他入世成了国师,为靖国祈福,庇佑百姓。

  这一庇佑便是三百年。

  然而他的劫还在,他在这里浪费了整整三百年。

  任知秋很恼怒,很想撂挑子不干了,出去问问那老头儿究竟是算的劳什子卦,卜的又是个什么劫。

  可是他仅凭他一人之力根本无法脱离此方归墟。他需要帮手,需要有能力和他一起改变国运的帮手。

  归墟落下的三百年里,前后一共有十几个外界修者接过靖国的天命令。

  于是他帮助他们,同他们一起,试图扭转这偏移的国运,这难续的气数。结果都无济于事。

  他们都失败了,有的死在天劫,有的则被归墟境内的魔气蚕食堕落。

  只有任知秋还活着,甚至还因祸得福,从金丹突破到了元婴。讽刺的是,这点突破竟用了整整三百年。

  在困在归墟的这三百年里,任知秋学会了自行卜算,算来年是否风调雨顺,算国运是否稳定,再有异变。

  而算得最多的,还是他如何也算不到的劫数。

  再后来,任知秋不再算了。不是放弃了,而是他快没时间了。

  他寿数将尽。

  是了,入世的修者寿命本就比仙门修者短,再加上归墟之内环境这般恶劣,他若是找不到劫数,渡不过这劫,最多只能再活百年。

  在任知秋以为自己当真要羽化在此境的时候,皇后诞下了一对龙凤胎。

  双生子降生当日,天出奇观,一半乌云一半紫霞。一正一邪,正为紫气,天生人皇。邪为黑气,命中犯煞。有亡国之相。

  感知到这两股气息,任知秋心下欢喜。

  一为紫气稳

  国运,靖国有救了。

  二为他苦等三百年之久,终于在山穷水尽时,等来了他的劫数

  ——那身携黑气的皇女,是他的劫。

  他高兴了没多久,又被新的难题给难住了。渡劫之人出现了,可任知秋还是算不到对方到底是她的什么劫。

  倒是皇女三岁时,占星官姗姗来迟算到了皇女命中犯煞的亡国命格。皇帝龙颜大变,匆忙来天宇宫找到了他。

  他问他, [国师可有破解之法?]

  破解之法?任知秋觉得这皇帝当真虚伪可笑,他分明已经知道那皇女有亡国命格,却还要来问他何解。

  一国和一人,只要有脑子的人都会选择前者。

  皇帝不敢做这种决定,虎毒尚且不食子,他怕被人扣上冷血无情的帽子,怕被人戳脊梁骨骂。

  可若是任知秋做决定那就不一样了。

  他是国师,是能与天交流的仙人,在靖国,这个尊崇修士的国度,有时候他的话比这圣旨还要权威,让人无法置喙。

  但他没有那么蠢。任知秋是修者,一言一行都受因果束缚的。他不能轻易决定什么,更不能许诺什么。

  若是像往常这个情况,皇帝找他,他大概率会给予一些建议,推他一把。毕竟只要不是他亲自动手,那因果便落不到他的头上。

  只要是为靖国好,任知秋这个国师不介意当皇帝背后那个推波助澜的人。

  只是这一次不同。

  那皇女是他的劫数,她不能死。至少在他还没有渡劫之前,她不能这样轻易死去。于是任知秋折中提出了一个建议。

  [把她与皇子隔开吧,最好永远不要和皇子相见,不然会影响他的气运,乃至靖国的国运。]任知秋是这样说的,但是他知道,皇帝会做的比他说的过分十倍,甚至百倍。

  他就是这样一个昏庸又自私的君王。在这个本就不会长久的国运中,他想要尽可能地延长他统治的时间。

  至少不能让靖国毁在他手中。

  没有人想要当这个千古罪人,任知秋是,皇帝也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皇帝做了他能想到,能做到的一切事情。

  他将皇女扔进了冷宫,只允许一两个宫人每日去送饭,不让她饿死就成。除此之外不仅是皇子,其他所有皇氏

  都不允许和她接触。

  任知秋看在眼里,并未干涉。

  他干涉不了,也不能干涉凡人的因果,哪怕那是他的劫数。

  况且他能够从皇帝手中救下她的命,对于任知秋这样一个循规蹈矩,遵循天道的人来说,已是破天荒的逾越了。

  皇女的命保住了,任知秋这才有时间思考天道的劫数于他究竟是什么。他应该怎么做才能渡劫。

  任知秋在靖国有一好友,一个是云游四海的散修。他将自己的困扰告知他。

  散修心怀天下,觉得渡劫渡劫,得渡。皇女一身煞气,他应该度化感化她,煞气退去,没准他的劫便过了。

  任知秋对此很认同。

  于是他去了冷宫。

  那是他和皇女第一次见面,皇女八岁。

  她身子单薄如纸,面黄肌瘦,和她粉雕玉琢的胞弟毫无相似之处。偏偏那双凤目森然,不似个孩子。

  冬日大雪,皇女只穿了一件外袍,上面缝缝补补,洗得发白。手脚还短上一截儿,早已不合身了,难以抵挡严寒。

  [今日有饭吗?]她看到任知秋的时候,这么平静问道。

  她把他当成送饭的宫人了。

  任知秋只是来看看她,手上空空如也。

  她眨了眨眼,默认了今日也没有吃的。

  这很正常,这些日天冷,那些宫人懒得挨冻来这样远的地方送饭。有时候来了也是傍晚时候了。小皇女转身,任知秋跟了过去。然后看到她跑去外面捧雪吃。

  [你这是做什么?]

  任知秋上前扣住她的手,皱眉道。小皇女:[饿了,吃雪。]

  任知秋默然了一瞬,看着她冻的发红的鼻子和生了冻疮的手脚。

  国运乱了三百年,他见过太多人间苦难,横死的,冻死的,饿死的,比比皆是。这其实不算什么的。

  况且她本就是命中带煞的人,过得越好,对国运,对靖国越坏。于他渡劫也不易。

  任知秋想了许多,可在对方挣扎着想要再去抓雪吃的时候。他却道, [别吃。]

  小皇女不满,冷冷瞪着他。

  [我不吃,我就得饿死。]

  [别以为我不知道,

  你,父皇,母后,靖国上下的人都希望我死。][我偏不如你们愿。]

  小皇女仰着头,明明是仰视的角度,却给人睥睨之感。雪寒寒窣窣落在她头上,那双眸子是刺骨的寒。

  [我偏要活下去,活得比你们任何人都要长久。]

  任知秋不知道当时自己在想什么,他静默站在雪地和她对视了许久,许久。久到白雪也覆了他满头。

  他沉声道:[恐怕天命不会如你所愿。]

  对方只不过是个八岁的孩子,这样的话对她太重,太伤人。可任知秋还是说了。

  他也不清楚自己说出这话的目的,是为了劝说她不要做无谓的挣扎,人是不能胜天的。不若服从天命,早早结束今生苦难,早入轮回。

  还是单纯出于一种恶劣的报复。

  因为她,自己在归墟之中苦等了三百年。她却还想要逆天而行,阻碍他渡劫。

  任知秋讨厌变数,讨厌脱离掌控的人。

  他以为对方会哭,会被吓到,可她什么反应也没有。

  小皇女直勾勾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勾唇笑了。

  [你在害怕。]

  任知秋, [什么……]

  小皇女:[你害怕天命,所以讨厌不畏天命的我。]

  任知秋不知道当时的自己在想什么,他被那双凤目看得浑身发冷,却又带着莫名被洞悉的战栗。

  他清晰听到自己如擂的心跳。

  那一日,风雪乱了他的衣袖。恪守天命的修者也乱了道心。

  第一次见面,任知秋是强忍着不平的心绪离开的。

  回去后他少有的没办法静心修行。

  他的脑海中一直有两个声音在吵架,一个说他这不是害怕,只是和其他所有修者一样顺应天命,顺应因果。

  无规矩不成方圆,修者既得天修行,自然该遵循天道法则。

  另一个声音又在说,那个小皇女说得对,他是在逃避。三百年是,三百年后也是。或许他本不该入归墟渡什么劫,他可以也试着逆天而行,修者本就是与天争命数。

  任知秋冥想了七日夜才从天宇宫出来。

  />

  [当真是可怕,八岁的孩子竟然能将一个成年宫人给杀死,太邪乎了。]

  [这有啥可邪乎的?她本就是天煞孤星,亡国命格,她连靖国都能亡,杀一个宫人又有什么好惊讶的?]

  [可是……那个宫人是她乳娘啊。]

  皇后在生子之前本就体弱多病,之后更是没多久便撒手人寰。

  有人说她是因为生了孩子身子亏空太厉害了,这才香消玉殒。然而因为小皇女的命格带煞,他们更倾向于是她将自己的生母克死的。

  三岁之前还没被占星官卜算出命格的时候,皇女的待遇虽比不上皇子,却也是锦衣玉食,不愁吃穿。

  皇帝将她丢入冷宫的时候除了给她安排两个送饭的宫人外,还将自她的乳娘一并给打包了出去。

  这是任知秋了解的有关那个乳娘的所有事情,其余的,便不知了。

  听到那两个宫人的话,他刚平静下来的心绪又起了涟漪。任知秋冷着脸甩袖一步瞬身到了那幽深枯败的宫殿。

  连日大雪已停了,小皇女还是穿着初见他时候的那件满是补丁的破旧衣衫。

  唯一不同的是,上面沾染了一些鲜红的血迹,血迹已经干了,衬得她苍白消瘦的面容诡异的多了一分血气。

  [为何?]

  他这么冷冰冰质问着。

  其实这等小事任知秋完全没必要过来,他随便找一两个宫人打听下,又或者掐指卜算一番即可。可任知秋更想要听小皇女亲自告诉他原因。

  [为何要杀人?]

  小皇女面无表情,神色比他的语气还要冷。[她要杀我,为何我就不能杀她?]

  任知秋一愣,这才从对方口中得知,是那乳娘无法忍受这冷宫的生活。但是她是小皇女的乳娘,主子一日还在这里一日,她便不能离开。

  有宫人教唆她,杀了她吧。

  她只是个不受宠的皇女,生来克母,又克国的煞星。你这是为民,为国除害。杀了她,你就自由了。

  乳娘下定了决心,选好了时间。在昨夜小皇女熟睡之后动了手。

  [她拿着枕头死死捂住我,她想捂死我。所以我用发簪刺死了她。]

  />

  乳娘的鲜血流到她的手中有多滚烫,又是如何从滚烫变得冰凉,最后直挺挺倒下,成为一具没有温度的尸体。

  很快,只有几个呼吸的时间。她杀了她。

  她抬眸,再次用那双凤目看向他。[国师,我做错了吗?]

  任知秋一愣,对方猜到了自己的身份。

  他沉默了一瞬,回答, [……自保没错,但你不该杀人。]小皇女问:[可我不杀她,她会杀了我。]她并不迷茫,她不认为自己有错。

  任知秋:[你既自有判定,为什么还要问我?]

  [因为我觉得你和他们不一样。]小皇女道:[他们怕我,你不怕。]

  任知秋听后笑了,那是一种带着嘲讽意味的笑,不达眼底。[我是修者,怎会畏惧一介凡人?]

  小皇女盯着他,那双眸子澄澈明亮,将眼前人照得无所遁形。

  半晌,她咧嘴也笑了。学着他眼底的嘲讽和轻蔑。[修者又如何?我一介凡人都不怕的天命,你却怕。]

  [你不如我。]

  她这么轻飘飘下了定论,却让任知秋找不到反驳的理由。那日任知秋回去后做了个决定——他要看着她。

  看着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皇女究竟有多无惧无畏,在天命面前是不是当真能够一直保持不顺不驯,还是被生生打碎傲骨。

  他要她低头服软,让她知道妄图撼天的蝼蚁有多可笑。接下来的两年里,任知秋除了平日节日庆典需要主持仪式,祭天祈福外,他都在冷宫。

  他看着小皇女饿得吃雪吃草,在她身染恶疾,痛苦哭喊,在每一个宫人欺辱践踏她的时候冷眼旁观。

  以前的任知秋虽无法干涉凡人因果,却不会这样冷漠。

  任知秋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他不允许自己被一个凡人看轻,他无法对凡人动手。于是只能用这样的方式等她认错求饶,向他认错,对天求饶。

  [国师。]

  两年过去了,小皇女依旧消瘦,眉眼却张开了些许。

  修者不单看皮相还观骨相,她生了一副很好的骨相。任知秋迎着月光淡淡看了过去。

  床上的小皇女面色潮红,虚弱不堪。

  近日靖国污浊之气更甚,皇宫大部分地方有他用阵法

  隔绝浊气倒还好,唯独冷宫,皇帝没让他布阵。

  她这症状是被浊气侵蚀的结果。

  [我不会救你。]

  任知秋开口, [你知道的,修者是不能干涉凡人生死的。]小皇女勾了勾唇角, [所有修者都像你这样不近人情吗?]对于她的挖苦,任知秋并没有回应,也不在乎。

  她又道:[那你能给我倒杯水吗?]

  任知秋站在原地半晌,在看到对方干裂的嘴唇后眼眸一闪,终是动了。

  他倒好水将杯子递给她。

  小皇女眼睫微动, [我起不了身。]她艰难抬眸看向任知秋, [喂我。]

  任知秋勃然大怒, [陈辛择,你少得寸进尺!]小皇女咧嘴笑了, [我没有得寸进尺。我知道,你不想我死。]

  [不,准确来说你怕我死。]

  这个秘密她很早之前就发现了。每当她濒临死亡,性命垂危的时候,她总是能有惊无险的挺过去。

  一开始她以为是自己命硬,福大命大。后来渐渐的,她发现每次昏睡之时隐隐有一股浅淡的香气。

  不似花草,是一股檀木冷香。

  那是任知秋身上的熏香,很淡,很轻,不靠近根本难以觉察。

  小皇女用那双洞悉一切的瞳孔直勾勾盯着他,带着命令口吻重复。

  [任知秋,喂我。]

  任知秋强忍着怒气将那杯水喂了,期间动作粗鲁,好几次都把人给呛到直咳嗽。看到她狼狈的样子,他心情舒坦了不少,冷笑道。

  [这是臣第一次伺候人,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殿下你多担待。]

  小皇女平复了气息后不怒反笑。[国师之后多伺候我几次就熟能生巧了。]

  任知秋是被气走的。准确来说,每一次他似乎都是这样和对方不欢而散的。

  大约是应了那一句祸害遗千年。小皇女又一次挺过去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又一次的逢凶化吉,靖国的气运也受她命格的影响即将断绝。彼竭我盈,北戎开始逐渐壮大,攻城掠地,已直逼靖国咽喉。紫微星乱,靖国要亡了。——本该如此。

  皇帝做了最后的挣扎,七年前的那个问题,他再次抛给了别人来做决定。只是这一次推波助澜

  的不是任知秋,而是靖国上下的百姓。小皇女亡国的煞星命格“不小心”走漏到了皇宫外。一时之间,群臣进谏,百姓请愿。

  小皇女苟延残喘的十年命数,似乎走到了尽头。

  [你听到他们的请愿了吗?诛帝女,定民心,稳国运。杀你,是民之所向。]任知秋将外面的事情一字不漏,事无巨细,全部告诉了她。他直勾勾盯着她,想要看到她脸上的惶恐和畏惧。[这一次你又要如何自救。]

  [毕竟靖国上下那么多人,可是杀不尽的。]

  任知秋是在嘲讽她的不自量力,又是真的在询问她是否还有绝处逢生的办法。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从让她屈服天命,变成了想看她究竟能不能逆天改命。

  他对她有了一种说不清的期待。

  小皇女面上无悲无喜,喃喃道:[是啊。所有人都想我死……]

  她说到这里一顿,想到了什么抬头。

  [不,除了你。你不想我死。]

  任知秋:[可我也不会救你。]

  小皇女已经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尤其是在靖国这个尊崇修士的地方。

  入靖国的修士要么是为了那所谓的天命令而来,要么便是有什么自身劫数要渡。任知秋是在归墟之前进来的,很显然,他是后者。

  而且这个劫数,很有可能和她有关。

  所以她一点也不感谢对方曾在她奄奄一息时候搭过手,他对她,像是对待路边的阿猫阿狗,他在施舍,却并不怜悯她。

  他或许和别人不同,但是他的那微不足道的善,也是有目的的。

  小皇女从记事起就知道,这世界上所有人都靠不住,都不值得信任。她不能依赖任何人,她只能自救。

  许久,她做出了决定。

  [不,不用你救。你只需要帮我一个小忙就好][我要见父皇一面。]

  任知秋没有问她原因,他答应了她。

  在皇帝大发慈悲地召见小皇女的第二日,他下了一道圣旨。靖国求和北戎,赔款割地,黄金万两,珍宝无数,还有——帝女一位。

  小皇女主动请求去北戎为质了。

  [这是我唯一的生机。]

  如果说最开始皇

  帝不杀她是怕担个冷血无情的坏名声,到如今,他是真的害怕她克了他的命数。毕竟这些年但凡靠近她,或是想要试图杀害她的人都下场凄惨。

  因此小皇女这次主动请求为质,他几乎想要没想就同意了。与其用民逼死她,不若让她这个祸害走得远远的,去北戎祸害北戎国运。

  小皇女离开靖国那日,只有任知秋来为她送行。

  准确来说他并非特意来的,只是履行身为国师的义务罢了。

  任知秋看着眼前的少女。她今日好好打扮了一番,衣服也头一次合了身。

  [你看,我又活下去了。]

  她这么笑着对任知秋说道。

  任知秋不知道她为什么都这个时候还能笑得出来,他心下很烦躁,很想要将她这张风轻云淡的假面给撕下来。

  明明这么难受,明明这么痛苦,为什么不怨恨,为什么还要笑?他压抑着翻涌的情绪,冷笑道。

  [此去北戎,希望殿下日后也能像如今这般好好活下去。]

  那个总是惹他生气的小皇女终于走了。

  任知秋以为自己会很高兴,很轻松,可他好像更烦躁,更难静心修行了。在无数次路过冷宫,无数次不小心进去之后,他终是不得不承认。他或许,大概,是有些在意她的。

  毕竟那样朝夕相处了两年,对方一时之间离开了,他难免不大习惯也是能够理解的。

  再说对方是他的劫数,她脱离了自己的视野,若是出了什么事情在他渡劫未成之前没了命怎么办?

  任知秋这样说服着自己,将自己那些不正常不应该出现的想法合理化。

  如此,他这才心安理得的在北戎布下了一个投影阵。

  任知秋和往常小皇女在靖国时候一样,除了需要处理事务的时候之外,他都会隔着投影看她。和他预料的一样,在北戎她过得比靖国更加辛苦艰难。

  作为靖国求和送来的帝女,北戎人人都可以欺凌她。他们用驯马的鞭子抽打她,将她和牛马关在一起,把她手脚绑起来用马拖拽她。

  那些人折辱她,将食物踩在地上蹂.躏,让她混着草叶泥土一起吃下去。

  任知秋就这样看着,和在靖国时候一样冷眼旁观着她的一切苦难。

  r />

  比她更惨的凡人比比皆是,他只需要看着,看着她顺从天命,接受自己的命数。

  到时他的劫数应该也该落下了。

  一开始他很平静,他以为他很平静。直到有一日,北戎的小王子找到了小皇女。

  他命人将小皇女的手脚绑住,这一次不是一马拖行,而五马。

  [你们靖国不是有个酷刑叫五马分尸吗?我没见识过,今日便拿你来试试。][他们都说你是硬骨头,我倒要看看你能硬气到几时。]

  他一声令下,五马慢慢向前走了。

  任知秋看着她被勒得越来越紧,浑身充血,几近窒息。

  他心漏跳了一拍,顾不上其他,下意识要启动空间法阵瞬移过去。然而下一秒,小皇女求饶了。

  投影中的人涕流满面,狼狈不堪地朝着那个少年磕头求饶。求他饶恕自己的性命。那少年达到目的,狠狠抽了她一鞭子后,大笑着离开了。任知秋注视着这一幕,浑身刹那倒流般,他觉得手脚冰冷。有什么东西在心中轰然崩塌。

  她求饶了。那个从来不会低头,不会认命的人求饶了。

  他第一时间是难以置信,其次是愤怒。

  她骗了他,她说过不会顺从命数,顺从天命的!那个北蛮人算什么东西?他也配,配让她低头!

  她的尊严,她的傲骨,应该由他践踏,由他打断,而不应该是这种蠢货,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家伙!

  任知秋气得将桌面上的东西全部扫在了地上,天宇宫上下的灵力三百年来头一次紊乱到整个皇宫都在地动。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勉强平复下来情绪。

  任知秋在满地狼藉中坐下,冷冷盯着画面中同样已经平复下来,面无表情躺在地上的少女。她眼睫微动,那双凤目冷得让人脊背发凉。哪有先前窝囊怯弱的模样?

  [任知秋。]

  正在他想眼不见心不烦,将这影像挥散的时候,里面传来一道微不可闻的声音。她在唤他。

  这是她第二次直呼他的名。

  世间万物的名字是咒,最短的因果束缚。唤其名,必有所感,所应。任知秋烦闷的心绪骤然平静了下来,下一秒,他听她望着天,喃喃又道。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