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活人禁地 第六百五十章 区别

《活人禁地》第六百五十章 区别

作者:风车 字数:1694 书籍:活人禁地

  “大爷爷,我就非要出门吗?我觉着勾引男人也没他们说得那么有意思,我不能一辈子在胡绣行吗?”

  胡小桑抱着马车栏杆不愿下来。

  “你两个姐姐要是不惹事,胡绣行的生意足够养我们一家子,别说你不用出门,我招个孙女婿上门给你玩着解闷都没事。”

  胡不归幽幽一叹,揪着胡小桑后脖颈将她拎下来,道:“可眼下胡绣行大难临头,你既是胡家子嗣,如何能置身事外?这无厌观是你的托庇之地,可也是来日我胡家的重振之地。”

  “大爷爷,你为什么就认定姐姐不行?”

  胡小桑挣开大爷爷手掌,不服气地叫道。

  “我们是狐妖,而此处是人国。我们在人国只能求个安生,最多求个富贵,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便是取死之道。”

  胡不归说得格外严肃,盯着胡小桑,一字一句道:“不是她们行不行,而是她们走错路!即便侥幸迈出几步,也注定要摔下万丈深渊。”

  胡小桑缩缩脖子,嘟囔几声什么,却也无法反驳。

  她明白事理,知道大爷爷说的不错,大姐姐与二姐姐是在玩火自焚,迟早要出事情。

  胡不归道:“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就去无厌观。”

  “就非要无厌观?”

  胡小桑愁眉苦脸,她实在被方休气的够呛,叫道:“那姓方的说不定还是个初哥,哪里懂风情?以我胡小桑的本钱,换个男人一定治得服服帖帖!”

  “静心斋里没有你用武之地,白云殿本来是个去处,却因火猿大将之事交恶,现在你只有无厌观可去。”

  胡不归拍拍孙女脑袋,安抚道:“方观主或许不解风情,但他年轻气盛,等你摸清他的脾性,只要稍稍撩拨,一定把持不住,还怕拿不下来?”

  一番劝导,胡小桑才乖乖抱起行礼,跟在他身后回到无厌观。

  胡不归又跟方休一阵千恩万谢,才与孙女告别,转身离去。

  这一去,也不知爷孙两个还有无再见面的机会。

  一时连胡小桑都强忍不住,泪眼婆娑。

  这情形,让方休恍惚觉着,自己是趁荒年去穷人家买女儿的地主?

  倒是一件事了。

  可别说,胡小桑干活是真的麻利。

  方休不过吩咐一声,她便挽起袖子,扎起裙摆,打上井水来,拧一块抹布就开始擦洗桌椅。

  纱裙束紧后,反显玲珑的身段,在殿中飘来飘往,脸上沁出的汗,都似闪闪发着光,更衬那凝脂般的肌肤。

  这般娇滴滴令人垂涎的尤物,便是做起这杂务,都看着养眼。

  方休生出恶趣心来,又使唤她去拖地。

  胡小桑里外找找,没寻见拖把,正要问方休,忽而心中一动。

  “姓方的,看你吃不吃我这套!”

  她跪到地上,四肢着地,用抹布来擦。

  便见一双修长玉腿前后交错,再往上去是直撞人心的一团浑圆,接着是轻薄如无物的纱裙下,一展无余的身线轮廓。

  她擦完一块地,往前跪行一步。

  那白花花大腿一动,便晃得人眼睛失神,腰肢摇摆间,一团浑圆不时随着她的动作一颤,更是将人心弦都挑动。

  正擦着地,胡小桑忽而仰起身,虚坐在叠起的双腿上,回首转过半个身躯,拧出惊绝眼球的曲线来,望一眼方休,便羞涩似得垂下头,从脖颈红到耳根,娇声道:“方观主别看,小桑难为情……”

  好家伙!

  难为情都这样,不难为还得了?

  这大胆狐妖,青天白日里的,就敢挑逗……挑衅本座。

  迟早传你伏龙真经!

  “别擦了,买个拖把去。”

  方休咳嗽一声,摆摆手,便回书楼抄书。

  继续琢磨真气控笔之法。

  ……

  方观主收留小狐狸的工夫,宁采臣已被明眸如星的苏环带着,将焚天峰上下的宫殿认了个全。

  又飞到青石平台来。

  “那边是大罗派真正山门所在,也叫大罗峰,再翻过是青泽峰,尚还能去,可还往前便是云海峰,云海弟子与我们焚天一脉不合,就要小心些,少跟他们打交道。”

  苏环正介绍着。

  一道道遁光从山外射来,是送燕赤霞出山的真传门人,此时回转,散落在焚天峰各处宫殿。

  宁采臣……方休照着苏环刚才的介绍,将每个宫殿主人的名字,都与那遁光里的身形对应起来。

  “宁采臣。”

  大长老的遁光,中途折过青石平台上,留下一句:“既然入我大罗派,先去拜见祖师。苏环,你领他去。”

  “是。”

  苏环应一声,开开心心又抓起英俊师弟的手臂,携着他往大罗峰而去。

  方休回头一看,大长老汇合几道他眼熟的遁光,恶龙息、翠湖煞等,皆往焚天峰顶而去。

  苏环说过,那是天师闭关养伤之处。

  镇山大阵抽上地脉之火,映日神木采下太阳真火,两重焰力供天师驱使,再有焚天峰上下诵读《煮海经》,以经文道韵护法。

  如此大的阵仗。

  天师的伤势却还未见好转。

  “国运竟有这般伟力,连天师也招架不住。”

  方休心中暗暗猜量。

  天师都如此,兴文皇帝真的还有救吗?

  没得救也好,新君登基,才会重启修书之事。

  但新君是太子,还是宁王?

  方休虽然并不关注,可只听街坊们私底下的议论,也听见不少这样那样的风言风语。

  宁王的小动作愈发频繁,甚至已有些明目张胆,屡屡在朝会上指责太子误政,要请兴文皇帝上朝。

  原先方休无所谓,此时却隐隐觉着不妙。

  陆逢说过,只有盛世明君才能修书,兴文皇帝便是因为无德,才连书目触动的国运都无法承担。

  宁王若从太子手中夺走皇位,那可是实打实的……得国不正。

  他还会重启修书之事吗?

  要知道,兴文皇帝的无德,便有一半落在他同样的得国不正上。

  兴文皇帝并非先皇太子,是先皇驾崩前,忽而召见四位阁老,废去先太子的储君之位,转而将皇位交给他。

  而先太子被分封到渊野郡,也就是如今的渊王。

  这是前几日听张岭说起的野史。

  这段野史,最野的部分在,渊王当年与陆逢是莫逆之交。

  若当初登基的是渊王,那如今大明朝的道门魁首、三都五府中的右都供天师、太微府中天令、燕山大罗的三脉掌教,该是陆逢!

  或者说,若非张玄机从中作梗,使陆逢陷入御传宫中,叫渊王失去一条臂膀。

  还真说不准,先皇会不会更改储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