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欲执魔 第二百三十七章 仇人相见

《我欲执魔》第二百三十七章 仇人相见

作者:孤夜听雨 字数:1884 书籍:我欲执魔

  [[1672785

  再一次看到新一天的太阳,从宿醉中醒来的郑宁头痛欲裂。

  昨晚临沧的酒精仍在她全身上下的血管中奔涌流淌,几乎是强撑着身体,才能从床上挣扎着爬起来,走到窗边打开窗户,呼吸上一口新鲜的空气。

  清新而自然,弥漫着山林草木香气的空气灌入肺叶里,郑宁深深地吐出一口浊气来,终于感觉自己活了过来,又回到了人世间。

  尽管身体状态不佳,但她仍清晰记得昨天晚上的真切感受。

  再一次读罢江望潮的博客,那时的郑宁忽然感觉到,仿佛是一股电流自上而下地游走贯穿过了全身一般,让她从浑浊的状态里骤然清醒了一个瞬间。

  原来,与江望潮相处过的那些日日夜夜,已经不仅仅是和江望潮有关的生活,更和她自己深切相关。

  毕竟,当初二人正是因为相同的愿景而走到了一起,郑宁还认认真真地阅读过江望潮写过的那些日记,而对方的博客,就是那些日记的复刻。

  “把这些东西都写在网上吧,我想着,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而日记本只有一个。万一有一天我丢失了这本日记,至少还有一个地方记得我做过什么。”

  如今,互联网上的博客真切地记录着江望潮的初心,而另一个记得他做过的事情的地方,在郑宁的心里。

  对郑宁来说,昨夜是一个浑浊的夜,浑浊到她自己都不清不楚,却明明白白地牢记着,一件事情在自己的心中发了芽:在彻底摆脱、遗忘了江望潮之前,她要把某些事情做完。

  就算那些事情凭借她一己之力做不完,但至少要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尽头,这样才算对得起她自己。

  至于那件事,自然就是对保护江豚有所行动。而这些行动,本来就也是他自己的初心。

  清晰地确定了自己心中所想,郑宁呼出一口气,彻底清醒了过来。远眺山林,感觉视野从未如此清晰过。低头看去的时候,却与院子里许博远的目光相撞了。

  他还是像这半年来一样,每天起得很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着扫帚打扫庭院。虽然院子里往往没有什么落叶,甚至没有什么灰尘,可许博远的行为似乎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打发时间。

  大黑在许博远的脚边转来转去,似乎觉得只要转了,就能讨到食物一样。

  看到郑宁的瞬间,许博远也是一愣,紧接着低头,好像是害羞一样,继续扫起了院子来。

  这一瞬间,带着些许尴尬,却又好像有许多陌生。郑宁微微叹了口气,轻声开口说道:“我要走了。”

  庭院中,许博远的身体狠狠地打了一个激灵,却没有抬头,而是沉静许久后,轻声地开口询问道:“很快就走吗?”

  “已经决定了,最多三天。”

  “去哪里呢?”

  “还不知道,可能回老家,可能去别的地方转一转。”

  “我...可以一起吗?”

  “...随你。”

  本来,这只是一场朋友之间的简单告别,可当许博远问到自己可不可以跟随的时候,郑宁却仿佛是身体的某个开关被触达了一般,浑身上下轻微颤抖了一下,随即没好气地抛出了那么两个字,旋即关上了房间的窗。

  对郑宁来说,任何一个人陪在身边,都不是不可以的事情,但她却不希望这个人是许博远。

  许博远,是她的朋友,是她的同学,是和她认识了很多年的人。正因为有认识了许多年的关系摆在这里,郑宁偏偏不希望的,就是他在自己的身上浪费时间。

  毕竟,在完完整整地搞清楚自己的内心之前,她和任何人都是没有可能的。

  清澈又冰冷的自来水扑在脸上,郑宁迅速从混沌的状态里清醒了过来。拒绝了敲房门来叫她去吃早饭的罗家妮,郑宁迅速地打开了自己的电脑,查询自己想要的资料。

  虽然心中已经决定了,要继续进行保护江豚的心中愿景,但对郑宁来说,未来暂时还是一片迷茫与朦胧。

  作为华夏民族数千年来的母亲河,长江实在是太长了。这条流经数个大省、最终在崇明岛附近入海的大河,横贯东西数千里,其中适宜江豚生存的流域就有数处,更遑论其中江豚生存受到影响的地方有多少了。

  如此多的地点,如此多的选择,从重庆到上海,难道郑宁要一个个地走过去,一个个地保护过去?

  没有目标的旅途,不现实,更不切实际。郑宁心中决定,只有在为自己已经找到目标的前提下,才会动身行动。

  然而一个上午的事件过去,她内心的迫切和激情都快要消退了,却始终没有任何进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能从网上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可其中更甚者,是成堆成片的垃圾信息。

  人们常用冰山理论来做比喻,而互联网上的垃圾信息,就犹如藏在海面下的冰山,只需一角,就能掩盖掉绝大部分的有效信息。

  郑宁有些上头,上头于和这些垃圾信息的对抗,以至于午饭都没吃,只是待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一门心思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

  直到太阳都快要藏到山后面去的时候,事情才终于有了进展。

  只不过这进展并非来自于传统的新闻报道,而是来源于一个游客发布的旅行博客。

  在那位游客的描述中,自己曾经抵达过江水旁一个名叫洞溪村的地方。洞溪村山美水美食物美,但这些美,都比不上当地的“银滩”。

  “银滩”似乎并不是洞溪村的旅游景观,而是游客自己发现的。就在村口不远处,长江沿岸的位置上,江岸上竟然有长达百米的一条“银带”。因为那个位置位于一片不高也不低的悬崖下面,游客无法靠近,但远观的时候,却格外妖娆美丽,格外罕见,格外动人。

  死死盯着电脑上所呈现出的那位游客拍摄的照片,郑宁本能地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并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长江沿岸,似乎从古至今,都没有这种“银滩”的记述,为何偏偏在这里出现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