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国之我不是文豪 第七章 陆焉的文人傲气

《民国之我不是文豪》第七章 陆焉的文人傲气

作者:漫渝 字数:2635 书籍:民国之我不是文豪

  这座茶楼名叫“安平”,就在杂技师傅舞台旁边,刚才陆焉也是从楼上看到严不闻,于是就下来了。总共有三层楼,旁边有小河,河上有木桥供人走动,进入安平茶馆后,里面人还真不少,大多数都是穿着长衫的中老年人,家里有点闲钱,没事的时候就来茶馆喝点茶,因为这家茶馆不便宜,所以没见到那些口渴的黄包车师傅,他们都是在路边的茶摊上喝茶,省钱还解渴。

  进去之后,宋晓带路,后面的李语,陆焉,严不闻,阮玲玉就跟着上了二楼,他们喝茶的地方在二楼靠窗的地方,从楼上,正好可以看见下面杂技师傅表演,得天独厚的一个位子。

  一座数十人,有男有女,陆焉拱了个手介绍道:“严不闻,严先生。”

  严不闻打个招呼,看过去,座位上的人岁数都不大,大多数人都是在20岁到30岁之间,极少有超过三十岁的,女的都穿着旗袍,画着妆,风艳逼人,男的大多穿着长衫,少有两个穿着西装,

  这些人看到严不闻都觉得很新奇,于是问道:“这位也是同道中人?”

  宋晓笑道:“据陆焉所说就是,陆焉之前在北平的时候也算是一位小说作家,前两年来南方发展,今天看到他精神奕奕,想必是混的不错。”宋晓说了一通,明褒暗贬,这些人当中也有几个认识陆焉的,之前在一家报社写小说,见过几次面。这次来到上海,第一个想法就是找陆焉,陆焉在上海混了两年,想必对上海很熟悉。

  “白衣书生张栋门下,方白。”

  “北派武侠大师苗盛门下,秦轩。”

  “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门下,周思雨。”

  ……

  都是名门之后,赵焕亭,张恨水,张栋,苗盛这些人都代表了北方小说的水准,尤其是赵焕亭和张恨水,一人是北派武侠宗师,一人是北方鸳鸯蝴蝶派第一人,这些人可真当是如雷贯耳,所以这些大家门下的弟子介绍自己的时候,眉角间都有一股傲然之气。严不闻赶紧上前一一握手:“鼎鼎大名,如黄钟响彻在耳边哪,哈哈,真是幸会,幸会。”

  严不闻表面上热情的很,心里面则是冷笑不断,你师父再怎么厉害?跟我有什么关系,除了赵焕亭,张恨水,什么张栋,苗盛,这些人我从来没听过,你糊弄别人还好,糊弄我,你们还有点太嫩。殊不知,上次南派宗师向帅,为了抗衡《倚天屠龙记》已经弄的住院了吗?现在这些小虾米在自己面前蹦跶,装大神,当真以为自己了不得了不成?

  这些人见到自己师父名字还真管用,都笑呵呵的上前跟严不闻握手,他们来调查市场之前,曾经听师父说过,南方可不像北方,武侠有不肖生,言情就更加不得了,徐枕亚,包天笑,周瘦鹃,李涵秋,这些都是鸳鸯蝴蝶派著名人物,成名要比张恨水早得多,算得上是张恨水的前辈。所以他们师父千叮咛,万嘱咐,南方卧虎藏龙,人才济济,到那边千万要谦虚点,不能得罪人,但这些徒弟显然没有把师父的教义留在脑海里,出了北平就忘得一干二净,到了上海更是目中无人。

  好歹在北平他们给报社投稿都是千字一元的水准,比不上师父的千字三四元,但在大多数小说作者眼里,千字一元就已经是天价,所以当他们来的时候知道陆焉写小说只有千字三角的时候,明面上不说,心里面倒是对陆焉产生了鄙视。

  之后众人发现严不闻背后的阮玲玉,现在的阮玲玉虽然才16岁,但也有了女人的韵味,所以大家也忍不住多看了她两眼,有人问到:“不知道,这位小姑娘是谁?难道也是作家。”

  阮玲玉道:“不是,是陪着严先生上来坐坐的。”阮玲玉回答的十分干脆,也不给这些人套近乎的机会。

  问话的人吃了个闭门羹,只好闭嘴,接着众人高谈轮廓,谈到了现在的北方市场。

  “宋兄,你可真让人羡慕啊,拜在宗师赵焕亭门下,现在赵先生的武侠小说在北方可是横扫一片啊。”方白赞道。

  “你也不差啊,张先生白衣书生不是白叫的,小说里面的男主人公,各个风度翩翩,大侠风范,在北方也不比我师父赵先生弱吧。”宋晓谦虚道。

  之后秦轩迫不及待插入方白和宋晓的话题:“你们大抵是忘了我师父苗盛吧,在北方苗先生和赵先生,张先生也是三足鼎立的局面。”秦轩看这两个人互捧,而且没有介绍自己师父的心思,于是连忙说道。

  方白和宋晓一拍脑袋,两个人打了个哈哈,宋晓道:“都忘了,苗先生也是一代武侠小说宗师,秦兄说的有道理,有道理啊。”

  宋晓和方白都没想怎么提苗盛,一般在北方都是按照千字多少元论资排辈,赵焕亭千字四元排名第一,张栋千字三元排名第二。这苗盛不过才千字两元,按照道理根本没能耐和赵焕亭、张栋比。甚至宋晓认为,自己再跟赵先生学个两三年,混个千字两元并没有多大问题。

  苗盛这水平还当人师父,简直就是笑话,想必秦轩水平也不咋地。

  不过这秦轩都这么不要脸的提了,那么给个面子也无伤大雅。

  宋晓道:“这次我来南方主要是拜见一下南派宗师不肖生,向帅向先生。这向先生可是个牛人啊,四年前的一本《江湖奇侠》一炮而红,奠定了他南派宗师之位,就连我师父赵先生也是他的后生,三年前才创作出了《奇侠精忠全传》,也算是在北方打下了江山。这次赵先生让我来,主要就是为了跟向先生取取经,拜访拜访。”

  李语笑道:“我师父张先生和向先生关系也很好,这次主要来就是让我们这些后辈跟向先生这些老作家们好好学学,之后我还得拿着名帖去拜访一下徐枕亚,徐先生。你们呢?”

  “我们也是来拜访向先生,这几位写言情小说的则是去拜会徐先生或者周瘦鹃周先生,反正有时间,只要是知名的作家我们都可以拜访拜访,毕竟有师父的名帖,那些大家不会将我们拒之门外。”

  这些人讨论着,一时间群情高涨,大家都认为自己是青年才俊,互相吹捧,加上外面围绕着杂技团观看的群众们热烈鼓掌,倒是给这些作家交谈平添了不少氛围。

  谈着谈着自然就谈到了上海,自然目光就落在了陆焉身上,陆焉差不多也得五十岁了,来上海闯荡,但也没混出个名堂,于是众人就拿陆焉打趣道:“今天我们能坐在这喝茶,还得感谢一个人,陆焉,陆老先生,陆先生,文人不喝酒,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陆焉站起来和宋晓喝了一杯:“不敢当,不敢当,应该的。”

  方白说道:“当初陆先生和我一样在一家报社写稿,今天我看陆先生一身长袍意气风发,定然混的不错,比我们这千字一元的小家伙们肯定要赚的更多,不知道可是?”方白喝了口茶,然后好笑的看着陆焉,这个老秀才之前因为写字快,被那家报社看上,反而那家报社没看上方白。方白气不过,所以这次感觉陆焉混的再好也没他千字一元高,所以多嘴一句,让陆焉下不来台。

  陆焉擦了擦额头的汗,尴尬道:“这些年在上海混的并不怎么样,感谢各位小友的抬举。”

  “有千字一元吗?”方白问道。

  陆焉握住茶杯的手都有点抖,有点慌乱道:“不曾有。”

  宋晓来了兴趣,接着询问:“那千字五角呢?”

  这个问题让陆焉十分难堪,陆焉只能答道:“也不曾。”

  众人笑了笑,原来混的这么凄惨,还以为这老头在上海混的有模有样的呢。

  这时候方白就无所顾忌了,语气中也带了一丝嘲笑:“陆先生你混的可不行啊,要不继续回到北平,我跟我师父张先生说说,让你拿个千字五角的价格没多大问题。”

  宋晓也好心道:“是啊,你刚才告诉我在上海这边也写小说,可陆老先生,我不能不说一句,千字五角都达不到就别写了,不然赚不到钱还把自己的身体累坏,不值啊。你要是回北平的话,我也跟我师父赵先生说两句,千字五角的报纸随便挑。”

  李语好笑道:“你们就别气老人家了。”

  宋晓道:“我们这是关爱老人,怎么就气他了,你说对不,陆老先生,考虑的怎么样,回北平或许还能有口饭吃。”

  陆焉紧张的握着茶杯,本来就无血色的嘴唇,现在又白了几分:“还是……不必了……”

  陆焉两年前在北平没有混出名堂,想来上海闯荡一番,没想到又失败了,但作为前清的秀才,骨子里那股文人傲气还在,这些人言语中的讥笑,陆焉怎么可能听不出,所以也就拒绝了宋晓和方白的“好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