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国之我不是文豪 第三十七章 大夏来人

《民国之我不是文豪》第三十七章 大夏来人

作者:漫渝 字数:2652 书籍:民国之我不是文豪

  严不闻疑惑的拿着这一沓纸,翻开后,密密麻麻写着小字,严不闻看了一眼,是一个剧本:“这是你们要演的戏吗?”

  阮玲玉看严不闻神色淡然,也是高兴的站到旁边,跟着严不闻一起看了起来:“严先生,您觉得怎么样?”

  “还不错,是你要拍的戏吗?”严不闻点点头。

  “啊……严先生都说不错了,那么铁定错不了,对了严先生下个周末有时间吗?我们要去上海县城,天宁路那边一处老宅拍戏。”阮玲玉睁大了眼睛,看样子非常期待严不闻能过去。

  现在严不闻在他心中有了三个角色,一个是现在穿着西装,举止优雅的兴隆报社坐办公室的领导,一个是能写出《再别康桥》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有一个是写出《倚天屠龙记》这种非常好看的武侠小说的实力作家。这三个身份无论是哪一个都挺吸引阮玲玉的,何况还是三合一。

  “天宁路多少号?”

  “56。”

  “哦,那我知道了。”

  “知道了是去还是不去啊?”

  “去。”

  “那我们就这么说好了,到时候我在那边等你,我的戏要到下午才开始拍,你要么吃过饭再过来?”阮玲玉小声疑问,“到时候你评价评价我的演技。”

  “有台词吗?”

  阮玲玉想了一下:“有吧。”

  那严不闻是明白了,原来是个跑龙套的,现在阮玲玉还没有进入明星电影公司,还没有被人包装起来,加上没有金主,能有个龙套角色也算自己努力了。

  时间不早,阮玲玉也要回去了,和严不闻约定好周末见面。严不闻看外面下雨,这种天气很难找到黄包车师父,于是打电话去汽车行喊了一辆小汽车,直接送阮玲玉回去。

  阮玲玉上车之前古灵精怪的朝着严不闻一笑:“今天谢谢严先生的招待了,下次再见的时候,我来请你。”

  严不闻回到办公室,继续学着雕刻木雕,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手法日渐熟练了起来,雕刻的人物轮廓也更加丰满,似乎这次见过阮玲玉后,严不闻把握到了冥冥之中的哪一种感觉,木雕也平添了一种韵味。

  ……

  经过了几天的阴雨连绵,五月三号的时候,天已经放晴了,这是正处于胶州路301号的一处学校,整个学校面积仅仅只有两亩,还是学校创始人马君武马先生用自己的私人房产作为抵押才借到的,加上王博群等几个校董的投资,和原本地的地主投资才建成现在几座校舍。从校舍建成,到现在也不过七个月左右,因为整体面积只有一千多平方米,所以仅仅只有两间校舍,加上住宿的宿舍,地方已经被占的满满当当,学生和老师加起来三百多人。

  这座学校就是知名的大夏大学,是厦门大学脱离的三百师生建立的一所学校,意思就是“光大华夏”,“大夏”也是“厦大”的颠倒意思,聘马君武马先生为校长,王博群先生担任董事长,成立了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

  学校仅有一条主干道,七八条小路,路旁边种植着松树,不远处还有一片樱花林,来来往往不少学生,因为今天星期一,所以大家都忙着上课,大夏大学虽然小,但因为有很多老师是从厦门大学脱离而来,所以教学质量并不差。

  来来往往人群中,有两个人正在高兴的攀谈,一个穿着长衫,另一个则身着西装打着领带,路过的学生们看到那个穿长衫的中年人都恭敬的打招呼:“何先生好。”

  “你们好。”何先生谦和的跟这群学生打招呼,何先生名为何炳松,13岁考中秀才,22岁公费美国留学,25岁获得学士学位后转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攻读近代史和国际政治,26岁获得硕士学位回国,是传奇人物。

  “望瑜,你从美国回来读完硕士回来,我也算得上是你的学长啊,哈哈,欢迎你加入大夏大学。”何炳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同样也是光华大学和大夏大学的教授。因为大夏大学才建立,需要大量人才,于是戴望瑜刚一回国,何炳松就托人联系上,邀请戴望瑜来大夏大学授课,挂一个副教授名衔,之后等下学期他再保荐戴望瑜当正教授。

  其实以戴望瑜的历史系硕士学位,在普通大学当一个教授绰绰有余,但大夏大学校董讨论了一下,觉得年轻人最好锻炼个一学期,要是有成就,立马提正教授,这样才能服众。不过虽然是副教授,工资还是按照正教授给。

  戴望瑜戴着个眼镜,见到何炳松这么客气,连忙笑道:“荣幸,何先生一直是我的榜样。”

  何炳松走着走着突然道:“文瑾,不是说要来的吗?怎么没来?你没喊她?”

  何炳松问道,苏文瑾据说是戴望瑜高中同学,一同留学,只不过去了不同的地方,戴望瑜去了美国,而苏文瑾则是去的法国,毕业于里昂大学专研欧洲历史,也是硕士学位。回国日期倒是挺接近的,都是四月份。

  戴望瑜道:“早上我来的时候已经打过电话了,估计女孩出门要装扮一下吧。”

  何炳松笑道:“我倒忘了这个,我确实有点老土了。我听说交通部南洋大学的张廷金院长喊文瑾去挂个教授名衔,文瑾她去了吗?”何炳松也不愿意放过这个拉拢苏文瑾的机会,这次就得将戴望瑜和苏文瑾一同打包带走。

  戴望瑜笑道:“文瑾跟我说过,交通南洋大学那边并没有开设历史相关的课程,她去了也没用,所以就婉拒了。”、

  何炳松点点头:“说的也是,我们这些搞文学的干不了他们工学的活,她还没决定去处吧,正好和你一块来大夏大学当个副教授,下学期我保证你们转正,不然我天天去马先生家蹭饭,赖着不走了。”

  戴望瑜感激道:“谢谢何先生了。”

  走不多远就已经快走出校门,这时候校门外一辆汽车停下,一位穿着旗袍的女孩走了过来,气质高雅,雍容华贵,何炳松和戴望瑜相视一笑:“她,不就来了吗。”

  “苏博士你好啊,觉得我们这小庙怎么样?”何炳松打笑道,然后张开双臂,给苏文瑾展示了一下去年才建成的校舍。

  苏文瑾知道这次戴望瑜会过来,于是特地打扮了一下,耽搁了点时间,连忙抱歉。然后佯装生气道:“何先生,你要是再跟那些写报纸的说一样的话,我以后可就不理你了。”

  苏文瑾在里昂大学获得了欧洲历史研究的硕士学位,但归国后硬是被报纸上面吹嘘成博士学位。苏文瑾本来很生气,这种事情让其他人知道了,还以为她苏文瑾是沽名钓誉之辈,于是找报社理论。之后苏文瑾才知道,那个报道的记者没有什么文化,以为国内的大学读的都是学士,国外留学回来的都是博士,于是在这个记者的爆料下,很多人都知道苏文瑾是博士了。

  苏文瑾拿这件事跟很多人吐槽过,但大家都哈哈一笑,平白无故成博士了,这种好事,让她也就别介意了,人家记者也是好心。

  三人一起走在羊肠小道上,渐渐就聊到了最近的国家大事,何炳松笑道:“真是羡慕树烈啊,去广州干大事去了,过年前走的,想来也有三个月了,前段时间收到他的来信,说是要搞农民运动,真是了不得,看清了本质。”

  苏文瑾道:“我们自然要像萧先生学习。”

  何炳松看到铺垫的差不多了于是道:“文瑾,你回来之后有什么打算吗?”

  苏文瑾道:“我还是想将中欧的历史研究结束,尤其是德国。”

  何炳松点点头:“不知道,文瑾小姐愿不愿意来我们大夏大学授课,学以致用,岂不美哉。”

  戴望瑜收到了何炳松的眼神,也在旁边鼓动:“文瑾你要是来大夏大学的话,我们可就是同事了?”

  苏文瑾笑着看向戴望瑜,清澈的眼睛如同一汪秋水,荡漾人心:“真的?望瑜,你也学会跟着何先生捉弄人了,我自己学还好,教人可就不行了。”

  戴望瑜面对着苏文瑾:“文瑾,我是认真的。”

  何炳松也道:“文瑾,望瑜说的没错,教书这东西,一回生,二回熟,何况你还是硕士,教个两次就彻底熟练了。”

  苏文瑾嘴角上扬,倩笑道:“望瑜,我希望你亲自跟我说,希望我来教课。”

  戴望瑜拉起苏文瑾的手,然后将右手覆盖在她的手背上:“文瑾,学校需要像你一样的人才,我也很希望你能来大夏大学教课。”

  苏文瑾看着戴望瑜有点呆呆的面容,这个在美国学历史的高材生,什么时候都是一本正经的,也不会开个玩笑。接着苏文瑾想到之前新野茶会上,那个叫严不闻的男人有点挑逗的眼神,心想,要是戴望瑜有严不闻一半的情商,也不至于他们认识了这么多年,拉手的次数一个手掌都能数的过来,还是正常社交下拉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