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唯一法神 第八百四十三章 北国的帝王道

《唯一法神》第八百四十三章 北国的帝王道

作者:神击落太阳 字数:3610 书籍:唯一法神

  以武立国的传统,在千年文明之中还是有的,就是那个穷兵黩武,实力绝强,却又十分短命的第三王朝,也就是千年以来唯一一个的大一统的超级时代。以武立国,举国能征善战,却必须以绝对极权的军事管理体制运行,一旦疆域达到自然边界,战无可战,整个帝国便会飞速腐朽,而军事管理体制对于国民的压榨也远比文人治国严重得多,一旦中枢腐朽了,那么不断揭竿而起的人民,就可以将帝国的战车迅速推翻。

  千年文明,用无数尸骨教会了天下人,以武立国,强则强矣,不可长久!

  而这个世界上,所有帝王最怕的事情,不是国土不够大,不是人民不够多,最怕的就是国祚不能长久!

  从第三王朝到北国的第八王朝,每一个王朝都宣称自己是最后一个王朝,万世一系,永传社稷,可是,每一个王朝到了末期不是被起义推翻,就是被宫变干掉,除了陈桥兵变的第七王朝,余者从无幸免!因此每一个帝王,一旦听到有谁威胁自己的统治,有谁扬言改朝换代,那绝对会第一时间跳起来,如临大敌。

  也因此,以武立国这样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做法,才被所有后继的帝王们主动规避,第七王朝的开国先皇杯酒释兵权,立下文人治国,军兵低贱的定国神策,也不过是极力避免自己的国家重蹈第三王朝的覆辙而已。

  “怎么能是以武立国呢!”北武帝轻笑道:“不过是将文臣武将平衡起来而已……你也看到了,兵者国之重器,一味地不重视,贬低压制,早晚要让帝国外无防守,内无安宁,朕,登基这么多年来,悟出了唯一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和平?就先他妈的准备好开战再说’!前一阵子大秦不是想来攻打我们吗?结果呢?他们的使节回去好像就没有什么消息了吧?”

  “陛下说的是!可文臣武将素来相轻——”

  “不是还有朕吗?”武帝指指自己的鼻子:“为君之道,就是给每个有才华的人,一片施展才华的天地,否则,君将不君,国将不国。这其实是亘古不不安的道理,只可惜,从第三王朝开始吧,就并非没一任帝王都明白这个道理,否则,何来迪斯王朝之说?”

  “那陛下,为何要仿效南国伪朝的官制呢?”聂挽留抛出了第二个问题。

  “因为朕要养活的闲人太多了!”北武帝笑骂道:“从九品九命,到一品一命,一共八十一的等级,每个等级中至少录用三十人,多则数千上万,这加起来一共多少?!朕还哪来的军饷养活想你这样的虎将呢?!”

  “可,可南国不过九品十八等,也没见官员少啊?根据线报,南国官僚机构臃肿,当官的人至少一百二十万!是帝国官员十倍之数……”

  “那是因为他们不会弄,官场黑暗,裙带关系复杂,弄的整个国家头重脚轻,百姓不堪重负……朕日后改革,十二万人中,留下一半就好,至于剩下的人嘛……真打算让他们自立门派学说去——朝廷给上三五年补助,能生存下来就算,生存不下来就去沿街乞讨吧!连著书立说的,传承神功的本事都没有,还好意思说自己是青年才俊,人中龙凤吗!朕改制官场,为的就是让原本坐吃俸禄的人,变成跑着才能吃俸禄而已……反正朕的朝堂之上,绝对不允许一个庸人混日子的……”

  “至于那些门派学说,其实好办,伪朝的那个所谓的灵皇,想搞个白龙榜,收天下门派,却不知道他自己其实搞反了,让天下门派归于朝廷掌握,高来高去的大侠们定然不甘心的,与其强行收拢,不如朝廷干脆出钱,从江湖中扶植一些有潜力的门派,任其做大,同时将朝廷的控制力深深植入进去,这样这些新新门派要想发展甚至要想生存,只能蚕食老门派的势力和资源,双方一番争斗之后,新兴门派在朝廷的相助之下必然获胜,以此慢慢迭代,岂不是要比直接派兵征服来得妥当许多了么?”

  “陛下圣明……想来那些投奔帝国的青年之中,不少人都背负着家学师承之类,若有宗门头领可当,谁还愿意去当官呢,这样一来,官制改革也可以顺利推行——”

  “朕改革官制,效法南国,其实,还有更深的意思,今日和你密谈,其实也就是想说说这其中的隐秘,你可听仔细了……”北武帝正色道,他的表情已经不是严肃而是凝重了。

  “臣诚惶诚恐!”聂挽留赶紧深深跪拜下去,他知道,一个非常重要的秘密任务,在等着自己。

  “朕效法南国,因为朕就是南国人啊。”北武帝缓缓地,一字一字地说出这句荒唐悖逆到无可想象的话。

  “陛下!!”聂挽留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他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无敌是南国人假扮的,是个真正来杀他聂挽留的刺客,而且是刺客中的高手!

  伪装的高手,神功的高手,布局的高手,总之,一定是个假的北武帝!因为恨南国入骨的北武帝,永远永远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

  “——只不过是第六王朝的南国人而已。”北武帝幽幽说道,声音空空的,仿佛从无穷遥远的过去传来,他那句话的每一个字里,满含着悲壮与缅怀。

  “陛下别开玩笑了,臣受不起啊!”聂挽留浑身上下的汗毛又软下去了,虚弱地喘息道,刚刚那一瞬间,他已经从里到外完全湿透。

  “朕没开玩笑,从朕的先皇那里就没有开任何玩笑。聂挽留,你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人,你说,先皇以七十二副长刀锁子甲起兵,征服了整个北方,占领了冰原(鲜卑利亚全境)草原(库里查理德大草原全境)和一部分沙漠(达尔马斯卡大沙漠东部)还有雁荡山北面的千里良田,建业百年,如今王师百万可出关,你说,你服不服?你觉得北人服不服?!”

  “服!”聂挽留想也不想就回答道:“臣从小在库里查理德大草原上长大,逐水草而居,十四岁那年迷了路,失了火种,茹毛饮血过一年,算是北人中的北人了吧?可是臣家中父老,时常提起先皇来之前,草原之上,大王林立,横征暴敛,今天这个人收两头羊,明天那个人要一头牛,后天另外一个,又要一个十四岁的姑娘……草原之上,妻离子散,朝不保夕,像臣这样没有什么背景的普通牧民,只怕未及成年,就被杀了做祭品,或者干脆被那些大王和勇士吃掉!是先皇,将文明和秩序,带给了草原!陛下!你可知道,在先皇来之前,亏里查理德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吗!”

  “啊?朕还第一次请说。”

  “在先皇来之前,那里被称为黑草原!高高的牧草之下,埋着的不是厚土,是累累白骨啊!”

  “朕明白了,看来朕的担心不是完全必要……”北武帝听了聂挽留的肺腑之言,有点感动,但更多的是满意:“朕今日,只想告诉你,哈兰二字,不过是隐姓埋名的手段而已,朕这一脉,还有一个更加辉煌的姓氏。”

  “臣斗胆问,陛下真姓为何?”

  “李。”

  短促的一个音节中,包含了滔天的恐怖,和无尽的诡谲。聂挽留僵硬在原地,他当然知道,已经被取代的南国第六王朝,国姓就是李。

  李氏第六王朝,和赵氏第七王朝,那是灭国灭门的万世血仇!

  “难怪!”聂挽留低喃了一声,再次深深拜服下去:“陛下!臣愿为帝国一统天下,赴汤蹈火!”

  “你和朕,已经是在赴汤蹈火了……”北武帝轻轻叹息一声:“先皇遗诏,凡受领国祚之子孙,破潘兴之时,必须改国号,恢复官制,恢复君臣服色!违抗不尊者,废帝!”

  北武帝的声音无比沉重,每一个音节都浸透着百年尘封的血与火,聂挽留深深拜服在地,不知道那是怎样的悲壮,惨烈与隐忍,靠着怎样的毅力坚持下来的如今。

  大堂里再次沉默下来,君臣二人都没有说话,静默在对各自往昔的追忆之中。过了很久,北武帝才一挥手道:“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明天你,去把军营里最勇敢,每次都愿意冲锋在前的将士给朕找十个来,朕,要以他们为表率,犒赏全军!”

  “臣!遵旨!”聂挽留领旨起身,行动之中,满是钢铁般的硬朗。

  “对了,聂挽留,朕知道你其实对张家灭门案有点看法……”

  “陛下!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聂挽留赶紧说道,他不知道自己现在在王上的眼睛里是不是已经变得不忠诚了,但是他知道,这是他内心中的痛,也是他人生的污点——这种小心思被皇上知道,多半要重罚吧?

  “朕,不想让你杀得不明不白!”年轻的北武帝站起来,聂挽留突然觉得他的身高和他的形象比起来显得矮得多,毕竟在帝国人民的眼里,这位身高平常的帝王,简直如同非人的神。

  “张家的事情,在潘兴被攻破之后,朕,会亲自给你解释,他们虽然可怜,但并非无辜。”北武帝说着,慢慢垂下眼帘,这个动作让他看上去有点像灵皇。“陛下!您不必如此!”聂挽留颤声道,他此时不仅仅感到受宠若惊,更感觉到一阵惭愧,这个时候他才明白过来,他其实根本没有资格去质疑陛下的决定。

  北武帝,这个年轻人在北国人的眼中,几如完人。

  “不,这是朕,呢你的约定。”北武帝固执道:“不能让手下真正理解并尊敬的领袖,不配拥有这个手下。朕,并非完美无缺,也下过错误的命令,也杀错过很多人,也有懊悔不已的时候,但是这些和张家无关。”

  北武帝说完,轻轻一挥手,意思是聂挽留这次真的可以走了。

  聂挽留倒退着出了大堂,他平生第一次没有在公务之后第一时间回营地视察,而是独自登上了城墙。

  城墙上,还有南国的红衣大炮发射后留下的焦痕,那是抛射铜球的火药留下的痕迹。

  聂挽留就站在这每一片焦痕之上,极目远眺着南方,一动不动,直到夜幕降临。

  “银尘……”他的呢喃在风中散开,充斥着无尽的,无可奈何的悲苦。他知道,他此生已经注定,注定为一代明君冲锋在前,无怨无悔,注定和那个他看上的唯一的弟子,兵戎相见,厮杀于战场。

  【南方帝国首都潘兴城,紫禁城东正宫前步道】

  昭和九年七月廿五傍晚。

  就在聂挽留凝望着潘兴城的方向,和有缘无份的银发弟子做最后的诀别之际,白银色的少年正在许多内廷侍卫羡慕与讨好的眼神中,从象征着嘉奖与荣耀的东正宫几乎半尺高的金色门槛上跨过,从厚重巍峨的朱红大门里面走出来。

  夕阳,此时已经只剩下最后一丝余晖,仿佛无声地诉说着整个帝国的命运。

  白银色的少年身穿白银色的朝服,带着大红色的珠串,白银色的长发在无色的轻风中飘逸成白银色的匹练,头顶上,那一乘小小的铜冠也变成了白银的质地,那是帝国一世荣耀的勋爵的身份证明,虽然不是世袭罔替,但地位上,已经能和亲王平起平坐了。

  从此以后,他的自身的地位,就几乎和亲王等同了,世子见了他,都要半跪,口称“大人”!

  神武侯这个封号,看起来比真王赵凌云正在给他谋求大公之位要低上一个档次,简直如同贬官削爵,当然事实上也如此,他不遵守协统命令擅自离开鬼道口的事情没人能瞒得住,而若是一般人如此行动,那绝对就是杀头的罪过了,银尘因为这个降格为没有实际封地的神武侯,这明摆着就是获罪降级。

  但是,神武侯后面跟上一个游击将军的实际官职,在潘兴城离的大小官爷们看来那就是要了老命了。

  神武侯+游击将军,看起来没什么,毕竟游击将军说白了就是一个京都快反部队的头子,从四品而已,而且是专门帮助灵皇或者后党铲除异己的杀手头子,也没什么,可是熟悉千年历史的人都知道,神武侯+游击将军,再进一步,就是武陵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