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唯一法神 第七十九章 黄金地狱2

《唯一法神》第七十九章 黄金地狱2

作者:神击落太阳 字数:2262 书籍:唯一法神

  王世襄和马卫都一样,也是在一次酒局上听到坊间传闻。

  有人把京城所有旧货站的破烂家具都给买走了。

  别人当笑话说,王世襄却听在耳里,记在心中。

  回头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被买走的都是明清民国的古家具,正在研究明式家具的王世襄眼睛都红了,狠狠扇了自己一个耳光。

  为了研究明式家具,他可是到处搭人情,搜寻明式家具来研究。

  结果,突然听到有人从旧货站买回去十几车明清古家具。

  哪怕是破损的家具,可它一点都不影响研究啊!

  王世襄扇自己嘴巴,就是为灯下黑,与一大堆明清古家具错失交臂。

  再三打听之下,终于弄明白,旧货站的明清古家具是被央美的刘老太太买走的。

  王世襄直接找上门,希望能够借来研究。

  这才知道,原来老太太收了徒,那些明清古家具买回来,是送给徒弟的拜师礼。

  听了老太太的话,王世襄都妒忌了,差点开口问老太太还缺不缺徒弟。

  老太太没有答应王世襄借家具的请求,却提出来,过一段时间,带着徒弟的研究成果来拜访他,请他指教。

  这才有了今天之行。

  ……

  两个人说话间,张俊平已经把书稿搬了下来。

  原件被老太太收了起来,拿过来的是复印件。

  “快,搬进去,大家都去我办公室!”王世襄看到张俊平手里的箱子,顿时眼睛都亮了,连声催促道。

  此时的王世襄一点大佬的气势都没有了,倒像是个孩子,看到爸爸妈妈下班买回好吃的,就差拍手欢迎了。

  等张俊平把书稿搬进办公室,刚往桌子上一放,人就被王世襄一把推开。

  王世襄和史树青两位大佬凑到桌子旁边,开始翻看书稿。

  没有称赞,没有夸奖,有的只是翻书的声音,甚至两位大佬都已经忘记了张俊平的存在。

  王世襄和史树青两位看的很认真,很仔细,每一页都要品味很久,一个一个数据去分析研究。

  家具研究文稿不是文学作品,不需要华丽的词藻、优美的文字,需要的是严谨的数据,详实的考据。

  两位大佬认真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就是最好的褒奖。

  老太太对此早已经见怪不怪,指挥着张俊平找来暖壶、茶杯,泡上茶,慢慢品茶等待。

  一壶茶加了三次水,茶水都快没色了,那边王世襄才放下书稿,抬起头。

  “刘先生,名师出高徒,令徒的这些书稿,完全可以直接出书了!”

  “我看可以分开出书,把明式家具,清式家具,漆器以及三大流派分别出一本书,只是老王,你准备写的那本明式家具研究,恐怕就要胎死腹中了!”史树青也放下书稿开口调侃道。

  “不一样,我准备写的是明式家具鉴赏,是赏玩明式家具,关键还在一个玩字上。刘先生高徒的书专业性上更高,拿去当硬木家具传统工艺的教科书都够资格,是两个不同的方向!”王世襄不以为意的摇头笑道。

  王世襄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老太太、张俊平和王世襄不是同一类人。老太太,张俊平都是手艺人,往大了说是大众口中的艺术家,而史树青、王世襄则是专家,鉴定专家。

  其实说白了,就是:老太太、张俊平他们是靠手吃饭的,而史树青、王世襄则是靠嘴吃饭。

  两者说不上谁比谁更厉害,不是同一类人,没办法比较。

  不过两者之间关系也可以说是相辅相成。

  老太太、张俊平他们的作品,要靠史树青、王世襄这类的鉴定专家来提高身价。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要靠鉴定专家们的鉴定来提高身价,那还是鉴定专家更牛逼。

  可是,说这句话的人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如果没有从古流传至今的匠人,那么所谓的鉴定专家有存在的必要吗?

  “老王,我看不如还是以你为主共同出书吧,你把这些书稿润色一下,出一本雅俗共赏,专业性、艺术性共存的书,让我徒弟也跟着沾沾光!”老太太放下茶杯,笑眯眯的开口说道。

  “这个……”王世襄有些意动。

  “老王,我看刘先生的建议可行!咱们搞文物研究工作的,最重要的是就是专业性和严谨性!

  说到专业性,我相信没有比刘先生高徒的这些书稿更专业的了,即便是国美的老陈,那几篇论文,我看来也不过就那样。

  如果老王你能和刘先生高徒共同出书,我来给你们写序!”史树青也开口劝说道。

  “老史你怎么也跟着起哄?

  刘先生,我是感觉和令徒共同出书,是在令徒的便宜!

  令徒这些书稿每一个榫卯的结构变化,每一个纹饰的制作工艺都相当完备。拿到任何一家木器厂都会被当成珍宝,是能够直接指导生产的专业书籍。

  即便是分开各自出书,我也准备在书里注明,相关数据出自令徒……”王世襄苦笑着解释道。

  王世襄王老就是这么一个赤诚的人,终其一生实在保持着令人敬佩的童真。

  “老王,你可不是矫情的人,又何必纠结这个?我们出书的目的是什么?为名为利?

  而你们文物研究所成立的目的又是什么?

  研究文物中存在的实用价值,继承发扬文物中的传统工艺。

  我徒弟这些书稿也许确实像你说的那样,非常专业,可是他一个二十岁的小年轻,出书又有几个人重视?

  说起来,还是我存了私心,让我徒弟能够借你老王的名气来扬名!”老太太的话更加实在,直接坦诚是借王世襄的名。

  三位大佬对话,张俊平在一旁插不上嘴,只有听的份。

  心里却是非常感动,老太太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替他铺路。

  “好吧!既然你刘先生话都说到这个份上,那我就占个便宜,我和令徒共同出书!

  这些书稿暂且放到我这里,我想想,看怎么往里添加一些东西,总要对得起作者这两个字。”王世襄也不再拒绝,笑着答应下来。

  说完又看着张俊平问道:“你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