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魁首 第二百一十章 不务正业

《大明魁首》第二百一十章 不务正业

作者:尘都乞儿 字数:2701 书籍:大明魁首

  回到书房的林卓,并不可能是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他的身影纵然已经不在,但是江湖上的传说,并不能却少了他。

  ‘春’来二月,积雪消融,河道破冰,帝国命脉的大运河又开始忙碌了起来,船工的号子声声入耳,来来往往的商船川流不息。

  但是今天,南京城的船东和行商们都收到了码头上的严令,官船今日密集北上,线路繁忙,河道管制,所有的船一律靠岸抛锚,不能上路,官船浩大,绝不避让,撞碎了,船毁人亡,概不负责。

  这可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闲来无事,大家伙儿都沿着河岸站了齐刷刷一长溜儿,密密层层的,倒是想看看,这所谓的官船密集是个什么情况?

  等了良久,日近正午,连一片船帆都没有看到,茫茫大运河,‘波’澜不兴,大家伙儿都很败兴,嘴里骂骂咧咧的,官府就他娘的没有靠过谱,咱爷们儿信了邪,傻不楞登的跑来干等,也怪不得旁人。

  人群正要散去,却见迎面过来了一行官轿,看那服‘色’,应该是南京六部还有都察院的大人物们,跑前跑后安排的,都是‘操’江御史和河道提督,这两张面孔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

  衙役兵丁跟发‘春’儿犀牛似的硬是刨出了一片开阔地带,让官老爷们在上风上水的地段儿安安稳稳上坐。

  “这些衙差是犯糊涂了吧,忽悠咱们也就算了,商人命贱,忽悠他们的上官,是不想活了?“有个行商没有缓过劲儿,为衙差‘操’心上了。

  “你可得嘞,这帮衙差敢坑神仙佛祖,就是不敢招惹顶头上司,这南京城排得上字号的人物都来了,那官船肯定是会来的,得了,我得先找个好位子“有人比较灵醒,像只猴子似的飞奔而上,霸住河堤边沿,沾沾自喜。

  “说得也是“那慢一拍的也跟着虎扑而上,带动了身后一大股逆流。

  运河两岸重新密密麻麻起来。

  半柱香后,远处的运河上,烟‘波’浩淼之中,突兀地出现了一大‘波’五牙巨舰,桅杆高耸直入云天,船身高达近十丈,舰船宽阔得也不像个样子,百丈河道,仅能容三艘船通行。

  “哇呀呀,这官船,莫不是海船,怎么跑到河道里来了?“

  “俺的亲娘嘞,这船,得装多少针头线脑儿啊,京师的贵人们,这是要办庙会么?“

  “看这情形,不止这三艘哇“

  “当然不止,你看那桅杆,几百艘都不止啊“

  “嘿,今儿个算是开了眼界了“

  ……

  巨舰渐行渐近,那种铺天盖地的压迫感,带着海风的腥咸扑面而来。

  近看才更觉得这船的巨大,长度也得有个二三十丈的样子,真正是个河上巨兽。

  再细细一看,每边儿船舷上都站着两行‘挺’‘胸’负手,衣衫雪白的‘精’壮汉子,腰间挎着刺刀,肩上扛着钢枪,威风凛凛不说,还有一股难以言说的骄傲和贵气。

  在通过南京六部高官的平台时,有一声响亮的吆喝,“敬礼“

  那些雪白衣衫的汉子,齐刷刷磕了磕脚跟,举手齐眉,声势吓人。

  第一排三艘巨舰过去,大家满以为后面的就应该小上一圈儿了吧,却不料,全都是一个规格,一模一样,也都举手朝南京的掌权者们敬礼。

  一排接着一排,不疾不徐地驶过,一开始还有人数着有多少行,到后面,也就忘记了,索‘性’放弃,静静感受这气吞山河的官船行军。

  一个多时辰过去,总算看到了船队的尾巴,倒数第四排的巨舰只有一艘,它缓缓来到高台边,摇曳出一个漂亮的甩尾,‘荡’起一个弧形的‘波’纹。

  船头上,走出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肩后的披风迎风猎猎,肩膀上的金星亮光闪闪,只见他走到甲板最前方,敬了一个礼,扬声高喝,“末将,大明海军衙‘门’,南洋水师,陆战队统领,陈哲,见过诸位大人“

  浑厚的嗓音一节一节炸裂在半空中,几乎能让江水回声。

  高台上,人声寂寂然,大明的官僚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面面相觑,很久没有人回应。

  南京镇守太监是王安,跟林卓很熟的那个,他嘎嘎冷笑几声,当仁不让地出面了,“贵官免礼,请速行军,代咱家等人向太后娘娘,皇帝陛下请安,并问海军衙‘门’,林大人安好“

  “是“陈哲又扯着嗓子回了一声,手中令旗一挥,他的坐舰连同身后三排九艘舰船,如同离弦之箭,攸忽之间进入河道深处,不见了踪影。

  河岸两边,人们都没有散去,沉浸在震撼之中,一片静谧。

  高台上却并不安静,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海瑞徐徐吐气,“林大人重组海军,立竿见影,有此雄兵巨舰,何惧海盗倭寇?“

  但是,有个白胡子老头儿对此并不满意,“哼…林晦如的确是不怕海盗倭寇,但是比海盗倭寇好不到哪里去,南洋水师打下了台湾,又占据了棉兰老岛、海南岛,在琉球、满剌加甚至班达亚齐建立海军基地,开征什么通商关税,这几百艘大船的物资,说是台湾之战的缴获,还有海商们对皇家的捐献,有多少是沿海百姓的民脂民膏?“

  “既然南洋水师背着林晦如如此行事,海商为何没有动静?巫大人您又为何,只能在口头上作此仗马之鸣?“南京兵部尚书谯处墨看不过去了,不仅为林卓开脱,还暗地里损了那位巫大人一把。

  “哼…“巫大人怒哼一声,也就没了下文,他刚刚一时口快,现在心里晃悠个不停,他家在海上漂着的生意多着呢,惹‘毛’了林卓,那是自讨苦吃,捏着鼻子出溜下来,为林卓开脱,“海军新近组建,林晦如又被太后拘着去看书备考,自然有顾及不到的地方,改日定要行文一封,让林晦如好生监管,都是些无耻武夫“

  “不然,不然“谯处墨尽管心里冷笑,但是面上丝毫不显,慢条斯理出言反驳,“你看那船队上的武夫,可都不同寻常,万万不能等闲视之“

  “再怎么不同寻常,还不都是武夫“巫大人嘟嘟囔囔,不服气。

  “罢了,罢了,诸位,今日南洋水师可算是让我们开了眼,有着等舰队,大明海商还会怕谁?成军不过数月,就有如此战绩,嗯,还有战利品,老夫看来,大大好事,大大好事啊,哈哈哈,好“海瑞朗声长笑,转身离去。

  其他高官心思各有不同,也相继走开。

  高台上,只剩下了王安,他眯缝着眼睛远眺,口中细细低语,“想不到啊,想不到,真能做成,这林晦如眼看就要搅动风云,咱家不比田义,近水楼台,却好歹也得赶上趟,得让太后娘娘记得,南京城,可还有个老王在呢“

  他转过头,像条毒蛇一样,盯紧了那位巫大人,说了那么多话,就忘了祸从口出了么?

  南京城风‘波’暗涌,京师里的林卓,带着万千思绪在书房里百无聊赖,书斋外头,他的‘女’人们,还有‘女’人们的大丫鬟们,流水一样前来‘侍’奉、照看,就连心思越来越放飞,转型事业型‘女’强人的萱萱也时不时探头探脑进来看看哥哥,小高葵更是当仁不让,每天都要到书房扫‘荡’一番才肯罢休。

  到后面,清漪成了最积极的一个。

  原因无他,林卓又写书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心中自有八股文百万的林卓大人,绝对不可能去研究破题制艺之类的‘浪’费时间,于是就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抄书大业,要给明朝中后期这个时代加上一些侵略‘性’和危机意识,不能再在天朝上国的‘迷’梦里忘乎所以,士大夫群体再这么集体退化下去,就真的成了犬儒,再也直不起腰了。

  那么最适合这个时代,也最贴合自己改革派身份的,就是严复的《天演论》了。

  林卓对这本书进行了修改,加深了其中的儒学背景,比如荀子的“天行有常”,更与目前的海贸相联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优胜劣汰”等崭新论调都在书中,但是涉及到亡国灭种、图强保种的内容进行了降温,但是力度上不减反增,“本土之中国,上国也;天下之大,中国何其多,进取图强,巩固自身,方能永居上国之位,若非如此,异域之中国能容卧榻之侧乎?”“今日之中国,源出先贤筚路蓝缕、先烈不避矢石,异族宵小胆怯懦弱,不思上进,方有如今领袖一方、睥睨群论,若我之今日如他之昨日,焉知我之明日能及他之今日哉?固知我之敌国,不在他乡异域,所惧者唯国大自满,所畏者唯因循固步”

  除了进化论相关的理论,林卓自然也要夹带一些‘私’货,开眼看世界,还得以天下自任,当好领头羊,“华夏士民,智慧独领,俨然位居嫡长,弘扬大明德旨,教化万千生灵,自然当仁不让“

  林卓提出了新时代士子应该具备的素质,“大明热土,赳赳国士之谓,首在壮心求进取,俯首论忠孝;次是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再则热血兴故国,开眼看世界”。

  在最后,林卓细心修改了一篇《少年大明说》出来,士林的血气,还是寄托在年轻人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