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血铸新明 第六百节 少跟本督来这一套

《铁血铸新明》第六百节 少跟本督来这一套

作者:故土难离 字数:1687 书籍:铁血铸新明

  “看组织能给批多少,批不了不要钱我们也干!”

  霍千里的话掷地有声,出乎众人的意料。

  郑强面色一变,想在李书记面前使个眼色又不敢,只好郁闷地眼观鼻鼻观心。

  李书记笑了笑,“你小子这是在将我的军?”

  “没有!”霍千里认真道:“我只是想跟领导表个决心。”

  接着他狡黠一笑,“我真存了想要多要钱的想法,就该等您还了价再将军不是?”

  李书记哈哈笑了两声,显然是相信了霍千里的话,心头暗暗点头赞许,亲近之下玩笑道:“你图个啥啊?”

  没想到霍千里笑容一敛,很认真地问道:“二位领导,您觉得,贫困村脱贫致富,最关键的难点是什么?”

  李书记愣了愣,跟郑强对视了一眼,郑强迟疑了一下,瞬间懂了,当起先锋,开口试探道:“资源?”

  “是心。”

  霍千里开口道:“也可以说是思想。就像老话讲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但我们大多数的贫困农户,依旧还停留在等、靠、要的层次,总幻想着国家、政府的补贴、补助、帮扶,最好是能直接给他一大坨钱,让他盖上好房子,喝上好酒抽上好烟,嗯,再发个媳妇,那就完美了。我们扶贫的干部,可以指路,可以开路,甚至能帮忙铺路,但终究不能替他们走路啊!”

  霍千里的话让两位领导都露出了深以为然的表情,这也是他们这么多年基层工作中的一个痛点所在。

  “所以,我希望虎山村的村民,慢慢能做到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明天,这样得来的富裕才会长久。所以,我带着他们搞合作社,我带着他们修路,就是希望慢慢能建立起一个习惯,那就是靠自己,我们也能过好。搞这个城乡思想文化互动,其实也有想从根源上,慢慢转变大家思想的期望。”

  “这次的事,能拿到财政拨款,自然是最好,拿不到,我会回去跟大家好好聊。有钱,我们就把这件事办好一点,没钱,就尽力办好一点,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就没有什么可以难倒我们。”

  李书记看着霍千里,目光中终于露出不加掩饰的赞许,“有你这番话,我对虎山村可以彻底放心了!还是之前说的,好好加油,我和浩然同志来喝你们的庆功酒!”

  霍千里:.......

  别介,我就客气一下,您还真就不提资金补助的事了啊?

  李书记好像真的忘了那回事,感慨道:“你刚才这番话,真该让各个乡镇的干部都来听听,天天跑来我这儿抱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有多难,要多给政策,多给资金,自己不会想想办法吗?”

  郑强一愣,怎么说着说着把我给套里面了?总感觉书记这话里有话啊!

  “诶!小霍啊!”李书记面色一动,“你这个高校资源准备怎么对接?我看你说的可不止一所学校,什么师范学校,职业技术学校都有,可不容易啊!我们县委的力量虽然薄弱了些,但是需要的话还是要出力的。”

  霍千里点了点头,“这个正是要跟领导汇报一下的。您知道,我是组织部派下来的,所以我在想,这个能不能通过组织部来协调一下,有他们出面,肯定各方都没什么问题了,到时候他们也来点人,整个活动的声势也能更高几分。”

  李书记心头一跳,脑子立刻转了几圈,他想的点可跟霍千里有些不一样。

  那可是省委组织部啊!

  他当即点头道:“是个好思路,那你就尽快落实,需要我们县里做什么的就提。至于资金的事,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办好,如果可以,我们在全县推广!”

  霍千里大喜,“多谢领导!”

  ......

  去往组织部的过程意外地顺利。

  曾经接待过霍千里的那位处长听完了霍千里的想法,尤其是看了那厚厚几叠的调查问卷以及翔实清晰的分析报告,只稍微想了想,就拍板定下来了。

  以他的位置,看的高度就跟东江县领导不一样了。

  这是多么富有创意的构想啊!

  成本、形式、意义,各个方面都十分令人满意。

  最关键的是,这个构想能够从思想上冲击贫困户的心理,改变他们那种等靠要的懒人思维,对整个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都是一个好的趋势。

  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但他们愿意来尝试。

  如果霍千里能把这条路趟出来,他们顺势推广到其余各个村,别的不说,单凭这个事,就能让他们在这个事情上交出一份令各方满意的答卷。

  “放手试试!”

  领导大手一挥,马上安排了个专人跟霍千里对接相关事宜,同时,留下了所有调查问卷的复印件。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霍千里基本都在锦城度过的。

  白天跟着组织部的人员去往他心仪的各处高校,对接校领导,提出要求。

  对,有组织部的人出面,就是这么豪横,不是求人,是提要求。

  晚上就跟韩致远,偶尔加上何教授,一起再分析推演一下后续的事情。

  这当中刘晓雨就跟着沾了点光,回来待了半个多月。

  虽然白天依旧是和摄影师一起跟着霍千里到处跑,累得跟狗一样,但至少晚上能在自家睡个觉。

  当各项事宜敲定,时间也来到了六月下旬。

  走的时候还穿着外套,回来就已经穿着短袖的霍千里也赶回了虎山村,进行开始前的准备。

  在跟虎山村的村委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后,他最终将活动的时间定在了十月中旬,寒露后,霜降前。

  寒露后,农忙刚过

  霜降之后,合作社的第一批药材就要收获了。

  那是虎山村的另一件大事,对村民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这个能够引起组织部在意的大事。

  二者中间这一段时间,气候合适,农事空闲,大学生们也暂时没有期末考试的压力,正好。

  时间定下来,县里的支持也来了。

  李书记手笔浩大,挥手就是五十万。

  霍千里得知消息,连忙赶去县城,经过一番诚恳的交流,成功将金额减到了十五万。

  当然,那三十五万已经到了嘴边的钱肯定不能让它跑了,霍千里将它留作了合作社扩大后,全村的基建费用。

  至于他为什么有信心合作社能扩大。

  别问,问就是现在地里的丹参的长势让人流口水,合作社的成员现在一天天的都激动得睡不着了。

  都不用动员,一个个的自发在铁牛的组织下在药田四周巡逻,警惕有些眼红的人搞破坏。

  钱拿了回来,虎山村没有就按人头发下去,村民们在嘀咕几句之后,也没有闹事。

  经过先前修路这事儿,大家心头也渐渐接受了这么回事。

  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改变着。

  这笔经费主要就两个去向,第一是把村委会面前的那个大坝子修一下,打成水泥地坪,修个篮球场,整几个健身器材,还有重新弄个新的升旗台和旗杆;

  其次就是要将部分家中条件实在太差的,进行一点简单的调整。

  至于村民想趁机占点便宜什么的,村委成员对各家的熟悉不说,霍千里先前那挨家挨户的调查问卷也不是白做的。

  在霍千里的带领下,虎山村相关人员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准备。

  镇上和县里还来了几次人,询问进度和情况,大家都在期待着十月过后,一鸣惊人。

  谁都没想到,一个意外的波折出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